宇通多領域銷量第一,客車競爭格局難撼動?上半年主銷座位客車出爐

2020-12-19 提加商用車網

上一篇中,筆者對2020上半年客車行業的公交主銷車型進行了盤點,參見:2020上半年客車市場大盤點上篇,先帶您看看主銷公交車型都有哪些通過利用筆者DIY的產品資料庫與市場終端數據的有機結合,讀者在了解產品生命周期曲線與技術迭代的關係後,對於各種類型的公交TOP5產品也已「心中有數」。

藉此契機,筆者也對2020上半年客車行業的座位結構產品TOP5進行逐一識別,看看工信部公告公示系統裡為人津津樂道的「新品」,是否也能取得對應的市場成績。

首先來我們來看一下「非公交」客車的整體情況。

2020上半年,非公交客車共銷售14384輛、整體佔比44%(註:本文僅指6字頭大中型客車,5字頭專用客車期內共計1053輛,暫不列入本文統計範圍內)。客車行業通常的「公交與非公交業務對半開」,目前以「公交稍強、非公交稍弱」形勢為主,但最多公交業務也不宜超過六成,否則已是「嚴重偏科」的公交型企業,這對一些後來的「新勢力」們更要留神警惕,謹防落入「公交陷阱」。

具體看:非公交業務大致分為座位類、中巴類和校車類三大塊,另有極少量的其他類客車,主要是特種結構或公交結構的座位化,可忽略。

其中,座位類是非公交業務的主力,銷售6.7千輛、佔比接近半數;9-12米的大型座位以近三成的份額領跑各類型市場,是重中之重;7.5-9米的中型座位不到兩成佔比,而超過12米的特大型座位只有2%佔比,更是輔助型市場。

中巴類合計銷售5.6千輛,非公交佔比近四成,整體佔比約1/5,依然是不容小覷的力量,也可認為,不涉足中巴業務的企業,客車市場將有20%的大門對其關閉。筆者將中巴分成兩類,包括中巴結構(傳統或長頭中巴)或考斯特結構(指以Coaster為原型的車型),尤其中巴結構佔比超過兩成、是非公交各細分的第二名;而考斯特類的17%非公交份額,與中客相仿,依然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至於校車類則合計銷售2千輛,非公交佔比約15%,較為意外的是6米以下的輕型校車、6-8米中型校車和8米以上的大型校車市場需求相仿,而沒有出現一方產品獨領風騷的局面。

2020上半年,9-12米大型座位客車共銷售4千輛,筆者將其分為營運型和團體型兩大類,主要是根據車高劃分,通常以3.4米為限,(行李艙)較小者為非營運的團體型,較大者為公路客運、旅遊客運的營運型。

具體看,營運型已超過八成佔比,是大型座位市場的絕對核心,而團體型只有不到兩成佔比的7百餘輛銷售記錄,很難支撐起不涉足營運行業的團體型企業。自從國家禁止「3+2」座椅布置後,座位客車開始由營運類的「2+2」完成結構形式的大一統,直通大梁、無行李艙或獨立小艙的經濟型結構開始被三段式大梁、貫通式小行李艙替代,早年相對低端的團體車迅速消失,而為了控制車輛自重,降低車身高度也開始成為行業主流做法。

因此,「得營運者得天下」在座位客車市場依然是不變的金科玉律,營運行業始終是車企繞不開、而且必須攻堅克難的領域。

為便於闡述市場的選擇方向,筆者將9米以上的所有細分產品全部列出,也包括特大型的「小三軸」和「大三軸」。與天生具有福利性質的城市公交相比,以盈利為天職的座位客車更敏於市場風向,在經歷數十年的等級評定與市場選擇淘汰後,座位客車已完成新一輪的「進化」。

具體來看:營運型座位客車以半承載極限的「小11米」10.99米,兩軸56座極限的12米,以及目前更流行的「小12米」、也就是11.7米分別位列前三甲。團體型座位客車方面,目前以10.8米、10.99米和12米為主。傳統觀念中的10.5米和11米已被極度邊緣化,退出了的主流產品的爭奪。

此外,車長在10米左右的「小10米」也始終未能拿出過人的市場表現,縱然有宇通ZK6997這種新品「撐場面」,卻由於缺乏市場的接受,只能是一種「為了產品而產品」的存在。同時,特大型的三軸客車已經實現「下克上」的逆轉,「小三軸」的13米以165輛的成績,超過傳統「大三軸」的13.7米,成為新政策時期56座上限的又一選擇。

鑑於大型營運類座位客車的分車型差距幅度較大,筆者列出所有超過150輛的產品系列,共計7款。

具體看,宇通6系以1500輛遙遙領先其他對手,其10.99米的ZK6117、11.7米的ZK6120和12米的ZK6122系列均能突破400輛,且全部領先於它競品,市場佔有率之高令人咋舌!大金龍10.99米的XMQ6112系列在問世後也在不斷開拓自己的市場,顯然更換新造型後的市場接受度也更高一些,本期合計銷售276輛,但與身前的宇通6系已然拉開差距。金旅凱歌以255輛位居第三,10.99米、11.7米和12米都有一定銷量。宇通12米的模塊化系列雙風擋造型ZK6128定位偏高端,銷量比單風擋的ZK6122略低一些,但也有將近200銷量。海格客車海悅系列以182輛,已超過其傳統產品海格5系的136輛,開始形成明顯的新老錯位。

此外,大金龍的經典產品新5系,本期也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11.7米的XMQ6125H/Q系列銷量達130輛,而傳統12米的XMQ6125A/B系列只有20輛,至於傳統10.5米的XMQ6105A則只有10輛記錄——這種細分產品的發展勢頭也說明大金龍是營運型座位車經濟化的重要推手,正如金旅凱歌一樣,「小12米」勢頭明顯好過「大12米」。

大型非營運客車由於總銷量不高,參與競爭的車型也相對要少,而且差異更加明顯。

具體看:宇通新旅團系列(按尾綴俗稱「5系」)以331輛居首,佔比達到全部份額的半數,是名副其實的「團體專家」,具體包括10.69米的ZK6115和12米的ZK6125兩個系列,前者219輛、且半數為純電動,後者也取得極佳成績,本期實現112輛銷售,是12米非營運客車的首選。申龍客車10.99米的SLK6118也是近年在新能源市場上常見的車型,因此也成為理想的原型車,本期主要是東莞宏遠用其「變形」而來的純電動KMT6119HBEV銷往東莞本地115輛。第三名的中通世騰系列則尚不足百、只有69輛,而在營運型遙遙領跑的宇通6系主要是「小10米」的ZK6996和經濟型的ZK6116,相當於團體類的第二梯隊。大金龍此前極為成功的團隊之星系列本期只有37輛,銷量的滑落也是大型團體市場整體萎靡的直接體現,市場轉而傾向於8米中客、7米考斯特或者新能源租賃。

特大型的三軸是座位客車中的「王者」,因此也是營運行業的絕對主力。此前有讀者提到這是團體車的好去處,實則不然。從本期259輛銷售記錄來看,其中只有25輛為「非營運」性質,而且其中的21輛都銷往天津——這也是筆者此前提到過的「營運牌照指標搞不到,只能上非營運性質」的最好體現,只有亞星金剛YBL6148在山東濱州和吉林長春各有2輛非營運記錄,但具體性質也有待核實。因而,在這一類較為特殊的產品領域,營運性質也是責無旁貸的「王者」。由於參與競爭企業較少,本期也特大型座位客車只有5款產品入圍,恰好構成TOP5。此前筆者詳細分析了「大三軸」與「小三軸」的演變過程,連結見:大三軸VS小三軸,新時代該如何選擇?最詳三軸客車歷史科普來了,今年上半年的三軸市場,更是驗證了這種趨勢,「小三軸」的13米以165輛的成績,完全超越了「大三軸」13.7米的風頭,成為「新晉網紅」。具體看,海格客車的海威系列KLQ6132以89輛居首,宇通模塊化的ZK6148僅以1輛之差位列第二,但「小三軸」尚有大金龍新5系XMQ6135的65輛助陣,加上中通客車新加入的世嘉系列LCK6139,而「大三軸」除了宇通模塊化以外,只有亞星金剛系列YBL6148的6輛在苦苦支撐,無力阻擋「小三軸」的攻城略地,雖然市場需求還在,口味卻發生了變化,這也大約是宇通推出新7系ZK6137的緣由吧。

中型座位客車方面,由於使用性質引發的結構變化不是十分明顯,筆者也將「營運」與「非營運」做視同處理。從細分產品看,收費公路三型車極限的8.9米成為中客的絕對核心,銷量高達1382輛、佔比近六成,主要有40座、38座和36座三種座型,是不容錯過的絕佳細分車型。尤其是宇通新6系的ZK6906系列銷量高達587輛,單一產品系列便超過四成佔比,宇通在座位客車領域的強勢可見一斑。客車行業在傳統意義上還有8米和8.5米兩種車型,其中前者以32座或34座為主,後者則在「理論上多一排」的產品理念下,完敗給了後來居上的8.7米,尤其在大紅大紫的ZK6876助推下(本期銷售234輛),市場更是發生了本質的結構性逆轉。

筆者多次提到,在國家相關法規政策的不斷更新下,產品結構的變遷往往是市場需求動態轉變的直接體現,二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由於市場需求永遠客觀存在,只是看哪家車企能用更低的成本滿足客戶收益的最大化,也是幾年前業內廣為熟知的slogan「為您創造更大價值」的具體表述。

具體看,由於中型客車的第5和6名僅有3輛的差距,因此本文也做「視同處理」,巧合的是,這也恰是百輛大關的分水嶺,完全代表了行業的真實喜好,故而本期的TOP6也更具參考價值。同時,中型客車裡不但有「傳統王者」傲視天下,也有「迭代新品」悄然入侵,所以是觀察客車業風向變遷趨勢的最佳樣本。

其中:宇通新6系以1155輛的成績繼續高居榜首,在整個中客市場佔據半壁江山,除了上文提到的ZK6906與ZK6876外,宇通還有8米的ZK6816(柴油)和ZK6826(純電動)銷售334輛,形成了獨特的產品組合,即8.9米=8米+8.7米,市場呈現出一條線段的兩個方向,企業抓取客戶需求的能力十分到位。更值得關注的是,宇通7系也取得了156輛的成績,這也是客車企業中不見的「至少有兩代產品同時上榜」。

作為最新一代的產品,宇通7系雖然尚不能完成對6系的替代,但也開始步入「上升期」,尤其ZK6907銷售144輛,說明市場對於8.9米車型的新品接受度更高,但其8米的ZK6827和8.7米的ZK6897尚未取得突破,有待市場的進一步認可。

大金龍捷歐中客換代產品捷冠系列一經推出後,迅速取得了市場的認可,因此在後續的產品升級中,儘管一度被冠以「小龍威」的名號,但最終還是保留了「捷冠」這一子品牌,並進行了多種系列化和老車型擴展造型,目前依然在行業中保有一席之地,本期銷售267輛,主要是8.9米的XMQ6905。

海格客車自從成立以來就在中型車市場持續佔有,早期的S8、V8、H8等經典系列車型,目前依然能在身邊見到,而本期的海豹系列也以245輛位列三甲,且產品覆蓋領域廣,從8米的KLQ6802/6812到8.5米的KLQ6852、8.7米的KLQ6882,以及8.9米的KLQ6902,銷量反而更為平均。

中通客車的世騰Spring系列本期達到146輛,而且幾乎都是LCK6906。

廈門金旅的錦程系列作為與宇通新6系、海格海豹、大金龍捷冠3代(小龍威)的同齡人,目前也維持了相對穩定的銷量,但發展勢頭與前幾年相比明顯放緩,儘管對產品外觀做了「微創新」,卻不是繼續延續原有產品生命周期的有效之道,後續表現有待觀察。

大體說來,中型座位客車在基本淘汰前置結構後,已完成了「包打天下」的後置全覆蓋。如果從結構看,7.5米通常是中客與中巴結構的分水嶺,這主要是由於內燃機+變速箱+驅動橋的動力傳動空間所致。但從市場端看,7米級的中客卻始終「不受待見」,儘管始終有車企為之努力,卻無法扭轉市場的大趨勢。

所以在行業的習慣中,中客通常僅指8-9米的4種細分產品,7米級由於容量太小而被忽略不計。有些時,我們可以說某車企完成了某條產品線的布局,卻無法將其與主流市場掛鈎,甚至連次級市場都談不上,因此這種「看似獵奇」的心態並無實際作用。不過在一些小眾的特殊使用場景,比如山嶽型景區,對於轉彎半徑小、檔次略高的7米級後置中客也有某種喜好,比如早年泰山景區的大金龍XMQ6771Y,因此一些夾縫中的產品,可能只有在利基市場中方能覓得容身之地吧。(未完待續)

圖文:C3

相關焦點

  • 佘振清:2016年新能源客車增量主要來自座位客車
    總銷量中,大型客車銷量56948輛,同比下降8.08%,中型客車銷量47931輛,同比下降8.81%,輕型客車銷量54059輛,同比增長27.03%。  雖然銷量有所下降,但從數據結構來看,今年上半年客車市場頗具特點,座位客車、校車增長與公交客車下滑形成了蹺蹺板,大型座位客車的反彈和新能源客車的大幅增長對客車行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 砥礪五年碩果纍纍 宇通客車整裝再啟航
    張寶鋒告訴記者,過去五年,國家重點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而宇通自1999年就推出第一款純電動客車,並在2007年成立新能源客車項目組,先人一步的戰略眼光和敢於突破創新的市場化嘗試,成就了宇通在新能源客車技術領域的全面領先。  當記者問及宇通客車過去五年快速發展的內因時,張寶鋒認為,一是持續深化體制改革,不僅釋放了企業活力,還能夠快速滿足市場及客戶需求。
  • 宇通客車出徵比利時
    王瑞   10月20~25日,兩年一度的比利時世界客車博覽會在比利時科特賴克展覽中心隆重召開。世界最大的客車生產企業宇通客車攜9輛展車重磅亮相,並榮獲由Bus world頒布的Bus world Award 2017(Ecology Label),充分展示了宇通在新能源環保領域的突出成就,展示了中國客車製造企業的雄厚實力。
  • 宇通客車轉正 中車電動超比亞迪突進第二 9月客車首次雙增長
    2020年9月,6米以上客車市場,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同比兩位數增長。宇通以3166輛銷量、領銜「轉正」,中車電動、比亞迪新能源客車單月銷量超過1100輛。宇通轉正 中車電動、比亞迪9月超千輛9月6米以上客車市場能夠實現2020年以來首次環比、同比雙增長,多家客車企業表現相當給力。行業排名前十裡,有8家實現環比增長、7家實現同比增長、5家實現環比、同比雙增。
  • 專訪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文兵——車訪間之商車界第1期...
    作為行業領頭羊,宇通已經做到了25%的市場份額。如果不細分市場,不尋找新的增長點,可能真的找不到發展空間了。同時,客車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鮮見,這也促使企業去不斷開拓新的領域。宇通看好校車未來的巨大潛力,對新能源客車亦非常重視。雖然兩者均不是規範成熟的市場, 但少有人會懷疑宇通的眼光和耐心。
  • 客車是如何命名?這些英文都有什麼含義?客車命名方式小科普
    雖然本次吉利將新品命名為遠程E12,然而另一個事實是,宇通客車早在2014年11月便批量註冊了「宇通E」系列商標,並在日後的宣傳中反覆使用。出於口頭傳誦的習慣,大眾在說「宇通E系列」時多省略了前面的企業名,直接用「字母+數字」的簡稱代替。
  • 三個月零訂單 補貼空窗期客車企業各有對策
    2004年中通開始造新能源客車,7年時間的研發,中通新能源客車技術已逐步走向成熟,技術優勢在不斷轉化為成本優勢。一方面,中通新能源客車先進的技術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山東省財政廳也給予了地方性補貼。」在談到上半年公司的大幅增長時,中通客車總經理孫慶民對記者這樣說。
  • 最詳三軸客車歷史科普來了
    日前,某商用車群裡對宇通第335批公示的三軸座位車展開了一番討論,除了對產品本身歸屬系列判定外,更多的還是對宇通這個「濃眉大眼的傢伙」也開始玩起小三軸了表示詫異。那麼究竟什麼是小三軸,與之相對的大三軸又怎麼回事?營運行業因何出現了這種「舍大求小」的趨勢?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 【典型案例】宇通客車:智能化工廠建設探索!
    主廠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宇通工業園,佔地面積1700畝,2012年新建成投產的新能源廠區佔地2000餘畝,建築面積達60萬平方米,擁有底盤車架電泳、車身電泳、機器人噴塗等國際先進的客車電泳塗裝生產線。宇通客車於1997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代碼600066),是國內客車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
  • 宇通領銜轉正,中車、比亞迪表現亮眼,2020年客車行業逆轉翻盤
    >1、客車龍頭老大宇通,銷量3877輛,銷量同比增長6.39%,比8月9.8%的同比降幅收縮了16.19個百分點變為正增長,也是宇通客車今年以來第首次正增長,給行業的正增長奠定了基礎。可以說,作為客車行業的風向標和引領者,宇通客車9月的領銜轉正,無疑是9月份客車行業一個重要的亮點。2、福田歐虎銷量2046輛,同比增長29.9%,市場佔比14.49%,位居第二。
  • 宇通20輛純電動客車正式在澳門啟用 助力澳門新能源交通
    9月26日, 20輛宇通純電動客車在澳門正式投入使用。宇通是第一個將純電動產品交付到澳門的品牌,也是唯一一家在澳門市場實現純電批量銷售的客車品牌。截止目前,宇通純電動客車在澳門市場累計銷量為41臺(39臺已投入運營,2臺正在試用)。
  • 中國客車電驅市場迎來多元化競爭格局
    當下,我國純電動客車動力系統驅動方式主要分為集中式驅動和分散式驅動兩大類。目前國內客車市場以集中式驅動為主,輪邊驅動及輪轂驅動這兩種分散式驅動形式也在逐步推向市場之中。    分散式驅動漸成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純電動汽車技術研究逐漸深入,其驅動系統的布置結構也逐漸由單一動力源的集中式驅動向多動力源的分散式驅動發展。」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電驅動系統設計負責人王海龍指出,與集中式驅動相比,分散式驅動省去了變速器、傳動軸、機械差速器、半軸等部件,把電機移動到車輪側,使其傳動結構變得更為簡單。
  • 宇通客車的車聯網 「加法」 訪宇通車聯網研發中心主任林明
    從實時導航到遠程監控,從數據分析到車輛診斷,從人機互動到智能駕駛……車聯網技術的發展無疑為客車行業帶來了新機遇。宇通是國內最早開啟車聯網技術探索的客車企業之一, 從2009年開始至今,經歷了十個春秋。日前,在2019城市公共運輸(中國)高峰論壇期間,中國客車網採訪了宇通客車車聯網研發中心主任林明,他向記者講述了宇通如何探索車聯網的「加法」。
  • 宇通客車大跌5.17%,領跌汽車整車板塊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2日電 截至發稿,宇通客車(600066)大跌5.17%,報16.51元,成交額37221萬元,換手率1.00%,振幅5.00%,量比2.26。宇通客車所在的汽車整車行業,整體跌幅為1.99%。
  • 打敗了比亞迪成為最大客車集團,暢銷40多個國家,網友:這才是中國...
    而今天我們給大家說的就是打敗了比亞迪成為了最大的客車集團,甚至是暢銷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車品牌,現在馬路上的客車品牌還是非常多的,跟汽車品牌一樣也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但在客車市場上做到真正的霸主地位的還是大家熟知的宇通客車
  • 考斯特客車,豐田考斯特19座座位圖
    考斯特客車,豐田考斯特19座座位圖.豐田考斯特(柯斯達)是日本豐田旗下重要的客車品牌。新款豐田考斯特延續了日本進口豐田考斯特(豐田柯斯達)的經典外形,分別搭載了2.7L與4.0V6兩款進口豐田普拉多發多機,一汽豐田考斯特(柯斯達)配備的這兩款發動機和底盤均是原裝進口。
  • 鄭州供水節水技術中心原副主任受賄 宇通客車一處長涉案
    王志錄因受賄78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其受賄最大的一筆為宇通客車(600066,股吧)安全處主任賄送的30萬元。判決書顯示,被告人王志錄,男,1962年8月3日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漢族,本科文化程度,鄭州市供水節水技術中心副主任,住鄭州市金水區。
  • 客車企業支持取消摺疊座椅
    在這其中,致使導遊安全問題頻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旅遊客運車輛座位設置不當而導致的導遊傷亡。日前,國家旅遊局、交通運輸部聯合下發了我國首個對「導遊專座」進行規範的全國性規定。對於客車生產企業而言,這項規定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 玉柴客車動力海內市場兩開花 國六配套開發再結碩果
    2019年,隨著國六排放法規實施腳步的日益臨近和受新能源客車市場影響的逐步加大,我國傳統客車動力市場訂單競爭激烈。面對競爭,玉柴穩紮穩打,國內國外齊發力,國六整車配套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發展「都挺好」。
  • 1-6月行業銷量榜單出爐,「新客規」發布,7月客車圈還有哪些大事?
    圖:來自交通部官網6、客車行業期中考試成績出爐2020年7月22日,中汽協發布「2020年1-6月前十家客車生產企業銷量排名」,如下表,江鈴以較大優勢排名第一,上汽大通與北汽福田、長安汽車分列2至4位,前4企業主要都以輕客或微面為主,宇通客車以1.49萬輛排名第5;前十家企業共銷售客車15.26萬輛,佔客車銷售總量的8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