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10句經典名言,感悟聖人的智慧!

2020-12-09 國學雜談

《孟子》是四書之一,是記錄亞聖孟子言行的一部語錄體散文集,在儒家經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下面挑選了其中的10句經典名言,讓我們共同感悟一下聖人的智慧!

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感悟: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在人生得意之時,就要多為天下眾生著想,多做利益天下蒼生的善事;在人生不得志的時候,更要堅守道義,做好自己,為世人做個榜樣。

二、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離婁上》

感悟:人生最大的毛病,就是好為人師。為什麼好為人師?因為自以為是,盲目自大,這樣就會招來兩個禍患:一是故步自封,難以進步;二是讓人討厭,遭人痛恨。

三、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孫丑下》

感悟:作為一個君子,心胸坦蕩,光明磊落,做人做事無愧於心。當遭遇逆境的時候,要反躬自省,坦然面對,不可怨天尤人。反過來說,如果我們遇到一點不順,就怨天尤人,那就是小人了。

四、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感悟:讀書是好事,但不能讀死書,死讀書。書是死的,人是活的,讀書要活學活用,不能死搬硬套,如果盲目迷信書本,不加分析辨別,那就變成書呆子了,還不如不讀書好一些。

五、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也。——《孟子.離婁下》

感悟:道家講「無為而治」,和這是一個意思,「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知道什麼事情不該做,什麼事不能做,才會知道該做什麼,才能「無所不為」。比如去學校讀書,首先要知道校規校紀,才可能做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否則就會處處犯錯,手忙腳亂,怎麼還能學習好?

六、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感悟:孔子在登臨泰山以後,就發現天下一覽無餘。這句話表面上是說泰山很高,其實是在說人的眼界和心量。人的眼界越寬,心量越大,事情就越小,煩惱就越少。就好一片大海和一杯水,同時放進去一滴墨汁,它們所受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

七、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感悟: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越是在憂患磨難之中,人就越容易得到鍛鍊,成長的就會更快;越是喜歡享受安逸舒適的生活,就越容易墮落衰亡。

八、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梁惠王上》

感悟:這句話是說在打仗時,逃跑後退的那些士兵,退了五十步的還笑話退了一百步的。這句話看似笑話,其實認真反思一下,我們每個人也都是這樣,我們也經常笑話別人,何嘗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呢?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下》

感悟:什麼是偉大的人?偉大的人就是能夠保持本性、本心,保持純潔善良的心。《三字經》上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一樣,本性本善,只是被後天的環境和習氣所影響,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如果我們也能夠保持先天的本性,那就也和偉人一樣了。

十、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感悟:愛護別人的人,別人也會愛護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尊敬他。這個道理雖然簡單,但並不容易做到,因為很多人只想得到,不想付出,或者付出一點,就要舍一得萬報,一本萬利,稍微有點不如意,就開始怨天尤人了。

相關焦點

  • 《孟子》十句經典勵志名言,每一句話都深入人心
    《孟子》十句經典勵志名言,每一句話都深入人心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語出戰國·孟軻《孟子·告子下》。「生這句話是千古不變的名言,告誡我們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有所戒備,才能夠走得更長遠。二、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語出戰國·孟軻《孟子·離婁上》。徒:僅僅;除此以外沒有別的。君主僅僅有一份善心不足以用來治國理政,也實現不了仁政;只是訂立了法律沒有執行措施,法律也不會自行實施。
  • 《孟子》經典名言賞析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孟子》中的名言,希望和大家一起學習國學經典,感悟聖賢智慧:一,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離婁上》任何事做得不順利,做不好的情況下,我們都要先反省一下自身,是不是我們哪裡做得不好,做得不夠。只要自己言語、行為、思想端正了,天下的人民就會歸順你了。
  • 《淮南子》10句經典名言,道家智慧,人間至理!
    《淮南子》10句經典名言,道家智慧,人間至理。1. 雞知將旦,鶴知夜半,而不免於鼎俎。——《淮南子·說山訓》。聖人不求譽,不闢誹,正身直行,眾邪自息。《淮南子·繆稱》。聖人不貪求名譽,不躲避毀謗,端正品行,這樣各種惡意的議論自然就平息了。9. 君子能為善,而不能必得其福;不忍為非,而未能必免其禍。——《淮南子·繆稱》。
  • 《孟子》智慧名言故事:禍福無不自求
    本文摘錄自《孟子智慧名言故事》作者:王其俊 莊子名言故事:死生如晝夜《周易》智慧名言故事:君子終日乾乾> 《周易》智慧名言故事:潛龍勿用老子名言故事: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名言故事: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 《孟子》十句經典勵志名言,句句真知灼見,充滿智慧!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門人著有《孟子》一書。
  • 孔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墨子的名言,古人智慧,值得謹記!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孔子、孟子、墨子作品中的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孔子,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10、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二、孟子,中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1、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2、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 《孟子》精華10句,句句經典,中華智慧的結晶!
    語出(戰國)孟子《孟子·離婁下》。愛戴別人的人就會得到別人永久的愛戴;尊敬別人的人就會得到別人永久的尊敬。2、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語出(戰國)孟子《孟子·梁惠王上》。這是孟子評價梁襄王之語。後世引此語,多是批評一個人沒有做領導、為人表率的氣質與風範。3、三過其門而不入。語出(戰國)孟子《孟子·離婁下》。禹、稷治理天下時,多次從家門前經過,都沒有進屋看一看家人,此乃孟子讚頌上古賢君禹、稷公而忘私之辭。
  • 十句名言,感悟《易經》的智慧!
    《易經》,不但被儒家尊為「六經之首」,享有崇高的地位;在道家經典中,也享有同樣崇高的地位,被奉為「三玄之冠」,真正算得上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們華夏文明智慧的結晶。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其中的十句名言:一,潛龍勿用。
  • 老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孔子的名言,讀懂受益一生,值得收藏!
    ——《老子·道經·第三十三章》這句話的意思是只了解別人那叫做有智慧,如果能了解自己才算是聰明。有實力就能戰勝別人,但是能戰勝自己的才是真的強者。二、孟子的名言1、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 8句孟子的經典名言,寫作文好用
    原文標題:8句孟子的經典名言,寫作文很好用,提分必備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作文導寫,ID:gh_b47952ece65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1.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適用於「區別」、「勞心與勞力」等主題。比如,寫「勞心與勞力」時,可以像寨主這樣用:在儒家先哲看來,讀書人是勞心者,耕種者是勞力者。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所以,君子應該做勞心者,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 《道德經》十句名言,感悟人生大智慧!
    今天和大家分享《道德經》的十句名言,共同學習老子帶給我們的人生智慧。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越是正直的人,越是經常委曲求全;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是顯得很笨拙;越是口才好的人,越不輕易發言。六、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人生最大的災禍,源自不知足;最大的罪過,來自於貪慾。
  • 《史記》10句名言,感悟經典智慧!
    下面挑選了其中的10句格言,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習。一、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史記.秦始皇本紀》點評:只要牢記前人的經驗教訓,就能少犯錯誤,少走彎路。——《史記.留侯世家》點評:這句話大家都知道,但卻很難做到。中藥熬的湯雖然很苦,但卻有利於身體健康,能治病。小時候生病後,就經常喝中藥,母親告訴我「恨病吃藥」,要想病好,就不要嫌藥苦,所以每次我都是鼓足勇氣,一口氣就喝下去了,因為寧可吃點苦,也不願忍受病痛。
  • 《中庸》10句格言,感悟聖賢智慧!
    四書五經,是儒家必讀經典,其中的四書,指的就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今天和大家學習《中庸》的10句格言,感悟一下古人的智慧。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第一章》點評:上天所賦予的人的智慧德能,就是人的「自性」;能夠順應自性去做人做事,就是「道」;能夠使人去遵循道的規律,就是「教」。二、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 《道德經》八大名言,感悟道家智慧!
    《道德經》又名《道德真經》、《老子》,為春秋時期老子所著,是道家學派的經典,也是道教所尊奉的聖典。內容雖然僅有五千字,卻字字珠璣,充滿智慧和玄妙,是我們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天分享其中十句名言,與大家共同學習: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點評:這句話常讀常新,每次都會有新的感覺。「道」是這部經典的核心,是個永恆的存在,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但為了向大家揭示「道」的真諦,又不得不藉助於語言。勉強用文字表述,給它起個名字,但又已經脫離了「道」的本質。
  • 《論語》10句格言,感悟聖賢智慧!
    下面分享其中的10句格言,和大家共同學習感悟聖賢的智慧。一、子曰: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裡仁第四》感悟:能夠居住在仁者所居的地方,那才是最美的。如果不是按照這個標準,而是隨意而居,那就算不上有智慧的人了。
  • 莊子10句名言,聖賢智慧總結人生,你平時喜歡的話可能出源自於他
    莊子經典話語很多,有許多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也有些是我們還未發現的,關注我,可以繼續了解內容。01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主要思想:第一,崇道;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觀點。第二,貴生;第三,講究返璞歸真、清心寡欲。
  • 歷史上關於「感恩」的三句名言,句句經典,孟子的話最為高深
    歷史上關於「感恩」的三句名言,句句經典,孟子的話最為高深文 | 美美的世界閣中國歷史上千年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三句關於感恩的盛世名言,這三句名言都是歷史上有名的人物總結出來的,可謂是句句經典,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
  • 《左傳》10句傳世名言,經典睿智,蘊含生活中的智慧!
    《左傳》10句傳世名言,經典睿智,蘊含生活中的智慧。1. 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出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這句話即成語「厲兵秣馬」的由來,是指將兵器打磨光亮,將戰馬餵飽。10. 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出自《左傳·成公十年》。在古代人們將心尖上的脂肪稱之為膏,而心臟和隔膜之間稱之為肓。膏和肓之間被認為是藥物無法到達之地。「病入膏肓」是形容人的病情無法得到治療,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 《戰國策》最經典的20句名言
    感悟:作者以這幾句作比喻,說明應及時修正錯誤,總結經驗,以減少損失。見到兔子再放出狗,雖然時間急迫,還來得及;羊已丟失了馬上修補羊圈,雖不能找回已丟的羊,但以後就不會再丟失了。以這兒句說明有錯要及時改,不可固執錯誤,否則會造成更太的禍患。「亡羊補牢」已成引用率很高的習見成語。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也就是羋月的侄子)即位後,重用奸臣,國家一天天衰亡。
  • 《孟子》六句經典名句,給你人生智慧啟迪,太精闢了!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是儒家經典著作,後被南宋朱熹列為「四書」。1.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