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了!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指出到今年年底,重點城市的商場、超市、餐飲外賣等區域率先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重點城市餐飲堂食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國餐飲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這,被稱為「史上最嚴限塑令」。
如今,2020年即將過去,和消費者息息相關的這些行業,都做出了改變嗎?
1
連鎖餐飲、現制茶飲店率先更換「紙吸管」
很多餐飲連鎖品牌、現制茶飲門店率先提出了相應的舉措。
早在2018年,星巴克便宣布不再提供塑料吸管,並且逐步將飲料的杯蓋換成「鴨嘴蓋」;喜茶和清華大學開展限塑合作,並從2019年6月起就在全國門店開始推行紙吸管,截至2020年6月,全國門店減少使用塑料吸管超過1100萬根;奈雪的茶也減少塑料吸管的頻次,目前已經消耗了大量紙吸管;麥當勞中國在放棄塑料吸管之餘時,也在逐步推進紙質包裝……
2
產量低成本高,「紙吸管」消費體驗不佳,
品牌「減塑」道阻且長
最先感受到改變的,自然是熱衷於茶飲、咖啡的年輕消費者們。但在稱頌各大品牌的「環保」理念的同時,消費者們對於限塑令下各茶飲更換為「紙吸管」這件事仍爭議頗多,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更是一片「吐槽之聲」。
吐槽的點無外乎,紙吸管容易變軟,且容易讓吸上來的飲料也帶有「紙味」。而對於企業或門店來說,紙吸管最大的問題還不在於這些,而是成本。數據顯示,紙吸管的造價一般比塑料吸管要貴出幾倍。同時因為深加工設備速度慢,每分鐘只能生產150-200個紙吸管,而塑料擠壓設備每分鐘則可以生產2000個以上的塑料吸管,這對於各大餐飲品牌而言,不得不說是一個明顯的負擔。
3
飲品/乳品企業未雨綢繆
金典或成為乳品首個推行紙吸管的品牌
如今,「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有越來越多的餐飲巨頭、現制飲品店、快餐店在「減塑」上做出了措施,而和消費者聯繫緊密的食品產業,之後是否也會像他們一樣受到影響呢?
答案幾乎是肯定的。
據《衛報》12月7日消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雀巢已連續第三年被評為全球三大塑料汙染企業,被指在減少塑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雀巢連續第三年被評為塑料汙染大戶,被指在減少塑料垃圾方面「零進展」。如今,在限塑令愈發受到重視的當下,這並非是一個友好的消息。
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不少企業未雨綢繆,以「限塑」和「環保」的初心率先做出改變。金典便是其中的代表。2020年9月19日,金典推宣布即將推出紙吸管環保裝,或將成為乳品行業內首個推行紙吸管的品牌。
為了實現更好的紙吸管使用體驗,金典也在不斷改進升級,提升紙吸管硬度,避免運輸變形;解決U形紙管加工難題,針對現有機器進行改裝.......金典升級後的紙吸管,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消費者對當前餐飲門店紙吸管的不佳體驗,也為未來品牌進行減塑優化,提供創新可行的方向。
儘管「最嚴限塑令」還未波及到飲品、乳品行業中,但在全球的「減塑」風潮下,這一天並不算遙遠。「紙吸管」將是未來大飲品產業「環保、減塑」的一個突破口,幸運的是,已經有很多先行者提供了創新經驗和消費者教育,自然,也期待有成本低、更健康、易降解的其他替代方案的出現。
轉載:食品板,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