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月4日訊(記者 胡杏子 王一辰 唐卓婧)「你們什麼時候換包裝袋啦?吸管也換了?」今日下午,長沙市民王女士購買奶茶時突然發現,用作打包的塑膠袋手感變了。半透明的新包裝握在手裡更軟了一些,打開發現,吸管也由此前的塑料吸管變成了紙質吸管。
早在2020年初,國家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指出今年起,全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塑料棉籤、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自帶的吸管暫不禁止)。新年伊始,記者今日走訪長沙多家餐飲門店、商超,發現長沙的「吸管們」「包裝袋們」已悄然「變身」。
走訪間,記者收集的奶茶店吸管,多為紙吸管或可降解塑料吸管。
變化:可降解塑料吸管「上線」 紙質吸管影響口感但顧客仍支持使用
「美好再生,環保吸管」「別讓塑料成為最後一座孤島」「PLA可降解吸管」.......今日下午,走進長沙的飲品店、商超,一系列海報和指示牌引人注目。記者走訪發現,作為吸管消耗大戶,連鎖茶飲店早已有所準備,在茶顏悅色、奈雪、果呀呀、喜茶等品牌門店,紙吸管、PLA可降解吸管、環保塑膠袋紛紛「上崗」。盒馬、步步高等超市也均已開始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塑膠袋,華潤萬家自助結帳區雖仍在售賣PEHD塑膠袋,但「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大)一元一個」價格牌已掛出,消費者可按需付費購買。
茶顏悅色公共關係負責人嚴喆介紹,茶顏悅色各門店從去年10月開始就陸續提供紙吸管了,目前在使用的吸管分為兩種,一種是帶獨立包裝的紙吸管,另一種是PLA材質的三孔吸管,兩款都是可降解的環保材質。另外,因為產品的特殊性(茶顏悅色奶茶不含底料),還沒有出現顧客反饋使用不方便的情況。
果呀呀品牌創始人吳畏介紹,果呀呀從今年1月1日起全面更換環保材質吸管,即使還有一部分庫存塑料吸管沒用完,但為響應政策,所有門店吸管都已經全部更換為紙吸管和PLA吸管,外賣也全部使用PLA吸管。
喜茶媒體公關經理周琦透露,自2019年6月起,喜茶全國門店開始推行紙吸管,2020年12月30日前,已陸續在全國門店完成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餐具和打包袋的替換。截止至2020年10月,喜茶門店已減少超過1200萬根塑料吸管的使用,減少超過30000個一次性塑料杯的使用。「點餐的時候有可降解吸管、紙吸管和不實用吸管三個選項供選擇,我剛剛選的塑料吸管,與以前沒有明顯差別,店員不說我還不知道變了。」市民陳先生手捧著喜茶對記者說道。
不過,對於這種改變,也有不少市民表示有些不習慣。市民小月是一位狂熱奶茶愛好者,她認為正值冬季,大家喝熱飲的需求提高,而紙吸管在使用時,容易變軟、有輕微融化的跡象,吸食奶茶裡面的配料也不大方便。
走訪間,記者也購買了一杯奶茶熱飲,計劃在半個小時以內飲用完。記者在等待中發現,在飲用過程中的確能明顯感覺到紙質吸管的外層紙漿變軟。一杯奶茶喝完後,並沒有明顯掉渣或者變成紙糊的現象。隨後,記者對多家奶茶店的顧客進行了隨機採訪,大多數顧客認為,選紙質吸管有利於環保,雖會影響口感,但是仍會選擇支持,希望紙吸管能升級,達到環保不降質的效果。
「推薦您直接飲用,用吸管時小心燙嘴,儘快飲用保持最佳口感哦。」茶顏悅色店員對記者說道。走訪間,多位店員對記者建議,推薦紙杯直飲,若使用紙質吸管時,最好儘快飲用飲品,以保證飲品口感。
長沙茶顏悅色奶茶店裡,店員正在為顧客打包,包裝袋為可降解材質。
市場:成本高二到三倍 「可降解」並不代表「可隨意丟棄」
對於餐飲企業而言,更換吸管直接面臨的就是成本的增加。「紙吸管是塑料吸管價格的兩倍,而使用可降解的PLA吸管的成本會更高,大概是塑料吸管的3倍。」吳畏說。採訪中,各茶飲品牌相關負責人均表示,雖然成本有所增加,但是飲品還是保質保量原價銷售。
一眼看上去PLA吸管很像塑料吸管,光滑且有斜切口可以方便地插入奶茶中,口感也與塑料吸管近似。但實際上,PLA是聚乳酸的簡稱,這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基及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木薯等)所提取的澱粉原料製成。
記者進入電商採購批發平臺隨機搜索發現,直徑1.1cm,長度19cm的塑料吸管,100支售價為3.3元,算下來1支吸管不到4分錢,而同等尺寸的紙吸管,100支價格為7.84元,平均每支約8分錢,可降解PLA吸管5000支價格為510元,平均每支約1毛錢。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約合460億根。以玉米、甘蔗等作物為原料生產的可降解吸管,在開封20天之後,便開始自動分解,將大大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分析人士認為,塑料吸管禁令開始正式實施,這將給可降解吸管的實際需求帶來巨大增量。實際上,對於這種新型吸管,大部分工廠目前還存在技術上的難題,仍未普及。需求旺盛,總供應不足,讓下遊的不少吸管經銷商,不得不面臨訂單排隊的情況。
此外,市場人士建議,可降解吸管的推廣並不代表可以在使用完成後隨意丟棄,因為其在純自然條件下降解速度較慢,所以仍然需要合理回收。同時,為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可借鑑國外流行的竹子、玻璃、不鏽鋼等材質的可循環使用吸管。
某超市內,倡導環保使用塑料製品的海報。
政策:湖南商務領域升級「禁塑令」 推廣應用替代產品
到2020年底,長沙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省餐飲行業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省商務廳2020年12月發布的《關於落實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曾對不同塑料用品在實施區域、時間節點等方面明確了具體禁塑限塑的要求。
除了到2020年底「禁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全省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等明確禁令外,通知還明確,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全省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製品,縣城建成區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餐具。到2025年底,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全省電商平臺企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減少寄遞環節二次包裝。
此外,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回收一次性塑料製品已進一步「提上日程」。通知明確,在商場、超市、集貿市場、餐飲、住宿、展會、電子商務等領域,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鼓勵設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裝置。推廣使用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建立集貿市場購物袋集中購銷制。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生物基產品和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通知還要求,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外賣企業,應當通過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系統,向所在地縣級商務主管部門及時報告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