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蠔3元一斤賣不動?原產地90萬斤壓塘,消費者直呼吃不起

2020-12-11 a小夫妹妹

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各樣的海產品也出現在了普通百姓的飯桌上,這也推動了水產品領域的發展。在一些水資源豐富的地域,許多的農戶捋起了衣袖,發展有特點的水產品養殖,根據本地的優勢,快速搶佔市場,提升了農戶的收益。

最近幾年,海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火爆,南方一些靠近海邊的地區,本地農戶依據市場的需求,發展了各式各樣的水產品養殖項目。在夏季,生蠔在市場上較為火爆,這也變成養殖戶的創業好項目之一。

我相信很多人都吃過生蠔,它也叫海蠣子,歸屬於貝殼類的軟體動物,現階段早已變成第一大貝殼類飼養的種類之一,由此可見它在銷售市場上多麼的火爆。它不但美味可口,並且具備很高的營養成分,來到發售的時節,一些店家和消費者便會競相選購。

因為生蠔前兩年也算稀有海貨商品,因為它要在海水的環境裡生長,生長環境遭受了限定,再加上市場上的需求量很高,價錢也就賣得較為高。有的農戶看到了創業商機,運用身旁的資源,競相加入到了飼養生蠔的隊伍中,這也解決了銷售市場的供求矛盾。

廣東潮州湘橋地區,當地農民主要是以飼養生蠔為主,今年的生產量與上年對比,基本上翻了一翻。因為海產品銷售市場總體市場行情不大好,發售的生蠔價格也總體降低了,一些養殖戶表明有點兒接受不了。

從現階段的市場走勢看來,產地的價錢保持在2.8元一斤,基本上售出了超低價。上星期的時候,本地養殖戶一共打撈了六百萬斤的生蠔發售,一開始的時候,價錢還能夠保持在4元上下,賣了一小半出來,價錢就已跌到了3元左右,可能是本地的銷售市場早已飽和,壓根就賣不動。

現如今生蠔的價錢狂跌,基本上售出了超低價,這對養殖戶而言極其不好,發售的六百萬斤生蠔賣不動,也有90萬公斤壓在塘口不敢打撈,產地的生蠔堆成如同一座小山一樣,養殖戶見到之後也傷心欲絕,如果不妥善處理掉這一批,放的時間太長了,便會爛掉。

為了更好地解決目前的窘境,養殖戶也只能聯絡回收商,以更低的價錢賣出去,通過運輸物流的方法拉到華北地區去賣,那樣既能夠考慮非養殖區的消費市場,還可以處理庫存積壓的難題。可是回收商廉價收的生蠔,卻高價售出,一斤必須10多元,本地的消費者卻表明吃不起,難以打開市場。

無論是農產品還是海產品,原產地低價賣不動,消費者卻吃不起的狀況常常產生,主要是各個方面的要素導致的,農戶還是要尋找多種多樣的市場銷售方式,提升商品的性價比,讓消費者享受更優惠的價格,也可以推動商品的市場銷售。

針對六百萬斤生蠔賣不動,還有90萬公斤壓塘,產地價錢狂跌,你有什麼樣的觀點呢?熱烈歡迎在留言板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26萬斤石斑魚上市賣不動,產地賣出白菜價,消費者:還是吃不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更多水產品也上了百姓餐桌,即使是賣得比較貴的海鮮產品,也會有一些消費者購買嘗鮮。馬上就到了中秋、國慶的節日,市場上的高檔海鮮也會迎來最佳銷售時期,商家也不會錯過金九銀十的這個好時機。
  • 產地幾十萬斤賣不動,市場卻賣3元一個,網友:反正吃不起
    近日以來各地農產品的銷售情況大多不如意。其中筆者看得最多的是赤松茸、蓮藕等大規模滯銷,還有生蠔幾十萬斤賣不動,水產品壓塘嚴重。實際上農產品賣不動絕對不僅是這些代表性的產品,還有很多很多農產品也沒有銷路,只是沒有通過新聞爆出來而已。
  • 平時貴到吃不起,如今13萬噸賣不動,消費者:還吃不起
    自春節後多地都出現了農產品賣不動的現象,先從東北地區的草莓,再到南方的青棗,近階段更是到處爆料各種農產品賣不動了。從水果賣不動,再到時蔬無人收購,現在又出現了水產的低迷行情。近期,淡水魚價錢一直走下坡路,對蝦、羅非魚都嚴重壓塘,據數據統計比往年壓塘量高出了50%。就從這50%的一組簡單的數據,可見當下農產品市場還是很低迷的。
  • 2.5元一斤沒人要,燒烤「貴客」生蠔遇冷,消費者卻直呼吃不起
    2015年,一次山東某地級市之旅,讓我知道了生蠔這個燒烤攤的「貴客」,在海邊漁村竟如此便宜。16塊錢就能買到一盤25隻烤好的新鮮生蠔,折算下來每隻不過6毛多錢,而這個價格,在非沿海地區的任意一家燒烤攤上,僅僅是2隻烤生蠔的份量。
  • 以前40元一斤不愁賣,如今10元一斤都滯銷!農民:虧慘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農事寶典」,再點擊「關注」,然後點擊右上角,再點擊設為星標,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優質的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魚是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材,營養價值比較豐富,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 8萬斤上市賣不動,塘口還積壓5萬斤,消費者:你倒是降價啊
    談到大閘蟹,它是一種奢華的水產品,高價似乎成了它的標籤,雖然味道鮮美,有些消費者也比較喜歡吃,但在市場上,它比其他水產品貴得多,尤其是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一斤能賣幾十塊錢,對普通百姓來說,簡直消費不起。為何大閘蟹一年比一年難賣,主要原因還在於產量不斷提高,養殖戶越來越多。事實上,除了陽澄湖產大閘蟹,其他許多地區也產,只是名氣不大而已。
  • 春季行情低迷,現在60萬斤上市依然賣不動,養殖戶:不愛吃了?
    導讀:春季行情低迷,現在60萬斤上市依然賣不動,養殖戶:不愛吃了?消費者也直言過去的生蠔貴的吃不起,今年的生蠔真心便宜,生蠔也真正成為了平民美食,大街小巷路邊攤上生蠔比比皆是,從春季生蠔的行情就一跌不起,到了11月份生蠔再次上市,行情依然不佳。
  • 30萬斤上市賣不動,產地積壓,種植戶很著急,吃貨:等10元3斤
    農產品價格低了,消費者高興,但是果農的損失就比較大,種植水果平時不僅要花相當多的精力來管理,到了豐收的時候才能獲得滿意的產量,另外種苗和肥料的成本也很大,如果種植的水果發生滯銷,賣不上價就會產生較大的損失。
  • 4000萬斤泰蛙、6000萬斤黑斑蛙壓塘待「判決」!
    也就是說,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品種可以不被禁食,這給產業從業者吃下了一顆定心丸。3月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情況。據了解,目前廣東臺山、佛山等地仍有上萬噸泰國虎紋蛙因身份尚未明確,壓塘滯銷。
  • 曾一斤賣8元,今80萬斤上市,果農一畝虧1000,吃貨卻嫌貴
    如今又有一種水果賣不動,它就是雪蓮果,目前的收購價已經跌到了3-4毛每斤,市場的批發價也只是在1元一斤,可以說其行情有多低迷,雲南丘北縣就有萬畝賣不動,果農們虧損很大。一般來說,雪蓮果需要生長7個月左右,一般在3月份種植,10-11月份即可採收,溫度保證在18.25℃,通常來說產量可在3000-5000斤左右。在過去,它的收購價可是達到了3-5元一斤,市場更是賣出了20多元一斤。
  • 價格暴跌:30萬斤滯銷賣不動,收購商還在瘋狂壓價!農民:錢被誰掙了?
    比如說去年的無花果,去年在山東威海地區,有30萬斤上市賣不動,產地堆成小山,種植戶也很著急,可一些消費卻保持觀望態度,希望價格降到10元3斤再買。無花果是一種比較有特色的水果,原產地在阿拉伯的南部地區,後來傳入到我國,在廣西、廣東、山東等地有大量種植。
  • 天貓618爆款團水果全面自由:荔枝櫻桃剛賣爆,黃杏小米蕉又火了
    網商君從吐槽吃不起車釐子,到哀嚎連普通水果也吃不起,這個夏天,「水果自由」話題徹底火了。面對線下漲價潮,吃貨們紛紛將目光投向電商平臺。記者從聚划算了解到,上線僅一周的天貓618「千萬爆款團」憑藉原產地直供的價格優勢,已接連賣爆荔枝、櫻桃、黃杏、小米蕉等多種水果。
  • 50萬斤賣不動,一斤才賣6毛錢:天氣越來越熱,馬上就要變質了
    就拿海南芒果來說,如今已是芒果上市的高峰期,海南各地的芒果都在逐步的成熟,雖然我們在市場買芒果的價格還是5塊錢左右,但是農民手裡的收購價卻不是太高,一斤才6毛錢,這是咋回事?據說海南的芒果滯銷量已經超過了50萬斤,儘管價格不斷下滑,走貨量依舊不是太順暢,果農們甚是愁苦,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眼前的滯銷問題。
  • 3毛2一斤,3個月滯銷數百萬噸,市場賣不動,高檔魚成笑話
    導語:3毛2一斤,3個月滯銷數百萬噸,市場賣不動,高檔魚成笑話 以前一直以為只有水果才會出現低至幾毛錢的行情,今天總算見識了,連高檔魚也賣到了3毛2一斤的低價,甚至還出現賣不動呢。這應該是連養殖戶做夢都想不到的低價吧,就算是當下超低價的泥鰍,價格還有4塊錢一斤呢。到底是啥高檔魚如此賤價呢?
  • 60萬斤鮑魚沒銷路,10萬斤積壓在塘口,價格一降再降,不值錢了'
    在市場裡,消費者購買12頭的鮑魚,大概要14塊錢左右,而在沿海地區的產地,12頭的鮑魚論斤賣,批發價就賣到了60元一斤,運到別的地方去售賣,價格高達80~100元一斤。在一些海鮮市場,12頭的錢鮑魚只賣到了40元一斤,而單個12頭的鮑魚,一個只要6元錢,比起大閘蟹要便宜很多。
  • 15萬噸滯銷,如今200萬噸積壓,收購價3元1斤,吃貨:咋不降價?
    在3月份的時候就曾出現15萬噸生蠔滯銷,而如今又有200萬噸生蠔積壓,批發價3元一斤賣不動,而吃貨則紛紛表示:為何不降價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吃貨朋友們應該對於生蠔都是非常熟悉的,它又叫牡蠣,俗稱海蠣子。在過去主要是以野生為主,但是近些年因為其市場需求大,所以很多沿海地區的農民開始人工養殖。
  • 海南30萬斤芒果賣不掉,產地6毛一斤,市場卻賣6元一斤,到底咋了
    前段時間就有蒜農提到,剛開始大蒜五元1斤,但是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大蒜身價狂跌十倍,一直到了5毛錢1斤。而到了現在,大蒜的價格一直持續低迷。最近一種熱銷的水果也遭遇到了價格的困局,那就是海南的芒果。大家都知道,不管在市場上還是在網上,購買的芒果都在6元錢一斤,而稍微好一些的芒果可能還要更貴。
  • 柚子產區:「8毛一斤,4元一個,任選」,消費者:柚子太貴吃不起
    說起這個柚子啊,咱們大家都知道它的價格並不便宜,隨便買一個也是二三十元錢,今年稍微好一點,柚子的價格大概是四五元一斤,一個也要20元左右吧,價格還是蠻高的。價格還行,咱們普通消費者也能消費得起。畢竟柚子那麼大,一天也吃不了幾個,有時候我就在想啊,這種柚子的應該特別賺錢吧?小編家裡從小也種植柑橘,知道一棵柑橘能結果實很多很多。
  • 村民說他種植的是「變異雞蛋」,3元一斤一天能賣萬斤
    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味蕾,跟上他們消費的腳步,如今農民種植戶也是不易的。本身作為農村的農民無論是經濟水平還是生活水平,和城裡是略有差距的,農民們為了提高經濟來源,才會絞盡腦汁的去種植一些農產品。現在的科技發達了,就連種植方面都比較機械化,和以前的種植水平大有不同。
  • 價格暴跌:剛上市就賣到9元,如今5元一斤都沒人買!農民:為啥?
    益陽地區的養殖戶老文,就是這種情況,養了7~8年的魚,養殖場規模也越來越大,從最初10多畝開始,如今發展到了80多畝的養殖基地,主要是養殖鯉魚、草魚的品種,一年的總產量達到了90多噸。              但是因為受到市場價格、發展瓶頸的影響,效益並不是很理想,後來在當地的扶持下,組織到別的地區學習鯰魚養殖技術,後面才開始轉型養殖鯰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