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射血分數初級預防患者使用皮下植入心臟復律除顫器的效果

2021-01-10 澎湃新聞
低射血分數初級預防患者使用皮下植入心臟復律除顫器的效果

2021-01-08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

心律失常導致的心臟性猝死(SCD)是心血管死亡的主要原因,佔全球50%以上的心血管死亡事件。許多大型臨床試驗發現,埋藏式心臟轉復除顫器(ICD)可降低特定人群的SCD死亡率。

通常,心臟除顫或心臟復律波形能量控制系統採用經靜脈ICD或皮下S-ICD治療心臟心律失常。但傳統的經靜脈ICD有經靜脈導線的固有缺點,包括:置入導線時的風險–心臟穿孔、心包積液、心包填塞、血胸、氣胸;以及裝置壽命期限內的延遲風險–血管內導線感染、導線故障等。

據報導,經靜脈ICD的併發症發生率為3%-6%。另外,經靜脈置入導線的延遲風險包括感染風險(發生率為9例/1000裝置-年)和導線故障風險(根據導線類型,5年時故障率為5%-40%),兩者均會導致再次手術率及併發症發生率增加。因此,S-ICD被越來越多的推薦以避免經靜脈ICD植入相關的併發症。

N Engl J Med. 2020 Aug 6;383(6):526-536. doi: 10.1056/NEJMoa1915932.

去年8月,《新英格蘭醫學》(NEJM)雜誌也開展了一項非劣效性對照研究,比較ICD皮下植入與靜脈植入的療效和安全性差異。結果發現對於需接受心臟復律除顫器植入的患者,接受皮下植入方式造成的設備相關併發症和異常電擊風險與經靜脈植入相當。

那麼,對於射血分數降低的初級預防患者使用S-ICD的效果如何呢?為此,一項前瞻性的跨國研究——UNTOUCHED 試驗評估了在射血分數降低的初級預防患者中使用標準化編程和改進的傳感算法S-ICD的療效。結果發表在最新的《循環》(Circulation)雜誌上。

該研究納入了左心室射血分數≤35%且無起搏指徵的一級預防患者。植入第2代或第3代S-ICD裝置,並對速率≥250次/分鐘的治療輸送進行編程,對速率≥200次/分鐘和<250次/分鐘的治療進行形態識別。對患者進行18個月的隨訪。

主要終點事件與91.6%的績效目標相比的無錯誤放電(IAS)率(來源於MADIT-RIT研究[多中心自動除顫器植入-減少不當治療試驗])。進行Kaplan-Meier分析來評估IAS、全因性休克和併發症的發生率。

1116例患者植入S-ICD,1111例患者進行了隨訪分析。平均年齡為55.8±12.4歲,25.6%為女性,23.4%為黑人,53.5%為缺血性心臟病,87.7%為症狀性心力衰竭,平均左室射血分數為26.4±5.8%。18個月的IAS自由度為95.9%。

進一步分析發現,植入最新一代裝置、使用3切口技術、無房顫病史和缺血原因了可以降低IAS發生率。此外,18個月無全因休克率為90.6%,達到了85.8%的預設目標。18個月無併發症率為92.7%。

該研究表明,儘管與早期的S-ICD試驗相比,併發症的發生率相對較高,但當代S-ICD裝置和編程具有較高的療效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Gold MR, et al. Primary Result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utcomes With the S-ICD in Primary Prevention Patients With Low Ejection Fraction (UNTOUCHED) Trial. Circulation. 2021 Jan 5;143(1):7-17.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20.048728.

原標題:《Circulation:低射血分數初級預防患者使用皮下植入心臟復律除顫器的效果》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心衰反覆加重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患者重啟生命綠燈
    這次王大姐來做CRT-D植入手術後6個月的術後隨訪,整個人的狀態與她第一次來門診時幾乎判若兩人。去年9月,醫生第一次見到王大姐,她端坐在床上大口喘氣,面色發紺,全身高度浮腫,充滿滄桑的臉上沒有一道皺紋,眼中毫無生氣,一幅聽天由命的神情,任由護士及家人搬動她腫得變形的軀體。
  • ICD(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有效預防心臟性猝死
    全球院外心臟驟停的存活率只有2%-11%,而我國搶救成功率不到1%,預防成為減少猝死發生的關鍵。心臟性猝死的預防,首先要從病因出發。心臟性猝死一般是由於心臟疾病導致的。冠心病(最為多見)、心肌炎、心肌病、心瓣膜病、心包填塞、某些先天性心臟病等都是引發心臟性猝死的常見病因。加強心臟性疾病的治療,緩減病情的發展,可以從根本上降低心臟驟停的發生率。
  • 邱春光:低射血分數患者多支血管病變的血運重建策略
    11月23日,在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次全國心血管年會(CSC2019)上,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邱春光教授向廣大參會者講解了低射血分數(LVEF)的多支血管病變患者的血運重建策略。 多支血管病變患者的血運重建策略選擇 1.PCIvs.CABG 這類患者選擇PCI 還是CABG,推薦使用危險評分表,如下圖所示。
  • 59歲大叔心衰 植入起搏器獲救
    N海都記者 陳麗明 通訊員 蔡敏 海都訊 昨日,海都記者從莆田市第一醫院獲悉,該院心血管內科近日完成了首例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合併有除顫功能的起搏器CRTD植入手術,這是該院一項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技術。 莆田59歲的林先生(化名)被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心功能IV級。
  • 百多力歐洲股份兩合公司一級召回心臟復律除顫器
    一級召回是最高級別的召回。據國家藥監局網站資料,根據醫療器械缺陷的嚴重程度,醫療器械召回分為三級,一級召回表示使用該醫療器械可能或者已經引起嚴重健康危害的;二級召回表示使用該醫療器械可能或者已經引起暫時的或者可逆的健康危害的;三級召回表示使用該醫療器械引起危害的可能性較小但仍需要召回的。
  • 莆田第一醫院完成首例高端起搏器植入手術
    近日,莆田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完成了首例CRT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合併有除顫功能的起搏器)植入手術,這是該院一項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技術。CRTD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三腔起搏器,具有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和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ICD)的雙重功能,可自動監測並識別惡性心律失常,並自動除顫以防猝死,幫助晚期的心力衰竭患者實現左右心室同步收縮,讓擴大的心臟回縮以改善心功能,主要用於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導致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 新的恩格列淨研究顯示恩格列淨可改善射血分數降低的成人心衰患者...
    在EMPEROR-Reduced研究中,對於伴或不伴慢性腎臟疾病、射血分數降低的成人心力衰竭患者,恩格列淨在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而住院的風險(試驗的複合主要終點)上呈現出一致性,同時延緩患者腎功能下降。對于越來越多患有心力衰竭和慢性腎臟疾病的成年患者來說,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消息。」
  • 房顫心臟復律,你應該知道的那些事兒
    電復律轉復房撲的成功率更高,而且需要的能量也比轉復房顫更低。 使用雙相除顫器進行電復律更為有效,大約40%的患者接受抗心律失常藥物預處理。前-後電極(圖1)比前-心尖電極復律效果更好。
  • SGLT2抑制劑治療射血分數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療效顯著
    SGLT2抑制劑治療射血分數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療效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 20:09:55 法國南錫大學CHRU Brabois醫院Faiez Zannad團隊研究了SGLT2抑制劑治療射血分數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
  • Vericiguat並不能改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數保留患者的生活質量
    Vericiguat並不能改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數保留患者的生活質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4 22:24:31 美國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Javed Butler聯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Paul W.
  • PARALLAX試驗:ARNI打開射血分數保留性心衰患者治療的一扇窗|安貞...
    隨著對心衰認知的逐漸深入,指南中心衰的分類更加具體化,其中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HFpEF)與射血分數中間值的心衰(HFmrEF)對於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以及臨床預後具有特殊意義。如何選擇用藥以及治療周期的確定成為心衰領域的熱議話題。沙庫巴曲/纈沙坦能否成為心衰治療的利器,仍需接受臨床嚴苛的考驗。
  • 40、35、30…記住這幾個數字,搞定缺血性心臟病猝死一級預防
    一個指標  先來介紹一個重要的指標——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心室收縮時並不能將心室的血液全部射入動脈,正常成人在靜息狀態下,心室舒張期的容積在左心室約為130~145 ml,搏出量約為60~80 ml,即射血完畢時心室尚有一定量的殘餘血量。  搏出量佔心室舒張末期容積的百分比即為射血分數,一般50%以上屬於正常範圍,人體安靜時的射血分數約為55%~65%。射血分數與心肌的收縮能力有關,心肌收縮能力越強,則每搏輸出量越多,射血分數也越大。
  • 「修理」起搏器,省錢效果好!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受益匪淺的新選擇
    3月17日,長城醫院•哈特瑞姆心臟專科為一位安裝過ICD(植入型體內自動除顫器)的擴張型心肌病患者植入了希氏束起搏電極,「修理」完起搏器後,當天患者胸悶、氣短等不適狀況就得到了明顯緩解。給予強心、利尿等治療,病情間斷髮作,3年前活動後胸悶加重,乏力,心慌、出大汗,來石家莊長城醫院治療,心臟彩超檢查發現左心房52毫米,左心室53毫米,右心房47毫米,右心室36毫米,射血分數為42%,經治療好轉出院。
  • 動畫演示起搏器植入
    ②持續性或有症狀的緩慢性心律失常且沒有恢復希望的心臟移植術後患者。左室射血分數≤35%,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且QRS≥150ms,竇性心律,心功能分級(NYHA)Ⅱ、Ⅲ級或理想藥物治療後能活動的NYHA Ⅳ級心力衰竭患者,應植入CRT或CRT-ICD。
  • PICC置管後皮下淤血的處理及預防
    ,嚴重時會導致皮下大片瘀血。近日,某微信群有護理同行向筆者諮詢PICC置管後滲血的處理方法。現結合案例,分享PICC置管後皮下瘀斑的處理過程。患者,男性,79歲。入院診斷:小細胞肺癌。因治療需要,於2018-04-12在右上肢留置PICC導管一根。術後即見局部滲血,予更換敷貼一次。當時未予紗布按壓,只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24小時後見穿刺點沿導管有少量滲血。
  • 射血分數中間值的心衰:一個令人困惑的所在|臨床解惑
    除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HFpEF)與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HFrEF)以外,射血分數中間值的心衰(HFmrEF),作為一個新的名詞,第一次被寫進指南。它指的是左室射血分數(LVEF)在40%-49%之間的患者,在既往的心衰研究中,它們通常被排除在納入標準之外。但隨著指南的發表,近幾年致力於HFmrEF的研究數量迅速增長。
  • 青州人民醫院成功為一晚期心衰患者植入「三腔起博器」
    齊魯網濰坊3月24日訊(通訊員  劉學運  王和平)11日,青州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成功為一例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晚期患者,植入雙心室同步三腔心臟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