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這兩個字我們要拆分來看,「自」就是自己、自我,它表達的是我們個人本身;「信」就是信心、信念,它表達的是一種內在的品質,外在的呈現。
與人溝通,貴在自信,它是我們每位人士都期望,都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同時,它也是演講者首先要獲得的素養。在我們的培訓訓當中,會發現有幾類人。第一類,個人本身具有很高的學識素養,在自己的行業領域也是佼佼者,說自領域專業的東西,能講。跳出這個圈子,就不知道說什麼。第二類,自身性格,習慣的養成,不善於在公眾場合講話,人多的時候基本不講話。第三類,是之前演講受過傷,被人嘲笑過,被人批評過,導致內心一直處在失敗的陰影中。
自信的說話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長期的努力和正確的方法。那麼,怎麼樣才能夠自信的表達,讓溝通更加的順暢呢?給大家分享十個經典的訓練方法:
第一:敢於邁出第一步。自身性格也好,後天養成習慣也好,這些都是可以去改變的,首先就看自己有沒有這樣一個決心,站上舞臺講話,對面鏡頭講話,最差的結果,無非被嘲笑,被人攆下臺而已,但要是講好了,那就賺了,大膽去講、去表達,去與人溝通,至少給了自己改變的機會,對嗎?
第二:心理自我暗示。自信是自我本身的內功,成與敗都是在自己,所以要經常暗示自己,提醒自己不要自卑,相信自己不比任何人差,認可自己的優點。俗話說:裝、像、是。裝著裝著就像了,像著像著就是了,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
第三:真誠吐露心聲。內心的不自信,源於有的時候,自己給自己帶來了太多的面具,想著,我是一個企業家,我是一個老闆,我是一個領導,我是一個很要面子的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的時候,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什麼樣的心情,就大大方方的說出來,你對聽眾越真誠,反而更受聽眾喜歡和敬佩。
第四:尋找偶像效仿。當我們自身缺乏的時候,我們可以從比我們優秀的人身上去尋找。比如,幽默風格,金句頻出,你可以效仿馬雲先生的演講,語言犀利,直指核心。你可以效仿格力董明珠的演講,條理清晰,知識廣博,。你可以效仿樊登老師的演講,選定適合自己的風格去講。
第五:自信的行為動作。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就展現了一個人的自信度,怯懦的他是低著頭走路,自信的他是昂首挺胸的走路,怯懦的人拿著話筒把自己包得很緊。自信的人是大開大合,氣場十足。所以,在平時,訓練自己的站姿,像軍人一樣,經常面帶微笑,走路步伐輕快,面對陌生人目光堅定等。
第六:聊天中語氣堅定。我們常看到不自信的人,講話輕聲細語,表達自己看法時。總要詢問別人,這樣對不對,行不行。講話的過程中要麼語速很慢,表達不流暢,要麼語言急促,想快點說完。如果你嘗試著平緩自己的語氣,讓講話的節奏不急不慢,利用氣息來斷句。不斷練習養成習慣。
第七:不過分的自謙。很多人認為謙虛不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品質嗎?別人讚美我,甚至恭維我的時候,自己顯得不好意思。所以常常說:你太客氣了,沒有您說的那麼好,這些都是在給自己減能量,你應該說:謝謝!感謝認可,我繼續努力,這就完全不一樣。
第八:自我反饋與自我獎勵。去做每一件自己可以做的事情,總想著一步登天。倒不如每天早上堅持跑步,每天寫一篇讀書筆記,每天陪家人吃一頓晚餐。設定一個小目標,如果堅持了一個月,給自己什麼獎勵,如果自己沒有去做,怎麼懲罰自己,也可以找一個人監督。人會為自己有目標的事情去努力,達成目標後,會有很強的榮譽感。
第九:有計劃性的學習。很多人因為自身的能量不足,或者說沒有足夠徵服別人的實力。而計劃性的學習,就是快速補充能量的高效方式。比如,不懂金融,找專業的人諮詢學習系統方法;不懂營銷,找專業的人諮詢學習系統方法;不懂演講,找專業的老師諮詢學習系統方法。自身有足夠實力的時候,信心隨之而來。
第十:正視你的聽眾。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聽眾也是,他沒有三頭六臂,也沒有神通廣大。正視的目光與他交流,打開自己的心扉,你會發現,我們彼此是陌生的熟悉人。
十種方法不需要每個都使用,找到自己最合適的,哪怕只有一種,你把他訓練到極致,也將成為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