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9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如果考慮到幾個月前這方面的表述還是「逐步形成」,那麼,當下決策層傳遞的信號已經相當清晰——打通國內大循環,關鍵在於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讓中國經濟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再度乘風破浪。
擴大內需,某種程度上講也是積極支持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方面給人民群眾提供更豐富、優質的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層面的產品或服務,一方面讓人民群眾有消費的能力和信心。另一個層面講,也間接激勵企業不斷創新產品和模式,積極響應大眾需求。消費與生產的正反饋機制,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動能。
高層定調的這項戰略決策,也正是進入新時代以來,北京銀行一直在探索、轉型和創新的方向。
無論從這次疫情的行動,國家扶貧攻堅戰的積極參與,還是與網際網路巨頭一系列的合作,在服務民生促進消費,北京銀行都是在積極響應高層的這項戰略決策。
餐飲業作為今年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行業,不但失去一年之中最為重要的春節黃金周,疊加北京新發地疫情,整個上半年都在風雨飄搖中。
北京銀行重點發力,將餐飲支持力度最大的一個方向之一。開啟綠色審批通道,用最快速度為國內知名餐飲企業西貝、眉州東坡、楊興記等企業增加授信額度。通過變更還款計劃、延後分期還款的方式,為局氣、大鴨梨等企業提供了更充裕的資金周轉時間。對於到期的雲海餚、西少爺、局氣的存量貸款,採取無還本續貸模式,最大限度減輕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
另外,北京銀行各個區域分支機構也積極行動,為當地餐飲企業紓危解困。3月26日,北京銀行南京分行與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在未來三年內將為江蘇省餐飲協會及其重點企業提供30億元融資支持。
除了為餐飲企業送來及時雨和雪中炭,北京銀行各分行還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創新金融產品,北京銀行北京分行聯合人民日報社人民文旅、人民美食發展聯盟,推出了專項解困方案「京誠貸——文旅餐飲振興扶持專項計劃」,為符合北京市產業發展方向的文化旅遊、餐飲企業提供集專項基金、專屬方案、專人對接、優享通道、優惠利率於一體的全方位金融服務。首批北京地區支持資金50億元,專項資金整體不少於100億元。
北京銀行南京分行則與江蘇省餐飲協會面向全省餐飲行業發布「及食予」創新金融服務產品,目前已為50餘戶企業提供對應金融授信。北京銀行深圳分行聯合金蝶金融推出餐飲場景業務「京蝶大食貸」,聚焦使用金蝶財務軟體的餐飲企業,基於企業授權獲得的線上財務數據,提供精準信貸支持,幫扶企業渡過難關。
在疫情期間發放的餐飲企業貸款將按照「文旅餐飲振興扶持專項計劃」執行最低利率,減少企業的財務成本,幫助企業平穩過渡。
截至6月末,北京銀行住宿餐飲業貸款較年初增加23億元,增幅34%。一大批受困餐飲企業在北京銀行的支持下重獲生機,挺過了疫情期間最艱難的時刻。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踐行社會責任、助力脫貧攻堅,發力消費扶貧,也是北京銀行作為國有金融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北京銀行積極深化與北京市扶貧辦、市總工會、首農集團的多方合作,線上線下同步探索、打造創新合作機制,激發消費扶貧潛力。
6月1日,北京銀行聯合北京市總工會、首農食品集團、京東等政企單位共同啟動「愛心扶貧·工會會員互助服務卡消費扶貧活動」,惠及北京銀行近550萬工會卡用戶。
7月28日,由北京市國資委等單位發起,首農食品集團、物美集團、北京銀行等單位共同承辦的「北京消費扶貧月暨市管國企消費扶貧月」啟動,從6月1日至9月30日,持北京銀行工會會員互助服務卡、北京銀行信用卡的客戶,通過京東商城「北京消費扶貧直營旗艦店」或前往北京市消費扶貧雙創中心採購扶貧產品,可享受滿99元立減50元優惠。
北京銀行等政企單位開啟的一系列消費季活動掀起的熱潮,發放的百億元消費券激活的市場活力,是中國經濟自身蘊含無窮潛力的一個有力說明。
疫情之後,北京銀行堅定履行社會使命和責任,通過一系列金融政策和工具調整,為促進消費回暖反彈貢獻金融力量。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中,擴大內需成為戰略基點,北京銀行將牢牢把握住這個歷史機遇,同中國經濟一起乘風破浪,在複雜多變、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屹立在浪潮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