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少年說》這檔綜藝節目,是一群孩子講述自己的內心想法,有些孩子說話讓人心疼得緊。
有一期,某學校的一個女孩子對父母說:自從你們開始做生意後,心思全都放在這上面,越來越不在乎我的感受,你們算算,一個月回來了幾次?
最近一次的家長會,其他同學的父母都來了,唯獨你們,還是沒有來。你們能多關心我一點嗎?賺錢比陪我還要重要嗎?她的爸爸媽媽早已在臺下紅了眼眶。
在孩子成長的這段重要時期,沒有一位家長是不想陪伴在自己的孩子身邊的,但是生活的壓力這麼大,父母不得不掙錢養家。那麼,當賺錢和陪伴孩子產生衝突,父母要如何選擇?哪一個更重要呢?
1、親密關係的建立
在三歲以前,孩子和父母需要建立親密關係,尤其是母親。對於孩子來說,親密關係的建立等同於安全感的建立,這可以減少孩子進入幼兒園產生的分離焦慮,並且還對家庭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孩子三歲之前,父母需要時常陪伴孩子。
2、對性別的認知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孩子的認知水平不斷發展,會對異性產生好奇,這就是對孩子到達了性別敏感期。在這一時期,孩子會對同行家長進行模仿。女孩子從媽媽身上學習到女性的表達方式,男孩子從爸爸身上學會力量感和表達方式。
3、情感表達方式的影響
父母時常會發現,有時候自己在表達時出現的一些口頭語,會出現在孩子的語言表達上,並且飲食習慣也會對孩子產生影響。父母在面對人、事、物所產生的態度,和與人的情感交流方式對孩子也有影響。
1、 親子關係淡薄
許多父母將精力主要放在賺錢上,無奈之下,選擇讓老人幫忙帶孩子,經常沒有時間見孩子一面。這樣容易導致親子關係日益淡薄,父母容易感覺到孩子和自己開始生疏。
在這樣的情況下,親子關係日益淡薄是必然的後果,許多家長能夠明顯感覺到孩子和你不親近。明明是有血緣關係的親人,相處起來卻像是住在同一屋簷下的陌生人,倘若父母日後想要對此進行彌補,就算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結果也不會有太多改變。
2、 孩子性格自卑
小時候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有很大的影響。倘若孩子在7歲以前並沒有父母陪伴,會造成性格上的自卑、敏感,這就是因為「親子中斷導致的。並且這樣的性格會導致孩子一生被影響。
3、孩子容易誤入歧途
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缺乏父母的關愛、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參與,就有極大的可能出現心理問題。從而慢慢表現出極度的不懂事,更有甚者會成為所謂的問題兒童。
在小時的時候沒有得到父母的陪伴以及正確的教育,在孩子長大成人後,會形成難以改變的錯誤觀念,這肯定是父母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1、孩子3歲前,更傾向於陪伴孩子
第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就是孩子從出生到3歲的時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個關鍵時期。如果要在賺錢和陪伴孩子之間做出抉擇,在這時期更加建議傾向於陪伴。
這一時期父母要是能陪在孩子身邊,對孩子的安全感進行慢慢地培養,那麼對孩子而言,這段時期就是無價的,對以後孩子各方面的習慣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
2、升學關鍵時期,傾向於陪伴孩子
在孩子上小學開始,大人們回歸職場,仿佛日子開始慢慢步入正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僅只有3歲以前這個重要的關鍵時期,幾個升學階段,小升初、中考、高考都是重要的時刻,陪伴孩子更加重要。
這幾個時期都是他們人生的關鍵時期,孩子需要父母作為他們堅強的後盾,多多陪伴他們。
對於孩子來說,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是不可缺少的,希望父母無論多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度過一個又一個重要的時期,給予孩子愛的關懷。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