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濰坊3月24日訊(通訊員 劉學運 王和平)11日,青州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成功為一例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晚期患者,植入雙心室同步三腔心臟起搏器(CRT),術後起搏器工作正常,患者症狀明顯改善,術後7日患者好轉出院。
術前心臟彩超和心電圖
術後心臟彩超和心電圖
患者劉先生今年58歲,患擴張型心肌病10多年。近一年來,因胸悶、憋氣頻繁住院治療,心力衰竭進行性加重,此次住院時患者出現不能平臥,輕微活動即可出現胸悶、憋氣加重,心功能IV級,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
入院時患者心臟超聲提示:心臟左心房室內徑顯著擴大、心臟瓣膜返流嚴重,肺動脈高壓、心室壁運動普遍減低,左室射血分數只有23%(正常人>55%),屬晚期重度心力衰竭。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QRS間期達到了280ms。而且患者同時患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及糖尿病,給心衰的藥物治療帶來很多的難度。患者入院後雖然給予強心、利尿、擴血管等心衰的常規治療,但是患者症狀緩解不明顯。根據治療指南,心內二科主任王志剛認為該患者符合心臟同步化治療的I類適應症,建議實施CRT植入術減輕患者心衰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經過與濰坊、濟南、北京等上級醫院溝通、交流,結果與該院專家意見完全一致,患者的顧慮也因此消除,並於3月11日,由心內二科成功為其實施了CRT的植入術。術後即刻患者心電圖左束支阻滯圖形變窄,QRS間期縮短到120ms。平臥24小時後,患者下床活動沒有明顯胸悶、憋氣。1周後心臟超聲提示:左心房室內徑較前縮小,瓣膜返流得到明顯改善,肺動脈高壓消失,射血分數提高至33%。
王志剛主任介紹:應用CRT治療晚期心衰臨床療效確切,不過CRT目前在臨床中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一方面是因為價格比較昂貴,另一方面是很多醫生和心衰患者不了解CRT的功能和作用,還有一方面是CRT的手術適應症非常嚴格(2015年的新指南更趨於嚴格),很多患者錯過了最佳手術時機而失去CRT治療的條件。該患者的手術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嚴格把握了手術適應徵,所以我們對患者的預後很有信心。該患者應用CRT治療後心腔還將進一步縮小,射血分數還將會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也會進一步改善。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起搏器的功能和作用,使更多心衰患者通過安裝CRT獲益。
CRT植入技術要求手術醫生具備高水平的心臟起搏、心導管技術及豐富的影像學知識,該院心內二科的張曉麗醫師是全院惟一一位山東省醫學會電生理分會會員,熟練的手術水平和過硬的專業知識也是保證手術成功的主要原因,該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我院心內二科人工心臟起搏器技術已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責任編輯:楊凡、邢瀟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6-8198101,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6-8198101,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