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刀未老:服役近70年的B-52戰轟對美軍意味著什麼?

2020-12-08 澎湃新聞

原創 瑞鶴 循跡曉講 收錄於話題#日本投降1#納粹的覆滅3

循跡曉講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作者:瑞鶴

圖片/排版/校對:循跡小編

全文約5300字,大約需要15分鐘

今年10月,美國空軍協會《空軍雜誌》刊文章稱,美空軍正在對已服役60年的B-52轟炸機進行為期10年的持續升級,升級後的B-52轟炸機可能被稱為B-52H+或B-52J。

▲美空軍將對B52轟炸機進行升級改造 圖源於網絡

這樣一來,這種自上世紀50年代服役的轟炸機將要再服役30年。等到2050年它們徹底退役的時候,B-52飛機就將服役一百年。

可以說,在人類航空史上首次有了一種百年歷史的作戰飛機,堪稱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01

B-52的誕生

說起盟軍在二戰中的勝利,只要智商在線,都會承認戰略轟炸的作用。

德國和日本被炸成了一片廢墟,工廠,鐵路,煉油廠啥的都被炸癱了,這時候,不管是「千年帝國的最終勝利」還是「一億總玉碎」都不好使,隨著兩顆原子彈在日本落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就結束了。

戰後美軍也知道自己的戰略轟炸有多厲害,所以過去的陸軍航空隊單獨給變成了美國空軍。

在當時,「僅僅憑藉著轟炸機就可以打贏戰爭」的觀點甚囂塵上。不過,理念是理念,真要落實的話,美國人發現自己的那些轟炸機不怎麼好使了。

在歐洲服役的B-17和B-24轟炸機面對後期孱弱的德國空軍,損失率也還是很高。轟炸日本的B-29飛機雖然看上去無懈可擊,但技術的進步使得這種轟炸機不再安全。

▲英國達克斯福德軍機航空展中的B-17 作者瑞鶴供圖

此外,噴氣式戰鬥機,地對空飛彈等技術在二戰末期已經日趨成熟,而蘇聯已經在消化這些技術了(這還不算英國工黨賣給蘇聯的尼恩噴氣發動機)。

因此,開發新的轟炸機就勢在必行,而美國空軍對新轟炸機的要求非常明確,就是高空高速,大載彈量,能帶核武器。

這麼弄下來,B-52轟炸機應運而生。

它在當時不是美國戰後唯一研發成功的轟炸機,卻是同時可以滿足上述條件的唯一轟炸機。B-52研發的時候,韓戰爆發了,老一代轟炸機在蘇聯新型噴氣機面前不堪一擊,空軍對新的轟炸機需求更加迫切。

▲YB-52型9231號機 圖源於網絡

最終,1954年,波音公司的B-52原型機在競爭中擊敗了康維爾公司的產品,開始裝備美國空軍。當時,美國空軍總參謀長特維寧將軍說,「來福槍曾是過去那個時代的偉大武器,……B-52就是今天這個航空時代裡的來福槍。」

在那個時代的空軍軍人看來,未來的戰爭還會出現如二戰中「千機大轟炸」的壯觀場面,B-52轟炸機充分具備對任何敵方縱深戰線進行毀滅性打擊的能力,美軍對巨型噴氣式戰略轟炸機技術的掌握,對蘇聯華約集團和其他美國潛在的敵人來說是一種有力的威懾,美國空軍也給這款飛機起名叫「同溫層堡壘」。

02

核恐怖

美國在那個歲月裡一直在認真地準備著同蘇聯可能爆發的核大戰。

尤其是到了上世紀60年代之後,古巴飛彈危機,柏林圍牆的建立,這些接踵而至的事件讓核戰爭危險陡然提升,在那個時候,每時每刻都有攜帶核彈的B-52轟炸機在天上飛,這樣一來,萬一美國本土被蘇聯核彈端掉了,美國還能有二次核反擊力量。

▲B-52H型轟炸機 圖源於網絡

這飛著飛著就出事了,1966年,在西班牙附近執行戰略值班任務的B-52飛機在空中加油時發生了碰撞事故。

當時這架飛機上攜帶著四枚氫彈,每一枚氫彈威力都是廣島原子彈的一千倍以上,這要是爆炸了,可能就不會再有西班牙這個國家了——不過還好,這些氫彈自帶保險,事故發生後三枚氫彈落在了陸地上被當場回收,還有一枚掉到了海裡,美國不計成本地把這枚氫彈打撈了上來,以避免嚴重的核洩露事故。

▲蘇聯圖-95轟炸機 圖源於網絡

這樣的事情在冷戰時期發生了不止一回。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核戰爭和核事故的陰影同人類如影隨形,而B-52飛機,大約就是「核陰影」最好的寫照了。

03

越戰風雲

不過,雖然冷戰時期美蘇雙方劍拔弩張,可那次預想中把人類打回石器時代的核大戰終究沒有發生,而B-52第一次大規模在戰場上向敵人投彈,那是在越南戰爭時候的事情了。

▲正在投彈的B-52 圖源於網絡

在那個時代,B-52投擲的不是核彈,而是普通的炸彈。它在越南戰場並不能毀天滅地,但是「炸彈過處,寸草不生」的場景,讓人們見識到了這種轟炸機有多可怕。

當B-52在越南投炸彈的時候距離服役過去了十年多,時代已經變了。

這款轟炸機面對兩倍音速的米格-21攔截戰鬥機已經沒有了速度優勢,而且蘇聯陣營的薩姆防空飛彈能夠在30公裡射程擊中目標。這些武器使得過去的「同溫層堡壘」不堪一擊。

▲隨時準備出動的米格-21戰鬥機集群 圖源於網絡

除此之外,美軍在越南的轟炸行動處處受到政治因素的掣肘。

當時的威斯特摩蘭將軍回憶,他原來希望計劃全天候上千架次的轟炸行動,但華盛頓只批准每周2到4次的轟炸。當時那個籤署了民權法案的詹森總統還得意洋洋地誇耀,說「沒有我的批准,他們連廁所都不能炸。」

威斯特摩蘭將軍描述來自華盛頓的幹涉是「怯懦的」。這樣的決策試圖去討好每一個人,而不是真正承擔責任。

在當時,美國總統的周圍不乏那些來自常春藤的知識分子,他們相信可以用政治戲法而不經軍事武力就摧毀敵方的作戰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B-52轟炸機的目標都在人煙稀少的內陸,而華盛頓試圖對每一個潛在的轟炸目標進行評估。

有一次,B-52受命轟炸一個北越軍營,但華盛頓的官員們認為,軍營附近似乎有個像是民宅的茅草屋頂,轟炸因故取消。

▲正在討論編隊飛行的越南空軍飛行員 圖源於網絡

在這樣的情況下,B-52在越南的行動都是要小心謹慎,猶如被捆住了手腳,而當它們接近目標時,總會受到米格21飛機或者薩姆飛彈的熱烈歡迎。

在1972年的一次轟炸任務中,一架B-52的尾部機槍手甚至還打下來了一架米格飛機。

▲越南河道中的B-52殘骸 圖源於網絡

不過,在「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大背景下,越戰中的B-52空襲總體上是失敗的,不但美軍的戰略目標沒有達成,「同溫層堡壘」也蒙受了一定的損失。

一時間,世界上的反美勢力似乎都從越南戰爭中看到了「美帝國主義」日落西山的樣子。

04

B-52的新生

越南戰爭之後,B-52飛機看上去的確過時了。它飛得慢,目標大,在越南戰場上就如此狼狽,真要是跟蘇聯打起來,這玩意兒在扔炸彈之前能保證不被擊落?誰心裡也沒準兒。

所以,美國空軍早早地就開始研製下一代轟炸機了。可以超音速突防的B-1轟炸機幾經波折終於開始服役,而擁有隱身功能的B-2轟炸機也出現在了世人面前。

▲B-52與B-2戰略轟炸機 圖源於網絡

不過,直到現在,這兩種外觀炫酷的飛機,仍然不能取代B-52的位置,這其中,首要的因素就是政治變遷導致的成本問題。

B-1和B-2都是為了應付蘇聯可能的高新技術而準備的。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那個曾經的紅色帝國搖搖欲墜,並最終轟然倒塌。這樣的話,美國空軍也沒必要讓高科技的下一代轟炸機完全取代B-52。採購量下去了,單架飛機的成本自然就飆升。

在1990年代初期,一架B-2戰略轟炸機的價格是22億美元,美國空軍就算買得起十幾架,但這些新飛機每次上天的維護成本都很巨大。如美國這樣的國家,軍費開支是要報備國會的,現在蘇聯沒了,更沒必要無限制增加軍費。

在這種情況下,老邁的B-52反而有了成本上的優勢。

▲B-52翼下掛載的兩枚AGM-28巡航飛彈 圖源於網絡

但光是有成本上的優勢,在戰場上表現不好,那也是不行的。越南戰爭對美國空軍而言是慘痛的一課。

首先,這次戰爭後,美軍的軍事行動一定會伴隨政治上的爭議,如何精確打擊不誤傷周圍的平民,成了武器設計的首要課題。其次,越南戰爭中,飛機在防空飛彈威脅下生存率直線下降,如何讓飛機減少在防空飛彈下暴露的時間,成了空軍和武器供應商成天在琢磨的課題。

越南戰爭可以被看作是美國的失敗,但是美國人的一大特點,就是非常善於從失敗中學到點什麼。這次越南戰爭之後,空軍的大反思深刻地改變了以後的空戰形式和空戰武器,當然,也包括B-52轟炸機。

於是,B-52轟炸機的武器得到了徹底的更新換代。

在越南戰爭的時候,B-52隻能攜帶著普通炸彈硬闖敵陣。到了80年代,美國開發了一系列的劃時代武器,這其中值得大書特書的就是遠程巡航飛彈,比如戰斧飛彈和空射巡航飛彈。

▲B-52轟炸機發射AGM-86B空射型巡航飛彈 圖源於網絡

戰斧飛彈裝備了陸軍和海軍,而空射巡航飛彈AGM-86裝備了空軍的轟炸機,B52可以掛十多枚,這種巡航飛彈突防能力非常高,射程達到2000多公裡,有了這種武器加持,B-52大可不必親臨目標上空,而是可以在安全的地方從容發射巡航飛彈了。

另外,越南戰爭之後,美國空軍開始研發一系列制飛彈藥。

這些炸彈或者飛彈有的用雷射制導,有的用GPS指導,過去的炸彈偏差動不動就是幾百米,甚至一公裡左右,誤傷平民是常有的事。現在,有了這樣的精確制導武器,彈藥落點偏差是以米來計算的,基本上達到了「不會鑽錯窗戶」的精度,這樣一來,美國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誤傷了。

當然啦,很多人對這些其實沒有概念,比如伊拉克的前領導人薩達姆。

在薩達姆看來,裝備比美國落後那麼多的越南軍隊都能讓美國鎩羽而歸,那麼自己強大又忠心的共和國衛隊,面對日薄西山的美帝國主義,怎麼會讓這些美帝少爺兵活著回去呢?

所以,他入侵科威特之後,面對美軍的幹涉,也沒把這當回事。

▲B-52轟炸機投擲炸彈 圖源於網絡

後來發生的海灣戰爭,其進程和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日後的軍事愛好者可能更關注F-117隱形飛機如何悄無聲息地幹掉伊拉克的高價值目標,或者A-10疣豬攻擊機如何在死亡公路上獵殺伊拉克坦克的,B-52飛機在這場戰爭中的故事,看上去實在乏善可陳。

但是,在這次為期42天的戰爭中,B-52飛機共出動1624架次,投彈25700噸,投放的炸彈和發射的巡航飛彈相當於美軍總投彈量的1/3。戰爭中,有從美國本土路易斯安那起飛的B-52長途奔襲巴格達,經歷了連續的空中加油,連續滯空時間長達35小時,這是令人嘆為觀止的成就。

「它能把你帶回家,雖然它很醜,但是管用。」若干年後,駕駛B-52飛行在伊拉克上空的老兵們這麼說它。不知在什麼時候開始,B-52飛機的綽號BUFF不脛而走,那是個英文縮寫,大概意思是「又大又醜又肥」。

的確,B-52飛機看上去是給人這麼個印象,但它的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在那場戰爭中,美軍和B-52轟炸機再也不是反美鬥士眼中的紙老虎了。

後來,從科索沃戰爭到阿富汗戰爭,再到伊拉克戰爭,直到如今打擊ISIS的行動,B-52一直活躍在美軍的最前線。

▲B-52轟炸機 圖源於網絡

在21世紀,B-52飛機出動的大多數時候,就是為了給幾十個被遊擊隊圍困的大兵解圍,B-52載彈量大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

這種巨型轟炸機可以在彈倉內裝備8枚JDAM制導炸彈,機翼左右兩側各掛6枚,一共20枚,這個能力相當於10架F-16的攻擊威力,而且還不算美國幾百架空中加油機加持B52,幾乎無限制的留空時間,從這個角度來說,一架B-52,幾乎等於一個聯隊的F-16。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知道為什麼直到現在B-52飛機還時不時出現在戰場和新聞裡了。

當然,和其他飛機比,B-52非同凡響,甚至具有很明顯的政治意味。"當一架F-16出現在一個國家上空,很了不得。但是要是一架B-52出現了……那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05

飛向未來

現在美國空軍服役的B-52,是它最後的一款生產型B-52H,即使是最後的改型,這些飛機也大都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初期,它們比駕駛飛機的飛行員要年紀大的多了。

無論技術如何的進步,B-52在美國空軍當中是不可替代的,這些老傢伙也就一直勤勤懇懇地服役到了現在。

▲英國達克斯福德航空博物館中的B-52 作者瑞鶴供圖

今年,經過發動機更換和延壽作業,這些飛機要朝著2050年去服役了。今後的30年,不管戰場上出現如何的黑科技,有美國大兵出現的地方,就肯定會有B-52巨大的身影。

當然,要繼續服役,光給飛機續命是不行的,它的彈藥也要與時俱進,最早的常規炸彈是早就不用了,美國空軍現在轟炸的標配,最起碼也得是制導炸彈。對B-52來說,甚至最早使用的空射巡航飛彈AGM-86,也在去年基本退役了。

美國空軍不能總是拿遊擊隊當假想敵,一些擁有先進技術的對手客觀上是存在的,因此,他們對隱身技術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他們最新的作戰飛機設計規範中,隱身是最起碼的要求。對於老飛機B-52呢?那就開發出新的能隱身的巡航飛彈吧。於是,AGM-158巡航飛彈應運而生。

這種隱身飛彈綜合了最近一些年的電子黑科技,精度在一米以內,而且想要防禦這樣的飛彈,難度是非常大的。

▲誘餌幹擾機(MALD)是一種先進的、模塊化、空中發射的低成本飛行器,重量不超過300磅,續航能力900公裡。MALD通過複製美國及其盟國飛機的作戰飛行剖面和信號特徵來為飛機和駕駛員提供保護。圖源於網絡

除此之外,美國人還搞了一種叫MALD的東西,ADM-160誘餌彈。這是一種比巡航飛彈更小的彈藥,它的用途相當多樣,可以當誘餌也可以當巡航飛彈(攻擊車輛和雷達等軟目標),還能做無人幹擾機和無人偵察機。

這個小東西具有可調雷達反射增強裝置,可以逼真地模仿B-52飛機或者別的飛機的雷達反射特性。

▲B-52H三種掛載方案 作者瑞鶴供圖

B-52那麼大的載彈量,帶個二三十枚不成問題,如果美國空軍真的需要跟強大的對手硬碰硬,B-52和別的飛機會帶著大量的MALD出動,這些MALD會在進入敵人攻擊範圍前發射,迷惑敵人雷達。

接下來,誘餌型、幹擾型、攻擊型,偵察型組合起來的MALD編隊同時攻擊敵人防空系統,不僅可以迫使敵人的防空體系疲於應付,還可以偵察敵情和直接殺傷,掩護B52突防。

▲空中加油作業的B-52轟炸機 圖源於網絡

這就是美國空軍構想下未來30年內,如果發生戰爭時B-52飛機結合先進武器的空襲場景。這一幕場景如果出現,大約沒有哪個國家的防空系統可以經受一輪蹂躪的。

這樣看來,B-52作為美國意志的象徵,也將繼續存在於各種敏感地區,一如過去那張著名的B-52扔炸彈的照片底下的注釋:你不來擁抱文明,文明就會這樣來擁抱你。

補充資料,此次升級改造主要針對四個方面:

一、新引擎:美空軍將為76架B-52轟炸機採購608部引擎,每架B-52轟炸機有4個引擎艙,每個引擎艙內安裝2部引擎。最初將採購20部引擎,其中16部安裝在2架轟炸機上,另4部備用。

▲參與競標的引擎 圖源於網絡

美空軍希望新引擎能夠比正在使用的TF33引擎節省30%的燃油,從而增加作戰半徑並減少對空中加油機的需求。

同時美空軍還希望新引擎能夠提供足夠的可靠性,在轟炸機剩餘使用壽命內不再需要更換引擎。美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估計,為76架B-52轟炸機更換引擎將花費大約220億美元,但將節省100億美元的燃料、備件、維護和人員費用。

二、通信現代化:波音公司為B-52轟炸機進行的戰鬥網絡通信技術升級計劃(CONECT)已經基本完成。

這一升級計劃增強了B-52轟炸機連接衛星和戰術網絡的能力,並用多功能彩色顯示設備替代了機組人員工作站原有的模擬和單色顯示設備。

▲武器系統操作員檢查顯示設備 圖源於網絡

同時,升級還使B-52能夠掛載精密制導武器和新型智能武器,對發射後的武器進行實時重定位。截止2020年8月,76架B-52轟炸機中已有68架完成了此項升級。

三、新雷達:2019年7月,美空軍已選定雷神公司研發的新式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作為B-52轟炸機的新雷達。

AESA雷達基於F/A-18戰鬥機使用的雷神公司APG-79/APG-82系列雷達研發,並從F-15E戰鬥機雷達中汲取了靈感。AESA雷達將使B-52的掃描範圍和同時處理多個目標的能力都將得到增強。

由於AESA雷達為固態雷達,維護工作也將進一步簡化。美空軍認為新雷達能夠在2026年投入正式使用,將可以使B-52轟炸機機組人員從5人減少到4人。

四、強化打擊能力:通過對內部武器艙進行升級,B-52轟炸機有效武器載荷提升了三分之二,旋轉發射器同時發射能力從4枚提高到8枚。

▲在機翼下安裝ARRW高超音速武器和該武器的效果圖 圖源於網絡

升級後,B-52轟炸機艙內可攜帶8枚JDAM 精確制導炸彈、AGM-158B JASSM-ER巡航飛彈、ADM-160C MALD-J微型空射誘餌飛彈和美國首款ARRW高超音速武器,並從艙內部署和發射。

(END)

相關焦點

  • 轟6K可壓制關島美軍:巡航飛彈讓轟炸機煥發新春
    中國於1959年開始試製圖-16型飛機,首架原型機1968年試飛成功,1969年投入批量生產,以此後的近40年時間內,轟-6都是中國空軍戰略戰術轟炸的主力機型,中國空軍也對該機進行不斷的改進,以提高該機的作戰能力。
  • B-52即將換發,能服役百年,與B-21協同作戰
    1955年,首架B-52「同溫層堡壘」進入美軍服役,直到今天它依舊是美國空軍出動率性最高的戰略轟炸機。而且還在接受延壽升級,繼續服役到本世紀50年代,服役期有望超過100年。現在,它離服役100年這一期限又近了一步。
  • 美軍最高將領:解放軍15年後趕上美軍,30年後打敗美軍,可能嗎?
    近日,馬克米利又發表言論表示:解放軍將在15年後趕上美軍,30年後打敗美軍,這可能嗎?在我看來,要想在30年後打敗美國,必須要在15年後趕上美國,我們不妨來預測一下15年後中美兩軍的實力對比。空軍方面,中國五代戰機殲-20戰鬥機已經大批量服役,戰略轟炸機轟-20也一定規模服役,空中大型預警機的數量將會達到三位數,六代戰鬥機處於試飛當中、將要服役的狀態。
  • 再戰30年:美軍B-52轟炸機將換裝新發動機 計劃服役至2050年
    B-52換發效果圖據lightGlobal網站報導,美國空軍計劃在2020年前開始為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換裝新發動機,替換掉性能已經顯得比較落後的普惠TF33,讓B-52一直服役到2050年。不過換發的具體實施時間還未定下來,也有可能推遲。
  • B-52轟炸機究竟有多大?看看對比圖,與誰同框都是「巨無霸」
    說起"同溫層堡壘"這名號,許多人都聽說過,這款美軍大型轟炸機經常出現在軍事報導中,不清楚的還認為是美軍比較新的裝備,其實B-52從上世紀50年代就已開始服役了,總共生產了744架,發展出8種型號,直到1962年才停止了生產。
  • 美國通用電氣誇下海口,B-52換發後至少能服役到2097年
    也就是說,換裝了CF34-10的B-52H至少能一直服役到2097年,並且在此期間始終無需拆下發動機進行維護。 2097年是個什麼概念呢? GE的預言如果能夠實現的話,屆時距離B-52原型機在1952年的首飛已經過去了145年,美國空軍現役75架B-52H中最年輕的是61-0040,於1962年10月出廠,屆時該機也將持續服役135年。
  • 官方兩次證實轟-20後,外國人:首架轟20已在今6月下線年底將首飛
    國外軍事專家對中國這款最新的超級武器也異常關注,外媒也在挖掘轟-20的各種消息,近期外媒報導,中國首架轟-20樣機已經於2017年6月在西飛集團下線,正在進行首飛前的準備工作,或將在今年年底、2018年年初進行首飛。而之前也有零星消息稱,已經從去年開始為轟-20提供零配件。但是目前流傳的各種消息,官方沒有給出任何證實。
  • 轟20能力太強悍,性能遠超B2戰轟,美軍:中方怎麼做到?
    轟20能力太強悍,性能遠超B2戰轟,美軍:中方怎麼做到?對於中方而言已經徹底的擺脫了以往的落後局面,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軍事水平逐步提升上來,尤其是空軍力量的提升速度更為驚人,不僅擁有了自主研發的五代機,更是迎來了自己的首款遠程隱身轟炸機。
  • 美軍B-52轟炸機借道不打招呼!法國人突然不願當馬前卒 斷然拒絕
    但是就在美軍B-52H轟炸機想要通過法國領空直接奔赴指定區域的時候,法國人突然不同意了,理由是美國沒有提前和法國溝通,美國這一舉動可能會危及到法國的國家安全。得不到許可的轟炸機只好轉飛到英國的米爾登霍爾空軍基地等待命令。這一小插曲也引得不少人對於美軍的B-52H轟炸機產生了興趣。
  • 大國主力戰轟對比!美B-52和B-2,俄圖-95和圖-160,中國哪款呢?
    首先是現在的空中霸主美國,美國目前轟炸機部隊有三款先進戰轟,首先是重型遠程戰略轟炸機B-52,這是美國於上世紀1955年服役的先進戰轟,其航程距離遠,載彈量可達到27噸,在服役了近60多年,依然是全球先進戰轟。
  • 美軍即將換裝新式轟炸機,上將稱將採購100架B-21,替換B-2
    觀察者網7月25日報導,當地時間7月24日美國空軍副總參謀長史蒂芬·塞夫·威爾遜上將在美國空軍舉辦的一次活動中對外表示,美國最新式的B-21戰略轟炸機"目前進展順利",預計將會在2021年12月實現首飛,威爾遜上將還強調稱,美軍將會在2030年之前採購100架B-21戰略轟炸機以替換現役的
  • 轟6K轟炸機的K是什麼意思?憑什麼被稱為「中國的B-52」?
    可能不少人並不知道,轟-6轟炸機可是擁有異常龐大的家族成員的,如果算上轟-6轟炸機的前身——圖-16轟炸機的成員網,那麼轟-6K戰略轟炸機的兄弟姐妹就多達20~30個。網絡上有一個玩笑,那就是如果轟-20隱身轟炸機再不出來,26個字母就不夠轟-6系列轟炸機排行使用了。
  • 轟20服役之後,我國在軍機領域還有哪些空白?美國空軍給出答案
    文/行人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國防科工領域取得了不少長足的進步,目前為止誕生了以直20,殲20,運20為代表的「20軍團」,雖然說作為這一軍團中「壓軸」的轟20並未亮相,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一定能驚豔亮相,帶給我們驚喜。那麼在轟20服役之後,我國空軍的發展當中還存在哪些空白呢?
  • 某型戰轟列裝後,世界會更加和平嗎?4點重大作用不容忽視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相關報導(圖中為B-2轟炸機,圖源:新浪軍事)不過,轟20暫時連個影都沒看見(50W不算),性能預測什麼的都是純空想,小兵兵這裡給大家畫張餅,等某新型戰略轟炸機真正亮相後,我們好好品。
  • 換掉B-2隱身轟炸機,也不退役老掉牙的B-52,憑啥?
    作為美國空軍戰略轟炸力量的主力,B-52戰略轟炸機自1955年開始服役,至今已服役了64年,並先後衍生出B-52A、B、C、D、E、F、G、H等八種型號。B-52的服役時間放到哪款飛機上都可以算是「高齡」了,可美國似乎暫時沒有讓B-52轟炸機退役的打算,且打算讓這款高齡轟炸機一直服役到2050年。在此期間嗎,美軍已經打算讓B-21接替B-2。到那時,B-52的年齡基本上相當於現在的百歲老人了。其實,美國空軍沒讓B-52退居幕後的原因很簡單,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
  • 服役50多年的AH-1武裝直升機,一大優勢讓AH-64D無法比擬
    【話說軍世】作為世界上第一種專用的反坦克武裝直升機,AH-1服役已經超過了半個世紀,從越南戰爭開始登場,見證了美軍多次海外戰爭與衝突,如今,AH-64D「阿帕奇」已經服役30多年,為何老舊的AH-1一支沒有被淘汰,反而還在近期的美軍採購中打敗了AH-64D呢?
  • B-52轟炸機換發計劃又啟動,祖傳八發設計不改,準備熬到2050年
    新型發動機將取代美軍現役B-52H轟炸機上使用的普惠TF33-P-103渦扇發動機,這些渦扇發動機全都製造於上世紀60年代。 美軍希望三家製造商能在2020年7月22日之前,以數字模型的形式提交各自的方案,美軍將2021年6月選定中標方並籤署合同。
  • B-52擬換發動機用到100歲,或比B-2還晚退役
    如果烏龍說,現在會有一個國家空軍的主力戰鬥機是一戰期間德國王牌——紅男爵的座機福克雙翼機,大家都會覺得是天方夜譚,然而美軍現役主力戰略轟炸機B-52「同溫層堡壘」卻頗有希望服役到100年,也就是2062年,它會比B-1B「槍騎兵」和B-2「幽靈」還晚退役,作為B-21「突襲者」隱形轟炸機的搭檔
  • 俄本土豎起7根天線,引發北約密切關注,B-52再想來得掂量一下了
    而就在近日,美國把目標對準了中東,並針對伊朗展開了重重的軍事壓制活動,派遣林肯號航母進入波斯灣,並派遣B-52轟炸機進駐中東,而就在美軍在中東橫行霸道之際,俄羅斯也有所行動了。據俄媒5月9日報導,近日,俄本土豎起了7根大型的「天線」,頓時引起了北約以及遠在大洋一邊的美國的注意,針對這一情況進行了密切的偵查與討論,最後得知這是俄軍新部署的「摩爾曼斯克-BN」電子戰綜合作戰系統。
  • 航程12000公裡,作戰半徑覆蓋關島夏威夷,更多轟20細節終於曝出
    文/白夜 最近,英國智囊團「皇家三軍聯合研究所」發表的報告指出,隨著解放軍轟-20戰略隱形轟炸機的即將服役,中國空軍的打擊範圍將實現質的提升,遠超過海岸線的同時,將給予中國真正的洲際打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