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業為什麼這麼令我們每一位家長抓狂?

2020-08-13 思考帶來希望

今天令每一個成年最頭痛的問題,莫過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以本人的閱歷和認識就聊聊吧!

第一,家庭很恐慌:

1、學業好壞來此於社會對人的認知要求。一個人學習好更能得到社會的正面認知,並獲得一定的社會榮譽,並帶來物質方面的獎勵,況且我國自古就有「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讀書是獲得社會向上通道最簡捷的辦法,成年人擁有高學歷就能得到高好的社會職位和更好的社會待遇。

2、家長心理補償,面子使然:

家長自己年少沒有好好讀書,把自己人生的不幸歸根於沒有好好讀書,進而在孩子身上「報復性」補償,更重要的是面子問題,培養孩子,如同吃補藥,一通亂吃,身體消化不了,傷身傷錢。

3、社會趨利主義綁架:

當下,教育的產業化還在繼續,教育變成掙錢的工具,一部分專家、學者為了自己的荷包,身先士卒充當各種培訓機構的掮客,不斷製造新名字、雞湯理論,讓教育更加功利化,當然也包括國家的公益教育機構也概莫能外。

第二,孩子的教育怎麼辦:

作為一名來自社會最低層,也曾受過完整國民教育的家長我說說自己的想法。

1、讓孩子弄明白要好好學習的動機是什麼?一味的逼學,上各種補習班,孩子難受,家長更難受。本人過去在農村,條件很差,我學習的動機就是長大要走出去;要向隔壁的小明學習,並要超過他,因為小明學習好,人人都誇,每學期都有獎狀和五毛錢的筆記本。

2、家長和孩子一同共踐行共成長,增加孩子的社會參與度。了解父母的不容易、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參與生的點點滴滴。最好的教育在家庭、最好的老師是家長、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陪伴,孩子最基本的技能是從自己穿衣、洗衣和做家務開始,並培養與人交往與人為善的精神。我從就和父母在農村參與各種農活,從父母的辛勞和勞動的艱辛中,讓我認識到生活不易,學習的重要性。而現在的孩子缺乏的是生活體驗,更無限辛的過程過教育,被各種幸福包圍,已變得很麻林,甚至於冷血。

3、從點滴開始,潤物細無聲:

教育要尊崇規則!培養愛,愛他人愛國家;參與家庭家務,培養自力更生基本生存能力,其次才是學業,要一點一滴的來,打好基礎最重要,過分突出技能容易揠苗助長,得不償失。需要一定的放養,放飛天性,強壯其體魄,留下童年的歡歌笑語和皮青臉腫

3、偉大來自於平凡,做好普通人。

每一個人都是凡人,要讓孩子先做好凡人,誠實帶來幸和快樂,平凡但不能平庸,人生的樂趣,在於永不停息的奮鬥,過程高於結果,那怕是屢敗也必須屢戰。

相關焦點

  • 在家長抓狂的背後,小孩不壞只是愛生氣
    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漫不經心,跟大人頂嘴甚至說謊……孩子的這些行為常常讓我們家長頭疼不已,有時甚至大動肝火。如何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成因?怎樣避免在情緒風暴下的失控管教?當淡定父母該具備哪些本事? 頂嘴、漫不經心、動作慢、耍賴、說謊……許多家長,每天一起床,就要和孩子的這些問題奮戰,搞得筋疲力竭。這些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說破了嘴,孩子今天改了,明天起來又像是得了失憶症,故態復萌。要教會他們做到這些,真的這麼難嗎?
  • 「現在時代變了,一塊橡皮5元」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抓狂又無奈
    ,但是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卻是非常崩潰的。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抓狂又無奈有位家長在網上分享了一段自己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經歷。原來,媽媽和孩子在一道數學題上持有不同的意見,而孩子堅持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令這位家長「抓狂又無奈」。
  • 「現在時代變了,一塊橡皮5元」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抓狂又無奈
    有些時候,孩子天真無邪的想法雖然聽起來很有趣,但是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卻是非常崩潰的。01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抓狂又無奈有位家長在網上分享了一段自己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經歷。原來,媽媽和孩子在一道數學題上持有不同的意見,而孩子堅持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令這位家長「抓狂又無奈」。題目的內容是:「我花5()錢買了一塊橡皮」。這個題目很簡單,媽媽按照自己的常識,認為答案應該是「5角錢」。然而,孩子不假思索地寫上了「5元錢」。
  • 深入了解線上教學,家訪之後給抓狂家長、無助孩子的一封信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孩子們好! 2020年春季開學時間遲遲未定,面對一再延長的「假期」,家長、老師、孩子,我們只有盡心盡力地去開展網上教學。 到今天,網課已經進行了有一個月,這一個月裡,我們雖不能面對面交流,但網絡增加了我們彼此的聯繫,通過微信群,彼此有了更多的溝通。
  • 孩子學業不佳怎麼辦?家長要認識「執行功能」,讓孩子學有所成
    文|小雅編輯|小雅有時候孩子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是因為太粗心大意,老是算錯或者填錯。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在平時的課堂上,孩子總是坐不住,導致不能認真聽講,將課堂上的知識吸收進腦子裡。家長覺得自家的孩子也不是不聰明,為什麼學業成績就是不合心意?
  • 孩子老是問為什麼?說明好奇心比較強,家長怎麼回答很關鍵
    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有一段抓狂的時期,那就是孩子不斷追問「為什麼」的時候。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般從2歲半開始,當他的語言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為了滿足他的好奇心,就喜歡每天追在家長屁股後面,不住口地問「為什麼」。這個過程一般到5歲的時候達到一個頂峰狀態。
  • 「我們班怎麼多了個孩子?怎麼又少了一個?」上課第一天,一年級老師好抓狂
    我們班怎麼多了一個孩子?」「啊!不對!怎麼又少了一個孩子?」開學首日,在杭州蕭山某小學擔任一年級班主任的陸老師,心情仿佛在坐過山車。,名字也是家族文化的一種體現,能取生僻字的家長其實大多都是對孩子成長比較關注的家長,也不完全是為了標新立異,另一個方面,確實也會讓孩子與人交往過程中,遇到一些障礙,除了老師要確認外,他的同學要認識這個名字,就不一定叫得出,對早期的交友有一定的影響。
  • 家長應該都知道,孩子在學業上會遇到挫折,我們要幫孩子重拾自信
    家長應該都知道,孩子在學業上會遇到挫折,我們要幫孩子重拾自信學業上遇到挫折會妨礙重拾自信,除了一些試圖逃避學校,有的孩子在學業上遇到操折時還會導致其他形式的自暴自棄,部分類似的行為可能表面看上去是積極的,比如有些學生試圖通過幫助老師來彌補學業上的挫折帶來的影響
  • 聰明又調皮的孩子令人頭禿,家長是時候放大招了
    最令人頭禿的孩子,是哪一類? 家長異口同聲:既聰明,又調皮的。 光是聰明,好辦,弄不好長大了就是學霸;光是調皮,也好辦,家長集思廣益、眾志成城,總能把這小子「治」下去。 遇到兩者兼備的娃娃,家長就只有先頭大、繼而頭禿了。咋整?
  • 孩子補課和不補課的差別有多大?答案可能會讓很多家長「抓狂」
    孩子補課和不補課的差別有多大?答案可能會讓很多家長「抓狂」。對於大部分普通孩子來說,補課和不補課有很大的區別,這是為什麼呢?學校給小孩子上課,老師對著幾十個小孩講,講完之後,小孩聽懂了還是沒聽懂,或者是似懂非懂,小孩是不會去問老師的,老師也顧不上幾十個小孩,這樣的一來大部分小孩並沒有真正掌握老師講的知識,如果不補課,回家後家長也不輔導,小孩學的知識並不紮實。3、學習是一種習慣,小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 有哪些食品包裝令你「抓狂」?這些設計真「糟糕」,一點不方便!
    有哪些食品包裝令你「抓狂」?這些設計真「糟糕」,一點不方便!說到美食,人們討論最多的都是美食的口味還有外觀,比如好不好吃呀,美觀不美觀呀,今天咱們換個角度看美食,從美食的包裝來看一看,我們會發覺有些食品的包裝真的是令人「抓狂」呀,使用起來一點都不方便,下面這幾種包裝設計真夠「糟糕」的,您瞧瞧。
  • 家長抓狂:兒子排名前5,老師卻以名額有限不讓去參加競賽
    家長為什麼會抓狂?因為內心的驕傲,未得到外界的認可,特別是學校老師的認可。自認為兒子成績前5已經很不錯,作為家長內心驕傲,自我感覺良好;自認為驕傲的心應該受到重視或者給予不一樣的待遇但是去參加競賽的孩子中,竟然沒有自己的兒子;那就意味著在老師心裡,前5的兒子沒有進入老師的法眼,不算尖子生,這是打擊,更是忽視甚至蔑視;所以才有了向老師討說法的舉動。老師的回覆「名額有限」,直接將家長內心的驕傲打入地獄。驕傲被擊碎一地,憤怒、茫然、無力等等統統湧上心頭。
  • 杭州小學要求學生養蠶 2萬家長抓狂滿城找桑葉
    家長滿城找桑葉,表面看來是為難了家長和學生,實際上反映的是各種高大上教學理由掩蓋著的教條主義,是素質教育被單一化了的形式主義。借問家長何處去,滿城都在找桑葉。據報導,養蠶幾乎成了杭州小學三年級科學教材的「規定動作」。這個規定動作,最近讓2萬多名小學生家長徹底抓狂了。
  • 家長課堂 | 您還在做「抓狂」的家長嗎?疫情期間這樣避免親子衝突!
    家長課堂 | 您還在做「抓狂」的家長嗎?疫情期間這樣避免親子衝突!我們要知道,面對疫情,焦慮是正常的心理現象。我們可以採用心理學上的合理情緒療法來舒緩焦慮,家長們害怕疫情,擔心工作和孩子學習,但抗擊疫情的事實證明,我們的生活雖部分受到影響但整體仍是積極向好的,而孩子的學習好壞和疫情也沒有必然聯繫,疫情給孩子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機會,只要方法得當,還有「彎道超車」的可能哦。
  • 只關注學業 無法發掘孩子的天分
    這個系統將線上遊戲選角色、破關等形式,設計成學習機率的遊戲,希望學生可以利用對遊戲的熱情來提供解出機率題目的動機,另外也透過競技模式,以提高學習的意願與熱情。許多不愛學習的孩子,加入PaGamO後,卻瘋狂解題,不想下線。
  • 11歲男孩帶女同學回家,父親看著監控抓狂:這孩子怎麼教才好?
    女孩從背後抱著兒子,這個畫面讓阿龍既害羞又抓狂。他表示:如今兒子才不過11歲,正上4年級,今後的學業之路還很長,可不能讓其早戀荒廢學業,到底該咋辦才好?為何孩子會早戀?1、盲目攀比如今的校園裡,早戀情況比比皆是,畢竟如今的信息傳遞快,孩子們懂得東西並不少,因此小小年紀就開始早戀。很多學生見狀,總會盲目攀比,不然就會認為很丟人。
  • 教育孩子為什麼這麼難?因為我們太焦慮了
    教育孩子為什麼這麼難?因為我們太焦慮了原創 素質教育觀察教育孩子為什麼這麼難因此,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只有讓孩子內心感知和認同了,才會產生相應的行為效果。許多人說,外界信息那麼多,很容易影響甚至左右著孩子的認知。我們無法掌控孩子的信息來源,那教育孩子不就難上加難了嗎?這就是現在許多家長感覺焦慮的地方。
  • 一位老師給家長的忠告:想要孩子學業有成,這幾件事要捨得投資
    當了多年的老師,小懂老師越來越發現每位學生都是一塊好玉石,只要家長和老師好好雕刻,學生就很有可能獲得學業上的成功。培養優秀的學生既需要刻意的培養,也需要根據學生的天性去投資。培養和引導孩子是聯繫在一起的,決定著孩子以後的學業之路能否走得長遠。
  • 中小學減負這麼多年,學生的學業負擔並未減輕,原因是?
    中小學學業負擔重是事實開學半個月的時間,除了剛開學的喜悅外,很多學生很快就陷入到了作業的泥潭中,不少的家長也開始抱怨,現在孩子的作業多,甚至休息時間都不夠。中小學的減負已經喊了很多年,各地學校也紛紛照辦,就算這樣為什麼學生的學業負擔還是很重了。
  • 優秀的孩子反而不快樂?很多父母沒做到3點,很關鍵
    我們都知道,香港的房價非常高,平均房價已經突破十萬人民幣,在香港買房子會加重生活負擔,但是為什麼孩子也會降低家庭的幸福指數呢?香港幼兒園的入學年齡是兩歲零八個月,一至四月出生的孩子,因為年齡相對更大,行為能力更強,老師少操心,容易出成績,更容易被學校青睞。父母要算好受孕時間,讓孩子贏在射精前。選擇孩子的出生月份,是年齡基礎上的擇優「掐尖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