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人民醫院成功為一晚期心衰患者植入「三腔起博器」

2020-12-20 齊魯網

齊魯網濰坊3月24日訊(通訊員  劉學運  王和平)11日,青州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成功為一例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晚期患者,植入雙心室同步三腔心臟起搏器(CRT),術後起搏器工作正常,患者症狀明顯改善,術後7日患者好轉出院。

術前心臟彩超和心電圖

術後心臟彩超和心電圖

患者劉先生今年58歲,患擴張型心肌病10多年。近一年來,因胸悶、憋氣頻繁住院治療,心力衰竭進行性加重,此次住院時患者出現不能平臥,輕微活動即可出現胸悶、憋氣加重,心功能IV級,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

入院時患者心臟超聲提示:心臟左心房室內徑顯著擴大、心臟瓣膜返流嚴重,肺動脈高壓、心室壁運動普遍減低,左室射血分數只有23%(正常人>55%),屬晚期重度心力衰竭。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QRS間期達到了280ms。而且患者同時患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及糖尿病,給心衰的藥物治療帶來很多的難度。患者入院後雖然給予強心、利尿、擴血管等心衰的常規治療,但是患者症狀緩解不明顯。根據治療指南,心內二科主任王志剛認為該患者符合心臟同步化治療的I類適應症,建議實施CRT植入術減輕患者心衰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經過與濰坊、濟南、北京等上級醫院溝通、交流,結果與該院專家意見完全一致,患者的顧慮也因此消除,並於3月11日,由心內二科成功為其實施了CRT的植入術。術後即刻患者心電圖左束支阻滯圖形變窄,QRS間期縮短到120ms。平臥24小時後,患者下床活動沒有明顯胸悶、憋氣。1周後心臟超聲提示:左心房室內徑較前縮小,瓣膜返流得到明顯改善,肺動脈高壓消失,射血分數提高至33%。

王志剛主任介紹:應用CRT治療晚期心衰臨床療效確切,不過CRT目前在臨床中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一方面是因為價格比較昂貴,另一方面是很多醫生和心衰患者不了解CRT的功能和作用,還有一方面是CRT的手術適應症非常嚴格(2015年的新指南更趨於嚴格),很多患者錯過了最佳手術時機而失去CRT治療的條件。該患者的手術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嚴格把握了手術適應徵,所以我們對患者的預後很有信心。該患者應用CRT治療後心腔還將進一步縮小,射血分數還將會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也會進一步改善。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起搏器的功能和作用,使更多心衰患者通過安裝CRT獲益。

CRT植入技術要求手術醫生具備高水平的心臟起搏、心導管技術及豐富的影像學知識,該院心內二科的張曉麗醫師是全院惟一一位山東省醫學會電生理分會會員,熟練的手術水平和過硬的專業知識也是保證手術成功的主要原因,該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我院心內二科人工心臟起搏器技術已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責任編輯:楊凡、邢瀟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6-8198101,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6-8198101,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59歲大叔心衰 植入起搏器獲救
    N海都記者 陳麗明 通訊員 蔡敏 海都訊 昨日,海都記者從莆田市第一醫院獲悉,該院心血管內科近日完成了首例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合併有除顫功能的起搏器CRTD植入手術,這是該院一項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技術。 莆田59歲的林先生(化名)被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心功能IV級。
  • 5G為橋,搭起心衰患者「千裡生命線」
    圖源:Pixabay老伯是一名心衰患者,這次就診是做CRT(植入式心臟再同步起搏器)的術後隨訪。和ICD一樣,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也是目前主流的心衰器械治療技術。心衰,被稱為心血管疾病的「最後戰場」,冠心病中的「癌症」,其高死亡率和高發病率是全球性的挑戰。
  • 一根電極接通心臟 心衰患者獲「心」生
    當我們的心臟「動力」不足時,胸悶、氣喘等心衰症狀接踵而至,對終末期心衰患者來說,給心臟「充上電」迫在眉睫。近日,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單其俊教授團隊通過一根電極接通心臟「電路」,68歲的終末期心衰患者王大伯重獲新生。
  • 莆田第一醫院完成首例高端起搏器植入手術
    CRTD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三腔起搏器,具有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和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ICD)的雙重功能,可自動監測並識別惡性心律失常,並自動除顫以防猝死,幫助晚期的心力衰竭患者實現左右心室同步收縮,讓擴大的心臟回縮以改善心功能,主要用於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導致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 ...如何帶來千億市場空間|心血管|心衰|戰場|心力衰竭|住院率|患者...
    根據以上描述,不難發現,心衰藥物的效果都是在緩解症狀層面。作為一種退行性慢性病,心衰不能完全治癒。在晚期心力衰竭的治療方法中,心臟移植手術是目前公認的治療終末期心衰患者的唯一有效手段, 然而嚴重缺乏心臟供體這一問題極大限制了心臟移植手術的進行,因此催生了好幾個人工心臟賽道的玩家,比如雅培旗下的Thoratec公司、美敦力、同心醫療。
  • 河北省人民醫院放射性粒子植入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長城網11月20日訊(記者 何震)近日,記者從河北省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腫瘤一科主任王娟教授及其團隊成功完成世界上首例術中TPS計劃+3D列印模板直腸癌復發粒子植入術,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充分證明河北省人民醫院粒子植入技術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 患者心動過緩造影劑過敏 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保守治療完全性胎盤植入為患者保留子宮
    (原標題: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保守治療完全性胎盤植入為患者保留子宮)
  • 濰坊市人民醫院一例兇險性前置胎盤合併胎盤植入產婦順利分娩
    近日,濰坊市人民醫院產二科就收治了一例這樣的病例,且孕婦有兩次剖宮產的病史,更加棘手。楊女士,33 歲,因「停經 31 周,陰道流血 5 小時」由當地醫院轉入我院。此患者既往行兩次剖宮產術,我院急診彩超提示:「胎盤下緣覆蓋宮頸內口,子宮與膀胱壁之間可見血流信號」,胎盤植入評分 7 分。入院診斷:兇險性前置胎盤合併胎盤植入。
  • 第三代全磁懸浮人工心臟跳動終末期心衰患者福音來啦
    左心輔助裝置又稱「人工心臟」,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成為西南地區目前唯一一家將第三代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植入人體並取得成功的醫院,「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將為廣大終末期心衰患者帶來巨大的福音。    一波三折求醫路 做與不做難抉擇    接受「人工心臟」植入術的患者李先生(化名),今年60歲,有12年高血壓病史。
  • 高唐縣人民醫院成功搶救一例胎盤植入導致子宮大出血產婦
    高唐縣人民醫院成功搶救一例胎盤植入導致子宮大出血產婦 2018-07-05 0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基地揭牌,讓心衰患者生存率有望提高
    、西南唯一「CRT(三腔起搏器)植入培訓中心」舉行了授牌儀式。華西醫院在三腔起搏器安裝方面有非常成熟的技術,此次建立培訓基地,是為了對沒有掌握這門技術的醫院和醫生進行培訓,以便讓更多的心衰患者能夠延緩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 86歲高齡心動過緩患者造影劑過敏,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CHC2020」從心臟移植到人工心臟,外科治療是未來心衰治療的「主...
    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陳良萬教授、阜外醫院劉盛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董念國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黃勁松教授、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劉志剛教授和阜外醫院宋雲虎教授聯合講者共同主持和討論該領域的國內外治療現狀、存在問題和未來發展趨勢。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醫院的胡盛壽院士進行了題為「中國人工心臟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的演講。
  • 治療嚴重心衰,廣元這家醫院有了新技術!
    治療嚴重心衰,廣元這家醫院有了新技術!10月22日,市中醫院心內科電生理團隊經過3小時的手術,成功為嚴重心衰的吳先生植入CRT-D 再同步心率轉復除顫器。術後患者嚴重心衰症狀明顯改善。心內科反覆討論認為,該患者系左、右心室收縮不同步,普通雙腔起搏器只能讓右心房、右心室起搏,必須安裝三腔起搏器才能實現左、右心室收縮同步。根據患者病情,心內科決定採用介入治療技術,為患者安裝三腔起搏器。10月22日,心內科電生理團隊經過3小時的手術,成功為吳先生植入CRT-D 再同步心率轉復除顫器,術後患者心衰適症狀消失。
  • 臨泉縣人民醫院成功實施首例ERCP手術
    12月8日,臨泉縣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成功為一名惡性腫瘤所致膽管阻塞性黃疸患者實施了ERCP手術(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避免了傳統手術的痛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項技術的成功開展將造福廣大膽石病患者。病例介紹患者張某,女,77歲,於11月26日因「阻塞性黃疸」入住臨泉縣人民醫院普外科一病區。患者表現全身皮膚黃染、尿黃,腹脹、納差。住院進一步檢查後明確診斷:膽管惡性腫瘤晚期,根治手術無望。
  • CIED植入患者病情變化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其實,CIED指的是心臟植入型電子器械,包括因心動過緩植入的心臟起搏器,預防心臟性猝死植入的心律轉復除顫器(ICD)和因治療心衰而植入的三腔起搏器(CRT)。CIED植入患者需要定期複查,病情發生變化時也常常擔心CIED是否正常工作,但由於目前疫情尚未結束,為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患者應儘量減少出入醫院等高風險感染場所。在這種情況下,CIED植入患者該怎麼辦呢?
  • 國內首例上市人工心臟植入!其背後的技術難似「千重山」
    李迪 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記者8日從四川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接受全國第1例正式上市的人工心臟植入的患者於5日順利康復出院。該患者是一名42歲男性,臨床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
  • 名醫直播間—一活動就氣喘 這是咋了?(其二:急性心衰) 鄭州市第七...
    心內二病區副主任 牛思泉 談一活動就氣喘 這是咋了?臨床上以急性左心衰較為常見,多表現為急性肺水腫或心源性休克,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急危重症之一。臨床表現為急性肺水腫的表現。病人症狀及體徵出現突然,進展迅速。病人突然出現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可達30-40次/分,常有端坐呼吸,病人面色青灰,口唇發紺,大汗淋漓,極度煩躁不安、恐懼,咳嗽、咯粉紅色泡沫痰。聽診心率加快,心尖部可聞及舒張期奔馬律,雙肺布滿溼羅音及哮鳴音,嚴重者可出現心源性休克。
  • 心衰作為心血管最後的戰場,如何帶來千億市場空間
    在晚期心力衰竭的治療方法中,心臟移植手術是目前公認的治療終末期心衰患者的唯一有效手段, 然而嚴重缺乏心臟供體這一問題極大限制了心臟移植手術的進行,因此催生了好幾個人工心臟賽道的玩家,比如雅培旗下的Thoratec公司、美敦力、同心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