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前排掛著淺綠色「手機袋」,裡面裝滿了學生的手機。
不準學生將手機帶入校園,發現者一律沒收,校方集中銷毀。相對不少中小學對於學生帶手機進教室的管理方法,本月初,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在大一學生中嘗試推出的「手機入袋」活動,則顯得溫柔了許多,也收到了不錯的實際效果。
學生上課前手機統一入袋保存
「你手機交了麼?」最近,這句話已成為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大一學生們上課之前的一句口頭禪了。與學校其他課堂不同,該學院大一課堂上,都會出現幾個淺綠色的布袋子,每個袋子由二三十個小口袋組成。
從今年5月5日起,該學院在大學一年級的各個班級都配備了這樣的手機袋,手機袋平時由2到3名班幹部保管。每個小口袋上標註著一名同學的學號,上課前由班幹部掛在前排桌子上或牆上。同學們進入教室後將手機關機,或者調成振動、靜音模式,然後統一裝進收納袋裡,下課再自行取走。
新舉措推出後,一些同學對此抱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幹涉了「個人自由」,有人擔心手機丟失,還有人擔心家人有急事聯繫不上。但通信工程專業大一學生彭光宇表示,絕大多數同學都支持這一做法。
手機袋成本低但效果不錯
「學生上課玩手機,不但會影響學習,也會影響老師上課的心情,是對老師勞動的不尊重。」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傳輝,是這個想法的提出和倡導者。5月27日,王傳輝坦言,之前學院曾經多次調查了解各個課堂的情況,上課玩手機的學生至少超過了五分之一。
外地學校有的在教室裡設置信號屏蔽儀,但此舉成本較高。如果是用手機袋來管理的話,成本就低了很多,而且操作也簡便。
目前,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大一年級5個專業的所有班級都配備了手機袋。手機袋是從銷售市場採購回來的,每個手機袋不到30塊錢,一共也才花了600塊錢。王傳輝稱,實施這一措施後,學生上課玩手機確實比較少了,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也提高了。
或將在學院範圍內全面推廣
上課手機不入袋,會有什麼處罰?對此,王傳輝稱,院方對上課手機入袋並未採取強制措施,但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將會被約談、警告。
「手機入袋只是一種形式,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同學們改掉不良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王傳輝介紹,經過這二十多天時間的推行,學生們的自我約束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升。
目前「手機入袋」只是學院大一年級在試點,6月份學院將召集大一的師生,對「手機入袋」的體會進行一次座談,並加強與同學們的溝通交流,讓同學們提出更多的建議和意見。
王傳輝稱,今年秋季開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準備繼續擴大這項「手機入袋」的實施範圍,2014級新生和2012級學生也會推行。(江淮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