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保證了個體生命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後,另一個問題就產生出來。由於個體的衰老不可避免,因此,如果要維持種群的持續存在,就必須有年輕的個體來對種群進行補充,繁衍的作用就不言自明了。
【1】財富之爭
皇后將貝利撒留的財產中的3000磅黃金上交給皇帝,其餘的又還給了貝利撒留。這筆財富是貝利撒留在徵服汪達爾國王和東哥特國王時從戰場上獲得的。正是這筆財富,很久以前就成為皇帝和皇后抓住的把柄,那時它就時時咬噬著他們嫉妒心的傷痛之處。他們認為,除了帝國的金庫外,那筆財富對任何人而言都太大了。
而且,他們說貝利撒留私吞了大部分財富,這些在徵服戰爭期間俘獲的財產理應屬於國家,而貝利撒留只上交了一小部分,少得幾乎不值得皇帝接受。
然而,當他們打算清算貝利撒留得到的財產時,總是遭到人們的反對,因為他們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去懲罰他,所以就一直保持沉默。而現在皇后發現貝利撒留的內心極度恐懼,於是乘機設計給他一擊,一舉將其財富分走大半。
心理學感悟:嫉妒和貪婪的人總能找到佔有別人財富的藉口,因為有強大的欲望作為他們行為的驅動力。
【2】與春天有個約會
美國哲學家桑塔亞那選定春天的某一天結束他在哈佛大學的教學生涯。這天,在哈佛大學禮堂講最後一課的時候,一隻美麗的知更鳥停在窗臺上,不停地歡叫著,正好這時他的演講也結束了。
桑塔亞那出神地打量那隻小鳥,許久,才轉向觀眾,這樣宣告他的演講結束:「對不起,諸位。失陪了,我與春天有個約會。」
心理學感悟:積極美好的心理,是幸福生活的保證。
【3】達·文西的最後日記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畫家達·文西臨終時已經不能開口說話了。他用眼睛向在病床前侍候他的用人示意,讓他們拿來紙和筆。
達·文西在病床上十分費力地寫下了人生最後一篇日記:一生過得很美好,夜裡一定會睡得很香甜。一生利用得充分,臨終一定會覺得很幸福。可惜的是,我一生中從來也沒做過一件值得一提的事。
心理學感悟:越是懂得多的人,內心越是謙虛。
心理學的概念應用經常帶給我們一種錯覺--我們只有在最為特殊的情況下才會意識到這門科學是以生物的思維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什麼是思維?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對於這一問題的思考和探討,將引導著我們步入智慧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