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藥真的別私自買!非處方藥也並非絕對安全

2020-12-20 金羊網

  非處方藥雖然安全性較高,但只是相對處方藥而言。它也是藥品,同樣具有藥品的各種屬性,並非絕對「安全」

  國家、廣東省相關部門先後出臺了處方藥管理的相關政策文件,進一步對藥品零售企業處方藥銷售進行了規範,作為普通市民來說,從藥店購買處方藥將比以前更加方便,應該如何安全購買和使用處方藥呢?

  近日,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此在官網發布了安全購買處方藥的指引。

  零售藥店對處方須留存2年以上

  一、消費者本人應當注意用藥的風險,消費者到藥店購買處方藥時,應當憑醫師處方購買。如不憑處方購買,即使藥店違規銷售藥品給您,這對您的健康會構成較大的潛在風險。

  二、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調配、購買和使用。

  三、凡銷售處方藥和甲類非處方藥的藥店,必須配備執業藥師或藥師以上藥學技術人員。

  四、藥品零售企業必須按照《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的要求,嚴格執行藥品分類管理規定,不得開架銷售處方藥。

  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應分櫃擺放,並貼有專有標識;

  不得以搭售的方式買藥品贈藥品或買商品贈藥品。

  五、執業藥師必須對醫師處方進行審核、籤字後依據處方正確調配、銷售藥品。

  對處方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

  對有配伍禁忌或超劑量的處方,應當拒絕調配、銷售,必要時,經處方醫師更正或重新籤字,方可調配、銷售。

  零售藥店對處方必須留存2年以上備查。

  六、藥店銷售除必須憑處方銷售的處方藥外的處方藥時,應經執業藥師審核、並填寫處方藥銷售登記表,具體填寫品種名稱、批號、數量、時間以及患者姓名、年齡、性別、身份證號、聯繫方式等信息後才可以銷售。

  食藥監局提醒,當您發現轄區藥店沒有執行上述銷售規範和要求,或者存在駐店執業藥師不在崗及其他違規行為時,請您保留好證據,撥打12345或12331舉報投訴。

  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區別

  食藥監局介紹,處方藥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非處方藥是不需要憑醫師處方即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

  處方藥英語稱Prescription Drug,Ethical Drug,非處方藥英語稱 Nonprescription Drug,在國外又稱之為「可在櫃檯上買到的藥物」(Over The Counter),簡稱OTC。

  處方藥和非處方藥不是藥品本質的屬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

  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都是經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

  其中非處方藥主要是用於治療各種消費者容易自我診斷、自我治療的常見輕微疾病。

  進入藥品流通領域的處方藥,其相應的警示語應由生產企業醒目地印製在藥品包裝或使用說明書上。具體內容為,處方藥:憑醫師處方銷售、購買和使用,此外,它們無「OTC」標識。

  非處方藥的劑型有口服劑、外用劑、吸入劑、五官科製劑及腔道用栓劑,不包括注射劑。

  非處方藥外包裝上標有專有標識,其圖案為橢圓形背景下的「OTC」三個英文字母的組合。

  我國公布的非處方藥標識分為甲類非處方藥專有標識和乙類非處方藥專有標識,甲類為紅色橢圓形底陰文,乙類為綠色橢圓形底陰文。

  非處方藥也並非可隨意使用

  監管人員還提醒,非處方藥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潛在毒性低,不易引起蓄積中毒,在正常劑量下,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或雖有輕微的副作用,但患者可自行察覺,可以忍受,停藥後即可自行緩解。

  因為有這些特點,患者們往往認為非處方藥可以放心使用,絕對安全。

  其實,這是安全用藥的一大隱患。非處方藥雖然安全性較高,但只是相對處方藥而言。

  非處方藥也是藥品,同樣具有藥品的各種屬性,因此非處方藥並非絕對「安全」。

  來源|大洋網

  圖片|視覺中國

  責編|胡曉倩

編輯:

相關焦點

  • 亦弘研究|美國處方藥與非處方藥轉換管理制度的研究
    從全球主要藥品監管機構的管理規定和監管實踐來看,由已上市的處方藥(Prescription Drug,Rx)經評價後轉換為非處方藥是非處方藥上市的主要途徑之一。我國轉換路徑已經發展近20年,但在實施過程中,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日臻完善。
  • 板藍根咀嚼片、硫酸氨基葡萄糖泡騰片等由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
    近日,記者從國家藥監局官網了解到,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論證和審定,板藍根咀嚼片、硫酸氨基葡萄糖泡騰片、硫酸氨基葡萄糖顆粒三個藥品由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品種名單及其非處方藥說明書範本一併發布。
  • 食藥監總局:精烏膠囊已被調出非處方藥目錄,按處方藥管理
    食藥監總局:精烏膠囊已被調出非處方藥目錄,按處方藥管理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微信公眾號 2018-02-05 20:31
  • 藿香正氣膠囊等17種處方藥轉為非處方藥 或放量增長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 張秀蘭)7月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經論證和審定,藿香正氣膠囊、疏清顆粒等17種藥品由處方藥轉化為非處方藥。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指出,轉為非處方藥後,藥品銷量有很大機會放量增長。
  • 什麼是處方藥?
    根據消費者獲得和使用藥品的權限,目前國際均將藥品分成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迄今為止,西歐、北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建立了比較成熟的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分類管理制度。中國《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於1999年6月1日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議通過,並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於1999年6月18日公布。該管理辦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 關注:疏清顆粒等17種藥品由處方藥轉化為非處方藥
    7月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國家藥監局關於疏清顆粒等17種藥品轉換為非處方藥的公告》(2020年第79號,以下簡稱「《公告》」)。
  • 藿香正氣膠囊等17種處方藥轉為非處方藥
    7月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將藿香正氣膠囊、疏清顆粒等17種藥品由處方藥轉化為非處方藥。據悉,此次從處方藥轉化為非處方藥的17種藥品包括疏清顆粒、消疲靈顆粒、七葉神安分散片、翹梔牙痛顆粒、藿香正氣膠囊、十滴水膠丸、雪梨止咳糖漿、複方益母膠囊、抗菌消炎膠囊、六味地黃咀嚼片、百令片、芩連膠囊、葛根湯片、八珍片、川貝枇杷膠囊、健脾糕片、六味補血膠囊。
  • 國家藥監局:有皮膚病者慎用關節止痛膏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原標題:國家藥監局:有皮膚病者慎用關節止痛膏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12日,國家藥監局於官網發的《關於修訂關節止痛膏說明書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提出,根據藥品不良反應評估結果,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對關節止痛膏說明書【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項進行統一修訂
  • 藥店買藥,別把危險買回家!
    有個頭疼、嗓子疼的,懶得進醫院排隊看醫生,喜歡就近到藥店買包止痛片、紅黴素、咳嗽糖漿之類的藥對付對付。但他們也許沒有注意到,這些藥品都屬於處方藥,如果沒有醫生、藥師的指點擅自服用,很容易對肝、腎等產生危害。據我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統計,處方藥的不良反應遠遠高於非處方藥。買藥本為了治病,但千萬要謹慎,可別把危險買回了家。
  • 以前昆明藥店能買到處方藥,最近為什麼買不到了?
    「平時像鼻炎藥和頭孢之類的消炎藥在藥店就可以買,可現在幾乎所有的藥店都要有醫生的處方才可以買這些處方藥。」周女士告訴記者,「最近幾天自己嗓子有些痛還有點發燒,準備到藥店買點阿莫西林,去了四五家,就是沒有買到。」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 處方藥隨便買、「神醫」滿天飛……網上藥店該嚴管了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在沒有提供醫生開具的處方時,用戶也可以在部分APP買到處方藥;部分APP對處方藥搞「滿減促銷」,鼓勵消費者多買;買藥APP的「在線醫師」和「病友」隨意提供用藥指導……在享受方便快捷的同時,通過APP買藥也存在諸多問題亟待整治和規範。
  • 日本「優甲樂」被當黃金減肥藥售賣 處方藥如何不經醫囑開出?
    在社交媒體及搜尋引擎上輸入「日本」「處方藥」等關鍵詞,隨處可見提供日本處方藥代購服務的信息,而那些往往並無醫學相關從業資質的代購,也充當起為消費者遠程「望聞問切」的醫師和「日本神藥」推銷員,言必稱安全、有效、無副作用。日本處方藥真的「安全」到可以隨便吃?代購們如何買到需有醫囑才能購買的處方藥?萬一吃出問題,又該怎麼辦?
  • 藥不對症,卻能入帳千萬,處方藥代購的利益鏈
    在社交媒體及搜尋引擎上輸入「日本」「處方藥」等關鍵詞,隨處可見提供日本處方藥代購服務的信息,而那些往往並無醫學相關從業資質的代購,也充當起為消費者遠程「望聞問切」的醫師和「日本神藥」推銷員,言必稱安全、有效、無副作用。日本處方藥真的「安全」到可以隨便吃?代購們如何買到需有醫囑才能購買的處方藥?
  • 非處方藥,孕婦也應慎用
    作者:裘影萍 編輯:初夏 處方藥,是指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 非處方藥,是指為方便公眾用藥,在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經國家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或審定後,不需要醫師或其它醫療專業人員開寫處方即可購買的藥品,一般公眾憑自我判斷,按照藥品標籤及使用說明就可自行使用。
  • 處方藥隨便買 「隔網神醫」滿天飛 網上藥店該嚴管了!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在沒有提供醫生開具的處方時,用戶也可以在部分APP買到處方藥;部分APP對處方藥搞「滿減促銷」,鼓勵消費者多買;買藥APP的「在線醫師」和「病友」隨意提供用藥指導……在享受方便快捷的同時,通過APP買藥也存在諸多問題亟待整治和規範。
  • 處方藥隨便買、「隔網神醫」滿天飛……網上藥店該嚴管了!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在沒有提供醫生開具的處方時,用戶也可以在部分APP買到處方藥;部分APP對處方藥搞「滿減促銷」,鼓勵消費者多買;買藥APP的「在線醫師」和「病友」隨意提供用藥指導……在享受方便快捷的同時,通過APP買藥也存在諸多問題亟待整治和規範。
  •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非處方藥可以不需要醫生處方而自行從藥房...
    有點小毛病之後,根據自己的經驗到藥店購買非處方藥已經是人們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不少人因為非處方藥的安全性而失去了風險意識,一句「反正死不了人」,打消了一切顧慮。闢謠非處方藥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非處方藥使用一般不需醫務人員指導和監督,僅適用於患者可自我診斷的輕度病症以及部分經確診後的慢性病。非處方藥的作用是減輕疾病的初始症狀或防止其惡化,減輕已確診的慢性病的症狀或延緩病情的發展。
  • 請知悉:這些中成藥轉為非處方藥,其中3個品種為乙類非處方藥
    2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將10種中成藥的管理類別由處方藥調整為非處方藥。什麼是處方藥和非處方藥?處方藥是憑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方可購買、調配和使用的藥品。無OTC標誌的批准文號是國藥準字的藥品都屬處方藥。
  • 「健康英語」「處方藥&非處方藥」都用英文怎麼說吶?
    長這麼大,想必沒有吃過藥的人很少吧……那大家都知道有些要是醫生開的處方藥,有些藥我們是可以個人在藥店就買到的。那麼處方和非處方藥用英文都怎麼說呢??處方藥 Prescription medicine 或者 prescription drugs【含義】英英釋義: a medicine that is only available with a doctor's
  • 藥店銷售處方藥 又一輪嚴查來了
    可以說,處方藥銷售,一直以來都是藥店的檢查重點,儘管網絡銷售處方藥還有很多漏洞存在。但不論在實體店,還是網絡平臺,處方藥銷售的合規性都很重要,一旦出事,藥店後悔都來不及。處方藥,頻頻給藥店惹事處方藥銷售,近年來可以說頻頻給藥店惹事。今年8月,大河報以《處方藥給錢就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