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寫到大家的日常工作細節了,我之所以一直不寫太多日常工作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是因為這裡面的具體事情太複雜,嚴格跟個人情況和具體客觀情勢相關。
並且,職場中最常見的一個命題,叫做「如何與人相處」,包括跟大領導、上司、隔壁部門主管、平級同事、下屬,以及客戶、供應商、政府機關的交道......
以上這些都是如何與人相處的範疇,是我們一輩子去探索的命題,也是我們上班甚至活著都在每天面對的問題。從古至今、報刊媒介、小說電影等等,都在講的,絕大多數就是「與人相處」四個字,各種經典包括中國四大名著,海外十大名著,簡直是汗牛充棟。
你想想看,有這麼多人寫、講、說、傳,甚至新華書店裡成千上萬本古今中外的社科類書籍,多我一個幽哥來班門弄斧,有啥必要呢?
廢話不多說,今天選擇日常工作中最常見的講一講,同事請假需要我代班,這種事情是不是就幫一幫,還是就不幫,各用什麼理由呢?
1,同事請假,讓我幫忙代班,我幫不幫?
按照道理來說,幫同事代班,類似舉手之勞,下次他也會幫我。
是的,所以在你分析沒有任何風險,且對你日後有好處的情況下,還拉近了跟一個同部門同事的關係,當然可以幫。
但是,職場老司機一般是不幫的。在《如何讓不配合的人配合?》中,我有如下敘述,大部分人沒在意。
這裡就解釋了,老員工為什麼不幫你、「師父不教我」、同事不幫忙的原因。
這世間太多的事情,打著「舉手之勞」的幌子,包括職場中同事之間的幫忙,實際上很容易將你套路,結果你被引入了謬誤的算計之中,這叫落入別人的彀中,最終不是舉手之勞,而是損失慘重。
你可能一下子還難以理解。但究竟幫不幫同事代班,不可一概而論,得視情況而定。
學生是初級的職場人士,老司機是經驗豐富但職位升不上去的老員工,這倆都存在思維上的誤區。
2,同事請假,誰讓你幫忙代班?
這裡的「誰」字,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是質量工程師,同事也是同部門的質量工程師,你倆負責的流程、項目和供應商是一樣的或者類似的,則他本人請你幫忙代班1天,問題不大;1周,就有待商榷了。
即使1天,也要看下自己這天的工作量大小,答應了同事則容易耽擱了自己的工作,被領導發現你倆私下裡互為代班,領導實際上並不高興,因為不是本人操作,容易出錯,領導的第一訴求就是本部門的工作不犯錯,不出紕漏。
如果你還是質量工程師,同事是採購員,你倆匯報的直屬領導都不一樣,你怎麼能答應代班呢?他採購員很可能不懂你質量工作的內容和流程,但這裡更重要的是你懂得他採購的籤單、報價和確定供應商以及下單流程不?正好今天這家供應商需要修改單價,你就幫他在SAP裡修改了價格?
這種跨功能尤其跨部門的代班要不得,雙方的領導也是有責任的,不能同意這種代班,你實際上可以直接拒絕。
3,當時腦袋昏了,答應了代班,現在怎麼辦?
看你們公司大小。
小公司,儘量不接,實在要幫忙,你也儘量拖字訣,當天拖不下去,則再將工作交給這位休假同事的領導。
如果是大公司,一般不會允許代班尤其跨部門的代班發生,流程上也走不下去,都要有權限,但是你可以代對方去開會,做好會議記錄即可,具體的工作不要做,屆時就以帳號權限不夠搪塞過去即可,不是你不幫忙。
接下來就更難了,部門領導讓你給另一個同事代班,這種不得不接受,但是好歹領導幫你倆背書了。
關鍵是,這位領導並不是你和休假同事的共同領導,或者這位領導是上上級領導,也就是越級的領導,這種就比較難辦了。
這種難辦的情況中,最厲害的是領導都不知道是誰,直接「同事休假,公司讓我代班」,你看下圖黃色的部分。她都不知道哪個領導讓她代班的,只是說「公司讓我去兼職她的工作」。這種實際上就是「其他人都看著我,讓我接替休息的同事」。
可見,這是一個公司行為,也就是老闆、總經理、股東,都默許的。
你再連繫紫色部分的情況,正好你代班的時候,你工作出錯了,並且還能1天之內立即知道後果,「公司面臨高額罰金和處罰」。
大家發現問題了沒有?是的,巧合太多。
這就是一齣戲,通過一個關鍵同事的請假,讓公司老闆出面來找你替這位同事完成崗位職責,並迅速發現你操作失誤,且導致了公司巨額的損失和各種你從沒聽說過的「罰單」。
我們不談事情後面究竟怎麼解決,但你的同事請假,她為何自己不能在家辦公,或者交接工作給熟練操作流程的另一位同事?為何需要公司出面來讓你代班、兼職做她的工作呢?
同事比如是程式設計師、銷售經理、報價工程師、應付款專員,那你也要突然具備程式設計師、銷售經理、報價工程師或者應付款財務專員的職業素質?你是航空公司的空乘人員,今天機長臨時請假,你怎麼不去代班做機長?他為何不來請你代班?公司為何不出面來讓你代班?
所以,同事請假,他找你幫忙代班,如果是同部門的同事,你即使答應幫忙了,也需要得到你的領導的批准。
如果是跨部門的代班,可以直接拒絕。
如果同事本人不找你,而是公司大領導出面讓你代班,你要謹慎,你很可能業務不熟悉而犯錯。
實際上,第三種情況,如果是小公司的話,更有可能是設置好了的,預謀的。找個你不熟悉的崗位,知道你會犯錯,然後你會被公司嚇唬:有巨額賠償,都是因為你的操作不當。
接著,你會覺得自己應該背鍋,確實是自己的責任,公司跟你說會損失上百萬,結果不懂勞動法只會上知乎提問的你,就交了大概5-10萬給公司,認栽。很快,你自慚形穢,引咎辭職了......
大家發現沒有,這是一個辭退員工的套路,最終不但沒有給你賠償金,反而公司賺了你的幾萬塊錢,你還感恩戴德感激公司不再追究你的其他賠償和責任。
這也是智商稅。
4,公司說損失了500萬,怎麼辦?
任何巨額罰款、罰單,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懲罰你們公司的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客戶,都需要一個判斷、決策和下達罰單的流程。
你別當天代班,就知道自己操作失誤,就導致了巨額虧損。
哪有這麼容易的虧損?你需要請公司出具罰單證據,敲章的,適當時候還需要驗證這個罰單的真偽。
這個過程沒個倆月,也要好幾周,此間你自己加緊投簡歷、求職去。此處不宜久留。
公司大概率是拿不出這種證據和罰單的,他們採用的是詐術,你的老闆、領導、其他同事包括請假的那位,都是演員而已,都在看戲,等你進來。
別500萬了,公司哪怕說它損失了5萬,或者說損失了1個億,你讓它拿出證據出來,你看看究竟是多少萬,罰單在哪裡。
5,幫同事代班時出錯,導致公司損失,需要賠償不?
以上畢竟是陰謀論,但萬一公司不是演戲,人家老闆確實拿出來了公司損失的證據。比如說罰單500萬,而且公司已經繳款了,現在虧了這500萬,你說怎麼辦?都是你承擔不?
首先,公司的任何商業行為,你即使參與了,你也是代表公司,哪怕損失再大,也是公司承擔責任,你個人只有連帶責任。
其次,即使公司蒙受了損失,要追責,那也是各部門包括銷售、市場、財務、法務、採購等各部門的大佬承擔主要的責任,接著才是流程監督部門比如訂單審核部門、現金審批部門、審計部門、質量部門等的鍋,然後才是你和請假同事的直屬領導,最後才是那位請假的同事和你。
這個罰款的責任分攤下來,500萬到了你個人這裡,充其量不過5萬的責任。公司就是具有行為主體的法人機構,自己的行為導致自己虧損,自己承認責任。流程確實是員工操作的,但員工上班的時間都是在代表公司。
別罰款了,哪怕上班期間開設備壓了人,那也是公司承擔主要責任,你不過是操作失誤而已,輸於工作失誤。
最終,你個人可以承擔這次的工作失誤,但不是繳納什麼客戶罰款、政府罰單,而是承擔未來加薪晉級的考評,也就是可能不怎麼樣的績效考核結果,幾年內沒有加薪晉級機會。但,即使這個連帶責任,也不能作為公司辭退人的理由,想裁人,賠償金還是要的。
即使要我承擔工作失誤所致的賠償責任,也是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來,員工的重大工作失誤,所需要承擔的賠償責任,最多不超過接下來每個月工資的20%,也就是公司讓你「引咎辭職」或者賠償幾百萬損失,是不合理的。你就拿著80%的月薪,繼續邊工作邊找工作吧。
一句話,你犯錯了,你也是代表公司,工作失誤,不能作為被裁的理由;承擔損失,也僅僅是接下來每個月最多20%的工資可以允許被公司扣掉。
以上這句話,不但剛畢業不久的新人,連職場老司機也大部分不知道。
你看如下「妹芳」。
一旦公司造成了損失,你別被嚇住,職場新人尤其試用期內犯錯,在所難免,何況在公司要求下幫助同事代班的情況。
之前我文章寫過,不要因為自己的工作失誤就覺得「不好意思」「我辭職是應該的」「我要承擔責任和賠償」......
如下這種公司,昧著良心在坑新員工,辭退人就直說,想這麼多藉口,無非就是為了省下幾千塊裁員補償金,何必呢?
最後,還回到開頭的案例,這種在公司要求下去做不熟悉的工作,幫助請假的同事代班的兼職工作內容,導致犯錯、公司巨額損失,怎麼辦?
讓公司出具高額罰金和處罰的證據、明細;同時繼續上班,加緊求職;若想裁員,放馬過來,《如何應對被裁,9個步驟》;想我承擔損失,可以接下來每個月扣取我月薪的最多20%,不能再多!本文結束,大家謹慎對待幫助同事代班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