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當年的廢品回收站

2021-01-21 新民晚報

回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垃圾回收及處置,只有你不屑小利扔棄的,沒有「投胎無門」的。

越是臨近7月,上海的垃圾分類越是熱火朝天,已成全民最關注的話題,對此,我簡直興奮雀躍——這是繼往開來、移風易俗、素養提升的全民升華。

垃圾分類的全民投入,善莫大焉:它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提升到一個新高度的呼喚,是全新良俗素養的補納,是助益青山綠水、珍惜天物的積極舉措,總之,怎麼想開去,都是喜滋滋的,都不為過!

我有個年近七旬的親戚,是原廢品回收站的負責人。她聽我說日本人的垃圾分揀已逾88種,竟流露不屑,她說,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們的垃圾回收及處置,如果自稱老二,舉世沒人敢僭越。那時垃圾分類回收,組織嚴密,流程井然,調撥有序。回收的品類,細到令人作嘔:雞鴨毛、廢電池、牙膏皮、肉骨頭、甲魚殼、桔子皮、碎玻璃、破棉絮、布角料、眼藥水瓶、各種料瓶、各色「敝履」、長短髮辮、揉皺汙損的垃圾紙、燈泡日光燈管,而各款書報、破銅爛鐵則屬VIP檔次。總之,只有你不屑蠅頭小利扔棄的,沒有「投胎無門」的,除非回收站也愛莫能助。

有些市民嫌分揀擾心,可當時回收站的工作人員卻「擺開八仙桌,接待十六方」地盡職敬業:以收廢紙為例,細分為大報、小報、雜誌、書本、黃板紙、雜揉紙、保密紙(如那時不公開訂閱的《參考消息》)。每逢寒暑假集中湧來的32開課本又得專項綑紮。再如雞毛與鴨毛,鴨毛取絨每斤7元,雞毛僅4分,要嚴格分檔,要剔出混跡其中的白細雞毛;女孩子的剪髮辮,一叢亂發,接手者耐心理順,丈量後按色澤等論價。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敝履」:純塑料的與夾雜海綿的,同鞋不同命;破套鞋與破跑鞋,同種不等值,而「同根生」的破套鞋,因有無內襯絨而昆仲有別……

真讓人開眼。難怪敝親朋自豪地說,要比垃圾分類,「日本人還嫩著呢!」

就憑著這股持續精細的較勁,我們笑到了物資充沛的今天。可是,我們不能「一闊臉就變」。在上海,人稱卑夷、等而下之人為「垃圾」。然而,風物長宜放眼量,垃圾其實是蓬頭垢臉的「垃圾千金」!僅舉一例:塑料入土,200多年不降解,毒化土壤;入海,傷害生靈。如若分揀回煉,一噸廢塑料能獲600公斤汽油,人稱「二次油田」!所以,付出是有返償的。

垃圾分揀,好比去中藥房學配藥,一時眼花繚亂,滿心嘀咕。可萬事開頭難,有外力推一下,漸成良俗也將成為舉手之勞。學分類被逼瘋?不,恰似新生的陣痛!不久,2400萬人「齊刷刷」地習以為常,你我還不引以為傲?(黃柏生)

相關焦點

  • 鐵山港長期回收矽膠價格多少廢品站
    鐵山港長期回收矽膠價格多少廢品站回收矽膠肖先生,勝天矽橡膠回收MKnjwsHDIADdhgs。專注有機矽回收;矽膠製品 模具矽膠 各類矽油 矽膠廢料 矽膠原料,從事全國各地各區域的矽膠回收!
  • 漳州市區竹圍新村 廢品回收站開在小區裡
    回收站的物品,經常堵住通道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明確規定不能設在小區裡的廢品回收站,卻出現在了薌城竹圍新村小區裡,回收來的廢品,經常堵在小區的通道裡,而一些不要的垃圾,則常常塞滿小區的垃圾桶  記者從薌城區工商局獲悉,這個廢品回收站屬無證經營,已由巷口工商所下發通知書,責令10日內搬走。小區的回收站廢品常堵通道  在竹圍新村5棟和9棟之間的通道處,一名婦女正從自行車後架上撤下一堆廢舊紙箱,並費力地將這些紙箱拖進小區內。
  • 廢品回收站的老闆娘 嚇得忘記還有4個滅火器
    喬司鎮永和村有家廢品回收站著火,整個倉庫都被燒光了。  我們趕到現場時,一輛消防車在救火,另一輛停在巷子裡。路面上全是積水,三四釐米深,塑料的燒焦味嗆得人直咳嗽。  廢品回收站開在一家倉庫裡,門口的高壓電線桿被煙燻得漆黑。  這時,消防車裡的水用完了,水槍一停,火苗就像鑽出地面的野草,眨眼間又燒得很猛。  「我吃過午飯準備刷碗,聞到有煙味,就跑出來了。看到倉庫門口的廢品堆裡在冒煙,火很快就燒起來了。」邱女士說,火燒得那個快啊,也就三五分鐘時間,整個倉庫全燒起來了。
  • 臺軍淪為「廢品回收站」,蔡英文難辭其咎
    現在的臺軍,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廢品回收站」。也正因如此,臺軍演習時意外事故頻發,問題幾乎都出在臺軍武器裝備過於老舊身上。民進黨當局要對這些事負有極大的責任,妄圖「以武謀獨」,以至於事故多發,債留子孫,到最後也只有死路一條。「廢品回收站」自川普上任以來,「美臺」軍售變本加厲。
  • 廢品回收站起火仨滅火器全過期(圖)
    記者 陳陳 攝影 王濤  城市快報  昨日凌晨1點半,河東區萬辛莊大街一個體廢品回收站發生火災回收站負責人試圖利用回收來的3個滅火器滅火,但因滅火器全部過期無法使用,延誤了自救時機。  事發時,回收站負責人鳳如福提起其中1個滅火器準備滅火時,卻發現這個滅火器根本沒有膠皮管。他又拿起另外一個,這個滅火器的金屬把手損壞了,也無法使用。第3個滅火器仍舊是壞的。無奈之下,鳳如福只得撥打119。趕來的消防隊員用了10多分鐘撲滅大火。
  • 晉江永和:加工機器著火 引燃整個廢品回收站
    閩南網7月10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見習記者 唐瀅 通訊員 吳文霞 許逸鵬 文/圖)今日上午9時15分,晉江市永和鎮一廢品回收站突發大火,火勢猛烈,情況緊急。晉江消防大隊安海中隊接到報警後,立即調集消防官兵趕赴現場處置,火勢終被控制。
  • 「打遊擊」收廢品越來越難?傳統廢品回收行業亟需轉型
    老李也做了20年的廢品回收生意。這麼多年,他目睹一位位同行「轉型」:成功的人搞起了大型回收站,靠大宗貨源掙錢;還有跟他一樣的人,從蓬勃而起的工廠區找貨源。「也有不少人幹不下去改行了。」在老李看來,以往模式的消失,標誌著廢品回收的黃金時代過去。即便是老張,他也放棄了居民區裡的廢品回收。「一家也就幾斤十幾斤,太少了。」
  • 「網際網路+廢品回收」方興未艾
    近兩年,一些公司嘗試對廢品回收進行「網際網路+」改造,手機預約下單,廢品回收一鍵搞定,類似的上門服務更加受到群眾的青睞,可以說,「網際網路+」的新模式再一次撬動了廢品回收「舊」市場。「回收小哥」上門回收廢品。家住高平市新北小區的李女士,過去常常為處理家裡的各種廢品發愁。
  • 幼兒園樓下 廢品站垃圾成堆
    昨日,石坪橋,幼兒園樓下的廢品回收站將廢品擺了一地。記者 張永波 攝幼兒園樓下還有網吧本報訊(記者 萬麗萍)昨天,家住九龍坡石坪橋的洪先生給本報打進熱線稱,他準備將兩歲的兒子送進石坪橋附近的一家幼兒園,卻發現幼兒園樓下竟有三家廢品回收站。
  • 線上回收平臺與傳統廢品回收形式相比,它有哪些優勢
    樂清廢品回收,在家裡,每個人要麼等著走在街上收集廢品的人來收集,要麼自己把它們送到回收站。近日,齊魯晚報記者走訪市區發現,從今年8月份開始,一些社區悄然推出了網上廢品回收平臺,市民只需點一點手機就可以不出家門銷售廢品。 12月8日,家住楊柳國際新城的市民蘇先生打開微信小程序,輸入地址,點下預約確認,20分鐘左右,一位開著小貨車的「回收小哥」來到家門口,將其家中的廢紙悉數收走。
  • 點點手機,上門回收!濟寧這個小區居民廢品回收方便不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孔媛媛 劉宗輝過去,家裡有不用的廢紙盒、廢舊家電、舊金屬等,大家不是等著走街串巷、收廢品的人上門來收,就是自己運到回收站。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走訪城區發現,從今年8月開始,線上廢品回收平臺就在部分小區悄然上線,市民只需點一點手機,就能足不出戶將廢品賣出。12月8日,家住楊柳國際新城的市民蘇先生打開微信小程序,輸入地址,點下預約確認,20分鐘左右,一位開著小貨車的「回收小哥」來到家門口,將其家中的廢紙悉數收走。「沒想到手機輕輕一點,就有人上門回收廢品,好方便。」
  • 河南省商丘民權一大型廢品回收站嚴重擾民環保局監而不管
    廢品收購站從業人員環保、衛生意識淡薄,收購的廢品往往要存放一段時間,臭味沖天,在流通過程中產生二次汙染,對環境衛生產生較大影響;金屬廢品通常要切割,噪音刺耳,夜間常常有大貨車裝運廢品,噪聲嚴重擾民。二、易燃易爆,安全隱患。
  • 廢品回收價格下跌 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從事廢品回收工作
    廢品回收與製造業密切相關,一直被視為「經濟晴雨表」。但是經過連日來的採訪發現,由於廢品回收價格的下跌,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從事廢品回收工作。單從價格上看,有些廢品已經近似回收成本,有些甚至低於回收成本,從而失去了回收價值,成為介於廢品和垃圾之間的「中間品」,廢品行業也因此陷入萎縮。   收舊行業全面「遇冷」   現如今,走街串巷喊著「收廢品」和舊物品的人越來越少,已經很難遇到,即便是遇到還會把價錢壓得特別低。
  • 包頭九原區各種廢品回收
    包頭九原區各種廢品回收剪切 剪切處理主要針對長度超過一定尺寸的型鋼、軸以及各種大型的金屬結構件,進行冷態剪斷。 壓塊 又可稱為打包。主要針對體積鬆散的管材、容器、輕薄料、散粒料、粉料等。目的一是減少容積、便於裝卸和運輸;二是製取高密度料塊,便於煉鋼工藝。 廢品回收分為很多種,例如鐵、銅、鋁、電線、電纜、舊物質、舊金屬、不鏽鋼等等。
  • 紙丟丟網際網路回收廢紙的出現將會顛覆傳統廢品回收行業
    紙丟丟涉及的鏈條並不在廢品的處理,而是在回收階段,簡單操作易快速拓展市場。  傳統的回收的模式就是寫字樓、超市和商戶這樣的廢品源聯絡收廢品的三輪車,他們把廢品賣給大大小小的回收中心,回收中心會把廢品進行簡單分類,再賣給專門的打包站,造紙廠和塑料廠再從打包站這裡購買廢品,進行再生產。」  在這整個交易環節中,廢品的價格會被抬高。
  • 廢品回收人性化 和諧共勤你我他
    共勤村在近幾年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期間,按照區、鄉各級安全生產工作要求為消除安全隱患將轄區內多家廢舊回收站依法取締,持有正規執照的回收點也被遷移至遠離城區的區域。勤興花園小區地處城鄉結合部外來務工人員較多,轄區居民每天產生大量可回收廢品,特別對於一些弱勢群體來說,收集這些廢品可以給他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但如何合理地回收成了居民們的大難題。隨之而來就出現了樓道、公共區域廢品堆放不文明行為,既破壞了小區的環境秩序,也給村委會、物業公司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 靠收廢品月賺2萬?不稀奇!廢品回收「一本萬利」,比你想的賺錢
    提到「一本萬利」這個小企業或小項目,很多網友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手機貼膜、特色小吃、化妝品微商等行業,而實際上,被我們忽略的還有一件事,那就是「廢品回收」。廢品回收行業是「隱藏的暴利行業」之一,它常常被大多數人所忽略。大家都知道廢品隨處可見。
  • 主營電子電器,「廢品大叔」開啟廢品回收+網際網路新模式
    如採用網際網路+回收渠道、軟硬體相結合的「物盡其用」,自建回收人員體系+上門服務模式的「再生活」,共享經濟模式的全品類O2O廢品回收平臺「回收哥」等。近日,獵雲網接觸到的「廢品大叔」是一個以電子電器(包括五金貴重金屬)為主營的全品類廢品交易平臺。
  • 垃圾回收四十年①|民間廢品回收網絡是如何形成的
    2014年左右,北京的廢品回收從業人員達到歷史高峰,近30萬人(根據過去多年和不同環節廢品回收從業人員訪談後得知的大概數據)分散在廢品回收、分類和再利用各個環節,每天將北京產生的廢品有效地收集、分類後,送到下遊再利用,其中每個廢品回收人平均服務100人左右。
  • 網際網路+賣廢品回收O2O企業期望六千億市場
    見習記者 危昱萍 北京報導  家中廢品堆積,想妥善處理時卻因為找不到回收人員或者回收人員服務太差,而寧願直接丟棄,是許多人處理廢品的常態。如今,一批回收O2O企業希望融入網際網路基因,為居民解決賣廢品難的問題。  根據商務部統計,2014年我國十大類別的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約為2.45億噸,回收總值為6446.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