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外地回杭後 持續咳嗽發燒近一周 感染了新冠病毒?醫生找出背後...

2020-12-23 杭州網

浙大一院

感冒、呼吸困難、四肢無力又發燒,65歲的王強(化名)既驚慌又害怕。難道,是返杭復工途中感染了「新冠」?在家自我隔離6天後,難受得好像要死過去一樣的王強,終於忍不住來到浙大一院發熱門診。幾經測試,他並未感染新冠肺炎,中招的,確是一種可以追溯上萬年的「白色瘟疫」,它,就是肺結核!

以為得了新冠肺炎?

醫生找出背後「真兇」

65歲的河南人王強(化名)常年在杭州做生意。2月26日,他和同歲的妻子在老家過完新年,便乘高鐵趕回杭州,籌備生意上的事情。新冠肺炎疫情還未完全消散,頗有防護意識的王強還把自己和妻子隔離在家中,儘量減少與外界接觸。

但他怎麼也沒想到,這個節骨眼上,他竟然開始持續咳嗽和連續低燒。「渾身軟綿綿,一點力氣也沒有,呼吸也前所未有的困難!」王強本來就患有焦慮症,隨著病情的持續,他更加提心弔膽、擔驚受怕——「難道是在高鐵上感染了新冠病毒?

3月2日,已經連續低燒6天的王強,自行服用退燒藥仍未降溫,眼瞅著丈夫越來越虛弱,原本擔心醫院會交叉感染的妻子,終於咬了咬牙,帶他來到浙大一院發熱門診就診。

「當時王強體溫37.5℃,持續低燒6天,有病例報告地區的居住史,還一直在咳嗽,符合新冠肺炎疑似症狀,當天就在9號樓4樓辦理住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醫師楊美芳介紹。然而蹊蹺的是,兩次採集咽拭子,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王強的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

後來,感染科副主任醫師楊美芳進一步詢問了解到,王強和妻子多年來在外跑生意,兩人向來身體康健。除了妻子三十餘年之前患肺結核治癒外,他們很少跑醫院。而且妻子最近一個月一直都有少許咳嗽,晚上會有出汗。但也就是妻子得過肺結核這一點,引起了楊美芳的注意。

果不其然,楊美芳對王強做了結核菌塗片和核酸檢測,結核菌核酸結果顯示陽性,被確診為結核病。

楊美芳推斷,很可能是妻子的結核病復發,傳染給了王強。因為結核病潛伏周期長達幾年至幾十年,且人體隨著年紀增大,免疫功能會有所下降,結核病很可能會在三十餘年前已經痊癒的妻子身上復發,夫妻二人長期親密接觸從而發生交叉感染。

這種林妹妹也得過的病

到底有多嚴重?

結核病在我國古代又稱「癆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引起的傳染病。這種病,中國每年發病數約為86萬人,患者數量是新冠肺炎的十倍,而且治療時間長,還有可能終身攜帶,對國人的健康威脅不容忽視。

肺結核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同樣會嚴重危害身體健康,不僅對肺部有很大損傷,如不及時治療,結核菌還可能會擴散至全身(除毛髮、指甲外),甚至造成死亡。《紅樓夢》裡的林妹妹得的就是肺結核。

肺結核在鏈黴素、異煙肼被發明前幾乎算是絕症,一百多年來,全球有兩億多人死於結核病。1945年,特效藥鏈黴素的問世使肺結核不再是不治之症。此後,隨著社會經濟和醫療水平的進步,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藥物相繼合成,更令全球肺結核患者的人數大幅減少。

但其實,肺結核對於人類的危害比很多疾病都要嚴重。據2017年WHO數據,全球估算結核病死亡數約為157萬,死亡率為17/10萬,結核病死因順位由第9位變為第10位。在全球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中,結核病死亡數最高的為印度(41萬),中國的結核病死亡數為3.7萬,結核病死亡率為2.6/10萬。

新冠肺炎和肺結核

傻傻分不清楚?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副主任朱彪主任醫師表示,肺結核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同屬於呼吸道傳染病,存在著很多共同之處,比如都有咳嗽、發熱、肺部感染等症狀,傳播方式都以呼吸道傳播和接觸傳播為主。但兩者之間存在本質上的不同,那麼新冠肺炎和肺結核如何鑑別呢?

1. 致病元兇

肺結核是結核桿菌感染所致,通過痰菌檢測可以明確。而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需要進行病毒核酸檢測或者病毒基因測序確定。

2. 發病症狀

肺結核以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為常見症狀,此外還有低燒、盜汗、乏力、胸痛、納差、消瘦等;肺結核潛伏期長,可達數年至幾十年。新冠肺炎以發熱、乏力、乾咳無痰,逐漸出現呼吸困難為主要表現,部分病人表現為腹瀉、腹痛;相比肺結核,新冠肺炎發病更快,發病時間為14天左右。

3. 傳播途徑

肺結核患者通過咳嗽、咳痰、打噴嚏將結核菌播散到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即可能受到感染。相比較而言,新冠病毒傳播途徑更多,主要以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為主,少數可通過糞-口傳播和氣溶膠傳播。由於新冠病毒傳播方式更多,傳染性更強。

4. 治療方法

肺結核雖然治療周期比較長,但有藥可用,治療方案更為成熟。新冠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既往的抗病毒藥物效果並不確切,治療上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

5. 預防措施

肺結核有相應的疫苗,那就是卡介苗,所有人出生時都必須接種,而新冠病毒屬於全新的病毒,目前為止還沒有研製出對應的疫苗,而且病毒結構單一,很容易發生變異,給疫苗研製帶來困難。

預防肺結核

這些人群要注意了!

朱彪主任醫師提示,對於肺結核,免疫功能低下、年紀較大或年幼者、以及感染HIV的人群更加易感,要多多注意鍛鍊與防護。由於肺結核易復發,感染潛伏期長,可能會出現無症狀的感染者。曾經患肺結核痊癒的人群,建議定期複查。對於其他健康人群,在家中要勤開窗、多通風,加強身體鍛鍊。

此外,在疫情期間,當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時,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在排除新冠肺炎可能時,也不能忽略了肺結核的可能。

相關焦點

  • 警惕孩子腹痛、出疹、發燒!兒童新冠感染症狀多樣,近一半無症狀
    據《世界報》報導,英國防疫研究專家發現,年齡在2歲到15歲之間的兒童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會出現與成年感染者不同的症狀。(圖片來自welt.de)最新醫學研究表明,到目前為止,兒童感染症狀並未得到足夠的關注和研究。
  • 感染新冠病毒後癌症神奇消失?是新冠病毒的作用嗎?
    2021年1月2日,發表在《BJ Haem》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一名61歲的英國惡性淋巴瘤男性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在後續的檢查中,患者的全身的腫瘤開始消退,經過PET/CT 掃描發現全身的腫瘤病灶開始消退!
  • 兒童感染新冠病毒最常見症狀是頭痛發熱
    原創 GlobalMD 全球醫生組織兒童感染新冠病毒最常見症狀是頭痛和(或)發熱《科學家》雜誌報導,一項示蹤新冠病毒感染症狀的智慧型手機App追蹤數據顯示,兒童和成年人感染症狀有所不同。
  • 我在美國求測新冠:一家發燒咳嗽,疑似接觸患者,但就是沒法檢測
    文 | CJ 編輯 | Vicky Xiao廖月(化名)在美國新冠疫情中心西雅圖金縣生活和工作,是一名9個月幼兒的母親。就在不久前,孩子出現了發燒咳嗽的症狀,夫婦兩人也相繼染病,檢測結果發現,他們得的不是流感。時值西雅圖新冠疫情暴發,是否廖月全家都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
  • 警惕孩子腹痛、出疹、發燒!兒童新冠感染症狀多樣
    【歐洲時報德國版微信公眾號 道德經】新冠疫情仍未消散,德國各地學校和幼兒園已經陸續開學,學生家長們對此有著諸多擔憂,儘管學校已經實行了嚴格的防疫措施,但家長們依舊擔心孩子所在的班級或校內出現確診病例。如果自家孩子出現發燒、喉嚨痛或其他疑似感染症狀,家長的心情就更加緊張。
  • 新冠病毒感染症狀都在這兒
    巴黎4月2日電(魯佳)從呼吸困難到免疫系統反應,法國的醫生們在工作中對於新冠病毒給人體造成的影響正在加深了解。 據《巴黎人報》報導,目前最常見的感染症狀是發燒(38至40攝氏度)、咳嗽、頭痛,可能三種症狀皆有,也可能只有其中某項。感染還可能引起胃痛、腹瀉等症狀。
  • 外媒:新冠病毒感染症狀緣何越來越多?
    參考消息網5月17日報導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5月15日刊發題為《為什麼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冠病毒感染症狀?》的文章稱,新冠病毒除了侵害肺外,還會攻擊其他許多器官。相關專家認為,這很可能導致了人們目前看到的越來越多的感染症狀。
  • 病毒感染高發,兒科門診又被擠爆!醫生提醒:抗生素對該病毒無效
    「開學兩天就開始鼻子塞、流鼻涕,接著咳嗽,反覆低熱一周」 「七個月寶寶,發燒38度、流涕、打噴嚏」 「每個班裡差不多二三十個孩子感冒發熱的,作為老師的我也中招了!」 這些孩子無一例外都檢出了鼻病毒!
  • 金斯瑞解讀丨兒童新冠病毒感染,症狀可能不是從咳嗽開始
    新冠病毒自爆發以來已席捲了全球大多數國家,並且還在持續蔓延中。我們都知道,冠狀病毒肺炎的主要臨床表現就是發燒和呼吸系統症狀,主要感染者年齡不限,危重症疾病和死亡的高危人群以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潛在疾病的老年人為主,而有關兒童中COVID-19特徵的詳細信息仍然匱乏。
  • 新冠病毒感染症狀 如何避免?懷疑感染怎麼辦
    感染病毒的標誌和症狀 加拿大公共衛生部(PHAC)說,有四個主要的症狀需要注意:發燒、咳嗽、呼吸困難和肺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說法,症狀還包括「疲倦、疼痛、鼻塞,流鼻涕、喉嚨痛或腹瀉」。
  • ...倫敦新冠病毒檢測:出院時還在發燒咳嗽,醫囑6小時一次撲熱息痛
    這裡是全英指定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之一。抵達醫院後,她先被送進診療室進行檢查、輸液和採血,緊接著有護士為她採集咽拭子標本,以做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小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護士小姐姐拿著四根棉籤來給我做核酸檢測,她把棉籤依次插進了我的左鼻孔、右鼻孔,另兩根伸進了喉嚨。」
  • 發燒、咳嗽、拉肚子怎麼辦?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盤點近一周來的諮詢,家長提問中出現得最多的三大關鍵詞就是:發燒、咳嗽、拉肚子。如果在平日,小症狀可能家長憑經驗給孩子吃點藥,問題嚴重點就直接跑醫院。但現在特殊時期,孩子一點點「風吹草動」,家長就會聯想到病毒感染,想帶孩子上醫院,又怕交叉感染的風險,非常糾結。
  • 男孩反覆發燒原是感染EB病毒 醫生提醒勿親吻孩子
    高燒一周!眼瞼都腫起來了!幾天前,泰州海陵區7歲男孩小輝(化名)突然出現發熱的症狀,吃了退燒藥後好轉,但藥效一過熱度就又上來了。小輝的父母以為,天氣轉涼,小孩子感冒發燒很正常。可兩天過去了,小輝的燒還是退不下來,眼瞼明顯變得浮腫。夫妻倆趕緊帶孩子來到泰州市人民醫院就診。此時,小輝的體溫達39.1℃。
  • 兒童咳嗽發燒當心腺病毒感染 蘇大附兒院兩個月收治5例患兒
    蘇報訊(記者周函)寶寶咳嗽、發燒,沒想到竟是腺病毒作祟。近日,6個月大的陽陽因腺病毒感染引起肺炎,一個多月連續兩次住院。記者從蘇大附兒院呼吸科了解到,近兩個月來,該科室已接連收治5例腺病毒肺炎患兒。據了解,該病嚴重時可致殘甚至致死,需引起注意。
  • 憋氣10秒不咳嗽就沒感染?關於新冠病毒新近的傳言與事實
    ▲傳言2:抗生素能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感染。事實:抗生素對病毒無效,只對細菌有效。新冠病毒是一種病毒,因此不應將抗生素用作預防或治療手段。然而,如果患者因新冠病毒而住院,可能會接受抗生素治療,因為有可能同時感染細菌。▲傳言3:吃大蒜能預防感染新冠病毒。
  • 《急診科醫生》因神預言新冠病毒走上巔峰
    講述了急診科醫生們一起攜手克服種種困難,救治患者,救贖自我的故事。該劇在當年播出後,豆瓣評分只有6.1分,口碑不如人意,近70%的人評分只給了三星包括三星以下。沒想到在時隔三年之後重新播出,卻因為「神預言」新冠病毒而翻紅。
  • 親歷倫敦新冠病毒檢測:出院時還在發燒咳嗽,醫囑6小時一次撲熱息痛
    抵達醫院後,她先被送進診療室進行檢查、輸液和採血,緊接著有護士為她採集咽拭子標本,以做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小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護士小姐姐拿著四根棉籤來給我做核酸檢測,她把棉籤依次插進了我的左鼻孔、右鼻孔,另兩根伸進了喉嚨。」
  • 包頭6歲男孩咳嗽發燒6天,家長竟選擇在家「自愈」!結果……
    一天,小石突然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爸爸媽媽認為孩子不小心「感冒」,也沒太在意。 在小石「感冒」後的前3天時間裡,小石父母在家自行給他服用感冒藥物,體溫暫時退至正常後就以為沒事了。誰知,之後小石體溫再次升高,最後竟持續五六天。同時,小石出現陣發性連聲咳、有痰不會咳出、劇烈咳嗽時伴嘔吐等症狀。
  • 咳嗽兩個月了,難道是感染新冠病毒?家裡消毒過度 害得女主人哮喘
    阿霞(化名)咳嗽兩個多月不見好,擔心自己得了新冠肺炎,一查原來是消毒劑使用不當,誘發了哮喘。福建省級機關醫院呼吸內科滕忠強副主任醫生提醒,應注意正確使用消毒劑,特別是哮喘患者。兩個多月前,阿霞出現咳嗽症狀,但沒有發燒。她擔心疫情期間上醫院有風險,就自己吃了家中備用的止咳藥。
  • 治癒者|染新冠病毒孕婦緊急剖腹產:寶寶未感染,本人已出院
    受訪者供圖許佳今年26歲,家住武漢市礄口區,1月23日開始發熱,並伴有咳嗽、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狀。隨後幾天,許佳持續發熱,並一度燒至38攝氏度,咳嗽愈加嚴重。她27日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檢查。當時已懷孕9個月的她,擔心自己感染新冠肺炎,更擔心腹中的孩子通過母體被感染。27日,她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讓她十分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