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春光:低射血分數患者多支血管病變的血運重建策略

2021-01-07 騰訊網

冠狀動脈多支血管病變患者行冠脈旁路移植術(CABG)還是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一直是臨床討論的熱點話題,SYNTAX等一系列研究也不斷湧現,從簡單考慮冠脈解剖結構到綜合考慮複雜解剖和臨床等其他因素,選擇對患者獲益最大的治療方式。11月23日,在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次全國心血管年會(CSC2019)上,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邱春光教授向廣大參會者講解了低射血分數(LVEF)的多支血管病變患者的血運重建策略。

邱春光授現場報告。

一. 多支血管病變患者的血運重建策略選擇

1.PCIvs.CABG

這類患者選擇PCI 還是CABG,推薦使用危險評分表,如下圖所示。

支持選擇PCI 或CABG的患者臨床特徵、解剖及技術等方面的考慮,如下圖所示。

2. 多血管病變患者的血運重建指徵

穩定型心絞痛或無症狀心肌缺血的左主幹及多支血管病變患者的血運重建推薦,如下圖所示。

3. CABG或PCI 血運重建的參考標準

·如果左主幹或多支血管病變患者血運重建,考慮使用SYNTAX評分(Ⅰ類);

·在選擇CABG與PCI 時,應優先考慮完全血運重建(Ⅱa類);

·CABG術後可考慮使用EuroSCORE Ⅱ評分評估院內死亡風險(Ⅱb類)。

4. 血運重建策略推薦

對於穩定性冠心病患者行CABG或PCI 的推薦,如下圖所示。

二. 多支血管病變患者的血運重建比較

1. 部分血運重建vs. 完全血運重建

多支血管病變患者行部分或完全血運重建後對心肌缺血、死亡風險的預後,如下圖所示。

部分或完全血運重建後的心肌缺血死亡風險。

2. 完全性血運重建

薈萃分析顯示,對於多支血管病變患者,完全性血運重建CABG/PCI 可減少死亡、心肌梗死或再次血運重建,如下圖所示。糖尿糖伴左心室功能不全的多血管病變患者行完全性血運重建的獲益更大。

比較兩組的死亡風險。

比較兩組的心肌梗死風險。

比較兩組的再次血運重建。

3.低LVEF的多支血管病變患者血運重建與血流動力學支持

左室收縮功能障礙(LVEF≤35%)患者的血運重建推薦如下所示。

3. ECMO支持下不伴休克的複雜高危患者血運重建:PCI vs. CABG

研究納入75例患者,隨機分入PCI 與ECMO支持組(22例)和CABG組(53例),主要假設PCI +ECMO可能是NSTE-ACS患者血運重建的另一種策略,比較高危NSTE-ACS患者中PCI+ECMO支持組或CABG組的30天預後。

研究顯示,對於高危NSTE-ACS患者,PCI+ECMO可能是另一種血運重建策略。

三. 多支血管病變患者行完全性血運重建的可能獲益

·減少缺血事件發生及再次血運重建的需求;

·增加患者對其他血管發生缺血事件的耐受性;

·最大程度地保護或改善左室功能;

·降低心肌梗死及心臟性猝死風險。

四. 小結

·低LVEF的多支血管病變患者的血運重建首選CABG(Ib類),在解剖不複雜的患者中PCI 可以作為替代方案之一(IIa類);

·完全性血運重建是選擇血運重建策略時的重要依據之一;

·對於低LVEF的多支血管病變患者,分階段PCI 可以顯著降低圍術期風險;

·術中血流動力學支持有助於降低高危患者的圍術期風險。

心在線 專業平臺專家打造

編輯 張小珍┆美編 高紅果┆製版 張小珍

相關焦點

  • 基於多項臨床研究對左主幹病變血運重建策略的思考
    左前降支近端以及左迴旋支近端狹窄程度≥70%的病變被視為左主幹等同病變。EXCEL研究與NOBLE研究均是選擇LMCA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RCT),而SYNTAX研究、MAIN-COMPARE研究中均有對LMCAD血運重建長期預後的分析,同時上述研究修改了歐美指南對LMCAD治療的推薦等級,將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等級推薦為Ⅰ類,A級證據。
  • 低射血分數初級預防患者使用皮下植入心臟復律除顫器的效果
    低射血分數初級預防患者使用皮下植入心臟復律除顫器的效果 2021-01-08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用多根動脈搭橋,可降低再次血管重建風險!美國Meta分析
    近期一項Meta分析顯示,多支動脈搭橋術與單支動脈搭橋術相比,沒有生存優勢,胸骨傷口併發症的發生率更高,但降低了再次血管重建和卒中風險。阜外醫院也有研究發現,對於合併糖尿病的冠狀動脈多支病變患者,術後平均近5年時,造影或CT複查結果顯示,橈動脈橋血管通暢率為83.6%,顯著高於大隱靜脈橋血管的62.3%。研究人員評估了10項比較單支動脈搭橋術與多支動脈搭橋術的隨機對照試驗。納入Meta分析的患者6392例,平均年齡為56-75歲,平均隨訪4年。
  • 科學家探討血管緊張素-腦啡肽酶抑制劑對射血保留型心力衰竭療效
    科學家探討血管緊張素-腦啡肽酶抑制劑對射血保留型心力衰竭療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2 16:22:38 2019年9月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波士頓布裡格姆婦女醫院Scott D.
  • 關於射血分數保留心衰的管理,你應該知道的5件事
    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HFpEF)佔所有心衰病例的50%左右。關於HFpEF的循證治療,目前還缺乏突破。儘管如此,我們可以遵循一套循序漸進的管理模式,來優化這種具有挑戰性的臨床症候群的治療。 1 HFpEF的診斷難題,如何破解?
  • PARALLAX試驗:ARNI打開射血分數保留性心衰患者治療的一扇窗|安貞...
    隨著對心衰認知的逐漸深入,指南中心衰的分類更加具體化,其中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HFpEF)與射血分數中間值的心衰(HFmrEF)對於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以及臨床預後具有特殊意義。如何選擇用藥以及治療周期的確定成為心衰領域的熱議話題。沙庫巴曲/纈沙坦能否成為心衰治療的利器,仍需接受臨床嚴苛的考驗。
  • ESC 2019:諾華Entresto治療射血分數保留心力衰竭(HFpEF)在亞組中...
    預先指定的亞組分析表明:在左心室射血分數≤中位57%(主要終點減少22%;95%CI:0.641,0.949)的個體和女性(主要終點減少27.5%,95%CI:0.588,0.895)個體中具有更大的影響。該研究中,Entresto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與先前報導的在HFrEF患者中的結果一致。
  • SGLT2抑制劑治療射血分數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療效顯著
    SGLT2抑制劑治療射血分數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療效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 20:09:55 法國南錫大學CHRU Brabois醫院Faiez Zannad團隊研究了SGLT2抑制劑治療射血分數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
  • 射血分數中間值的心衰:一個令人困惑的所在|臨床解惑
    除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HFpEF)與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HFrEF)以外,射血分數中間值的心衰(HFmrEF),作為一個新的名詞,第一次被寫進指南。它指的是左室射血分數(LVEF)在40%-49%之間的患者,在既往的心衰研究中,它們通常被排除在納入標準之外。但隨著指南的發表,近幾年致力於HFmrEF的研究數量迅速增長。
  • Vericiguat並不能改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數保留患者的生活質量
    Vericiguat並不能改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數保留患者的生活質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4 22:24:31 美國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Javed Butler聯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Paul W.
  • 新的恩格列淨研究顯示恩格列淨可改善射血分數降低的成人心衰患者...
    在EMPEROR-Reduced研究中,對於伴或不伴慢性腎臟疾病、射血分數降低的成人心力衰竭患者,恩格列淨在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而住院的風險(試驗的複合主要終點)上呈現出一致性,同時延緩患者腎功能下降。對于越來越多患有心力衰竭和慢性腎臟疾病的成年患者來說,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消息。」
  • 《冠狀動脈血運重建》丨ACS雜誌(IF:2.895)專刊主譯和譯者招募
    冠心病是目前最常見也最容易導致患者傷殘和死亡的疾病。如何做到最大限度的冠狀動脈再血管化,一直是心臟外科醫生所追求的目標。為此,ACS雜誌經過精心籌備推出了《冠狀動脈血運重建之外科醫生須知的心臟病學》和《冠狀動脈血運重建之外科發展和未來展望》兩個專刊。
  • 複雜左主幹分叉病變,雙支架術之DK Crush技術
    該研究入選了370名主幹和邊分支直徑均介於2.5-4.0mm且狹窄程度大於50%的真性分叉病變患者。5年隨訪結果表明,DK Crush技術組比經典Crush組顯著降低了MACE發生率(15.7% vs 23.8%,P=0.051)。研究表明,對於複雜真性分叉患者人群,DK Crush技術能夠改善患者的長期預後,其主要降低靶病變血運重建率(8.6% vs 16.2%,P=0.027)。
  • EMPEROR-Reduced研究:恩格列淨在伴或不伴有糖尿病的射血分數降低...
    這是繼DAPA-HF(The Dapagliflozin and Prevention of Adverse Outcomes in Heart Failure)研究[4]報導了關於達格列淨的陽性結果後,SGLT-2抑制劑在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第二項大型臨床研究。
  • 比伐蘆定在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介入治療中應用的療效
    觀察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發生的不良事件,包括出血、冠狀動脈無複流/慢血流和接觸性血栓。術後隨訪1年,觀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再發心絞痛、心力衰竭、靶血管再次血運重建、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卒中)的發生率。結果:兩組間的基線資料和PCI情況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
  • 射血分數18% ,但血壓115/75 mmHg,敢不敢「擴血管」?
    圖1:患者的入院心電圖輔助檢查:入院心電圖:房顫心律(107 bpm);心臟超聲:左心室舒張末內徑明顯增大,射血分數(EF)18%;胸片:雙肺紋理增強而在患者既往6年多的外院治療過程中,僅僅只是間斷服用地高辛 0.125 mg、螺內酯 20 mg、福辛普利10 mg、阿司匹林100 mg,並無β受體阻滯劑的應用,且未規律服藥。此次患者來診,該如何進行治療呢?首先要解除誘因,患者感冒後心衰加重,加強呼吸道管理,胸片未見滲出性炎症,體溫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