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夏鳶
職場猶如戰場,我們要徵服的不是競爭對手,而是我們自己。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放長假過後是不是不想上班?平時休息的時候覺得時間太少了,睡一覺或者玩個遊戲時間就過去了,但是只要去公司工作,一坐到工位上,就仿佛度日如年,渾身不自在。久而久之,你就會覺得自己的目標感不是那麼強了,失去了自己工作的意義和價值。
說到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其實有些人的想法很簡單,就是養家餬口,隨便找個工作就可以,因為公司可以幫你交一部分保險錢;還有的人,工作是為了一個自己期待的目標,為了自己的夢想,也是為了自己變得更好,更優秀,能做出理想的成績。無論你是哪一種類型,都避免不了在職場上出現精疲力竭症,而當你的精疲力竭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職業倦怠,甚至是更加糟糕的情況。
那要如何解決精疲力竭,擺脫職業倦怠呢?《自我驅動心理學》這本書就可以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史蒂文·貝格拉斯,他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也是哈佛醫學院附屬機構的成員。長期關注職場人士的心理問題,並幫助過成百上千位成功人士戰勝了職業疲勞。在這本書裡,貝格拉斯博士分析了人們為什麼會出現精疲力竭症,以及如何擺脫精疲力竭症,走出職業倦怠期。
本書總共有9個章節,主旨就是在傳遞一句話:在人生的旅程中,最大的敵人只有自己,與其去徵服高山,還不如學會徵服自己的內心,只有自己把心態放平穩,勇於面對自己的弱點,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從而走出困境,體驗更多美好的事物。
01什麼是精疲力竭症?
據作者多年的研究,精疲力竭症常常是由持續不斷的微小瑣事引發的,症狀表現為成功之前的焦慮以及成功之後的倦怠,即:你努力實現了目標,並期待人生能有改善,然而結果並沒有如你所願。
02為什麼會出現精疲力竭症?
很多大咖或是明星都出現過精疲力竭症,比如書中提到的喬丹,他退出職業籃壇的原因就是因為出現了精疲力竭症,就是說很多成功人士,在真正成功的那一瞬間會失去很多其他重要的東西,比如地位和讚揚,這些東西其實在他們心裡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時候比他們的事業還要重要,這就是人們都需要的精神寄託。
往往後盾的力量是特別重要的,比如家庭主婦、全職媽媽,她們雖說每天在家裡忙碌、帶孩子,但是辛苦的程度比上班的人來說還要累,她們更需要家裡人去理解、去安慰、去支持。如果此時遭遇了家裡人的不理解,甚至是責備,日積月累,就會出現精神方面的問題,比如情緒崩潰,更嚴重的話可能會得抑鬱症。這些病症的前提其實都是因為缺乏精神寄託,沒有人去理解。一個人壓力過大的話,就會導致不良的後果。
那麼對於職業人士來說,之所以會出現精疲力竭症,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這些人在獲得了成功後,並沒有達到他們理想的一個狀態,他們會覺得心裡空落落的,不知道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往往會自我設限,導致太在乎他人的看法了,從而自己做事畏首畏尾,總是擔心被他人指責或說教。當這種精疲力竭症到達一個頂峰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過激的行為,不管是身體上的還是心理上的,都會生病。
03如何預防精疲力竭症?
上面說到了出現精疲力竭症的原因之一是自我設限。那麼想要預防和擺脫精疲力竭,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就是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當這些成功人士還不是成功人士的時候,他們都只是普普通通的人,跟你沒區別,只是他們太過於想追求成就了,所以才會導致壓力的到來。只有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才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負責。
人生不設限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一切都是未知的時候,你說不準前方會面臨什麼,你也不知道你的潛力到底有多大,既然這一切都是未知數,何必給自己定一個條條框框呢,與其讓自己被束縛在固有的思維模式裡,還不如讓自己敞開心扉,去大膽地嘗試挑戰,大膽地去試錯,哪怕你失敗了,但是這個過程你是在成長,也是在享受人生的美好。
04如何讓自己恢復鬥志,享受美好人生?
人生不設限的想法有了,但還是缺乏鬥志怎麼辦?不想三分鐘熱度的話,就要給自己制訂一些可以執行的小目標,以及需要定期對自己進行梳理,不管是對你的工作,還是對你現在所做的某一件事情,因為只有定期梳理和復盤,才能找到自身的問題,自身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自己有問題,還不知道改進,那才是真的可怕。
4.1 找到自己的良性壓力
可以與同頻夥伴,或者是支持自己的人多交流,尋求事業上或者是生活上的一些必要幫助。因為有時候一個人想問題是片面的,可能會容易跑偏,如果能尋求到專業人士幫助的話,他們的觀點多少對你來說是一種建議,你也會少走彎路。
比如你加入社群學習,每天都需要打卡,可能是押金制,也可能是自願制,但不管是什麼樣的規則,你看到其他人都在努力的時候,你肯定也會想到自己也該努力了,要不然就會掉隊,或者是拿不回押金,在這種壓力的作用下,你會更加看清楚自己的目標,會堅持去做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久而久之,當你把這種事情變成習慣時,你就不會為了打卡而打卡了,這就是良性壓力,能夠促使你前進的動力。
4.2 定期對自己進行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對自己工作或者能力的一個復盤,也可以是對某件事情進行復盤,然後找出其中的問題所在,並制定出相應的執行計劃就可以了。
當你是第一次進行自我評價時,也可以用書中的方法,就是找到自己的關鍵詞,比如是否專一、是否堅持不懈、是否熱情等等,這些美好的關鍵詞,是決定你後面做計劃、做事的一個基礎。如果你本身就處在倦怠期、或者是本身就比較頹廢,那麼你就需要真實的面對自己,問問自己最喜歡什麼,最想獲得什麼,也許有的時候,不一定非得是多麼大的一個榮譽,也許就是很小的小確幸,也能夠激發你的驅動力。當你的驅動力被激發後,你就可以按照上面所說的,去復盤自己做的事情了。
4.3 對新事物永遠保持好奇心
書中說到了一個詞,那就是貪婪,這裡的貪婪不是貶義詞,而是非常熱血的一個詞語。貪婪就是渴望新事物,對所有沒有接觸過的東西都保持好奇心。古話說得好,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對於新事物而言,你接觸的東西越多,對你來說越有利,無論是對你的事業,還是對你的生活,都是前途無量的,都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的榮譽,讓你獲得成就感與認同感。
05寫在最後
無論是外界壓力,還是你自己的過多負擔,都會導致精疲力竭,職場人士有他們所謂的職業倦怠,家庭主婦也有她們所謂的精神不濟。其實這兩個方面都存在一個原因,那就是你不能徵服自己的內心,俗話說,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這句話特別對。在做事之前要勇於面對自己的內心,自己有弱點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對和逃避。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著不同的經歷,這些經歷當中肯定是有歡喜,也有淚水,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但是當你遇到困境的時候,就要坦然面對它,才能徵服自己的內心的恐懼。
就如同爬山一樣,你要想的是,我一定要爬上山頂,因為山頂有更多美好的風景在等著你;但爬到一半你累了,走不動了,是不是就會停滯不前了呢?山頂就好比你的人生終極目標,如果你走到一半遇到了困境,你該如何解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去解決的事情。
當你的人生階段中,有那麼一個時刻處在了倦怠期,想要重燃鬥志,你就應該做一些真正讓自己感到開心快樂的事情,做一些讓自己容易進入心流時間的事情,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享受其中,從而重新找到前行的動力。
《自我驅動心理學》的真諦就在於,徵服高山,不如徵服自己的內心。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開心,都需要幸福,要記住,幸福是一個動詞,只有通過我們自己帶動它、感受它,才能讓幸福使然,才能讓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
釋放健康的激情——只有保持健康向上的激情,人們才能克服挫折,勇往直前。
作者:夏鳶,一個來自北京的85後可愛寶媽,熱愛手帳、閱讀、古風、攝影的慢熱天蠍一枚,懷抱著一顆溫暖的心挑戰自我,喜歡一切文藝且美好的事物。力求成為一個會運營的寫作人,以追求夢想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