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代表未來的,未來能變成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劉慶峰
6月9日上午,科大訊飛舉辦第三屆華夏創新獎頒獎活動,今年華夏創新獎頒獎典禮首次在聆聽湖畔草坪上舉行,劉慶峰為獲獎員工頒獎並致辭。
「華夏創新獎作為科大訊飛創新的最高榮譽,代表創新最傑出的員工,影響公司未來。」劉慶峰給予了獲獎員工很大肯定與認可,並給予激勵:「創新是代表未來的,未來能變成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登頂大蜀山,作為每年司慶的保留「節目」,在當天下午火熱起步。劉慶峰在山腳下勉勵員工:「登山環節,就像科大訊飛創業過程一樣,最重要的是,方向要對,堅持不懈。」
「攀登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更大的幸福。」劉慶峰在登山中坦言,「我們為什麼要登山?因為山是使命、是信仰、是挑戰,因為山就在那裡。」
2020年以來,我們在The 20BN-Jester Dataset手勢識別評測中以97.26%的準確率榮獲冠軍,並刷新世界紀錄,這項手勢識別技術已經進入了實際應用;5月4日,我們又在號稱「史上最難的英文語音識別任務」CHiME-6上奪冠。
21年來我們在「讓機器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這條路上砥礪前行,不是為了研發出高大上的「黑科技」,而是要用人工智慧解決人類的真正剛需,點亮人間的煙火。
我們進入教育領域,讓「因材施教」一步步成為現實,已與全國35000多所學校深度合作,服務過億師生;我們進入醫療領域,用A。I。輔診系統賦能基層醫療,已覆惠及5000多萬居民。借力數位技術,「安康碼」亮碼超3億次,防疫復工「兩手抓」,已在安徽省各市分廳上線使用。
在山頂,劉慶峰真誠地說:「只有登山才知道,路只有一條,就是必須登頂成功!除了登頂,我們別無選擇!」
在傳統的語音技術的核心優勢上,科大訊飛勇立潮頭,足以體現出訊飛在核心產業、關鍵技術中的事業越來越開闊,關注的創新越來越全面,越來越客觀,越來越實際。
從黃山路的中科大到望江路的語音產業基地,從單純做語音技術到在關鍵賽道持續推進應用落地,從五裡墩民房裡走出來的「草臺班子」,到今天成長為國家語音產業基地和人工智慧「國家隊」。「頂天立地」技術信仰下的科大訊飛,堅持「平臺+賽道」發展戰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屬於科大訊飛的「黃金十年」已經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