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舊小區,鄭州紫荊小區在改造過程中,為配合防水等工作,一些樓頂的隔熱層被清理。夏天來臨,要不要恢復隔熱層?居民和辦事處意見不一。
小區改造過程中 一些樓頂的隔熱層被清理掉
位於鄭州市紫荊山路與隴海北一街東南角的紫荊小區,建成於上世紀末。20年過去,小區設施老化,牆體破損,迫切需要「改頭換面」。
紫荊小區
恰逢鄭州市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在政府的幫助下,紫荊小區舊貌換新顏,完成蛻變。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綠化面積大大增加,小區裡還建了小公園,孩子們玩的地方多了不少。」居民劉鑫(化名)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小區很多水泥路變成柏油路,樓房外立面統一粉刷並加裝保溫層,垃圾分類回收站、微型消防站、書屋等配套設施日趨完善。
「大部分都很好,除了樓頂的隔熱層。」劉鑫說,政府對紫荊小區的改造,確實讓居民們切身體會到生活環境變化。可目前遺留的「小問題」隔熱層,引起頂層居民不滿。
紫荊小區
劉鑫介紹,紫荊小區住宅樓一般都是7層,樓頂分為平頂和斜頂兩種類型。平頂樓房頂層都鋪設有隔熱層,雖說不能徹底抵消炎炎夏日的滾滾熱浪,但降溫效果也十分明顯。
可是,在改造過程中,為了進行樓體防水,樓頂的隔熱層全部被清理掉。
「當時說防水隔熱都會做,我們才同意拆的。」劉鑫稱,自己家2017年剛做過防水,不過為了配合整棟樓防水工作,她同意了暫時拆掉隔熱層。
「如果知道後續不給我們鋪隔熱層了,我們肯定不會同意拆。」劉鑫表示,夏天來臨,希望政府能夠把小區改造遺留的「小問題」解決掉,幫頂層居民恢復隔熱層。
改造時隔熱層已經損壞 按照改造標準不再恢復
紫荊小區平頂住宅樓樓頂隔熱層究竟是否會恢復呢?
小區所在的鄭州隴海馬路街道辦事處紫荊社區一位趙姓負責人介紹,紫荊小區屬於紫荊山路東大街拆遷安置小區,於1998年入住,因為入住時間長,才納入老舊小區改造。
「政府投資幾千萬元,就是想把這個小區改好。」趙姓負責人稱,紫荊小區改造時,統一按照老舊小區改造標準進行整治。
趙姓負責人說,紫荊小區樓頂的隔熱層已經損壞嚴重,對樓頂清理後,出現有漏水現象,又統一做了防水。
「按照老舊小區改造標準,做了防水以後,隔熱層就不需要了。」趙姓負責人說,居民之前有反映過想讓恢復隔熱層,但統一做過防水,保證不漏水就不再做隔熱層了。
「隔熱層都是很多年前的工藝,現在很少做了。」趙姓負責人坦誠,加裝隔熱層的確能起到一定的防曬作用,但小區29棟樓,重新裝隔熱層的話,過幾年有人上去踩,還會出現損壞現象,將來政府還要承擔很多循環問題。
對於趙姓負責人的回應,小區居民不是太認同。「前幾天鄭州天很熱,我們的切身感受是屋裡的確比往年熱了許多。」同樣居住在紫荊小區頂層的李女士說,雖說小區樓頂隔熱層已經用了20多年,但效果依舊明顯,這是大家的切身感受和共同心聲。
「如果當初做防水時,沒有把我們的隔熱板清理掉,我們自己恢復也可以。但現在隔熱板都被當垃圾清理掉了。」劉鑫說。
【來源:河南商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