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等風來育兒聯盟」。
最近,家住安徽的李女士的教育方式引得大家紛紛點讚。李女士周末趁著有空,就帶孩子到了超市。剛開始,李女士和孩子來到了日用品區,本來打算買一些日用品就回家。但是,孩子一直催促李女士,想要讓李女士帶自己去買零食。李女士妥協了,然後就帶孩子來到了零食區。
小孩子對甜的東西都基本上沒有抵抗力,想必大家都知道。李女士的孩子也是這樣。孩子看到了巧克力,就哭著喊著要李女士給自己買。李女士覺得孩子吃太多巧克力不好,畢竟家裡還有很多,就告訴孩子吃多了巧克力就會變醜。孩子也沒再糾纏。過了一會,結帳完了,過報警器的時候,報警器突然就響了。
這時候,很多工作人員就圍了過來,說看到監控裡孩子把巧克力放到了衣服裡邊,並且要對孩子搜身。孩子沒有見過這個場面,突然就嚇得哇哇大哭。但是,李女士不允許工作人員搜身,說搜身是違法的,並且已經讓孩子把巧克力放到了原來的地方。最後調查監控之後,發現確實是冤枉了孩子。工作人員也和孩子道歉了。李女士也沒有追究。至於報警器響的原因,則是孩子身上的金屬物品導致的。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都是善良的,他們偶爾會犯錯誤,但是更多的時候孩子也有可能是被冤枉的。當孩子被冤枉了,爸爸媽媽的反應很重要。如果李女士當時沒有保護孩子,而是讓工作人員搜身,可想而知,孩子的自尊會受到多大的傷害。
在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冤枉孩子。就像是同事一樣,有一次看到孩子把家裡存錢罐裡的錢放到了自己的兜裡,就以為孩子要偷錢,因此就把孩子罵了一頓。結果最後發現是老師讓交學雜費,又怕吵到爸爸媽媽睡覺,才這樣做的。剛開始,同事很生氣的批評了孩子,但是知道真相以後,同事也沒有正面的和孩子道歉。
類似的故事其實還有很多。當孩子被冤枉,爸爸媽媽一定要正確處理,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信任。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方面,爸爸媽媽的不信任會讓孩子變得不獨立和敏感。很多爸爸媽媽總是不問青紅皂白的就責備孩子,但是很多時候孩子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惡劣和頑皮。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也是有他們自己的邏輯的。
但是,爸爸媽媽的批評和指責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缺乏主動性,並且企圖揣摩爸爸媽媽的心思去做事。這樣的孩子一是不獨立,缺乏獨立意識;二是敏感和自卑,太容易為他人的情緒所左右。
另一個極端就是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爸爸媽媽不信任孩子,有時候也會讓孩子走向另一個極端,那就是變得叛逆。因為有些孩子他們非常固執,他們做事有自己的道理。這時候,爸爸媽媽不分青紅皂白的冤枉孩子,很有可能讓他們的叛逆心被激發。他們會覺得爸爸媽媽的不信任是對自己的底線的挑戰,因此也就難免採取一些過激的方式保護自己。
除此之外,爸爸媽媽的不信任還會造成親子關係的惡化,甚至是讓孩子和爸爸媽媽之間出現情感上的破裂。總之,我們的爸爸媽媽一定要儘可能少的冤枉孩子。那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當孩子被自己或者被其他人冤枉的時候,作為爸爸媽媽,我們應該怎樣做吧!
(1) 多聽對方和孩子說的話。
當出現了問題的時候,作為爸爸媽媽,我們應該放棄專制的教育方式,而應該多給孩子發言的機會,了解孩子思維的邏輯。作為大人,我們和孩子之間是有代溝的,因此只有民主的方式才能讓我們更好地體察孩子的內心。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2) 冷靜思考分析。
接下來,爸爸媽媽就要冷靜的分析問題。有時候,我們會被情感左右,太憤怒和太生氣的時候,自己智商也會降低。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情緒化是很危險的。我們面對問題,應該冷靜和鎮定,而不是在情緒波動的時候處理問題和教育孩子。所以,第二步就是讓自己冷靜下來。
(3) 保護孩子
就像是剛才的王女士的故事 ,王女士面對搜身,嚴厲的拒絕了工作人員。其實,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明確底線。面對搜身這類事情,一定要站出來保護好孩子。侵害孩子權和尊嚴的方式,我們一是自己不要做,二是當別人要這樣做的時候,我們也要及時制止。這樣,才能不給孩子的尊嚴造成傷害。
(4) 讓孩子知道自己值得被相信。
還有時候,孩子可能沒有辦法很好的解釋自己犯的錯誤,我們也要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爸爸媽媽的信任。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孩子的成長,而不是糾結於某一件錯誤的事情爭個你死我活。因此,無論是孩子是不是被冤枉,我們都應該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會變得更優秀,相信孩子是發展中的人。
(5) 對於證據確鑿的事情,要單獨給孩子交流,不打不罵,讓孩子自己講清事實。
當我們發現確實是孩子做錯了事情,沒有冤枉孩子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採取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那就是拒絕暴力,並且讓孩子主動把事情的起因經過和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這樣,我們才能幫孩子分析到底是孩子哪一步出現了錯誤。找到了問題的所在,我們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6) 和孩子約定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最後,我們應該和孩子約定,犯過的錯誤不應該再犯。另外,我們最後也要告訴孩子,如果被冤枉了,就大膽地說實話, 而是不一味地妥協和屈服。是自己的問題就要勇於承擔,不是自己的問題也要敢於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利。只有告訴孩子這一點,孩子才能更好地面對被冤枉這件事情,也會對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
那麼,大家對此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地方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和一起討論!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