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梅州:「天圓地方」的客家圍龍屋

2020-12-22 騰訊網

「逢山必有客,逢客必住山」。「靠山」而居的選擇,是客家先人艱難遷徙的無奈之舉,但也是因地制宜的明智之選,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造型奇特、功能齊全的客家圍屋應運而生。圍屋之妙在於「圍」,包括圍龍式、城堡式、中西合璧式、殿堂式等,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圍龍式圍屋。

興寧市城區圍龍屋群(何志林 攝)

在梅州,青山綠水掩映之間,隨處可見一組組呈半圓形的,具一定規模的客家民居建築——圍龍屋,這大概是最能承載「客家」特殊身份和獨特人文的載體。

(《國寶檔案》嶺南尋客-圍龍屋往事)

所謂圍龍屋,「龍」指的是屋後山巒的走勢,「圍」指的是半圓形的屋子。客家人建屋大都在依山傍水的丘陵山麓,宅基選擇以山脈來勢雄健,山麓結基平坦、寬敞,周圍綠水迴環的地方,此被視為「風水林」。靠山修建屋子,整體呈半圓形,前低後高,方位一般坐北向南。屋前為半月形池塘,具有蓄水、養魚、防火、防旱等作用。半圓池塘與半圓圍屋相配搭,便成了「天圓」;而在這中間,一般建有方形堂橫屋,為「地方」,二者相結合,是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的體現。

客家圍龍屋模型(吳奕珊 攝)

值得一提的是堂屋,這是客家人最具凝聚力的地方,是整個圍龍屋的中心,整體圍著中軸而建。一般分為三堂或二堂,其中客家人最看重的祖宗祠堂,基本設在上堂,中堂為議事之地,下堂有存放物品之用。在堂屋與圍屋之間有一個用鵝卵石鋪成的半圓形地面,稱為「化胎」(亦稱為「花頭岃」),其原意為孕育萬物以及承受天地之氣之地,亦是客家傳統家宅最為重要的區域,在民俗上也象徵安穩。

圍龍屋構造示意圖(來源: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古老的客家建築是客家人強烈宗族意識的體現,它承載著客家人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延續世世代代。在遷徙途中,隨時面臨可能要對抗不可知的風險,客家人求生的本能,使他們把房子修築得儘可能大,然後聚族而居,沒有特殊原因不會分開,這成了維繫宗族的紐帶。

【雲賞客家圍龍屋】

璼公祠

璼公祠(張榮華 攝)

遠觀璼公祠(吳耀東 攝)

璼公祠大門(吳耀東 攝)

璼公祠始建於明朝初年(1368),佔地面積3.5萬平方米,是廣東省內規模最大的客家古圍龍屋之一。該屋是客家標準的大圍龍,包括上七下九、上中下三棟大廳、左右各「六橫六圍」,共有398間房,因有些房子已崩塌,現存386間。

璼公祠地址:五華縣水寨鎮壩美村

東升圍圍屋群

俯瞰東升圍圍屋群(歐陽文城 攝)

東升圍圍屋(客家圍龍屋編輯部供圖)

祖屋升燈儀式(羅志敏 攝)

「文魁」匾(歐陽文城 攝)

東升圍圍屋群是興寧建設年代最早的圍龍屋,已有700多年歷史。最先建的是東升圍,後人丁繁聚,續建有新東升圍、佑順屋、泗順老屋、泗順新屋、老廣成、光利屋、榆樹下屋等圍龍屋,形成圍屋群。其中,東升圍佔地面積5850平方米,屋內有9個廳,18個天井,190多個房間,當地稱之為「九廳十八井」。

東升圍圍屋群地址:興寧市寧新街道九廳十八井村

仁厚溫公祠

(視頻來源:梅州旅遊)

仁厚溫公祠又稱「群豐大夫第」,始建於明弘治三年(1490),是梅縣區當地最大的圍龍屋。整座屋宇有四進三堂三圍八橫,規模宏大,氣魄雄偉;規模最大的時候有400多間房子,能夠居住近五百人。它是唯一入編《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一書的客家圍龍屋案例。

仁厚溫公祠地址:梅縣區丙村鎮群豐村

豐泰堂

豐泰堂(曾憲騰 攝)

豐泰堂,始建於清嘉慶七年(1802),坐北朝南,總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為四堂六橫三圍,共11廳213間,是平遠縣現存最大的集居住、宗祠為一體的客家圍龍屋。每年春節,豐泰堂都會組織金獅表演活動,是當地群眾喜慶節日的一種傳統節目。

豐泰堂地址:平遠縣東石鎮涼庭村

除了圍龍屋,土圍樓也是客家地區早期民居建築的典型之一,有方樓和圓樓兩種造型,形同城堡,厚實堅固。此外,客家民居還有一字屋、列槓樓、府第式、山寨式、四角樓、混合樓等亦內涵豐富,各具特色。

大埔花萼樓(潘其華 攝)

正月初三花萼樓祈福(何志林 攝)

泰安樓全景(星雲視界 攝)

泰安樓門樓(大埔縣地方志辦供圖)

泰安樓內景(湖寮鎮政府供圖)

俯瞰梅縣區南華又廬(南口鎮黨政辦供圖)

南華又廬內,硬山頂合大幅水山牆(南口鎮黨政辦供圖)

遍布在梅州各個鄉鎮的2萬多座客家圍屋,這裡的一片古磚,是先人智慧的產物,這裡的一堵古牆,是鄉野生活的恬靜,這裡的一座老屋,是童年生活的影像。

你,還記得從前住過哪一種老屋嗎?在哪間小屋子裡聽著阿姆哼唱熟熟甜睡,又是和誰在偌大的圍屋裡追逐打鬧,圍屋裡,那一聲穿牆透壁的呼喊,是否喚起你單純美好的回憶?

(來源:方志廣東)

相關焦點

  • 土樓梅州卻有特色,客家古建築圍龍屋,感受民族歷史文化!
    客家先民從中原往南方遷徙,進入嶺南時已經兵分三路,而這次推介的福建永定至廣東梅州是其中一路。這一路,也可以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路,因為它既包括了現在最多客家人聚居的「世界客都」梅州,又能看到最典型的客家建築:土樓和圍龍屋。目前,大多數旅遊者會把行程重點,聚焦在離永定不遠的廈門,在永定看過土樓王以後,就直奔廈門的小資生活。但如果從文化溯源的角度出發,看客家文化不到梅州,那必是最大的遺憾。
  • 客家圍龍屋只有圓形?梅州興寧有十個最美半圓,四角圍龍屋!
    《大魚海棠》,《花木蘭》裡面出現的都是圓形的客家圍龍屋,難道客家只有圓的圍龍屋?其實客家人比較多數量的都是半圍龍屋,梅州興寧裡有十大典型代表,一起來看看其中六個吧!第一個!為三堂八橫二圍圍龍屋,外加一橫屋書院6間,分布面積近22000平方米。這個離市區較遠,屋圍道路會車不容易,這個缺少保護,且後來建的不合理建築沒有拆除。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客家圍屋!
  • 廣東旅遊好去處,那是一種具有古樸氣質的建築:梅州客家圍龍屋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非常古樸的建築,那就是廣東梅州的客家的圍龍屋。客家圍龍屋具有典型的嶺南特色是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幹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被稱為為我國最具代表的五大傳統建築樣式。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走進客家的圍龍屋吧。
  • 圍龍屋:體驗客家人生
    本報記者 魯娜一座已有126個年頭的老建築,在宅子後人的悉心照顧和經營下,已經成為一座客家文化的活「展館」——作為廣東梅州唯一一個家族經營的圍龍屋飯店,圍龍屋(星園)酒家已經成為食客來到梅州必去「報到」的地方。在老梅州人的口中,這座古城更常被稱作梅縣,因梅江穿城而過得名。
  • 圍龍屋星園酒家:40年傳承客家味道 新模式打響客家文化
    從臨街小店到圍龍屋星園酒家,從傳統客家菜到客家文化菜,從線下參觀圍龍屋到線上打造、輸出文化……40年的匠心之路,將承德樓慢慢打造成了梅州的一張名片,讓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享用客家美食。  百年圍龍屋裡開創客家菜事業  夜色降臨,華燈初上,將位於梅江區三角鎮的承德樓映襯得格外典雅堂皇、恢宏華麗。這座始建於1885年、歷時11年完成的客家圍龍屋結構為三堂二橫一圍龍,中軸對稱,左右均衡,佔地3780平方米,共有12個廳8個井83間房。
  • 《圍屋喜事》建築篇|圍龍屋:承載著客家人的偉大智慧
    客家人採用中原建築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與穿鬥式相結合的技藝,選擇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建造圍龍屋,主體結構為「一進三廳兩廂一圍」。建好一座完整的圍龍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一間圍龍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城堡。屋內分別建有多間臥室、廚房、大小廳堂及水井、豬圈、雞窩、廁所、倉庫等生活設施,形成一個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社會小群體。
  • "梅州月·中華情"央視中秋晚會舉行 客家圍龍屋 團圓慶中秋
    昨晚(19日),「梅州月·中華情」2013年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在「世界客都」梅州舉行,央視綜合頻道、中文國際頻道向全球華人同步現場直播晚會盛況,與全球華人共賞「梅州月」、同抒「中華情」。中秋晚會是春節晚會之外,央視在全球華人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品牌節目,成為全球華人的一個情感紐帶。  當晚,中秋晚會主會場梅縣文體中心燈光璀璨。
  • 兩岸明星梅州「圍龍屋」慶中秋 全球華人同抒中華情
    兩岸明星梅州「圍龍屋」慶中秋 全球華人同抒中華情   中新社梅州9月19日電 (楊草原 唐林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梅州月·中華情」2013年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19日中秋夜在世界客都廣東梅州舉行,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中文國際頻道向全球華人同步現場直播晚會盛況,與全球華人共賞「梅州月」、同抒「中華情」。  當晚,中秋晚會主會場梅縣文體中心燈光璀璨。
  • 廣東梅縣700年歷史圍龍屋「鯉魚圍」亟需保護
    廣東梅縣700年歷史圍龍屋「鯉魚圍」亟需保護   中新網梅州3月7日電 題:廣東梅縣700年歷史圍龍屋「鯉魚圍」亟需保護  作者 周濤 蔡欣欣 翁尚華  廣東梅州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形式多樣的圍龍屋是客家人智慧的結晶。
  • 梅州客家最大、最高、最老的圍龍屋都在哪?
    梅州圍龍屋是一種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遍布於梅州(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豐順縣、大埔縣、蕉嶺縣、平遠縣共2區1市5縣)全市8縣(市、區),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歷史。圍龍屋的客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從建築風格到民風民俗處處展示了客家的人文歷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被眾多國內外專家譽為東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築奇葩、一部讀不完的百科全書,且開始啟動客家圍龍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 帶你走進梅州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看中國,中國客家看梅州。客家人很喜歡遷徙,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他們以獨特的文化傳承,講述著一個個悠久的遷徙歷史。如今,想要了解客家文化只有前往客家人的聚集地—梅州,才能一探究竟。第一站:訪百年圍龍屋,品客家建築文化始建於唐朝的圍龍屋,雖然歷史久遠,但其堅固且結構精巧,依然屹立在這片大地之上,講述著客家人的勤勞與智慧。如今,保存完好的客家傳統民居,坐落於梅州市梅江區松口鎮。
  • 新中式文化精髓——天圓地方
    天圓地方是陰陽學說的一種體現。陰陽學說乃其核心和精髓。陰陽學說,具有樸素的辯證法色彩,是古代先哲們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幾千年的社會實踐證明了它的正確性。「天圓地方」是這種學說的一種具體體現。(北京天壇)古人對天地心存敬畏,地是平的,像一個大託盤,被巨大的半球形天穹罩著,因此天壇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均為北圓南方,通稱「天地牆」,以象徵「天圓地方」之說。
  • 梅州馬拉松賽將於12月27日舉行
    12月27日在梅州舉行。2020梅州馬拉松賽路線圖以「親梅逐馬·長壽梅州」為主題據了解,2020年梅州馬拉松賽賽事主題為「親梅逐馬·長壽梅州」,賽事目標是打造世界最安全、最乾淨、最有味道的馬拉松。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響,本次梅馬競賽規模參賽總人數控制在10000人。
  • 鬆口古鎮承德樓,梅州保存最完整,並且仍在使用的圍龍屋
    廣東梅州鬆口古鎮,當年是重要的商貿場所,當然,你不能錯過鎮上獨具南陽特色的「商業街」,街道兩邊有很多店鋪,每個店鋪前面都掛著一個標貼,上面寫著你賣什麼,鬆口古鎮承德樓,梅州保存最完整,並且仍在使用的圍龍屋。
  • 行天下:梅州的味道
    圍龍屋內文化傳圍龍屋,是客家人的驕傲,它不僅僅是一座座建築,更是客家人耕讀傳家的立身之所。圍龍屋的主體是堂屋,它是二堂二橫、三堂二橫的擴展。堂屋的後面有半月形的圍屋,與兩邊橫屋的頂端相接,將正屋圍在中間。
  • 客家發源地—梅州
    距離梅州新縣城65公裡遠有個小鎮叫隆文,緊鄰松口鎮,均屬梅縣管轄。這片地區在客家人文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泰國前總理他信和妹妹英拉的外婆就住在松口鎮梅教村。蔣經國的最小的姨太也曾在鬆口居住,據傳民國廣東首任財長也是隆文李府的。
  • 一句話證明你是梅州客家人,據說超準!
    不過廣東的方言主要分為三大類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分別為廣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使用下面咱重點說說客家話現代客家話中保留了許多中國古語發音曾有人說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可見客家話分布廣泛同時客語各方言地方特色很強
  • 來梅州,體驗客家文化
    它是中共梅州市委、市政府「十一五」規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造「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重點工程,是梅州「旅遊產業興市」的社會工程、民心工程,更是梅州走向世界的一張新名片。客天下是梅州客家文化的縮影,想了解客家文化,來這裡就對了。夏天暑熱,還好這裡的叢林、高聳的山峰都可以遮天蔽日,潺潺的溪水、徐徐的清風,更讓人覺得清涼不少,是避暑的好地方。
  • 「客家之最」身為梅州客家人,你知道幾個?
    全世界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梅州  梅州廣東省梅州市總人口約500萬,其中客家人佔97%,享有「世界客都」之稱。客家現存最古老的圍龍屋興寧東風九廳十八井  客家圍龍屋始於唐,目前圍龍屋保存下來的大多數以明清為多。
  • 世界客都,你印象中的梅州美食味道是什麼樣的?
    說直白一點,一種飲食代表著就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傳宗接代的東西,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下世界客都,梅州的飲食文化,在你印象中,梅州是什麼味道的呢?客家圍龍屋客家飲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為客家菜餚,另一為客家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