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裡,最不討喜的,肯定是張妼晗這位貴妃無疑。
和同一製作團隊《知否》中的林小娘一樣,是個遭觀眾天天罵的角色,甚至不少觀眾中途棄劇,等她領盒飯再接著看,真是恨不得她能早點下線,以大快人心。
儘管張妼晗被大家說恃寵而驕、囂張跋扈,但是僅憑一舞位及貴妃,可以說是佔了後宮專寵也不為過。
她能明目張胆的爭寵,無視皇后威儀,仁宗也不舍責罰,甚至越發的恩寵有加,即使惹人生厭,芳容早逝,但死後卻還是被追封為皇后。
僅憑她身上的這幾點,註定了別人都得輸,她一定是這個後宮的贏家。
01 其美者自美,美之更甚
拋開張妼晗種種作妖的言行舉止不談,光看一個「顏」,試問有誰會否認她是美的呢?
怕是沒有的。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宋仁宗趙禎也一樣。張妼晗的美,註定了她比其它妃嬪更容易得到官家垂青。
張妼晗身形頎長,儀容韶秀,純稚無邪的臉上有月眉星眼,墨黑的青絲輕柔順滑,纖細的腰肢盈盈一握,跳起舞來衣袂隨風而起。
只需髮髻間點綴零星珠花,就仿若是初開的蓮花,嬌中帶媚。
舞女時佩戴的紅髮繩,成為張娘子後佩戴的金銀制的朱釵、步搖,琉璃的耳飾、髮簪,就連官家賞的頭冠,她會選擇與當天的衣物相配的那頂。
還有,梳頭比賽上被官家嫌棄的「冠群芳」和盛大場合上被網友戲稱為繁花似錦的「奶油蛋糕」,在她的搭配下也未曾覺得有絲毫違和,倒像是量身定製般。
張妼晗每一次的穿戴,都與她本人的性格氣質相符合,又顯得她越發的美。
古人說:「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美而不自知,吾以美之更甚。」,而張妼晗不同,她是「其美者自美,美之更甚」。
她深知自己容貌出眾,又因那張揚的性格,倒是註定她要將自己的美發揮到極致,要叫讓眾人瞧見。
無論男人女人,本質上都是視覺動物,沒有人會不喜歡美女,從古至今,長得好看就是一種資本,尤其是在「男女之情」上,美女更是佔盡了先機。
若說張妼晗的美,是在那個男人為天時代裡,生活在後宮的一個爭寵手段,那麼立足於當下,變美就有了更多的意義。
走在大街上,隨便喊聲美女,是個女生都會回頭,為什麼?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美女。
變美,是每一位現代女性都應該有的精神覺悟。
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天生麗質,但我們可以基於自己原本的條件去變美。化適合自己的妝容,穿戴合襯的衣服和配飾,內在提升自己的氣質。
女人變美並不是為了單純的吸引男人,而是為了取悅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更有魅力。
02 懂得示弱,以退為進
張妼晗在劇中似乎是格格不入的,大家說,曹皇后在搞事業,苗娘子溫柔賢良,只有她一個人在專心的「宮鬥」。
想當時,楊懷敏給還是舞女的張妼晗安排了婚事,張妼晗表示已經她只嫁官家,絕不嫁於他人。
到了官家面前,眼淚是吧嗒吧嗒的掉。
「若是妼晗以後不能跳舞給官家看,寧可把雙手雙腳都折了,要是被趕出宮去,隨便嫁給什麼公子貴人,還是做大內罪人,妼晗都寧願把這張臉給撞碎了。
我不要嫁人,官家,求你留妼晗在身邊,當個宮女,妼晗什麼都會做,不會比她們差的。」。
這一頓苦情真摯的抱大腿、含情脈脈,官家當然受不住,只得連忙抱著她應允:「朕絕對不會讓你嫁給別人。」。
張妼晗懷孕之後,說自己只要官家,仁宗見她如此,不得不答應她日日去陪伴,直到孩子降生。
後來冤枉徽柔要陷害自己的孩子,仁宗面前,她即刻下跪,一番示弱,官家就最心愛的女兒連都不顧了。
七夕宴上,她頂的一頭白紛紛的「冠群芳」,仁宗不高興的說了句沒忌諱,她便當眾落淚,說是為了讓仁宗看見她的歡喜,官家晚上只得親自去安撫。
都說會撒嬌的女人最好命,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我們學不得曹皇后那般時刻高冷的端著,也學不得苗娘子那般一生不爭不搶,唯獨要學張妼晗的懂得示弱,以退為進。
作為女性,在生活中,不要時刻以「女強人」的來武裝自己,我們要足夠的強大,也要允許自己軟弱,要懂得和身邊的人示弱,不讓自己太累。
在感情裡,女人更要懂得適當的掉眼淚,也需要適度的小作小鬧,這是愛情的調味劑,是增進感情的小技巧。
女人的眼淚是珍珠,但是哭多了就成了魚眼珠,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
我們雖要學張妼晗的懂得示弱,以退為進,但卻不能學她的大哭大鬧瞎折騰,因為別人不是皇帝,你也不是貴妃。
03 擒王之計,示愛攻心
仁宗生於皇家,一輩子衣食無憂,稀世珍寶無數,但是卻又處處受限,事事受制,連皇后都是被迫強娶的。
仁宗他渴望有人付他一顆完完整整的真心,又不需要他顧忌。
張妼晗就是那個人。
張妼晗說,她遇到仁宗,是她十五年裡最值得記住的事,即使不知道當日遇到的是誰,她也苦苦尋了那麼久。
「官家,我好喜歡你,特別特別喜歡,我想跟你就這麼過一輩子,給你生好多好多小娃娃。」
「我努力跳舞就是給官家看,我沒有什麼別的目的,只是喜歡你而已。」
面對仁宗,依然可以大大方方說出自己的愛,這樣一顆真心擺在他面前,又教仁宗如何不動心呢?
為了讓仁宗,她可以絕食,願意折壽,仁宗罰她煮麵,她就一碗碗的煮,她沒有家世背景,她跳脫、不曾在意世俗眼光,還有一顆真心。
其實這顆真心,後宮妃子人人都揣著,但苗娘子墨守成規了些,曹皇后家世顯赫了點。
最重要的是,從未有人像張妼晗那樣,赤裸裸的對仁宗表示過自己的愛。她捏住了仁宗的心,被寵,是理所當然!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中有云:「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句詩的意思是:抓住事物的重點,便能事半功倍。
張妼晗對嫁給仁宗,讓仁宗寵愛自己這件事,可以說是她奮鬥終生的事業,她知道,仁宗愛她的不守陳規。
她得到仁宗的愛,也許不是靠多深的計謀,但卻給我們提了醒:想要一個人愛你,就要想辦法得到對方的心。
無論男女,愛一個人就應該大大方方的去告白,愛要說出來,才有機會變成愛情,否則再愛也只能是單相思。
有人認為,誰先把愛說出口,誰就輸了。其實,當你有這個想法時,你就已經輸了,因為敢於表達愛的人更容易收到愛的回應。
張妼晗大膽的示愛,註定了仁宗的心只會給她,註定了唯一的贏家只會是她,她就是仁宗心口上的硃砂痣,窗戶前的明月光。
人的一生,最大的幸福便是自己愛的人也深愛著自己。
—— END ——
作者:一杯,湯小小寫作班學員,90後過期少女,不靠譜的生活狂熱者,堅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飢餓是最好的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