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國內知名油畫家集體揮毫,「油畫現場創作」走進百年客家圍龍屋...

2020-12-22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何 鑫 視頻/邢 浩 通訊員 劉佳依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在坐南朝北經緯度「零誤差」的200年歷史客家圍屋前,在全市最大的客家特色半月池畔,在全國首個創新型體驗式木作博物館——大田木作博物館旁,包括張立平、文禎非、董從民、史飛等在內的30位國內知名油畫家集體揮毫,用畫筆描繪自己眼中的大田世居。這是12月11日2020深圳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平行活動「油畫現場創作」現場的一幕。

30位國內知名油畫家合影。

12月10日至11日,大芬美術館組織國內知名畫家和大芬油畫村畫家代表一行30人前往深圳龍崗茂盛世居和大田世居開展第二屆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平行活動之「油畫現場創作」活動,為國內知名畫家和大芬油畫村畫家搭建了藝術交流的橋梁,從而促進兩者之間的思想碰撞和創作交流。

本次寫生邀請到北京雙年展策委、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包林,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巡視員梁宇,內蒙古美術家協會主席董從民,中國美協油畫藝委會委員、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美術創作室主任孫立新,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張立平,廣東省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委員孫黎,中國美協油畫藝委會委員、山東藝術學院教授管樸學,深圳市美協副主席、關山月美術館藝術總監文禎非等知名畫家及大芬油畫村畫家代表參加活動。

12月11日的大田世居寫生現場,藝術家們用獨特觀察力,在這些歷史的遺蹟裡,斑駁的牆壁中,挖掘出淳樸的客家風情,通過對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的多種繪畫藝術形式的表現,展現出一幅幅風格多元、付諸情感的藝術作品。藉助本次大芬雙年展平行活動,為大芬畫家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在與名家寫生的過程當中,通過交流、觀看、學習的方式,提升自身的繪畫水平。

創作中的張立平。

大田世居白牆紅簷下,一名身著白底藍花客家衫的女模特成為不少油畫家眼中的「女主角」。只見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張立平手執畫筆,一邊捕捉「女主角」特色特點,一邊用線條勾勒體態。不一會兒,一幅婀娜多姿的「客家妹」油畫在其修飾中逐漸成型,引得圍觀者嘖嘖稱奇。「畫齡」超40年的張立平告訴記者,能在深圳經濟特區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裡保留下原汁原味的大田世居,非常不容易,在這裡創作感覺很好。

文禎非正在創作。

另一側,深圳市美協副主席、關山月美術館藝術總監文禎非正揮動畫筆,為畫板上白牆灰瓦的「炮樓」和內牆修色。文禎非告訴記者,在現今社會高速發展過程中,對傳統文化更需要去挖掘、保護、表現和發揚。在大田世居舉行「油畫現場創作」對龍崗而言是非常好的選題,可以在自身地域上尋找文化根基,是非常好的。

創作中的董從民。

走進大田世居,記者在一處古香古色的小院內「偶遇」正在創作的內蒙古美術家協會主席董從民。此時的他正拿著一塊「油布」,在畫板上快速勾勒著線條,神態十分專注,一幅描繪大田世居古建築細節的「唯物印象」畫作躍然紙上。董從民說,油畫創作不限定用筆還是用布,還要看創作的表達方式。

「油畫現場創作」舉辦之地大田世居,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寶龍街道龍東社區陳源盛村,建成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屬於土木結構。平面由三堂、兩橫、四角樓、倒座、後圍龍、兩伸手屋組成。前有半月形池塘,後有小山蔥翠欲滴的風水林環繞的獨特風水布局,是典型的客家城堡式圍龍屋建築。建築座南朝北,圍屋平面呈矩形與半橢圓形,通面闊83米,進深80米,總建築面積8087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6485平方米,總佔地面積10685平方米。

大田木作博物館「鎮館之寶」——「五面雕花香樟木箱」。

值得一提的事,藏身於大田世居內的大田木作博物館,也是全國首個創新型體驗式木作博物館,建築面積1000餘平方米,展廳面積800餘平方米。館內收藏了包括「鎮館之寶」——「五面雕花香樟木箱」在內的1000餘件明、清至民國初期的傳統木作工具。館內分為「匠·識木」「作·善工」「品·木藝」「傳·匠德」四大板塊,涵蓋木作歷史展、木作原料及工具展、木作流程展等多個展區,以及榫卯體驗、多媒體沉浸式體驗、木作工坊體驗等多個體驗空間,目前已免費對外開放。

審讀:喻方華 田君

相關焦點

  • 百年客家圍屋遇上繪畫藝術 油畫藝術家走進深圳大田世居
    百年客家圍屋與繪畫藝術相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在第二屆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期間,大芬美術館組織國內知名畫家和大芬油畫村畫家代表一行30人在深圳龍崗大田世居和茂盛世居開展油畫現場創作活動,搭建藝術交流橋梁,促進各地畫家思想碰撞和創作交流。
  • 圍龍屋:體驗客家人生
    本報記者 魯娜一座已有126個年頭的老建築,在宅子後人的悉心照顧和經營下,已經成為一座客家文化的活「展館」——作為廣東梅州唯一一個家族經營的圍龍屋飯店,圍龍屋(星園)酒家已經成為食客來到梅州必去「報到」的地方。在老梅州人的口中,這座古城更常被稱作梅縣,因梅江穿城而過得名。
  • 圍龍屋星園酒家:40年傳承客家味道 新模式打響客家文化
    漫步在一座130多年的百年圍龍屋內,從精緻美麗的鏤空窗花和雕刻彩畫中欣賞富有客家特色的建築藝術,從隨處可見的鬥笠、石磨、風車等老物件中想像舊時客家人的一天;踏入廂房,從娘酒雞、釀豆腐、梅菜扣肉等客家菜中品嘗40年前的客家味道……
  • 印象梅州:「天圓地方」的客家圍龍屋
    「靠山」而居的選擇,是客家先人艱難遷徙的無奈之舉,但也是因地制宜的明智之選,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造型奇特、功能齊全的客家圍屋應運而生。圍屋之妙在於「圍」,包括圍龍式、城堡式、中西合璧式、殿堂式等,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圍龍式圍屋。
  • 土樓梅州卻有特色,客家古建築圍龍屋,感受民族歷史文化!
    這是一條以感受客家文化為主的線路,而線路的最大看點則鎖定在客家建築代表:土樓和圍龍屋上。沿著客家先民的遷徙之路,看這一路南下客家建築的特色和變化,來感受這一程歷史文化。眾所周知,客家其實是早年居住在中原的先民,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而被逼南遷。客家先民從中原往南方遷徙,進入嶺南時已經兵分三路,而這次推介的福建永定至廣東梅州是其中一路。
  • 走進世界油畫第一村,全世界的牆都掛著這裡的畫
    位於廣東的大芬藝術村是上千名藝術工作者的家。他們在複製世界名畫的同時也基於自己的想法創新。這個深圳外圍的小村子正成為中國藝術的中心之一。大芬村原本是深圳眾多客家村落的其中一個,現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油畫生產和出口基地。走進深圳布吉大芬村,仿佛走進了油畫的世界。圖為在深圳大芬油畫村的村口有座銅製雕塑,是一隻手握著畫筆,筆尖劃向天空。
  • 客家圍龍屋只有圓形?梅州興寧有十個最美半圓,四角圍龍屋!
    《大魚海棠》,《花木蘭》裡面出現的都是圓形的客家圍龍屋,難道客家只有圓的圍龍屋?其實客家人比較多數量的都是半圍龍屋,梅州興寧裡有十大典型代表,一起來看看其中六個吧!第一個!為三堂八橫二圍圍龍屋,外加一橫屋書院6間,分布面積近22000平方米。這個離市區較遠,屋圍道路會車不容易,這個缺少保護,且後來建的不合理建築沒有拆除。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客家圍屋!
  • 廣東旅遊好去處,那是一種具有古樸氣質的建築:梅州客家圍龍屋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非常古樸的建築,那就是廣東梅州的客家的圍龍屋。客家圍龍屋具有典型的嶺南特色是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幹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被稱為為我國最具代表的五大傳統建築樣式。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走進客家的圍龍屋吧。
  • 百年客家圍屋迎「貴客」 名家作畫描摹龍崗客家風韻
    12月10日-11日,大芬美術館組織國內知名畫家和大芬油畫村畫家代表到龍崗茂盛世居和大田世居開展「油畫現場創作」活動。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13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云云  通訊員  胡桃)在第二屆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舉辦之際,12月10日-11日,大芬美術館再次組織國內知名畫家和大芬油畫村畫家代表一行30人前往深圳龍崗茂盛世居和大田世居開展「油畫現場創作」活動,為國內知名畫家和大芬油畫村畫家搭建藝術交流的橋梁,促進兩者之間的思想碰撞和創作交流
  • 廣東梅縣700年歷史圍龍屋「鯉魚圍」亟需保護
    廣東梅縣700年歷史圍龍屋「鯉魚圍」亟需保護   中新網梅州3月7日電 題:廣東梅縣700年歷史圍龍屋「鯉魚圍」亟需保護  作者 周濤 蔡欣欣 翁尚華  廣東梅州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形式多樣的圍龍屋是客家人智慧的結晶。
  • 美術研究|論寫意油畫與寫實油畫在中國油畫創作中的藝術表現力!
    其中改革開放對西方油畫走入中國畫家的視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後,大量的西方油畫作品湧入中國,主要的流入方式是國內舉辦的各種類型的展覽、出版的畫刊雜誌以及通過對外的交流等渠道,這一時期的中國藝術家們對這一新型的對話藝術異常的好奇,並深深的為之著迷。
  • 深圳這座近兩百年歷史的客家圍龍屋將被改造成博覽園
    作為全國首個以匠作文化為主題的客家圍屋活化利用項目,大田匠作文化村被納入深圳市2020年度重大項目。大田匠作文化村地處龍崗區寶龍街道龍東社區源盛路6號,其核心部分為一座充滿嶺南古韻、有著近兩百年歷史的客家圍龍屋——大田世居。
  • 「寫意萬綠河源 抒情客家古邑」油畫名家宣傳推介河源活動拉開帷幕
    11月2日上午,由河源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鄉夢初心 風雨彩虹」2020河源市文旅消費季之「寫意萬綠河源 抒情客家古邑」油畫名家宣傳推介河源活動在河源市東源縣仙塘鎮南園古村舉行啟動儀式。市文廣旅體局黨組書記、局長梁偉光同志,東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郭周正同志,市文廣旅體局副局長駱滿星同志,深圳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劉文老師,澳門理工藝術學院教授石俊老師,東源縣文廣旅體局局長黃振同志,仙塘鎮黨委副書記賴偉軍同志共同啟動「鄉夢初心 風雨彩虹」2020河源市文旅消費季之「寫意萬綠河源 抒情客家古邑」2020油畫名家宣傳推介河源活動。
  • "梅州月·中華情"央視中秋晚會舉行 客家圍龍屋 團圓慶中秋
    昨晚(19日),「梅州月·中華情」2013年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在「世界客都」梅州舉行,央視綜合頻道、中文國際頻道向全球華人同步現場直播晚會盛況,與全球華人共賞「梅州月」、同抒「中華情」。中秋晚會是春節晚會之外,央視在全球華人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品牌節目,成為全球華人的一個情感紐帶。  當晚,中秋晚會主會場梅縣文體中心燈光璀璨。
  • 【走進杭州】魯倫古典油畫研究中心杭州課程招生簡章
    它的初衷,是通過對15世紀---19世紀以來的古典油畫材料技法的發展脈絡進行梳理,讓學員從古典油畫的材料基礎到實際具體操作,有一個更加鮮明立體的認知。通過近500多位學員和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讓工作室的教學和研究成果能夠短期內完整的呈現.
  • 橫道河子油畫村文化品牌帶「火」小鎮
    本報訊(記者陸少平)坐落在我省海林市橫道河子鎮的「中國·橫道河子油畫村」經過5年的建設,已經初具規模,成為立足本省輻射全國的重要寫生基地和藝術創作平臺。僅今年1月至10月,來自國內外的著名畫家和美術院校的學生到此寫生創作的就有13000多人。
  • 賞油畫迎開學 留俄畫家李英武油畫風景寫生作品展開幕 賀創作入選...
    開幕式現場  重慶師範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30日15時30分訊(何婷)昨(29)日下午,「一個秋天的約定」—留俄畫家李英武油畫風景寫生作品展在重慶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覽現場 何婷 攝此次展覽展出畫作共計45幅,這些作品主要是在新疆伊犁天山、喀拉峻大草原、阿勒泰喀納斯、禾木、白哈巴、河南林州太行山、山西忻州五臺山等地現場寫生創作。
  • 「師嚴道尊」和「意義的回歸」同展——中央美院油畫系梳理建校百年教學和創作成果
    「師嚴道尊」展以油畫系第三工作室發展的歷史脈絡為經,以不同時期的教學理念和創作特色為緯,通過對第三工作室不同歷史階段的作品、照片、教學文獻進行有機編排,全面勾勒出其教學的開展和創作的維度。展覽共展出1959年董希文工作室成立以來各個階段教師和學生的作品60餘件。
  • 哈爾濱國際油畫交易中心開業 打造不收門票的油畫「公園」
    突出「國際範」:匯聚各國油畫精品大師親臨現場作畫   開業當天,油畫中心邀請了俄羅斯功勳畫家瓦連佐夫·亞歷山大·阿列克謝耶維奇、著名畫家艾克菲耶娃·斯維特拉娜·維克多洛芙娜、功勳畫家布洛多夫•尼古拉•弗拉基米洛維奇、人民畫家維塔利·鮑裡索維奇·波波夫和功勳藝術家謝爾蓋耶夫·鮑裡斯·米哈伊洛維奇等多位俄羅斯資深藝術家進行現場作畫
  • 莫奈油畫創作中傾注了哪些藝術情感?
    藝術與藝術創作中的情感表達是其靈魂所在,是藝術核心,它讓藝術作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綻放光彩的同時感染了藝術的參與者,並得到相應的情感和心靈共鳴,所以一門活生生地藝術取決於它的創造者或者是創作者是否傾注了感情。米勒曾說過:「要追求真正的作品關鍵不在作品的主題,而在於他們究竟把自己放了多少在畫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