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二十句,世道人心盡於此

2021-02-13 馨德錄

1、孟子對曰:「……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譯文】孟子回答(梁惠王)說:「講仁德的人是天下無敵的。」

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譯文】(孟子)說:「孝敬自己家中長輩,並推廣到孝敬別家的長輩;愛護我家的兒女,並推廣到愛護別家的兒女。」

3、(孟子)曰:「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孟子·梁惠王上》)

【譯文】(孟子)說:「用秤稱一稱,才能知道輕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長短。什麼東西都是這樣,人的心更需要這樣。」

4、孟子對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孟子·梁惠王下》)

【譯文】孟子回答(齊宣王)說:「以人民的快樂為自己快樂的人,人民也會因你的快樂而快樂;以人民的憂愁為自己憂愁的人,人民也會因你的憂愁而憂愁(人民便會和你一條心)。」

5、(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孟子)說:「……我善於養我(這種至大至剛、塞於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

6、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孟子說:「(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過失來,他很歡喜。(當年的聖君)禹聽到不同意見後,很謙虛地向人家下拜。」7、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譯文】孟子說:「依靠天上(自然界)的有利條件,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條件。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條件,不如依靠社會上人們和諧一致的有利條件。」

8、(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孟子·公孫丑下》)

【譯文】(孟子說):「在道義上佔主動的人,能得到許多人的幫助。在道義上不佔主動(無道、無德、無理)的人,不會得到別人的幫助。很少人幫助的人,連他的親朋故舊也會背叛他;而那種得到多數人幫助的人,整個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

9、(孟子)曰:「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蝕,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孟子·公孫丑下》)

【譯文】(孟子)說:「古時的君子,犯了過失,如天上的日蝕月蝕一樣,人們都能看得見。到他們改正錯誤以後,人們也都抬頭看得很清楚。」

10、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風,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譯文】孟子說:「上面的人(指當政者)愛好什麼,下面的人也愛好什麼,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厲害。一個君子的道德表現好像是風,廣大人民好比是草。風向哪邊吹,草便向哪面倒。」

11、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孟子·滕文公上》)

【譯文】孟子說:「老百姓生活和生產上的事不可不急地對待啊。」

12、孟子曰:「賢君必恭儉禮天,取於民有制。」 (《孟子·滕文公上》)

【譯文】孟子說:「一個賢明的君主,必須恭敬節儉,一切依禮來對待下面。從人民那裡索取時,要按規定辦事。」

13、孟子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譯文】孟子說:「(一個大丈夫)應住到天下最大的地方——'仁』裡,站在天下最高的位置——'禮』上,履行有利於天下的大道。如果得了志,應按這個道給人民辦好事;如果不得志,也要獨自按自己的道來行事(不要與社會上的壞人同流合汙)。」

14、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 (《孟子·滕文公下》)

【譯文】孟子說:「榮華富貴不能亂我的心,貧賤困厄不能變我的志,威武強力不能屈我的節,這樣才叫大丈夫啊!」

15、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離婁上》)

【譯文】孟子說:「……如果不用圓規和曲尺,便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如果不用音樂方面的六律,便不能端正五音;……如果不實行仁政,便不能把天下治理好。」

16、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 (《孟子·離婁上》)

【譯文】孟子說:「夏、商、周三代得到天下是因為行仁,他們(的後人)失天下是因為他們不行仁。一個國家的衰敗和興起、生存和滅亡,都是這個道理。」

17、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孟子·離婁上》)

【譯文】孟子說:「我愛別人,可是別人不親近我,那就要反問自己的仁德夠不夠啊!我管理別人,但是沒管好,那就要反問自己的智慧和知識夠不夠啊!我有禮貌地對待別人,可是得不到相應的回答,那就要反問自己的恭敬夠不夠啊!」

18、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離婁上》)

【譯文】孟子說:「天下的基礎是國,一個國的基礎是家,家的基礎是每一個人。」

19、孟子曰:「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離婁上》)

【譯文】孟子說:「服從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滅亡。」

20、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離婁上》)

【譯文】孟子說:「獲得天下有方法:獲得了百姓的支持,是獲得了天下。獲得百姓支持有方法:獲得了民心,便獲得百姓支持了。獲得民心也有方法:他們所希望的,替他們聚積起來;他們所厭惡的,不要加到他們頭上,如此罷了。」

《道德經》最厲害8種思維顛覆你的大腦,讀完真的不一樣!

老子《道德經》全原文、譯文、(中),感悟先賢智慧,有益人生

相關焦點

  • 《孟子》十句經典勵志名言,每一句話都深入人心
    《孟子》十句經典勵志名言,每一句話都深入人心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語出戰國·孟軻《孟子·告子下》。「生這句話是千古不變的名言,告誡我們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有所戒備,才能夠走得更長遠。二、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語出戰國·孟軻《孟子·離婁上》。徒:僅僅;除此以外沒有別的。君主僅僅有一份善心不足以用來治國理政,也實現不了仁政;只是訂立了法律沒有執行措施,法律也不會自行實施。
  • 《孟子》10句經典名言,感悟聖人的智慧!
    《孟子》是四書之一,是記錄亞聖孟子言行的一部語錄體散文集,在儒家經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下面挑選了其中的10句經典名言,讓我們共同感悟一下聖人的智慧!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感悟: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在人生得意之時,就要多為天下眾生著想,多做利益天下蒼生的善事;在人生不得志的時候,更要堅守道義,做好自己,為世人做個榜樣。二、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 老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孔子的名言,讀懂受益一生,值得收藏!
    二、孟子的名言1、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老天想要將重要的任務交給某個人,就會通過種種磨難來鍛鍊他,只有通過這種種的考驗,才能夠增加自己的能力。
  • 8句孟子的經典名言,寫作文好用
    原文標題:8句孟子的經典名言,寫作文很好用,提分必備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作文導寫,ID:gh_b47952ece65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1.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適用於「區別」、「勞心與勞力」等主題。比如,寫「勞心與勞力」時,可以像寨主這樣用:在儒家先哲看來,讀書人是勞心者,耕種者是勞力者。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所以,君子應該做勞心者,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 《孟子》十句經典勵志名言,句句真知灼見,充滿智慧!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門人著有《孟子》一書。
  • 《孟子》智慧名言故事:禍福無不自求
    孟子在正面闡述的基礎上,又從反面論述說:"現在國家雖然沒有內憂外患,但國君卻怠情追求逸樂,縱慾偷安,這等於自己尋求禍害。」通過上述正反論述,孟子提出了「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的名言。就是說,災禍或幸福沒有不是自己尋求而來的。
  • 什麼樣的人心最險惡?讀完舒婷這句名言,讓人膽戰心驚,發人深省
    大家都知道人心是很險惡的,人心也是很醜陋的,因為大家在社會中闖蕩,多少都見識到了,多少都感受到了。就好比說在社會中經常被人騙的人,就知道人心是險惡的,一不留神就被人騙了。可以說沒有被人騙的人,真的很少,再聰明的人也總避免不了上當受騙。
  • 如何巧用名言警句讓作文錦上添花?附:88句經典名言警句
    例如:高分作文《獨上高樓》的題記:「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那時花開》的題記:「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練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我的美麗鄉愁》的題記:「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 孟子名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被誤解很多年,本意跟周禮有關
    文·段宏剛 可以說,孟子所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被人們誤解了2000多年的一句名言,直到現在,很多人依然執迷不悟。 孟子不僅是大思想家,並且是成就很高的文學家,留下許多著作,收錄在《孟子》一書裡,這些篇章裡有很多振聾發聵的名言,比如: 人之初,性本善。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 《孟子》經典名言賞析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孟子》中的名言,希望和大家一起學習國學經典,感悟聖賢智慧:一,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離婁上》任何事做得不順利,做不好的情況下,我們都要先反省一下自身,是不是我們哪裡做得不好,做得不夠。只要自己言語、行為、思想端正了,天下的人民就會歸順你了。
  • 自媒體時代:文章要有益於世道人心
    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有二十天沒更新文章了。 春節期間,先後在湖南婁底和湘西呆了十三天,除了走親訪友,還是走親訪友。 說到底,自媒體時代,如何在浩如煙海的文章中佔有一席之地,還是那句老話,要給讀者一個閱讀的理由。 這個理由,毫無疑問,就是自己的文章要有益於世道人心。 我以前有些文章是迷惘和苦悶的產物。特別是在國企工作時,面對很多人和事,我是茫然的,寂寞的,無可奈何的。
  • 小學作文寫作素材|100句穿透人心的名人名言名句
    在這樣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乏的時代,名人名言就像一面明鏡讀一讀名人名言,呼吸一下英雄的氣息,可以使我們在浮華、虛榮的現實中獲得心靈上的支撐。一句句富有哲理的名言,就是一個個思想火花,可以點燃青春的熱情,激發人們的奮鬥精神
  • 5句經典名言的下半句,連起來「畫風」突變,和「原意」大相逕庭
    在我國數千年的文明歷程中,流傳下來了很多名言警句,它們都言簡意賅意義深遠。如「言必信,行必果」、「閉門造車,出門合轍」等。而有的名言警句引用的意思和原本意思卻有很大差別,特別是加上那句本來的後半句,可謂是「畫風突變」,在這裡小編為大家挑選了5個典型的連起來相差甚遠的古句,來品味文化的趣味吧!01.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 《左傳》名言二十句,句句經典,值得收藏!
    今天末學挑選其中的二十句名言,與大家共享。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左傳.成公四年》釋義:不是一個民族、不是一個國家的人,因為立場不同,站的角度不同,心裡的想法和目標就不會相同。三,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釋義:人的心思各不相同,就好像天底下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人一樣。四,量力而動,其過鮮矣。
  • 老祖宗留下的10句因果名言,一切皆有因果!
    老祖宗留下的10句因果名言,一切皆有因果!1. 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賞析:這句話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七十五回。賞析:這句話出自《關尹子·九藥篇》。周,遍及。此句的意思是,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知道智慧不足夠以認識事物,就叫做「愚」。在關尹子看來,當一個人到了「智」的極致,就是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認識到光有智慧,並不足以充分地認識周邊事物,此時的「智」,也就撐開了「愚」了。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的「愚」並不是真的「愚」,而僅是一種名稱,一種觀念而已。
  • 名言警句如何用到作文裡最出彩?這88句經典名言警句,讓作文錦上添花!
    名言警句蘊含著深邃的哲理,閃耀著理性的光輝,在初高中作文中既可作為論點,又可作為論據。而在小學寫作中恰到好處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能為作文增色添彩,錦上添花。課下常閱讀,常積累是寫好文章的基礎。 讓我們以歷屆中考高分作文為例,介紹名言警句在作文中的妙用方法。
  • 孔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墨子的名言,古人智慧,值得謹記!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孔子、孟子、墨子作品中的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孔子,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二、孟子,中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1、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2、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3、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 歷史上關於「感恩」的三句名言,句句經典,孟子的話最為高深
    歷史上關於「感恩」的三句名言,句句經典,孟子的話最為高深文 | 美美的世界閣中國歷史上千年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三句關於感恩的盛世名言,這三句名言都是歷史上有名的人物總結出來的,可謂是句句經典,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
  • 孟子名言
    (孟子曰:)「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公孫丑上) [譯文] (孟子說:)「應該做官就做官,應該辭職就辭職,應該繼續幹就繼續幹,應該馬上走就馬上走。」孟子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離婁上) [譯文] (孟子說:)「道在近處卻到遠處去找,事情本來很容易卻往難處做——只要各人親愛自己的雙親,尊敬自己的長輩,天下就太平了。」
  • 【覓經記】趙岐:力舉孟子,唯傳《章句》(上)
    面對禮樂崩壞的惡劣世道,所以孟軻決定效仿孔子寫一部書:孟子亦自知遭蒼姬之訖錄,值炎劉之未奮,進不得佐興唐、虞雍熙之和,退不能信三代之餘風,恥沒世而無聞焉,是故垂憲言以詒後人。仲尼有云:「我欲託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於是退而論集所與高弟弟子公孫丑、萬章之徒難疑答問,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書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