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經典閒論史,通古喻今明真知,大家好,我是戲說經典,大家應該對水滸傳中的經典情節《潯陽樓題反詩》不陌生,在央視版中李雪健老師把宋江這個角色演得出神入化,今天戲說通過宋江這個角色本身和李雪健老師的演技,跟大家聊聊這齣戲精彩在哪裡!
古代的潯陽樓,就是現在的江西九江市,長江九江段叫潯陽江,地名因此而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就是說的這裡,還有一個傳言說「潯陽樓」這三個字是大文豪蘇東坡親題,就是在這個著名的潯陽樓上,宋江做出了和平時做派完全不符的舉動,讓人大吃一驚,這其中是大有深意的。
宋江從始至終都是想在體制內做一名忠臣孝子,但是現在通過體制無法實現,只能曲線救國,宋江在潯陽樓其實寫了一首詞和一首詩,寫的詞是給朝廷看的,詞牌名是《西江月》,具體的內容是: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讎,血染潯陽江口
而反詩卻是給梁山看的,詩是一首七言絕句: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籲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相當於落草梁山的投名狀,因為他知道這個反詩肯定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於是兵行險招,憑反詩再次入獄,這樣就可以順利落草梁山,通過梁山再實現自己的封王拜相的仕途。
宋江此人,已故的作家金庸是這麼評價他,「不文不武,猥瑣小吏」,這八個字,有著入骨三分的深刻見解。
宋江,雖然平時總打著義薄雲天的旗子,頂著「及時雨」的招牌,但他骨子裡,其實還是個小人物,或者說小人。宋江在平時人們都稱宋押司,在衙門是其實沒有地位的,押司只是一個沒有官位品級的小吏,相當於現在的臨時工,人們只是一個稱呼而沒有尊敬的意思,對比魯智深的魯提轄就可以看出來,魯提轄可以大口喝酒,大聲叫罵,拳打鄭屠戶的時候嘴裡罵道:「你這個豬狗不如的東西」,
而宋江在體制內就只能處處伏低做小,小聲說話賠笑臉,曲意奉承攀權貴,這同時造就了他謹小慎微、甚至是卑躬屈膝的性格。但是宋江是不甘心的,他雖然現在比較落魄,但是野心從來沒有熄滅,他現在能做的只有在體制內卑躬屈膝伏低做小,在體制外義薄雲天仗義疏財。
在兩種完全不同的角色中來迴轉換,兩種身份之間的反差,同時也扭曲了他的性格,當他被人輕視,被人壓迫而反抗不得的時候,這種扭曲和矛盾爆發出來,就將他人性中癲狂的一面徹底暴露出來,也就有了這一回《潯陽樓題反詩》。而在李雪健老師將宋江那種癲狂感、扭曲感、病態感近乎瘋狂的狀態演繹得淋漓盡現,
李雪健老師對宋江的刻畫在我看來應該是最接近原著的了,從一個小小的細節就可以看出,在片段的最後,宋江已經從潯陽樓上下去了,鏡頭從樓上以店小二的視角,俯視著從酒樓中走出,在雨中高呼「痛快」的宋江,
但仔細觀察卻會發現,此時的宋江走路搖搖擺擺,步子大小不一,甚至肩膀也有些高低不齊,走著走著還跳了一步,那種癲狂扭曲之感,更是多了幾分,恰如神來之筆。李雪健老師不愧是國寶級的演員,演技和對角色的理解都是入木三分,
遠遠不是現在一些小鮮肉可以相比的。
以史喻今,明辨真知,通過解讀水滸如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樂趣和啟迪
對您有些許幫助,記得點讚和轉發!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