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月,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分為東北軍區和東北野戰軍,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改為東北軍區和東北野戰軍領導機關,東北軍區作為解放戰爭時期六大軍區之一,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其建制下有10個軍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10個軍區當時分別由誰擔任司令員?後來他們成就又如何呢?
首先第一個軍區遼東軍區,司令員蕭華,他參加革命時只有13歲,在17歲時他就擔任師政委一職,抗戰時期他率部隊在冀魯一帶開闢根據地,被人們稱為「娃娃司令」。
抗戰勝利後,根據上級指示,他統一指揮從山東抽調部隊橫渡渤海,進軍東北,被任命為遼東軍區司令員,後來他又陸續出任過東北軍區第一前線指揮所政委,東北野戰軍特種兵司令員,第13兵團政委,新中國成立後他被調到空軍擔任政委,1955年他被授予上將軍銜。
其次是第二個吉遼軍區,司令員周保中,早年間他考入雲南講武堂學習,畢業後加入滇軍效力於國民革命政府,後來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受上級指示前往蘇聯學習。
九一八事變爆發,他回國,隨後在牡丹江一帶組織發動抗日武裝鬥爭,曾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軍長,而周保中從土地革命到解放戰爭時期就一直活動在東北地區,1946年他任吉遼軍區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他主要負責政務工作,相繼擔任雲南大學校長,西南政法學院歷史上首任院長等職務,1955年他被授予了勳章,不過沒有授予獎章。
第三個冀察熱遼軍區,司令員蕭克,他畢業於黃埔第四期,土地革命時期,他先後在三大方面軍都擔任過指揮員,抗戰爆發後,他出任120師副師長,解放戰爭中他被任命為冀察熱遼軍區司令員,之後又被調往華北軍區擔任副司令員,1949年又被調回東北,擔任第四野戰軍第一參謀長,參與指揮部隊南下,橫渡長江,進軍中南。1955年他被授予開國第一上將。
第四個松江軍區,司令員是陳光,這是一位非常厲害的將軍,他曾先後擔任過紅一軍團代軍團長,115師代師長,解放戰爭中,他歷任松江軍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等職,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過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兼廣州警備區司令員,可惜的是在大授銜時他已經去世了。
第五個合江軍區,司令員是陳伯鈞,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他先後歷任紅六軍團參謀長,359旅旅長,解放戰爭打響後他被派往東北任合江軍區司令員,後來第四野戰軍成立,他晉升為第12兵團副司令員,率部參加了衡寶、廣西等戰役,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上將。
第六個牡丹江軍區,司令員是劉子奇,在抗戰時期他曾是陳伯鈞的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他前往東北,擔任牡丹江軍區司令員,在第四野戰軍成立後,他被任命為165師師長一職,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擔任過湖南軍區參謀長,廣東軍區副司令員的職務,1955年他榮獲少將軍銜。
第七個黑龍江軍區,司令員是葉長庚,抗戰中他主要活動於晉察冀地區,抗戰勝利後,他率部進軍東北地區,解放戰爭中,他歷任黑龍江軍區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第50軍第一副軍長,新中國成立後,他調江西軍區任副司令員,1955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
第八個嫩江軍區,司令員是倪志亮,我軍有名的將軍大使,畢業於黃埔軍校,抗戰中任129師參謀長一職,抗戰勝利後,他就前往東北,先後擔任吉江軍區司令員,嫩江軍區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他被選為大使,從此開始了自己的外交生涯,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中將。
第九個遼吉軍區,司令員是鄧華,他在軍中被稱為「軍政雙全」,既能做好政治工作,又能帶兵打仗,解放戰爭中歷任遼吉軍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司令員,第四野戰軍15兵團司令員等職。
後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還當過志願軍司令員的職務,1955年授予他開國上將。
第十個內蒙古軍區,司令員是烏蘭夫,蒙古族,率領蒙古人民為我國的解放事業奉獻了自己的畢生,解放戰爭中他率領的蒙古軍區劃入東北軍區建制下,先後參與了平津戰役,遼瀋戰役,1955年烏蘭夫被授予了上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