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5日,「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首屆梁衡作文獎頒獎儀式在霍煤文化活動中心舉行,我校高二1班的楊逸飛同學榮獲首屆「梁衡作文獎」。
梁衡作文獎是由語文報社和梁衡研究會共同發起,以著名學者、新聞理論家、散文家、科普作家梁衡先生命名,面向中學生優秀寫作人才設立的作文獎。旨在弘揚科學精神與人文思想,激勵廣大學生用心觀察社會,提煉千姿百態的生活,用文字來描繪多彩世界,抒寫青春夢想,展示時代精神。
首屆「梁衡作文獎」分設高中和初中組,參選作品從第十九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一等獎以上獲得者中擇優選出。鑑於楊逸飛同學在「語文報」杯全國作文大賽現場決賽中榮獲特等獎以及平時作文的突出表現,通過學校推薦、梁衡作文獎評委會嚴格評選並經梁衡先生親自審核認定後入選,並受邀參加現場頒獎儀式,她還作為獲獎學生的中的唯一代表在頒獎儀式上朗讀了自己的獲獎作品。首屆「梁衡作文獎」共有30名獲獎,其中高中組20名,初中組10名,楊逸飛同學是河北省唯一獲獎的學生。
首屆「梁衡作文獎」獲得者,每人獎金2000元,獎盃、證書一份,獎品《梁衡散文中學生讀本》一冊。
梁衡,山西霍州人,曾任國家新聞出版署報紙司司長、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全國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中國記協常務理事、人教版中小學教材總顧問、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曾榮獲全國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老舍散文獎、中國傳媒產業思想貢獻人物獎、李清照文學獎特等獎、西北文學獎散文大獎、魯迅雜文獎金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多項大獎。
梁衡首倡寫「大事、大情、大理」,開創政治散文寫作,是中國紅色散文第一人;提出散文美的「三層次」理論和「形、事、情、理、典」文章五訣寫作法;首創人文森林學。
主要作品有科學史科普小說《數理化通俗演義》、新聞理論著作《新聞四部曲》、《覓渡》《把欄杆拍遍》《大無大有周恩來》等經典散文近300篇,其中《壺口瀑布》《晉祠》《夏感》《清涼世界五臺山》《跨越百年的美麗》等70多篇次散文入選大、中、小學教材,一半以上作品入選各省中高考語文試卷和模擬試卷,是當代入選教材文章最多的作家。
【附】楊逸飛獲獎作品
側耳傾聽
夏夜,祖孫二人坐在門前石階上,望著滿天星鬥,夜色如水,此起彼伏的蟬聲在溼淋淋的風裡響成一片。
「囡囡,仔細看,今天的星子真多呀,永遠也數不完。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夜空裡的燈光會遮住你的眼睛,這時候,你就這樣望著天空,什麼也不要多想。當你望著那些星光穿越億萬光年向你問好的時候,有什麼過不去的坎,都不值一提……」
外公端起手中的收音機,老掉牙的那種,像在端詳一件藝術品,廣播裡飄來悠遠的聲音。
「聽到了嗎?對,有人在說話,是位大姐姐呢,你知道,那些聲音來自很遠很遠的地方。將來,不管周遭多麼喧囂,都別忘了側耳傾聽,你會聽到別人早已忘卻的聲音,那聲音會指引你走向通往未來的路。」
「很遠很遠的地方,有星星那麼遠嗎?」
(一)
這註定是個不眠之夜。她循著兒時支離破碎的記憶,將散落一地的零件堆進小小的匣子。不知何時,已紅了眼眶。暗綠色的導線塞不進去,零亂地探在外面,翹起的收音機後蓋掉光了漆,按了幾下,怎麼也蓋不上了。螺絲刀顫顫巍巍,差一點捅到外面,傷了手。
終於完工了——這小東西雖說粗糙,卻也和記憶裡外公那臺老師收音機終歸有幾分神似。她長出一口氣,掩飾著早已微紅的眼角。過去,現在,在這間燈光通明的小屋裡微妙地交融了,就像印象中外公那樣,她默默地支起天線對著蒼穹,顫抖著旋了幾下調臺的旋鈕,吱吱呀呀地。側耳,傾聽,無邊的夜色嘶鳴了幾下,忽地,整點報時的鐘聲從電波裡飄來。
這一次,我要送些什麼給你,我的外公。因為我們同是漂泊在這世界中的溪流中的。
頃刻間,站在記憶的洶湧洪流之中,她幾近泫然。
(二)
有一天她忽然做了一個夢,毫無徵兆地。夢裡,她置身在一片無垠的麥田,四野靜寂無人,麥穗似乎還要安閒地低垂一個世紀,很遙遠的童年那樣。她奔跑,她放聲吶喊,回聲旋即吞沒在凝固的空氣裡不知所終。
她於是憶起比「遠在遠方的風」好要渺遠的過去。那時候她一直堅信自己的外公是大科學家,一個孩子天然的堅信。記事起,她就日日好奇地在他堆滿各式各樣零件的工作檯前流連,踮著腳。夜來了,外公把小小的她擁入懷中,打開改裝過的老式收音機,支起長長的天線,讓未知而迷人的聲音飄進這個神奇的匣子裡。後來她才知曉,這一切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修理工半生的經驗。
奔跑,峰在耳畔迴旋,腳印延伸向遠方。抬起頭,她驚異地發現,眼前不知何時成為一片光怪陸離的城市。車流聲震撼天際,面色凝重的行人步履匆匆,惟獨,這個偌大喧囂的城市中不曾有屬於她的立錐之地。
她年復一年地成長,年復一年地漸行漸遠。她的生活半徑可以很大,大到外公漸漸淡出她的視野,成為一位過客。外公也著實蒼老了——半生經驗用來回答她的問題越發力不從心,只得任由她用課本上學來的東西好好嘲笑他一番。她的早慧使她在同齡人中顯得孤僻而格格不入。她從此學會了用一副大人的耳機將自己與周遭一切割裂開。她開始用不屑一顧來武裝自己,於是,沉默象瘟疫一樣席捲了整個家庭。儘管,更多時候這沉默往往以外公勉強歉疚的笑意收場。
跑著,跑著,直到視野盡頭早已變成一片荒原。瘋長的雜草帶刺伸向遠方。夜來了,黢黑的風在黢黑的影子裡遊蕩。猛地,她毫無預警地跌倒在一片荒蕪之中,緊接著開始放聲大哭。升入高中後她的全部課餘時間都被做不完的習題所佔據,可她的優秀與榮譽,一切的一切,在更深的孤獨面前都蒼白如紙。
「側耳傾聽,你會聽到別人早已忘卻的聲音,那聲音會指引你走向通往未來的路。」
可她才意識到,在她童年裡佔據一席之地的聲音,竟連她自己都已然忘卻。
(三)
夢醒。
她呆呆地坐起,拉開帘子,極目望著夜空,星光在城市稀稀落落的燈光裡明滅。午夜的風撲面,使她猛然憶起兒時的那個夏夜。收音機的嘶鳴,夏蟲的聒噪,樹葉颯颯的響聲,外公輕柔的低語,許多遺失已久的聲音,一併在腦海久久迴蕩,驀地,她若有所悟……
「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後來的某一天她寫,「你會在歲月的長河裡磨成渾圓的卵石,可無論如何,都要記得洗盡浮華,側耳傾聽生命最本真的聲音。你什麼都可以遺忘,惟獨別忘了來時的路,別忘了關懷著你的親人,別忘了抬起頭還有繁星滿天。」
她幾近跌跌撞撞地撲向外公的工作檯,旋亮昏黃的檯燈。隔著淚眼,兀自翻找著一抽屜的收音機零件。
這一次,她要給已經住院的外公一個遲到的驚喜。
(四)
終於,在幾個夜晚的努力之後,收音機後蓋的最後一個螺絲釘擰好了。
當清晨在鳥鳴聲中來臨,她將這特別的禮物裝進背包,跨上單車,開始向醫院進發。晨風輕撫著她的面頰,兒時那些在外公的自行車後座上悠悠蕩蕩地度過的日子,如畫卷般在前方的路上鋪展開來。吱呀的鏈條聲中,她早已汗流浹背,心情卻前所未有地恬然,靈魂在那一刻洗得很淨很輕。
上樓。她穿過擁擠的電梯,穿過歇斯底裡的人群,穿過一間又一間雪白而肅殺的屋子,見到外公正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帶著一抹悲喜不分的笑。
「外公,我……」她已經近乎哽咽。
「我來看您了……」空氣中只有淡淡的回聲。醫生說,外公在慢慢地忘掉東西——也包括她。
沉默,她沉默良久,最後下定決心,取出那臺拼裝得快要散架的收音機,支起天線側耳傾聽。收音機起初只是嘶鳴,間或,夾雜著一串簡潔卻格外悠長的單音,那聲音沙啞卻不疾不徐,有如從天外飄來……
「外公,你聽,這些聲音來自很遠很遠的地方……」她輕輕說著,像是囈語。淚眼朦朧中,她忘了醫院慘白的牆與天花板,忘了空氣中刺鼻的消毒水的氣味,忘了窗外轟鳴的車流,心境一片澄明,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那個蟬鳴響徹的夏夜。
外公笑了,眼角帶著些許微紅,輕聲說:
「很遠很遠的地方……一定有星星那麼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