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抽獎 警惕陷阱

2020-12-20 騰訊網

目前,在微信、支付寶、微博等網絡平臺上,有很多抽獎小程序和相關頁面,通過抽獎可以獲得一些商品的優惠券。據了解,一些所謂的抽獎不過是變相售賣營銷,不少抽獎獲得的優惠券購買的商品存在問題,引發消費者大量投訴。

誰都能中的「大獎」

「我差點就花380元買了一臺價值2680元的掃地機器人。」近日,正在北京某高校讀研二的林寧(化名)說。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偶然的機會,林寧在某個微信小程序中發現了抽獎活動。出於好奇,她參與了抽獎。「抽獎顯示一天有3次機會,第一次沒有中,第二次就顯示中了2300元的優惠券。」

獲得高額優惠券,令林寧有了消費的念頭。她在手機上點擊「立即使用」,隨即彈出2680元購買某品牌掃地機器人的頁面。使用2300元的優惠券後,只需要380元就能購買一臺掃地機器人。

早前林寧就了解到,一般智能掃地機器人的價格都在1000元以上,品質較高的掃地機器人價格在3000元以上。380元購買一臺原價2680元的機器人似乎佔了大便宜,林寧怦然心動。

不過林寧也將信將疑,怎麼自己有這麼好的運氣?於是,她讓幾位同學也嘗試抽獎,結果大家齊齊中獎,均獲得2300元的優惠券。看到這裡,林寧明白了這種抽獎很可能就是一個陷阱,目的就是讓消費者獲得優惠券,購買這款產品。

跌入陷阱,消費者有苦難言

一位網友的遭遇和林寧頗為類似。在某微信抽獎小程序的頁面上,該消費者進行了抽獎,之後彈出2600元的智慧機器人優惠券,心動的消費者隨即下單。

但商品寄來後,該消費者發現商品質量有問題,並非正品。通過優惠券購買的掃地機器人,在該品牌的官網上查不找到任何相關信息。隨後,消費者撥打商家的售後電話,沒有收到任何應答。

近日,家住北京市昌平區的黃女士,在抽獎程序中獲得一張1800元化妝品的優惠券。付款後收到商品,黃女士才知道上當了。據黃女士稱,該產品屬於三無產品,沒有廠名、廠址和聯繫方式。

顯示交易成功後只有一個快遞單號,卻查不到產品信息,打電話是機器人客服,退款沒有入口……類似對抽獎優惠活動的投訴不勝枚舉,商家不發貨或者發貨後消費者發覺是假貨以及商家宣稱貨到7天後不再退貨等中獎陷阱,讓消費者有苦難言。

維權不易,最好擦亮眼睛

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曉明表示,家電、化妝品、養生用品等一直是假冒偽劣產品的重災區。一些商家通過網絡抽獎這一模式,以中獎、優惠券等誘導消費者購買此類商品,實質上是利用消費者貪便宜的心理,以巨大的價格差,誘導消費者為偽劣產品買單。

「如果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存疑,首先可以聯繫賣家,申請退換貨;其次是打質量監督電話和消費者熱線尋求正規渠道幫助。如果未果,又覺得自己損失較大的話,可以運用法律手段進一步維權。」王曉明說。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陳忠雲表示,目前,網絡上各種抽獎平臺五花八門,很多商家都以抽獎為名,讓消費者獲得所謂優惠券,引誘其購買假冒偽劣產品。如果消費者沒有辨識能力,很容易上當受騙。而事後的維權周期往往比較長,如果損失金額不大的話,大部分消費者最終會放棄。

「考慮到後期的維權不易,消費者最好擦亮眼睛,一開始就不受誘惑,對這類網絡平臺小程序的抽獎活動保持謹慎態度。對於網絡平臺上名目繁多的抽獎活動,市場監管部門需要加大監管力度,進一步予以規範。」陳忠雲表示。據《工人日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跨越網絡抽獎的消費陷阱
    但與此同時,五花八門的網絡抽獎也飽受爭議,尤其是一些不良商家和平臺的不端效仿,讓網絡抽獎變了質。最近,以「逢抽必中」的大額優惠券、編造的中獎產品等獎品為誘餌的網絡詐騙層出不窮,讓不少消費者蒙受損失。網絡抽獎似乎正陷入困境。抽獎的網絡狂歡表象 近年來,網絡抽獎模式廣受追捧。
  • 網絡抽獎「逢抽必中」 騙局多,貨真價實者少!
    生活中,有時候購物或者答問卷之後,總會碰到類似的抽獎連結:一個大轉盤上顯示有各式各樣的獎品,諸如最新款手機、話費、微信紅包、優惠券等等。點擊「抽獎」,看似「逢抽必中」,實則是商家的營銷手,有時甚至是精心設計的騙局。很多人都遇到一樣的結局。
  • 保險額度、大額優惠券……網絡抽獎「逢抽必中」,餡餅還是陷阱?
    在諸多網絡平臺小程序、問卷調查末尾,總有一些抽獎活動能吸引你的眼球。通常是一個大轉盤上面有各式各樣的獎品,例如最新款的手機、100塊錢話費、20塊錢微信紅包、50萬保險額度、800元掃地機器人優惠券等,當然還有「謝謝惠顧」。
  • 網絡抽獎五花八門 中獎之後要小心
    於是,她讓幾位同學也嘗試抽獎,結果大家齊齊中獎,均獲得2300元的優惠券。看到這裡,林寧明白了這種抽獎很可能就是一個陷阱,目的就是讓消費者獲得優惠券,購買這款產品。記者也在林寧所發的微信小程序連結中嘗試該抽獎,第一次顯示沒有抽中,第二次即顯示「恭喜你,獲得二等獎!獲得智能AI掃地機2300元優惠券,限時領取。」和林寧的中獎情形完全一致。
  • 轉盤抽獎陷阱多 三千元智能掃地機器人像個「智障」
    以抽獎之名行營銷之實小心!網上抽獎套路多百元話費禮包、千元代金券、50萬元保險額度……打開微信、支付寶、微博等網絡平臺,各式抽獎小程序和相關頁面隨處可見,「幸運女神」似乎時常降臨,部分商品優惠券更是「百發百中」。殊不知好運「爆棚」的背後,暗藏著商家營銷套路甚至陷阱。
  • 抽獎箱裡卡全都一樣 街頭免費抽獎原是詐騙陷阱
    抽獎箱裡卡全都一樣 街頭免費抽獎原是詐騙陷阱 qz.fjsen.com 2013-05-01 09:34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本報訊 (記者 黃祖祥 通訊員 林巧萍)免費讓你抽兩張卡,如果兩張不一樣就白送你200元,如果兩張都一樣你就得花400元購買商品,但實際上,抽獎箱裡面的卡都是一樣的。
  • 網絡抽獎套路深 用戶小心中招
    網絡抽獎臨近年終,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紛紛推出優惠活動,除了發放優惠紅包和各種類型的滿額返利之外,抽獎活動憑藉簡單的操作、新穎的方式和豐富的獎品,逐漸成為平臺和商家營銷新模式。然而由於平臺套路多、監管不到位,虛假宣傳、抽獎貓膩等現象頻頻出現;不少網友不僅沒當成中獎的「錦鯉」,反而咬了不法平臺和商家的「誘餌」,導致個人信息被洩露、合法權益被侵犯。(《人民日報》11月29日)最近,一系列的「最強錦鯉」的活動十分吸睛,瞬間引爆微信朋友圈,「錦鯉」的獎品內容包含了商場或商家的購物券、餐飲套餐等,讓人看了有遏制不住轉發的衝動。
  • 逃不開的網絡抽獎,過不去的虛假廣告
    網絡抽獎無處不在網絡抽獎實際上就是一個彈窗界面下的虛擬轉盤,打開微信、抖音、支付寶、騰訊視頻、微博等網絡平臺,各式抽獎小程序和相關頁面隨處可見,就連在網絡平臺上填寫問卷,最後也有「抽獎轉盤」環節。網絡時代抽獎環節簡直是無處不在,而抽獎轉盤上的獎品卻令人咋舌:百元話費禮包、動輒千元的代金券、百元現金紅包、50萬元的保險額度。
  • 網絡抽獎套路深:你中的「大獎」可能人人都能中
    網絡抽獎五花八門,中獎之後要小心  目前,在微信、支付寶、微博等網絡平臺上,有很多抽獎小程序和相關頁面
  • 網絡抽獎套路深,謹防「中獎」變「中招 」
    文︳圳論評論員姚龍華目前,在不少網絡平臺上,有很多抽獎小程序和相關頁面,通過抽獎可以獲得一些商品的優惠券。但有媒體調查發現,一些所謂的抽獎不過是變相售賣營銷,不少抽獎獲得的優惠券購買的商品存在問題,引發消費者大量投訴。「抽我!抽我!請大力抽我吧!」聽到或看到這句話時,十有八九不是碰到了受虐狂,而是有人在參與網絡抽獎活動,並且祈禱成為被抽中的「錦鯉」。當前,網絡抽獎活動花樣百出,很多人抱著「參與一下又不吃虧」「萬一大獎砸中我了」之類的心態,興致勃勃投身其中。
  • 三元就能抽大獎 警惕!路邊抽獎可能是陷阱
    東北網9月9日訊(王瑞姝 記者 佘雨桐)在各處市場組織抽獎,號稱花費3至10元不等的價格就能兌換獎品,殊不知,這是一場騙局。近日,牡丹江市陽明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以虛假抽獎的方式,詐騙群眾錢款案件,涉案四名被告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至一年二個月,並處相應罰金。
  • 【天下無詐】警惕網絡「好心」陌生人
    【天下無詐】警惕網絡「好心」陌生人 2020-12-23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警惕這種校園兼職陷阱...
    警惕這種校園兼職陷阱.....在校園裡詐騙分子時時刻刻盯著你不怕你不上當就怕你不心動我們來看看吳同學「心動」背後的陷阱吧《南檢鏗鏘行》「斷卡」行動進校園同學們,看完吳同學的經歷,你還相信租借銀行卡每月800元
  • 憑超市購物小票可抽獎 消協提示勿掉入消費陷阱
    本報訊(記者宋潔 通訊員張斌) 在超市或大商場購物後,憑購物小票參與了「抽獎」,卻掉進了消費陷阱。這類以銷售珠寶、金屬首飾為主的騙局屢見不鮮。陝西省消協近期接到消費者多起投訴,反映超市購物小票「抽獎」騙人。省消協提醒消費者切勿上當,小心買回「假寶玉」。
  • 以抽獎之名行營銷之實 小心!網上抽獎套路多
    以抽獎之名行營銷之實小心!網上抽獎套路多百元話費禮包、千元代金券、50萬元保險額度……打開微信、支付寶、微博等網絡平臺,各式抽獎小程序和相關頁面隨處可見,「幸運女神」似乎時常降臨,部分商品優惠券更是「百發百中」。殊不知好運「爆棚」的背後,暗藏著商家營銷套路甚至陷阱。
  • 警惕抽獎送iPhone等朋友圈8種騙局
    省公安廳官微發布兩大提醒  警惕抽獎送iPhone等朋友圈8種騙局  官方提醒1  限時抽大獎「送iphone6」、掃碼送話費,如今微信朋友圈上各種各樣的消息、各種各樣的連結層出不窮,什麼樣的消息是真的?
  • 網上抽獎套路多
    新華社記者 林 宏攝   百元話費禮包、千元代金券、50萬元保險額度……打開微信、支付寶、微博等網絡平臺,各式抽獎小程序和相關頁面隨處可見,「幸運女神」似乎時常降臨,部分商品優惠券更是「百發百中」。殊不知好運「爆棚」的背後,暗藏著商家營銷套路甚至陷阱。
  • 12萬人陷入網絡傳銷陷阱
    直至遊戲崩盤,玩家血本無歸之際,方才認清其網絡傳銷的真面目。近日,重慶市江津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以「魔幻農莊」理財遊戲為幌子的新型網絡傳銷案,對馬某等8名被告人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提起公訴。「你知道有個在手機APP上種花的小遊戲嗎?只要花330元錢註冊一個帳號,就能種一棵樹,結玫瑰花,一朵玫瑰花價值一元。
  • 規避保健食品宣傳「陷阱」 這些套路要警惕
    摘要:近日,安徽省淮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保健食品宣傳規避風險提示,提醒市民警惕消費,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治療任何疾病。
  • 花三百多塊網絡抽獎,獎品居然是「法國cooc香水」?
    恭喜你成為幸運兒,花300多元購買手錶即可參加抽獎活動,獎品價值最低1888元,沒有空獎!誰能想到,拿到手都是廉價貨,才發現是個騙局。日前,寶山區檢察院對一起詐騙案提起公訴。 2019年9月起,朱某、許某、黃某開始做抽獎詐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