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搜狐的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搜狐教育訪談,今天來到我們搜狐演播室的嘉賓是北外諾加學校的校長左罡,左校長你好!
左罡:大家好!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很多年來,英語學習一直是中國學生非常關注的一個課題。其實不光是學生,社會上的大多數人無論是在工作、升學或是生活中都離不開英語的應用,英語能力也越來越成為評價一個人才的標準之一。現在二十多歲的青年人經歷了十年左右的英語的學習過程,為什麼到實際應用的時候,很多人還是聽不懂,不會說英語呢?首先想請左校長介紹一下這個現象,對此您有什麼看法?
左罡:如果僅僅有幾個學生學不會的話,很可能就是學生的學習態度或者智力有問題,但是,如果是一批一批的學生都學不會,學完了以後都不會用,很顯然是我們的教學方法出了問題,或者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出了問題,我們來看一看,以下幾組教學外語的理論是否正確。
第一,學英語,就要跟著美國、英國的外教去學習,這樣才能模仿出最純正的美音或英音。
第二,留學中介經常告訴我們趕緊出國去留學吧,到了國外就能有機會融入到那個環境裡,學習最最純正的外語,這似乎聽起來非常有道理。
第三,老師早就告訴了我們,一定要學好語法,語法是句子的骨架,只有把語法掌握了,句子才能很說得非常準確。
第四,同學們要刻苦地背大量單詞,因為你單詞量足夠的大,這樣才能把一個完整的句子脫口而出。
這些話聽起來似乎都非常有道理,實際上呢?其實這四條全錯了,沒有一條說的是正確的,我們學習語言不應該是這樣學習的。
第一,發音的問題,很多學生都在追求純正的美英或英音,這沒有一點錯誤。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練習標準發音的方法不是只聽標準的聲音,而是恰恰要聽各種各樣的發音。因為你發音不標準,並不是你的舌頭有問題,而是你的耳朵有問題。那些唱歌跑調的人,怎麼訓練他?並不是這個人的舌頭、嗓子有問題了,而是他聽就沒有聽準。在電視上曾經看到過訓練一些唱歌跑調的人,並不是訓練他的嗓音,舌頭,而是要訓練他的聽力,外語發音也是這樣。實際上外語發音不準的原因在於他聽的不準。一個12歲以下的小孩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這樣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你給他們什麼樣的聲音,他就能學的一模一樣。
我曾經在巴基斯坦看到一個中國小女孩跟一群巴基斯坦當地的小孩在一起玩,那些巴基斯坦的小孩非常純正叫這個小姑娘「蘭蘭」,說得特別的標準,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都是八九歲的孩子,經常在一起玩,他們的發音就是非常的標準,這些小孩從來沒有學過中文。但是對於一個成年人不一樣了,因為他的腦神經發育成熟了,模仿功能不具備了,那怎麼辦?就要讓我們的學生聽各式各樣的發音,然後在品味各種發音和標準發音的差異。我們要聽日本人、韓國人、印度人、法國人講英語的發音,甚至反覆聽自己的發音來找出發音錯誤的所在。在廣播學院中培養播音員也是這麼訓練的。他們也是來自全國各地,原來都有自己說話的口音,怎麼訓練標準話的口音呢?也是要不斷的讓他們聽,甚至讓他們聽自己的發音,然後跟標準話作對比,最後這個學生才能掌握標準的發音。
剛才說傳統的說法是讓學生一定要聽標準的發音,但作為一個中國人每天都在聽廣播,都在看電視,為什麼每個人仍然都帶著自己的口音?為什麼每個人還不能夠說標準的普通話呢?原因就在這裡,我們對聽力的訓練還不夠。
(責任編輯:旁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