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校一老師上課前要求學生上交手機 引發熱議

2020-12-12 安徽網

收上來的手機被集中擺放。

新安晚報 安徽網訊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老師在講臺上辛苦講課,學生卻低頭玩著手機。近日,一則「安徽農業大學課堂上手機全上交」的消息引起熱議。有學生反映,他的英語老師在上課前讓所有學生把手機上交,放在第一排課桌上。

昨日,記者聯繫了事件的當事人,安徽農業大學英語老師劉老師。他告訴記者,由於課堂上大部分學生都在低頭玩手機,不能專心聽課。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上周,他在2016 級土木工程、茶文化與貿易專業的兩個班分別進行了一次試驗,在上公共英語課前讓學生們把手機都交上來。「第一個班有兩個孩子說自己沒帶手機,其餘的都交了,另一個班50 多名學生全都交了手機,都很配合。」

讓劉老師沒想到的是,他的這一做法在網上被廣泛傳播並引起網友熱議。記者看到,有不少網友支持劉老師的做法,「這樣好,學生在課堂上就應該認真聽課」;也有網友認為,這種做法流於形式,「願意聽課的,始終會聽課。不想聽課的,手機沒電也寧願發呆。」還有網友神評論:「淘寶有賣手機模型,別怪我沒告訴各位。」甚至有人評論,這是「搞形式,蹭熱度」。

劉老師告訴記者,他收學生手機的初衷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沒想到引起了此番波瀾。「我比較注重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如果互動做不起來,上課效果就不好。」劉老師說,這一次的試驗證明,把手機收起來,確實能提高教學效果,但網上的評論卻讓劉老師很受傷。雖然他認為自己的做法沒有錯,「但這個試驗不一定繼續做下去了。」

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宛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連結 課堂「手機入袋」早就有

其實,課前收手機的做法在很多高校出現過,即使在省內也早已不是新鮮事。據媒體報導,早在2014年5月,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在大一學生中嘗試推出「手機入袋」活動。大學一年級的各個班級都配備了這樣的手機袋,手機袋平時由2 到3 名班幹部保管。每個小口袋上標註著一名同學的學號,上課前由班幹部掛在前排桌子上或牆上。同學們進入教室後將手機關機,或者調成振動、靜音模式,然後統一裝進收納袋裡,下課再自行取走。

2014 年10 月27 日,針對校園「低頭族」現象,阜陽師範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2014 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班級就正式開展了無手機課堂的活動。經過近一個月的堅持,班級同學上課之前自覺將手機放在和自己學號對應的手機袋中。


相關焦點

  • 大學老師要求學生課前上交手機:能提高教學效果
    (原標題:上課需要上交手機)   近日,安農大一老師在上課前要求學生上交手機。
  • 一高校每個教室掛手機收納袋 上課前要不要上交手機
    &nbsp&nbsp&nbsp&nbsp昨天,記者從寧波工程學院獲悉,為了減少課堂中的「低頭」現象,學校在每個教室都掛上了兩排手機袋,建議學生在上課前自願將手機放到收納袋後再就座。高校課堂上,學生有沒有必要上交手機?高校如何杜絕「低頭」現象?昨天,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高校教室掛手機袋:上課前先上交手機
    IT之家11月20日消息 隨著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課堂上玩手機也成為了一種常見的課堂現象。對於管理學生上課玩手機的情況,部分高校也是費盡了心思。據媒體報導,河南大學就想出了一個看似行之有效的辦法。據報導,河南開封的河南大學明倫校區通過在教室裡裝上手機袋,並讓學生在上課前先上交手機,以治理學生課堂玩手機的問題。對於學校的這種做法,有學生表示了贊同,認為上課前需先交手機,沒手機玩了,可以倒逼大家認真聽講,與老師互動,不會荒廢時間。有學生感嘆,學校是千方百計讓我們好好學習,並表示會積極配合。
  • 為防學生課堂玩手機 瀋陽有高校要求上交
    隨著手機越來越普及,部分大學生上課時也喜歡玩手機,打遊戲、追劇。有數據顯示,超八成大學生存在手機依賴,日均使用手機超5小時,近八成受訪大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近1/3的課堂時間用來玩手機。  昨日記者了解到,沈城有不少大學上課時需上交手機,這也引起很多大學生的不認同。大學生上課交手機,你怎麼看?
  • 大學生課前自覺上交手機 眾網友點讚
    (圖片來源:CFP)    原標題:河南洛陽一大學學生課前自覺上交手機 網友點讚    昨日下午,網友「哼我是最毒的SUPER...」在微博上曬出一張照片,稱為了不影響上課,洛陽理工學院學生上課前自覺將手機放進講臺前的手機收納袋。
  • 重慶一大學設無手機課堂 上課前上交手機
    據《重慶晚報》報導9日,有網友爆料,重慶理工大學為讓課堂低頭族能抬起頭來認真聽課,推行無手機課堂,上課時間不準玩手機。學生上課前需把手機交上去。 9日,記者來到重慶理工大學,學校裡掛著「背書包、進教室、坐前排、無手機」的橫幅,不少學生表示,現在只有部分教室實行這個舉措。
  • 開學典禮1200名大學生上交手機,老師:培養自律意識!
    聽到最長的講話,就是學校領導的講話,經歷最難熬的時間,就是沒有手機的時間。當這兩種情況結合在一起,那真是度日如年,精神世界備受摧殘。近日,吉林某高校舉辦新生開學典禮,在此之前學校卻要求全部學生把手機上交。學校的意思是讓學生培養自律意識,把時間更好地投入到學習與生活。
  • 高三學生上課玩手機拒上交,班主任摔其手機後被停職:處罰合適嗎
    因為現在已經嚴令禁止老師體罰學生,有些學生如果只是單純的靠說教或者請家長根本不管用,甚至有的學生對老師的批評教育「根本不甩乎」。在江蘇就發生了一件比較有爭議的事情。一名高三的學生上課玩手機,經班長和班主任輪流規勸之後拒絕上交,老師一怒之下打了學生兩耳光,並將學生的手機給摔了。事後老師就被要求向學生還有家長道歉並停職,這樣的處罰合適嗎?
  • 熱門作文大學上課交手機任務型作文下水作文(2016鄭州三測(5月)
    熱點作文|大學上課交手機任務型作文下水作文(2016鄭州三測(5月)作者:福建莆田董立群編審:趙懷兵授權發布:公眾號yuwenyuekan  作文原題回放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近日,國內一所大學擬實行「上課前所有同學交手機」的措施。
  • 上課!起立、老師好!江西一高校重拾「上課禮」
    「上課!」,「起立!老師好!」,「同學們好!」,江西一高校課堂呈現最熟悉又陌生的「上課禮」。近日,華東交通大學軌道學院、人文學院先後提出倡議,讓學生在課堂上重拾「上課禮」,這一「新鮮」事引起師生熱議。
  • 假手機現網售平臺:學生買來上交頂包騙老師
    部分商家透露,購買這種模型機的人群中,學生佔很大比例,大多是為了應付學校收手機時,避免交真手機而買來「頂包」的。北青報記者表示,買模型機是要上交給老師,怕被發現,店主稱:「不會的,這個外觀基本和真機一模一樣。」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淘寶等電商平臺售賣的模型機主要包括彩屏機、黑屏機和亮屏機三種。第一種是彩屏機,屏幕裡有一層彩屏紙,上面印著桌面的樣式,一般用於櫃檯展示。第二種是黑屏機,屏幕呈關機狀態,多用於學生上交頂包或櫃檯展示。兩種模型機內均沒有電池,無法開機。
  • 高校學生穿短裙上課被通報,學校回復引網友熱議:形式主義何時休
    近日,南陽師範學院遭網友爆料,該校的學生因穿短裙上課被通報,此舉引發了學生的不滿,對此,學校及時給出了回復,但回應引發網友熱議,被吐槽:形式主義何時休!,為何會對學生的穿著要求這麼嚴苛?學校學生處表示,南陽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學校是全國文明校園,所以得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的管理,這個工作只在12號至17號嚴格一些,並且此舉不僅僅只針對學生,老師也不能穿短褲短裙上課,辦公桌上不能亂放東西,學校建議大家配合。
  • 河南一高校試點「手機入袋」:學生自覺放手機,課堂氛圍變好
    河南一高校試點「手機入袋」:學生自覺放手機,課堂氛圍變好 李華錫 孫雅姝 曾書立/中國青年網 2017-12-07 10:27
  • 安徽高校老師殺害19歲女學生被判死刑,網友熱議:殺人償命,這種就該...
    虎撲11月21日訊 近日,安徽「大學老師殺害19歲女學生」案宣判:被告被判死刑。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安徽高校老師殺害女學生被判死刑# 此前自稱有精神疾病】安徽「大學老師殺害19歲女學生」案宣判:被告被判死刑。
  • 安師大一學院學生上課前手機統一入袋保存(圖)
    課堂前排掛著淺綠色「手機袋」,裡面裝滿了學生的手機。  不準學生將手機帶入校園,發現者一律沒收,校方集中銷毀。相對不少中小學對於學生帶手機進教室的管理方法,本月初,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在大一學生中嘗試推出的「手機入袋」活動,則顯得溫柔了許多,也收到了不錯的實際效果。
  • 大學老師為防止學生上課玩手機,親手縫製手機收納袋
    大學老師為防止學生上課玩手機,親手縫製手機收納袋。 在大學課堂裡。學生用手機上網、玩微信、玩遊戲、聽音樂、看小說。甚至直接打電話等現象司空見慣。昔日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變成了如今的「簡訊聲、微信聲、遊戲聲」。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發現周邊的不少人都變成低頭族。
  • 重慶一高校教室牆掛手機袋 開課前需「手機入袋」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現在智慧型手機隨處可見,同學們上課期間用手機刷微博、聊天、玩遊戲已經司空見慣了,「低頭族」嚴重影響上課秩序和聽課效率。重慶一高校同學發現,經過一個國慶假期回來後,教室前門牆上安置好了嶄新的手機收納袋,每行每列都印有數字編號。安裝手機袋的目的是禁止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減少手機對課堂教學的不利影響。課前,同學們自覺把手機設置成靜音模式,放入手機袋,課後自行取回。
  • 濱州學院上課新景觀:課前學生手機主動入收納袋
    而在濱州學院政法系18個班級,首次嘗試推廣了牆掛式「手機收納袋」。如今,學生們上課前都主動上交手機,不再做手機「低頭族」。  17日,在濱州學院政法系2號教學樓215室,大眾網記者發現,兩個藍色的壁掛式手機收納袋掛在一進教室的牆上,上面共有35個小口袋,每個口袋對應一個學生的學籍號。
  • 大學教室裝手機袋 學生上課前要把手機交袋中
    上課時手機要集中放在教室的手機袋裡2月17日,開學第一天,江蘇師範大學教室裡多了一個手機袋,校方倡議學生上課前手機放進手機袋,避免上課時玩手機影響學習。現代快報記者採訪發現,學生們有彈有贊,很多人不願把手機入袋,甚至有學生支招可以買個模型機放進手機袋,以應付老師。據江蘇師範大學外文學院團委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去年11月學校就在外文學院、卓培部以及賈汪校區,試點手機課前入袋活動。「主要是為了能提高學生們的課堂學習效率,現在很多學生都是手機控,上課刷微博,聊微信、QQ,逛貼吧,嚴重影響課堂紀律。」這名工作人員說。
  • 河南洛陽一大學學生課前自覺上交手機
    交了手機再上課。人民視覺  學生們自願交手機。人民視覺  智慧型手機時代,不少大學生上課聊微信、刷微博,而在河南洛陽理工學院工程管理系的教室,情況大不相同。「這是手機收納袋,數字是學生的學號,每個學生對應一個。」輔導員李喜榮說,「有了手機收納袋,上課基本上不用點名了,學生出勤率明顯提升。」  「去年,我在網上看到有高校課前將學生手機統一收集、課後歸還,覺得主意不錯,就把『任務』布置給系裡6個班級。沒想到今年一開學,學生們就從網上買來手機收納袋,課前將手機或靜音或關機後放入收納袋,課後取回。」李喜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