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限塑令」落地 長沙紙吸管、可降解塑料吸管、環保塑膠袋上崗...

2021-01-13 掌上懷化

華聲在線1月4日訊(記者 胡杏子 王一辰 唐卓婧)「你們什麼時候換包裝袋啦?吸管也換了?」今日下午,長沙市民王女士購買奶茶時突然發現,用作打包的塑膠袋手感變了。半透明的新包裝握在手裡更軟了一些,打開發現,吸管也由此前的塑料吸管變成了紙質吸管。

早在2020年初,國家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指出今年起,全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塑料棉籤、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自帶的吸管暫不禁止)。新年伊始,記者今日走訪長沙多家餐飲門店、商超,發現長沙的「吸管們」「包裝袋們」已悄然「變身」。

走訪間,記者收集的奶茶店吸管,多為紙吸管或可降解塑料吸管。

變化:可降解塑料吸管「上線」 紙質吸管影響口感但顧客仍支持使用

「美好再生,環保吸管」「別讓塑料成為最後一座孤島」「PLA可降解吸管」.......今日下午,走進長沙的飲品店、商超,一系列海報和指示牌引人注目。記者走訪發現,作為吸管消耗大戶,連鎖茶飲店早已有所準備,在茶顏悅色、奈雪、果呀呀、喜茶等品牌門店,紙吸管、PLA可降解吸管、環保塑膠袋紛紛「上崗」。盒馬、步步高等超市也均已開始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塑膠袋,華潤萬家自助結帳區雖仍在售賣PEHD塑膠袋,但「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大)一元一個」價格牌已掛出,消費者可按需付費購買。

茶顏悅色公共關係負責人嚴喆介紹,茶顏悅色各門店從去年10月開始就陸續提供紙吸管了,目前在使用的吸管分為兩種,一種是帶獨立包裝的紙吸管,另一種是PLA材質的三孔吸管,兩款都是可降解的環保材質。另外,因為產品的特殊性(茶顏悅色奶茶不含底料),還沒有出現顧客反饋使用不方便的情況。

果呀呀品牌創始人吳畏介紹,果呀呀從今年1月1日起全面更換環保材質吸管,即使還有一部分庫存塑料吸管沒用完,但為響應政策,所有門店吸管都已經全部更換為紙吸管和PLA吸管,外賣也全部使用PLA吸管。

喜茶媒體公關經理周琦透露,自2019年6月起,喜茶全國門店開始推行紙吸管,2020年12月30日前,已陸續在全國門店完成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餐具和打包袋的替換。截止至2020年10月,喜茶門店已減少超過1200萬根塑料吸管的使用,減少超過30000個一次性塑料杯的使用。「點餐的時候有可降解吸管、紙吸管和不實用吸管三個選項供選擇,我剛剛選的塑料吸管,與以前沒有明顯差別,店員不說我還不知道變了。」市民陳先生手捧著喜茶對記者說道。

不過,對於這種改變,也有不少市民表示有些不習慣。市民小月是一位狂熱奶茶愛好者,她認為正值冬季,大家喝熱飲的需求提高,而紙吸管在使用時,容易變軟、有輕微融化的跡象,吸食奶茶裡面的配料也不大方便。

走訪間,記者也購買了一杯奶茶熱飲,計劃在半個小時以內飲用完。記者在等待中發現,在飲用過程中的確能明顯感覺到紙質吸管的外層紙漿變軟。一杯奶茶喝完後,並沒有明顯掉渣或者變成紙糊的現象。隨後,記者對多家奶茶店的顧客進行了隨機採訪,大多數顧客認為,選紙質吸管有利於環保,雖會影響口感,但是仍會選擇支持,希望紙吸管能升級,達到環保不降質的效果。

「推薦您直接飲用,用吸管時小心燙嘴,儘快飲用保持最佳口感哦。」茶顏悅色店員對記者說道。走訪間,多位店員對記者建議,推薦紙杯直飲,若使用紙質吸管時,最好儘快飲用飲品,以保證飲品口感。

長沙茶顏悅色奶茶店裡,店員正在為顧客打包,包裝袋為可降解材質。

市場:成本高二到三倍 「可降解並不代表可隨意丟棄

對於餐飲企業而言,更換吸管直接面臨的就是成本的增加。「紙吸管是塑料吸管價格的兩倍,而使用可降解的PLA吸管的成本會更高,大概是塑料吸管的3倍。」吳畏說。採訪中,各茶飲品牌相關負責人均表示,雖然成本有所增加,但是飲品還是保質保量原價銷售。

一眼看上去PLA吸管很像塑料吸管,光滑且有斜切口可以方便地插入奶茶中,口感也與塑料吸管近似。但實際上,PLA是聚乳酸的簡稱,這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基及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木薯等)所提取的澱粉原料製成。

記者進入電商採購批發平臺隨機搜索發現,直徑1.1cm,長度19cm的塑料吸管,100支售價為3.3元,算下來1支吸管不到4分錢,而同等尺寸的紙吸管,100支價格為7.84元,平均每支約8分錢,可降解PLA吸管5000支價格為510元,平均每支約1毛錢。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約合460億根。以玉米、甘蔗等作物為原料生產的可降解吸管,在開封20天之後,便開始自動分解,將大大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分析人士認為,塑料吸管禁令開始正式實施,這將給可降解吸管的實際需求帶來巨大增量。實際上,對於這種新型吸管,大部分工廠目前還存在技術上的難題,仍未普及。需求旺盛,總供應不足,讓下遊的不少吸管經銷商,不得不面臨訂單排隊的情況。

此外,市場人士建議,可降解吸管的推廣並不代表可以在使用完成後隨意丟棄,因為其在純自然條件下降解速度較慢,所以仍然需要合理回收。同時,為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可借鑑國外流行的竹子、玻璃、不鏽鋼等材質的可循環使用吸管。

某超市內,倡導環保使用塑料製品的海報。

政策:湖南商務領域升級「禁塑令」 推廣應用替代產品

到2020年底,長沙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省餐飲行業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省商務廳2020年12月發布的《關於落實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曾對不同塑料用品在實施區域、時間節點等方面明確了具體禁塑限塑的要求。

除了到2020年底「禁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全省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等明確禁令外,通知還明確,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全省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製品,縣城建成區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餐具。到2025年底,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全省電商平臺企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減少寄遞環節二次包裝。

此外,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回收一次性塑料製品已進一步「提上日程」。通知明確,在商場、超市、集貿市場、餐飲、住宿、展會、電子商務等領域,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鼓勵設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裝置。推廣使用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建立集貿市場購物袋集中購銷制。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生物基產品和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通知還要求,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外賣企業,應當通過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系統,向所在地縣級商務主管部門及時報告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情況。

相關焦點

  • 「最嚴限塑令」落地 長沙紙吸管、可降解塑料吸管、環保塑膠袋上崗
    吸管也換了?」今日下午,長沙市民王女士購買奶茶時突然發現,用作打包的塑膠袋手感變了。半透明的新包裝握在手裡更軟了一些,打開發現,吸管也由此前的塑料吸管變成了紙質吸管。 變化:可降解塑料吸管「上線」 紙質吸管影響口感但顧客仍支持使用 「美好再生,環保吸管」「別讓塑料成為最後一座孤島」「PLA可降解吸管」.......今日下午,走進長沙的飲品店、商超,一系列海報和指示牌引人注目。
  • 響應「限塑令」, 可降解吸管、環保袋紛紛「上崗」!
    響應「限塑令」, 可降解吸管、環保袋紛紛「上崗」!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普遍推廣的可降解吸管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紙質吸管,另一種是聚乳酸可降解吸管。據央視財經報導,因為材質不同和生產技術上的差別,目前可降解吸管的生產成本明顯要高於傳統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一噸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成本在8000元左右,而一噸紙質吸管則要將近22000元。
  • 最嚴限塑令來了!紙吸管取代塑料吸管,作秀大於環保,不值得!
    其中2020年塑料汙染治理的目標是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國家這次可謂下定決心,限塑令的相關處罰條例頗為嚴厲。相關法規中明確指出:從今年9月1日起,未遵守國家有關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規定的,將處以一萬至十萬元的罰款。
  • 響應「限塑令」,可降解吸管、環保袋紛紛「上崗」!
    「一夜之間所有的塑料吸管都變成紙吸管了,還真有點不適應。近日,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在西安街頭走訪時發現,很多大型餐飲企業、各品牌奶茶店和咖啡店已經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紙質吸管和可降解吸管,很多「奶茶一族」直呼不太適應。
  • 「最嚴限塑令」下,紙吸管和可降解塑膠袋新訂單「爆了」
    進入2021年,從理論上講,在許多大城市,塑料吸管和塑膠袋應該徹底消失。禁令之下,長三角各地紛紛開始行動,推動政策落實。與此同時,長三角的生意人也看見了商機:作為替代,紙質吸管、可降解塑料製品等產品在市場上愈發受到追捧,新風口可能來了。 溫州人周小玲在義烏做了多年紙吸管生意。
  • 史上最嚴「限塑令」實施兩周 仍有店鋪使用非降解塑膠袋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自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然而,《中國消費者報》調查發現,北京一些小型店鋪仍在使用普通塑膠袋。2020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此通知也被稱為是史上最嚴限塑令。
  • 「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飲品、乳品企業離「紙吸管」還遠嗎?
    不少飲品開始採用紙吸管「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了!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指出到今年年底,重點城市的商場、超市、餐飲外賣等區域率先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重點城市餐飲堂食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國餐飲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這,被稱為「史上最嚴限塑令」。
  •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成都限塑令堅持多元共治,全民參與的原則,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社會公眾將共同參與到限塑禁塑的行動中來。成都發布「史上最強限塑令」。《方案》提出,公共機構帶頭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加大對符合標準環保綠色產品以及循環再生辦公用品的政府採購力度,減少一次性中性筆等塑料辦公用品使用。
  • 成都發布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來源:澎湃新聞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例如,在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推廣生鮮產品使用可降解包裝膜(袋);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竹漿紙一次性杯子餐具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
  • 「最強限塑令」落地後 尚無「國標」的可降解吸管好用嗎?
    「最強限塑令」落地後尚無「國標」的可降解吸管 好用嗎?2021年伊始,成都實施「最強限塑令」,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以紙質吸管為主的各類可降解吸管逐漸佔據了成都快餐店、奶茶店的櫃檯。
  • 「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460億根塑料吸管何去何從?
    作為不起眼的「工具人」,吸管在飲品界不可取代,可因為限塑令的到來,其正在經歷一場由普通塑料吸管到紙質、PLA材質的「大換血」。  塑料吸管「禁令」紅線僅剩最後一周!  根據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於今年初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最強限塑令將落地 替代塑料吸管難壞飯店
    最強限塑令即將落地 替代塑料吸管難壞餐飲飯店昨天,中國飯店協會、中國烹飪協會等4家協會也再次共同發出《關於共同做好塑料汙染治理的聯合倡議書》。其中提出倡導餐飲企業積極研究紙質、木質及可降解餐具,以替代塑料吸管等餐具。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 蔣君芳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
  • 「史上最嚴限塑令」生效 用了3天紙吸管 我戒掉了奶茶
    如果說奶茶是萬惡之源,那麼紙吸管一定是上帝派來拯救墮落人類的天使吧?在第一百次為了吸出卡在紙吸管裡的芋圓而不小心在辦公室搞出一陣悠長的氣體排放聲後,我悟了。2021年的第一天,被稱為「史上最嚴限塑令」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文件正式在全國生效。
  • 「最強限塑令」落地 現在的快餐店提供什麼吸管?
    「最強限塑令」落地後尚無「國標」的可降解吸管 好用嗎?2021年伊始,成都實施「最強限塑令」,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以紙質吸管為主的各類可降解吸管逐漸佔據了成都快餐店、奶茶店的櫃檯。
  • 「限塑令」帶動上市公司擴產能 紙吸管供不應求
    新一輪塑料汙染治理意見從2021年1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在史上最嚴「限塑令」之下,可降解塑料行業迎來了新的商機,市場潛力巨大。與此同時,超市賣場和餐飲企業紛紛開啟轉型升級的道路——可降解購物袋替換塑膠袋、塑料吸管停用、打包袋更換等,不同材質的環保刀叉勺也開始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
  • 禁用塑料吸管 紙吸管準備好了嗎?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7月,《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印發,要求各省於8月中旬前出臺省級實施方案,明確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號稱全國最嚴「禁塑令」的號角吹響後,太原餐飲業是如何應對的?紙吸管是塑料吸管的最佳替代品嗎?
  • 最強限塑令落地後:尚無「國標」的可降解吸管,好用嗎?
    2021年伊始,成都實施最強限塑令,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以紙質吸管為主的各類可降解吸管逐漸佔據了成都快餐店、奶茶店的櫃檯。▲咖啡、奶茶店的可降解吸管可降解吸管尚無「國標」生產商:紙吸管成本是塑料吸管的三倍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出臺後,行業範圍內正在進行升級。針對部分轉型的企業,過去按照普通塑料製品標準執行抽檢的辦法已經不適用,不排除未來使用紙質品標準。
  • 「限塑令」下換紙吸管,2021第一杯奶茶你戳開了嗎?
    簡單說來,成都版「最強限塑令」很嚴格! 平時喝奶茶的塑料吸管、去超市購物的塑料口袋、裝快遞的塑料包裝等等不環保製品,都將逐步被替代或取消。當然這就事關無數企業、商家以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所以剛剛開頭的2021年,隨著「限塑令」的正式實行,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改變?
  • 紙吸管有推廣的必要嗎
    相關政策還在繼續加碼,7月中旬,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嚴格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產品的使用,給塑料汙染治理明確了「時間表」。這被解讀為史上最強「限塑令」。這樣的背景下,許多商家開始用紙吸管代替一次性塑料吸管,可降解塑料也突然成了最近資本市場上最熱門的板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