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調查顯示,我國孕媽目前的平均鈣攝入僅為300~400mg/天,遠低於《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的1000~1200mg/天的標準。
編輯:邱寫寫
補鈣這件事,從小傢伙出現在肚子裡開始,就一直縈繞在孕媽的腦海當中。
懷孕期間要補鈣、產後要補鈣,寶寶離乳之後,也需要補鈣,到底吃啥才能把身體需要的鈣給補夠呢?
也許你首先想到的是鈣片,但事實上「食物」優於補充劑,有三類常見食物含鈣高、吸收好,更適合孕期的準媽媽補鈣。
同事曉薇懷孕後,一直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為了能充分報銷生育險,曉薇多一個月的產假都不敢請,懷孕5個多月依然在堅持吃工作餐,節儉又辛苦。
前段時間做了產檢之後,曉薇一直心事重重的,一問才知道,原來是身體缺鈣嚴重,醫生說:「胎兒會吸收你身體裡的鈣,再不好好補鈣,你就快骨質疏鬆了!」
曉薇想買補充劑,可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吃,正在發愁:「我當時忘了讓醫生開鈣片,真是糊塗啊!」
我說:「補鈣不一定要靠鈣片,除了牛奶之外,生活中很多常見食物都能補鈣。就拿你今天吃的盒飯來說,豆腐和油菜都是補鈣的!吸收率並不必鈣片差。」
《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孕早期的媽媽們每天需要攝入800mg的鈣,孕中期的準媽媽則每天需要攝入不少於1000mg的鈣。
膳食調查顯示,我國孕媽平均每天的鈣攝入僅僅達到300~400mg,即使是西方習慣喝牛奶的孕媽,每天的鈣攝入也僅有800mg左右,並沒達到1000mg的標準。
從胎寶誕生開始,孕媽就需要源源不斷的鈣補充,可不要等孕中期才開始補鈣,補鈣最好從備孕期就開始進行。
補鈣不一定依賴鈣片,生活中很多常見的自然食材,都含有豐富的鈣,這三種食補來源就遠遠勝過鈣片。
1)深綠色蔬菜
千萬別小看了這些綠油油的蔬菜,它們不僅可以補充葉酸,有些食材甚至有著超出牛奶的鈣含量,一點也不馬虎。
薺菜的鈣含量高達294mg/100g,近乎達到了牛奶的三倍,你說牛不牛?
另外,菠菜、油菜、油麥菜、韭菜、西藍花等食材,也都有著優秀的鈣含量。
補鈣同時還能補充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還能補充膳食纖維,預防孕期便秘,可真是一舉多得。
2)奶類、奶製品
全脂牛奶一直都是補鈣界的佼佼者,104mg/100ml的鈣含量,每天只需要400~550ml(兩杯),就可以滿足孕期一半的鈣需要。
另外,奶酪、酸奶等奶製品,也都含有非常豐富的鈣,睡前來一小杯酸奶,還可以起到促進睡眠的作用,簡直是美滋滋。
3)豆製品
大豆和豆製品,都是補鈣的神器,滷水豆腐的鈣含量為138mg/100g,石膏豆腐的鈣含量為116mg/100g。
▼ 需要注意:
豆漿經過了水的稀釋,補鈣效果並不明顯,鈣含量僅能達到10mg/100g。不過孕期仍可以適當喝豆漿補充羊水,要注意喝原味,別加糖哦。
說起孕期補鈣,孕媽們臉上總是略過一絲糾結,擔心補鈣吸收不好、補鈣影響分娩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關於補鈣的那些糾結事。
▼ 補鈣需要和維生素D一起嗎?
維生素D可以提升鈣的吸收率,確實是需要補充的,但維生素D很難通過食補實現,可以通過適當曬太陽和運動來幫助身體自行合成。
▼ 補鈣會不會導致胎盤鈣化?
雖然胎盤是傳遞營養的載體,不過補鈣和胎盤鈣化沒啥關係。退一步講,孕期的補鈣上限為2000mg/天,可望而不可及,孕媽們不用擔心補鈣會過量啦。
▼ 補鈣會導致寶寶「頭大」不好生嗎?
小傢伙們為了順利通過產道,早就已經準備好顱縫啦。在分娩的時候,寶寶的頭部會在顱縫處「回縮」,讓頭部變得又窄又長,從而順利出生,給產婦媽媽減輕不小的負擔。
補鈣不僅不會讓寶寶頭部變得「又大又硬」,還可以讓寶寶骨骼更加堅韌健康,這是有百利無一害的。
小島今日話題:孕媽們把鈣補夠了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