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再度被捲入內訌風波,原因幾何?

2020-12-19 電子發燒友

中芯國際再度被捲入內訌風波,原因幾何?

周享玥 發表於 2020-12-17 12:07:28

因為一則委任公告,中芯國際再度被捲入內訌風波。

12月15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一則委任公告,宣告了臺積電前COO、技術大神蔣尚義將重返中芯國際任職的消息。公告顯示,蔣尚義獲委任為中芯國際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任命自2020年12月15日起生效。

實際上,如果不是因為同時爆出的一則「梁孟松在董事會上提出辭職」的消息,蔣尚義重回中芯國際將會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委任公告中「董事梁孟松無理由投棄權票」的字樣或許也不會引起多少人注意。

然而,之後的劇情發展卻頗為戲劇性。蔣尚義將回歸中芯國際的消息傳出後不久,就有媒體稱,中芯國際聯合CEO梁孟松在當天的董事會上遞交了書面辭呈,但並未當場得到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的批准。

而據網上流傳的一份辭呈顯示,梁孟松表示,自己直到12月9日才被周子學告知蔣尚義將出任副董事長的人事變動,對此,其「感到十分錯愕與不解」,同時覺得自己「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

此事很快引起廣泛關注並反映到資本市場。受消息影響,12月16日早間,中芯國際A股開盤即跌近10%,港股則短暫停牌。

蔣尚義、梁孟松臺積電往事:曾是上下級關係

作為中芯國際新一輪「內鬥」故事中的兩大關鍵角色,梁孟松與蔣尚義的淵源頗深。不過,一直到1997年之前,雙方大概率都還處於互不相識的狀態。

公開資料顯示,梁孟松出生於1952年7月,曾先後在臺灣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拿到電機博士學位,畢業後就進入到美國處理器大廠AMD狠狠刷了幾年工作經驗。

而蔣尚義比梁孟松大上6歲,曾先後在臺灣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史丹福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學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畢業後同樣在美國大廠工作多年,曾先後服務於德州儀器和惠普。

1992年,時年40歲的梁孟松回到中國臺灣,出任臺積電工程師、資深研發處長,開始了長達17年的臺積電生涯。而蔣尚義也在5年後返回臺灣,歷任臺積電研發副總裁、共同營運長、董事長顧問,並牽頭臺積電0.25μm、0.18μm、0.15μm、0.13μm、90nm、65nm、40nm、28nm、20nm 及 16nm FinFET 等關鍵節點的研發,使臺積電從晶片製造業的技術跟隨者一躍成為技術引領者。

這是梁、蔣二人的首次聚首,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蔣尚義都是梁孟松的頂頭上司。

而真正讓梁、蔣二人一戰成名的,是2003年的一場130nm銅製程之戰。

據悉,2000年以前,臺積電與多數晶圓代工廠一樣,技術都主要仰賴與IBM合作。不過,2000年,臺積電卻婉拒了與IBM合作研發130nm銅製程的提議,決定自行發展技術,並在三年後成功搶先在這方面研究更久的IBM開發出130nm銅製程技術,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驚豔亮相。

這成了奠定臺積電日後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龍頭地位的關鍵一役,也是梁、蔣二人在臺積電地位的重要奠基。據報導,在當時因此事受行政院表彰的臺積電研發團隊中,負責先進模塊的梁孟松就排在了獎勵名單第二名,貢獻僅次於排名第一的蔣尚義。

此後,梁、蔣二人的天才無疑都在臺積電得到了充分發揮。

蔣尚義牽頭了臺積電0.25μm、0.18μm、0.15μm、0.13μm、90nm、65nm、40nm、28nm、20nm 及 16nm FinFET 等關鍵節點的研發,使臺積電從晶片製造業的技術跟隨者一躍成為技術引領者。

梁孟松則被譽為「臺積電先進位程的頭號研發戰將」,幾乎參與了臺積電每一代製程技術的研發工作,個人擁有專利超過450項,發表技術論文高達350餘篇,並一度被認為是最有望接替蔣尚義坐鎮研發總監的候選人。

技術大佬升職落空後轉投三星,與前東家打4年官司

然而,當2006年蔣尚義真正從研發副總裁的位置上退休時,梁孟松卻出乎意料地落選了。

據報導,因為臺積電研發組織日益龐大,蔣尚義退休後,臺積電決定任命兩個研發副總,以「Two in a Box」的方式,分擔技術長的職責。彼時,已經為臺積電工作14年之久的梁孟松原本以為自己有機會高升,卻沒想到臺積電不僅從英特爾挖來了先進技術研發協理羅唯仁擔任其中一位研發副總,另一個位置也被與自己有著多年激烈競爭關係的同事孫元成奪得。

而梁孟松不僅成了空降的羅唯仁的下屬,還被調離了他最喜歡的研發崗位,降職調去執行一個剛剛啟動的「超越摩爾計劃」——只有兩座落後的晶圓廠可以使用,辦公地點也從原來的大辦公室變為了一個小小的四人間。

據媒體報導,對於這段經歷,後來梁孟松在與前東家臺積電對簿公堂時聲淚俱下地控訴,自己在臺積電遭到「冷凍」、「降職」,每天到辦公室都覺得是在「冷宮」裡,甚至一連8個多月白天就坐在辦公室裡,不出門也不見同事,只能做些瑣碎事務,並表示「憑我的資歷要我去一個不能發揮的單位」、「我感到被欺騙、被侮辱,高層完全不重視我」……

這些都成了梁孟松日後轉戰三星,成為臺積電口中「投奔敵營的叛將」的導火索。

2009年2月,梁孟松宣布辭職,離職前與臺積電籤下了競業禁止協議。隨後,梁孟松轉赴臺灣國立清華大學任電機工程學系和電子所教授,並在半年後又改往韓國成均館大學擔任訪問教授。

而據媒體後來報導,在那裡,他只教一門課,每周授課時間不超過3小時,學生則只有10人,且其真正任教的是三星內部的企業培訓大學——三星半導體理工學院(SSIT),學生則都是三星內部的半導體資深工程師。這也成為了後來臺積電指控梁孟松離開臺積電後馬上就服務於三星的原因之一。

2011年2月競業禁止期間屆滿後,梁孟松隨即加盟三星,出任三星晶圓代工部門技術長。有消息稱,三星給梁孟松的年薪折合成新臺幣約為1.35億,約為臺積電的三倍。

作為回報,作為Fin FET技術發明人胡正明(臺積電首任CTO)得意門生的梁孟松不僅幫助三星先於臺積電掌握了Fin FET技術,還在三星面臨20nm製程研發困境時力排眾議,決定放棄20nm技術,直接升級到14nm製程。最終,三星得以搶先臺積電半年推出14nm製程,並藉此從臺積電手中搶下了部分蘋果A9處理器的訂單。而據報導,彼時,因製程落後而痛失八成蘋果訂單一度使臺積電損失10億美元。

臺積電對此憤懣不平,於2011年底對梁孟松發起訴訟,指控其自2009年離職,並從該年8月到三星旗下的成均館大學任教以來,「應已陸續洩漏臺積電公司之營業秘密予三星」。隨後,雙方開始了長達四年的官司,梁孟松最終敗訴,被判決到2015年12月31日前,不得以任職或其他方式繼續為三星提供服務。

這期間,梁孟松由於疲於應訴,三星又急於求成,結果導致三星在蘋果A9晶片上翻了車,市場優勢迅速被臺積電奪回,臺積電重新佔領代工市場一半以上份額,三星再次落後,梁孟松則在2017年與三星合約期滿後,轉投中芯國際。

臺積電「叛將」狹路再相逢

巧合的是,在梁孟松轉投中芯國際之前,昔日上司蔣尚義也加入了這家公司。

2016年12月,被尊稱「蔣爸」的臺積電二號功臣蔣尚義舉家來到大陸,出任中芯國際第三類獨立非執行董事,成了一些人口中的「叛徒」。

不過,因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有口頭的君子協議「不會做傷害臺積電的事」,蔣尚義在中芯國際的三年間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話語權,並在2019年6月21日以「個人原因和其他工作承諾」為由結束了任期。

梁孟松則在蔣尚義加盟中芯國際半年後的2017年10月,抵達上海,拿著20萬美元的年薪,成為了中芯國際執行董事,並與中芯國際原CEO趙海軍共同擔任中芯國際聯合CEO。蔣、梁二人也因此再度交匯,短暫共事近兩年。

梁孟松加盟的效果一如既往地明顯。據報導,2017年10月至2019年上半年,僅用了一年半時間,中芯國際便從28nm時代躍進到了14nm時代,並在300天不到的時間內把14nm晶片的良品率從3%提升到了95%,完全達到量產要求,成功地拉近了「中國芯」與國際的差距。

而按網傳的梁孟松辭職信中的說法,其在三年多時間裡,帶領著說2000多位工程師盡心竭力完成了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以上時間才能達成的任務——從28nm到7nm,共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與此同時,中芯國際目前「28nm、14nm、12nm及n+1等技術均已進入規模量產,7nm技術的開發也已經完成,明年四月就可以馬上進入風險量產。5nm和3nm的最關鍵、也是最艱巨的8大項技術也已經有序展開,只待EUV光刻機的到來,就可以進入全面開發階段」。

作為回報,中芯國際在2020年5月向8位高管授予的價值1700多萬港元的股權獎勵中,梁孟松獲得了與董事長周子學相同的份額,均為65.91萬份購股權,為其中最高。

就在梁孟松在中芯國際大展拳手之際,蔣尚義卻經歷了一波「很不開心」的經歷。離開中芯國際後,蔣尚義曾於2019年出任武漢弘芯CEO一職,並表示將在弘芯開發獨特的物聯網領域的晶圓代工模式。

然而,2020年以來,投資超千億的武漢弘芯項目卻頻頻暴雷,被曝廠房土建工程爛尾,導致蔣尚義被迫「急流勇退」,於11月17日通過律師發表聲明稱,已於6月份辭去武漢弘芯董事、總經理及CEO等一切職務。

此時的梁、蔣二人大概不會想到,僅一個月後,雙方會因為在中芯國際的再次相逢,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據中芯國際發布的公告顯示,蔣尚義將以董事會副董事長身份重回中芯國際,任期自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股東周年大會為止,薪酬為67萬美元年薪及年度激勵。這也意味著,蔣尚義回歸後在地位上將僅次於董事長周子學,而兩位聯席CEO梁孟松、趙海軍未來需要直接向蔣尚義匯報。

所謂「內訌」,也由這一紙公告正式牽扯出來。儘管中芯國際隨後緊急發布公告稱,「目前正積極與梁孟松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任何最高管理層人事變動以發布公告為準」,但外界依舊為人事動蕩對中芯國際的業務影響表現出一定擔憂,一個反應是其股價依舊在低位徘徊。截至16日收盤,A股報收55.2元/股,跌5.53%,港股報收20.1港元/股,跌5.41%。
        責任編輯:tzh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內訌+外患,中芯國際如何突圍?
    12月15日,距離中芯國際總部約2公裡處的上海長榮桂冠酒店,正在召開一場股東大會,而後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被曝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隨後網上流傳著一份梁孟松在董事會上公布的辭職聲明,其中提到了對於蔣尚義的回歸毫不知情。辭職的原因似乎已有指向,此前師徒二人關係不和的傳言也被證實。
  • 中芯國際:無奈的內訌
    中芯國際:無奈的內訌 中芯國際因股東訴求分歧而引發的內訌,被外界認為是典型的控制權之爭。而起著平衡各方利益關鍵作用的老董事長江上舟的辭世,則直接導致中芯國際內部派系鬥爭公開化。 中芯國際內訌的爆發,與其說是股東之間利益衝突,還不如說是中國高科技產業在國際技術封鎖背景下發展困境的某種折射。
  • 中芯國際,再經不起內訌
    很快中芯也針對此次人事風波做出了回應,稱已知悉梁博士其有條件辭任的意願,正積極核實,以後續公告為準。到 2019 年 6 月 14 日,中芯發布公告稱,蔣尚義博士(「蔣博士」)已通知董事會,基於個人原因和其他工作承諾,將不於股東周年大會上膺選連任獨立非執行董事,並將於股東周年大會上退任為董事,同時將不再擔任公司薪酬委員會的成員。
  • 內訌爆發、外患不絕,中芯國際進入最動蕩時刻
    12月15日,距離中芯國際總部約2公裡處的上海長榮桂冠酒店,正在召開一場股東大會,而後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被曝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 隨後網上流傳著一份梁孟松在董事會上公布的辭職聲明,其中提到了對於蔣尚義的回歸毫不知情。辭職的原因似乎已有指向,此前師徒二人關係不和的傳言也被證實。
  • 中芯國際經不過內訌!關於引入蔣尚義,梁孟松鬧離職的4點思考
    昨天,突然一則消息上了熱搜,那就是有消息稱中芯國際聘請臺積電老臣蔣尚義為副董長。但與此同時,另一員大將、也是臺積電的老臣梁孟松卻鬧離職。 由於中芯國際這幾年的成長是看得見的,尤其在先進工藝上,很多人認為這是梁孟松的功勞之一,如果梁孟松一走,對中芯國際影響太大了。
  • 中芯國際緣何內訌?另闢求生之路,未來發展將大變
    這幾天半導體行業最熱門的消息,無疑是中芯國際在七年之後再度內訌。之前折戟武漢弘芯的蔣尚義回歸,擔任副董事長,可謂一手掌控了中芯的未來;而原CEO梁孟松則公開表示不滿,憤而提出辭職。中芯國際的這齣鬧劇,讓吃瓜群眾可謂看得津津有味。
  • 中芯國際管理層動蕩背後:不能簡單定義為內訌鬥爭
    中芯國際管理層動蕩背後:不能簡單定義為「內訌」、「鬥爭」導讀: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讓中芯國際必須做出改變。就在12月15日,中芯國際的臨時董事會在晚間的一連串公告,直接引發了人事變動的風波。半導體圈領軍人物蔣尚義確認加入董事會,卻伴隨著現任聯合CEO梁孟松的「辭呈」(《致董事會信函》),12月16日,中芯國際公告回應稱,目前正積極與梁孟松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事件的背後,不僅僅是人事問題。
  • 4000億中芯國際被曝「內訌」!背後發生了什麼?
    (原標題:突發:4000億中芯國際被曝「內訌」!CEO梁孟松提出辭呈:感到不再被尊重與信任!背後發生了什麼?)
  • 中芯國際內訌?CEO梁孟松請辭,會影響7nm晶片進程嗎?
    根據公告,蔣尚義受聘成為中芯國際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並在當日生效。蔣尚義也是晶片界的老將了,和中芯國際的淵源頗深,他此前曾在臺積電工作,並在共同COO職位上退休,退休後還曾擔任過臺積電董事長顧問,後加盟中芯國際,擔任獨董,任期屆滿,蔣尚義又曾擔任武漢弘芯的CEO,不過在武漢弘芯的爛尾事件後,他又通過律師信公開辭職。
  • 起內訌?晶片巨頭中芯國際CEO突然辭職!股價大跌!
    來源:知頓知頓12月16日報導,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發生董事會人事地震。臺積電前COO、技術大神蔣尚義重新回歸中芯國際任職副董事長,隨後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在「感到十分錯愕與不解」後在董事會宣布辭職。首此消息影響,中芯國際16日A股低開4%,盤中一度大跌近10%。
  • 中芯國際內訌,操碎了所有人的心 滴滴版花唄來了
    股融易資訊今日話題---中芯國際被曝內訌 ,操碎了所有人的心近日,中芯國際召開臨時董事會,聯合CEO梁孟松向董事會遞交了一封書面辭呈。而本次事件的導火索,是中芯宣布臺積電前 COO、半導體製造業巨擘蔣尚義將回歸,出任副董事長。
  • 中芯國際「將相翻臉」爆內訌:蔣爸二度回歸,梁孟松怒辭CEO!
    【新智元導讀】中芯國際被爆重大人事變動。臺積電前COO、技術大牛蔣尚義二度回歸,將擔任公司副董事長,與此同時,聯席CEO梁孟松被曝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隨後辭職信曝光,稱其對沒有被告知蔣博士任職一事感到「不被尊重」。另外,中芯國際也回應了美國加州的民事訴訟。
  • 4000億中芯國際被曝"內訌"!CEO梁孟松請辭:感到不再被尊重與...
    半導體領軍人物蔣尚義重返中芯國際,出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12月15日晚間,中芯國際正式官宣,蔣尚義獲委任為中芯國際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其任期自2020年12月15日起至2021年股東周年大會為止。公告顯示, 蔣尚義有權根據聘用合約獲得年度固定現金酬金67萬美元及年度激勵。
  • 中芯國際(00981)評估美國民事訴狀 將作抗辯
    對於中芯國際的「內訌」,資本市場視之為利空。16日早盤,中芯國際(688981.SH)開盤大跌,一度跌幅近10%,截至記者發稿,報54.3元,跌幅7.07%。  蔣尚義何人?  蔣尚義與中芯國際此前就有淵源,其於2016年12月加入中芯國際,擔任第三類獨立非執行董事,但於2019年6月辭職。
  • 【ICspec晶片視野】中芯國際被曝內訌,CEO梁孟松憤提辭呈!
    中芯國際15日召開臨時董事會,現任聯合CEO梁孟松在會中震撼性向董事會遞交書面辭呈,不過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並未當場核准。 據了解,這次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力邀蔣尚義回歸,擔任副董事長,引爆並未事前知情的梁孟松不滿,故憤而向董事會提出書面辭呈。
  • 市值超4000億,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的最大股東是誰?
    在這種艱難的時刻,中芯國際卻再次傳來了內訌,15日,蔣尚義被任命為中芯國際副董事長,隨即,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請辭,此事件立即引發市場轟動,中芯國際股價也下跌,目前市值為4225。而此前,就已經傳出梁孟松和另一位聯席CEO趙海軍不和。
  • 外有美國制裁,內有高層不和,中芯國際還能帶著中國晶片突圍嗎?
    不過,當時中芯國際給人的印象還是非常靠譜的:一方面積極申訴,另一方面抓緊備貨......一度成為人們心裡「中國芯」後續生產的靠山。可沒想到,短短幾個月,中芯國際就「翻車」了。前天晚上,中芯國際高層梁孟松的一封辭職信引爆了年末最大的瓜:時隔11年,中芯國際又要陷入內訌了!
  • 中芯國際內憂外患「功高震主走狗烹狡兔死」還是離間計?
    簡述一則中芯國際ceo請辭的消息刷上熱搜。請辭基本信息大概如下現在的CEO在不知情的情況,公司將任命新的副董事長,CEO認為這是公司對自己的不信任。然後列舉出自己進入公司後的業績及自己的辛苦。由於最近幾年國際形勢原因,國內的半導體製造勢必要加大投入,提高自己的工藝製造技術。而中芯國際又是大陸這邊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公司,屬於領軍企業。而3年時間完成五個世代技術開發,功勞甚高。但肯定不至於功高震主,當下時代CEO亦是公司決策的執行者,而不是公司戰略的制定者。
  • 美國商務部將中芯國際添加到實體清單中
    此時的中芯國際正處於人事地震中,臺積電前COO蔣尚義擔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現任聯席CEO梁孟松提出了辭職。內訌事件還在發酵。   蔣尚義和梁孟松,前者的夢想寄托在先進封裝和小晶片技術,後者的心血押注於先進工藝的追趕。「一來一去」背後,揭示的是中芯國際對被列入實體清單疑似早有準備,已開始進行戰略轉向,在先進位程工藝上取得突破後,轉向了先進封裝和成熟工藝。
  • 中芯國際「內鬥」再次檯面化
    12月15日,中芯國際在臨時董事會上任命前臺積電CEO蔣尚義為董事會副董事長,對於近期因為管制纏身的中芯國際來說是難得的利好——作為臺積電曾經的二把手,蔣尚義幫助臺積電攻克過0.25μm-6nm的所有製程技術,而中芯國際目前還在艱難進攻先進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