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恢復軍銜制,成都軍區正、副司令員都有誰?授予什麼軍銜?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三大主線貫穿始終,即百萬大裁軍、改革開放、對越反擊戰。其中,百萬大裁軍從八十年代初期都開始醞釀,1985年正式開始,並將十一大軍區調整為七大軍區,成都軍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起來的。
實際上,百萬大裁軍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我軍走向正規化、現代化、信息化。百萬大裁軍是戰鬥力的重塑,恢復軍銜制,則是我軍實現正規化的重要舉措。1988年9月,我軍正式恢復軍銜制。那麼,我軍恢復軍銜制之際,成都軍區正、副司令員都有誰?授予什麼軍銜?
司令員 傅全有 中將
傅全有生於1930年11月,山西原平人。1946年10月,傅全有參軍入伍,歷經解放戰爭、抗美援朝。1983年,傅全有就已經是南京軍區第一軍軍長。任職期間,傅全有率部參加兩山輪戰。
戰後,傅全有越級提拔為成都軍區司令員,時任成都軍區政委是萬海峰。1988年9月,傅全有被授予中將軍銜,萬海峰被授予上將軍銜。1990年,傅全有轉任蘭州軍區出任司令員,後任總後勤部部長。1993年6月,傅全有晉升為上將軍銜。
副司令員 張太恆 中將
張太恒生於1931年,山東廣饒縣人。1944年9月,張太恆參加八路軍,出任山東墾利縣大隊交通員,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9年,張太恆擔任建國十周年大閱兵第一方隊軍事學院方隊軍旗手。
1985年6月,時任28軍軍長的張太恆出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1988年9月,張太恆被授予中將軍銜。1992年10月,張太恆出任濟南軍區司令員,躋身正大軍區級。1994年6月,張太恆晉升為上將軍銜。
副司令員 馬秉臣 中將
馬秉臣生於1928年,河北阜城人。1946年,馬秉臣參軍入伍。解放戰爭期間,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廣西戰役、解放海南島等重大軍事行動,都留下了他戰鬥的身影。截止到1984年,馬秉臣已經是11軍軍長,並參加了對越反擊戰。1988年9月,時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的馬秉臣,被授予中將軍銜。
副司令員 廖錫龍 少將
廖錫龍生於1940年6月,貴州思南人。1959年1月,廖錫龍參軍入伍。截止到1983年2月,廖錫龍已經是11軍31師師長。1984年,廖錫龍在南疆對越作戰中表現優異,一年之內從師長變成11軍軍長。
1985年6月,廖錫龍出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躋身副大軍區級。1988年9月,廖錫龍被授予少將軍銜。1995年7月,廖錫龍出任成都軍區司令員。2000年,廖錫龍被授予上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