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省人眼中的廣東

2021-02-20 大灣區城事

要了解一個人

要與之相處

要了解一個地方

同樣要與之相處

來過才會懂得

讓一個在廣東生活的外省人

告訴你他眼中的廣東

或許

會改變對廣東的一些看法

物非親歷 焉能辯真假

.

這是一個 2005 年開始生活在廣州的人,學醫。他眼中的廣州可以先從幾個潛規則說起,或許不應該稱為潛規則,更應該被稱為習俗、習慣。

  

第一個潛規則,所有的餐廳都有茶位費,按人頭算。上菜前先上一壺茶,最常見的是鐵觀音、普洱、菊花。

茶壺離誰近,誰就負責幫周邊的人斟茶。而別人幫你斟茶的時候,你需要用手指指尖扣茶杯前的桌面,以示感謝。

(小編註:喝茶摳手指的禮儀與乾隆皇帝有關,傳說乾隆微服私訪嶺南。一日茶樓早茶,與某官相遇,乾隆為官倒茶,官知乾隆,心波濤洶湧,面卻不動聲色,食指三點,示三磕頭。此流傳下來,為表謝意。不過也有版本將故事中的官員換成了太監、侍衛甚至是紀曉嵐)

用指尖扣桌面以示感謝斟茶這種做法,其背後代表的意義,值得一提,也是大多數廣東人根深蒂固的概念," 沒有誰有義務幫另外一個人做一件事 "。

就算是再熟的朋友之間,也不可以。就算我們喝醉酒之後勾肩搭背互相吐槽到死,你幫我斟茶(斟酒也適用)的時候,我也要一邊扣桌子,甚至醉醺醺跟你說 " 唔該 "。

大多數時候,餐廳服務小妹上了一道菜或者幫你開了一瓶酒之後,也是要對她說一句 " 唔該 " 的。

" 唔該 "這個詞,可以理解為謝謝,但又不能完全代替謝謝。它表達的是一種打擾的情緒,大概介於 " 麻煩了 " 和 " 謝謝 " 之間。(小編註:大部分人認為唔該≈ Excuse Me)

  
吃完飯,埋單的時候你不能大吼一聲 " 埋單!",非要大吼的話,應該吼" 唔該埋單!"

  

第二個潛規則,就算滿桌子人都在講粵語,只要有一個人講了一句普通話,所有的粵語都會開始切換為普通話。

這一點,可能會引起很多不講粵語的外省人的共鳴。好在我大多數廣東朋友的普通話還不錯,但偶爾會遇到一兩個普通話著急的,卻又非要講普通話,我只能跟他說:" 你講白話吧,我聽得懂。" 然後他才會順暢地跟我講粵語。

就算如此,一旦他講完,我用普通話回答之後,他又會不自覺地切換回普通話頻道。

  
而與之對應的,是我的家鄉,四川。在那裡,方言就是強勢的存在。就算是 CCTV 拿著話筒用最標準的普通話採訪街頭的人,大多數人都還是用四川話回答:" 說啥子?"。

  
當然,這並不代表廣東人對方言不看重。與之相反,他們非常維護粵語的存在,前幾年有政府文件要求幼兒園教學使用普通話,民間還掀起過一陣不小的 " 撐粵語 " 反對潮。

  
但這是兩碼事。當考慮到在座者聽不懂粵語的時候,切換語言是對其的尊重,對 " 自我 " 的放低。

很多廣東的朋友,似乎天生就有 " 站在對方立場上想 " 的本領(又或者是從小教育如此),和他們相處總會被照顧得無微不至,有些細節甚至自己都還沒注意到,他們卻幫你提出來。

比如:「今天這個湯是菜乾煲豬肺,聽你最近總是咳嗽,要多喝點。」

  
第三個潛規則,如果想很快交到朋友,那就聊吃的話題。

如果能做到 " 我知道哪裡有個不錯的餐館下次一起去啊 ",效果更佳。廣東人看重吃,但不是亂吃,也重視養生。

說到廣東人的吃,我一直比較不解的是——為什麼會有 " 廣東人什麼都吃 " 這個說法的存在?

  
因為就我所了解,在這裡生活的人,不僅不是什麼都吃,而且對於食材的選擇,還非常之挑。

四時二十四節氣,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稍微有點廚房經驗的廣東人,都是會分得一清二楚的。


就算你不懂,餐廳的人也會幫你弄清楚。跟廣東人一起吃飯,點一個湯是必須的,尤其是在粵菜館。

這裡所說的湯,就是我們所知的粵式老火湯,餐前喝。點餐的餐廳經理可能會告訴你,這個季節天氣乾燥,來點滋陰的蟲草花,是不錯的。

  
如果不想費心選,點個例牌也蠻好。除非是反人類的大廚,否則一定不會做反季節的湯。

  

廚房之外,這種養生的思維還可以細節到方方面面,比如水果。

  

嶺南盛產荔枝全中國都知道,而全嶺南的人也都知道,荔枝上火,要搭配降火的山竹一起吃。就連街邊挑著擔子賣水果的走鬼小販,也必然是一邊籃子荔枝,一邊籃子山竹地賣。

  
不過,如果不小心沒忍住嘴上火了,路邊隨處可見的 " 黃振龍 "" 平安堂 "" 鄧老涼茶 ",甚至是不知名的涼茶鋪,也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第四個潛規則,是廣東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比如煲老火湯的技巧、隨處可見的涼茶鋪、迄今還存在的一些手藝匠人……相比之下,最近幾年對廣府文化的復興,反而顯得刻意了。

基本上,在廣州老城區的住戶門口,都有一個插香的角落。這方面我所知道得不多,聽說大概是這樣:初一十五逢年過節會上一炷香,家中有事會上香,長久外出歸家之前,也要上一炷香。

  
說到逢年過節。

端午節,珠江上每年都有龍舟賽,這跟什麼文化復興無關,因為在廣州它本來就從沒終止過;

中秋節和重陽節,可以提一個燈籠爬白雲山,整個城市也就這麼一座山可以爬一爬,於是常常人們為患,半夜一兩點依然絡繹不絕。

  
春節的花市,更是盛會。很多人都覺得如今過年的氣氛淡了很多,但花市氣氛依然不減。

人們扶老攜幼,一家人一同逛花市,選一盆好植物帶回家,寓意來年好彩頭。

  

元宵節那天,在街頭有老奶奶賣紅包紮起來的芹菜和蔥,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讓大人買給小孩,寓意勤快、聰明。

  

不過這些,都是表面上的。在更深的層面,這種傳統文化的傳承,私以為還表現在人與人的相處方面,比如,對老人家的尊重。

  

除非是特別擠的上下班高峰,幾乎沒有見過公交或地鐵上白髮蒼蒼老人家站著的情況。在家庭裡,孩子獨立賺錢之後,每個月一定要 " 給家用 " 給父母,多少不重要,但一定要給。大多數情況下,長輩永遠是最有威嚴的,掌握家中的 " 話事權 "。

  
最後再說一個我最喜歡的潛規則

相比其它大城市,這個城市的奢侈品,不太好賣。

  
這只是一個人外省人的看法,也許你會覺得這不能代表什麼,但是他卻在知乎上被最多的人認同。


他眼裡的廣東是不是和你眼裡的廣東有所出入?

要了解一個人,要與之相處,要了解一個地方,同樣要與之相處,來過才會懂得。

  

關於廣東人的兩大 誤解

  
1、廣東人都會寫繁體字

  
廣東毗鄰港澳臺,經濟、文化往來頻繁,對繁體字自然是見慣不怪

。而且廣東的小朋友愛看香港電視,從小就接觸不少繁體字,認讀繁體自上可能相對較多。

但是簡體字從 1956 年就全面推廣了,是中國大陸的標準用字,廣東作為大陸的一份子,教科書等都是用簡體字。

因此廣東人多會認但不一定都會寫。

  
2、廣東人什麼都吃(嬰兒和老鼠)

  

作為吃貨大省,廣東人吃東西的範圍確實比較廣,但並非什麼都吃。

廣東人對吃是非常講究的(從煲湯就能看出一些),而關於廣東人吃野味是少數人(你懂得!),而一般廣東人家並沒有吃野味的習慣。


至於吃人,謠言與否早已斷定,大家自行判斷。

  
文丨知乎 @鬼臼毒的回答  

...

✪冷笑話

在正宗潮州菜館
客人:"夥計 , 有咩好介紹呀?!"
夥計:"食老鼠拼盤啦,有老鼠蛋、老鼠腸、老鼠豬耳,但冇老鼠鵝〞

注釋
夥計把"滷水"讀成了"老鼠",即

夥計:"食滷水拼盤啦,有滷水蛋、滷水腸、滷水豬耳,但冇滷水鵝"

科普

滷水:中國粵菜及閩菜常用的調味料,為一種以多種香料煮成的醬油,所用材料有花椒、八角、陳皮、桂皮、甘草、草果、沙姜、姜、蔥、生抽、老抽及冰糖等多種。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部分廣州學子,甚至廣東學子,很少報考外省的大學?
    為什麼大部分廣州學子甚至廣東學子很少報考外省的大學?廣東考生高考填志願,不僅會考慮學校、專業、城市,更重要的一點:儘量不出廣東讀大學。一方面是廣東經濟發展好,機會多,家長不願意子女去外地,而且北方的飲食氣候難以適應,畢竟在本地人眼中除了廣東就是北方。
  • 廣東高考高優投檔投出88876人 廣東考生報考外省高校熱情提高
    【廣東高考高優投檔投出88876人 廣東考生報考外省高校熱情提高】記者從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獲悉,8月16日,廣東省招生辦對本科批次高分優先投檔線上考生開始投檔,共投出88876人,其中,文科投出17126人,理科投出71750人。從投檔情況來看,考生志願總體上更趨均衡,絕大多數公辦優質高校生源充足,第一次投檔即滿檔。
  • 中國離婚率最低的經濟大省,廣東的女孩子為什麼很少嫁到外省
    嬌小可愛的廣東妹子廣東不但是我國離婚率最低的,而且廣東的女孩很少和外省的男生談對象,更很少往外省嫁,那為什麼會有這種觀念呢?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第一點語言差異,廣東本地人一般都是說方言的,特別是老一輩,基本上不會說普通話,與外省的溝通存在一定的困難;第二點飲食差異,廣東人飲食口味普遍比較清淡,主食以米飯為主,而外省一般和廣東人不一樣,不少省份以辛辣、麵食為主,這讓廣東人很難適應。
  • 為什麼廣東人愛吃福建人
    人會吃人嗎?不知道,但是當今社會是不會發生人吃人這種滅絕人性的事情。那為什麼網上常有人說廣東人愛吃福建人呢?如果你去網上問,那麼你可能會得到這樣一個回答:獨特的地理環境加上福建人愛吃海鮮,造就了福建人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所以福建人就成為廣東人無法抵擋的一道美味。其實這個梗源自於幾年前的春節期間,當時的網友都在討論各個地方過年紅包發多少,廣東人的紅包金額最小。
  • 外省戶口考生在廣東參加高考需要準備什麼材料
    開學季,很多學校的高中,特別是高一高三年級都會讓外省戶口的學生核查是否滿足隨遷子女在廣東高考必須滿足的六個條件,外省戶口在廣東參加高需要準備什麼材料呢?還有就是必須要在廣東參加中考,有三年完整的高中學籍。
  • 廣東人有多愛吃?廣東人:我們的粵語吵架罵人都是關於吃的
    小編廣東人,每每認識一位外省朋友,總免不了要回答一個問題:「廣東人是不是什麼都吃?」起初還耐心解釋:「廣東人熱衷於吃,是因為舊時廣東地區貧窮,為了生存『飢不擇食』,改革開放後,生活條件變好後,敢於嘗試外省人眼中『奇怪』食物……,我們廣東人不是什麼都吃,只是會吃……」這樣的解釋往往並不能消除友人的疑惑,不斷追問,後來也懶於解釋,一致回覆:「是啊,我們連福建人都吃」,KO。
  • 下面的這些廣東特色美食,從外省來廣東工作的你會喜歡哪些呢?
    我們都知道廣東人的飲食多數以清淡為主,可能是與氣候有關係,天氣炎熱乾燥,辣椒吃多了容易上火,所以在他們的餐桌上辣椒是比較少的,像青菜、湯品反而是他們不可少的菜系,尤其是熱天時,有一碗湯食慾會好很多,不過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之後,覺得廣東還是有許多令人吃過就會想念的美食。
  • 外省人眼中浙江人啥樣? 你絕對想不到
    看完了浙江,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外省朋友的標籤。版面限制,小編就隨機挑選部分。北京標籤:千古操心人說明:每天都在房價、搖號、霧霾、出行中思考人生。搜索關鍵詞:秦時明月、古劍奇譚、西漢列侯墓解說:美麗聰明的江西小夥伴對於熱映中的神劇有著特別的愛好,他們在神劇裡打開了一個又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比如盜墓筆記播出後,一些機智的少年開始盯上了西漢列侯墓。江蘇標籤:彩票圈賭神說明:畢竟掙1000萬比中1000萬難多了,工作再忙也別忘了來張彩票助助興!
  • 廣東學考被錄取可以報外省大專嗎?
    廣東學考被錄取可以報外省大專嗎?  答:1、如果學考被錄取了,不能報考外省份的專科院校。  推薦閱讀:   2019年12月廣東學考時間安排   2019年12月廣東高中學考報考指南    溫馨提示:  關注廣州本地寶(ID:bdbguangzhou)微信公眾號
  • 一個最不像廣東城市的城市,當地人都是說普通話,讓人感覺很親切
    廣東簡稱為粵,粵語是廣東城市的主流通用語言,不論你是什麼地方的人,如果會說一口流利的粵語,都會拉近與廣東人的關係。也許是廣東人習慣了說粵語,所以說普通話很不標準,會讓人捧腹大笑。不過,廣東卻有一個城市是以普通話為通用語言的,這裡的人日常交流是說普通話的,這是一個最不像廣東城市的城市。說到這裡,你大概知道是哪裡了吧,它就是很多人嚮往的深圳。深圳是個國際大城市,人口1300多萬,大部分是外來人口,本地居民很少,深圳就是個移民城市,居民來自五湖四海。在深圳,人們的交流語言就是用普通話,不管你來自哪裡,在深圳都不會有陌生感。
  • 為何外省人聽不懂粵語,而客家人潮汕人卻聽得懂?漲知識了
    為何外省人聽不懂粵語,而客家人潮汕人卻聽得懂?漲知識了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要是沒有在一個地區長期生活過的人,想要聽懂當地的方言,那是非常難的。那麼,對於廣東人所說的粵語,許多外地人是聽不懂的,但是客家人和潮汕人卻很輕易就能懂,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第一,要知道對於一門新語言從學習到掌握是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我們很多人從小學開始學英語到大學考過了四、六級,真的能做到和外國人用英語對話還是很少一部分。而粵語雖然說的是中國話,但是發音和寓意上都有很多外地人所不懂的地方。
  • 二戰日本軍眼中的中國各省,廣東人團結狡猾,上海人精明理性
    學者錢鍾書提出過一個論點:「中國有三個半人。兩廣算一個,湖南算一個,江浙算一個,山東算半個。」這個有趣的結論,主要是以近現代以來,各地出現的對推進中國歷史進程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物數量為依據而得出。在他們眼中,廣東人團結狡猾,上海人精明理性,可謂是眾生百態,各有千秋。日本軍眼中的廣東與上海早在戰爭全面打響之前,深謀遠慮的日本人就向中國派出了大量偽裝人員,用十餘年的時間進行了一系列的實地勘測。
  • 重慶人為什麼不喜歡講普通話?即便在外省人面前你知道嗎
    重慶人為什麼不喜歡講普通話?即便在外省人面前你知道嗎,重慶這幾年獲得了「網紅城市」的稱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這些網紅景點很多都不需要門票,可謂良心,除了山城美景、山城美食讓人印象深刻之外,這裡的重慶話也讓人記憶猶新。
  • 「失根的一代」:臺灣「外省人」的本土化歷程
    臺灣人中,「外省人」(祖籍大陸的)和「本省人」(祖籍臺灣的)差異很大,而我們對臺灣人的籠統印象卻基本來自「外省人」。1949年前後,有200萬像宮鈴的父母、姥姥、姥爺這樣的「外省人」湧進臺灣,而當時臺灣本地才600萬人。到了今天,臺灣的人口大約2300萬,「外省人」佔了約13%。
  • 深圳自學考試可以報外省的學校嗎?
    2020年也還僅剩最後一場考試,每次面臨著深圳自學考試報名的開始,就有一群小可愛充滿迷惑,有人問到,深圳自學考試可以報考外省學校嗎?或者一些在外省的可愛問到能否報考深圳自考學校?因為自考是以省為單位的,在深圳地區報考的話,你的深圳自考學校選擇範圍就是廣東省內的高校。要是你實在是想選擇外省的學校,建議可以考慮一下深圳成人高考、深圳遠程教育,這兩個不像深圳自學考試那樣,只有廣東省內的學校,它們也有很多省外的高校。
  • 廣東高職高考能考省外的學校 廣東3加證書能考外省的學校
    2019年12月教育部發出通知,繼續同意3所高職院校進行外省單獨考試招生試點,面向廣東地區學生也有招生計劃,考生可以通過「自主招生」考核入學。面向廣東地區中職生自主招生專業計劃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性質:公辦地址:重慶市沙坪垻區虎溪大學城南二路151號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是由重慶市人民政府舉辦
  • 「本省人」和「外省人」的迷思
    但不知是什麼原因,從蔣經國先生在世開始,到李登輝主政,再到陳水扁主政,關於「本省人」與「外省人」的議題,竟越「炒」越熱。2008年又要「大選」了,臺灣政壇將換領導人,估計這個議題還會大炒特炒,並且會越吵越來勁。儘管這個選舉還有將近一年。而實際上早已開始「炒」了。   什麼是「本省人」?什麼是「外省人」?
  • 廣東生育登記將可在微信辦理 外省戶籍也可異地辦計生證
    9時55分54秒,在滑鼠左鍵按下網頁上確定提交申請圖標的剎那,廣東生育服務網上辦事系統完成了第100萬宗業務申請。  外省居民也可異地辦計生證  省衛計委透露,廣東省生育服務網上辦事系統自2016年10月全省全面上線運行以來,截止到5月24日中午12時,系統平臺共辦理1001832件計劃生育服務業務,其中網上申領《廣東省計劃生育服務證》126565件,網上辦理一孩/二孩生育登記手續836234件,再生育審批手續26647件。
  • 在廣東只有兩種人——「靚仔」和「靚女」
    1「廣東人講話也太可愛了吧」暑假,很久不見的好朋友突然找我,開口就是兩個字:「肥真」,我很不耐煩地回了句:「咩啊」,其實他就是來找我一起看電影的,於是我就興高採烈地去了。給電影票拍了個照,連著聊天截圖「致敬」了一下朋友圈,表達了一下和老友敘舊的心情,沒想到引起了外省朋友的注意。
  • 糖水,廣東人寫給世界的一封情書!
    「大哥,咱們廣東糖水可豐富了,紅豆沙綠豆沙姜撞奶雙皮奶應有盡有啊……」「哦,明白,鮮芋仙!」「……」廣東人又再一次成功地被世人所誤解。世人認為:天上飛的除了飛機,四條腿的除了桌子,甚至福建人,廣東人什麼都吃。因此可得出,吃糖水相對於以上來說,也不算是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了吧……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