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大循環的戰略基點是什麼?北京銀行牢牢把握住了

2020-12-17 中華網財經

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9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如果考慮到幾個月前這方面的表述還是「逐步形成」,那麼,當下決策層傳遞的信號已經相當清晰——打通國內大循環,關鍵在於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讓中國經濟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再度乘風破浪。

擴大內需,某種程度上講也是積極支持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方面給人民群眾提供更豐富、優質的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層面的產品或服務,一方面讓人民群眾有消費的能力和信心。另一個層面講,也間接激勵企業不斷創新產品和模式,積極響應大眾需求。消費與生產的正反饋機制,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動能。

高層定調的這項戰略決策,也正是進入新時代以來,北京銀行一直在探索、轉型和創新的方向。

無論從這次疫情的行動,國家扶貧攻堅戰的積極參與,還是與網際網路巨頭一系列的合作,在服務民生促進消費,北京銀行都是在積極響應高層的這項戰略決策。

餐飲業作為今年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行業,不但失去一年之中最為重要的春節黃金周,疊加北京新發地疫情,整個上半年都在風雨飄搖中。

北京銀行重點發力,將餐飲支持力度最大的一個方向之一。開啟綠色審批通道,用最快速度為國內知名餐飲企業西貝、眉州東坡、楊興記等企業增加授信額度。通過變更還款計劃、延後分期還款的方式,為局氣、大鴨梨等企業提供了更充裕的資金周轉時間。對於到期的雲海餚、西少爺、局氣的存量貸款,採取無還本續貸模式,最大限度減輕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

另外,北京銀行各個區域分支機構也積極行動,為當地餐飲企業紓危解困。3月26日,北京銀行南京分行與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在未來三年內將為江蘇省餐飲協會及其重點企業提供30億元融資支持。

除了為餐飲企業送來及時雨和雪中炭,北京銀行各分行還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創新金融產品,北京銀行北京分行聯合人民日報社人民文旅、人民美食發展聯盟,推出了專項解困方案「京誠貸——文旅餐飲振興扶持專項計劃」,為符合北京市產業發展方向的文化旅遊、餐飲企業提供集專項基金、專屬方案、專人對接、優享通道、優惠利率於一體的全方位金融服務。首批北京地區支持資金50億元,專項資金整體不少於100億元。

北京銀行南京分行則與江蘇省餐飲協會面向全省餐飲行業發布「及食予」創新金融服務產品,目前已為50餘戶企業提供對應金融授信。北京銀行深圳分行聯合金蝶金融推出餐飲場景業務「京蝶大食貸」,聚焦使用金蝶財務軟體的餐飲企業,基於企業授權獲得的線上財務數據,提供精準信貸支持,幫扶企業渡過難關。

在疫情期間發放的餐飲企業貸款將按照「文旅餐飲振興扶持專項計劃」執行最低利率,減少企業的財務成本,幫助企業平穩過渡。

截至6月末,北京銀行住宿餐飲業貸款較年初增加23億元,增幅34%。一大批受困餐飲企業在北京銀行的支持下重獲生機,挺過了疫情期間最艱難的時刻。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踐行社會責任、助力脫貧攻堅,發力消費扶貧,也是北京銀行作為國有金融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北京銀行積極深化與北京市扶貧辦、市總工會、首農集團的多方合作,線上線下同步探索、打造創新合作機制,激發消費扶貧潛力。

6月1日,北京銀行聯合北京市總工會、首農食品集團、京東等政企單位共同啟動「愛心扶貧·工會會員互助服務卡消費扶貧活動」,惠及北京銀行近550萬工會卡用戶。

7月28日,由北京市國資委等單位發起,首農食品集團、物美集團、北京銀行等單位共同承辦的「北京消費扶貧月暨市管國企消費扶貧月」啟動,從6月1日至9月30日,持北京銀行工會會員互助服務卡、北京銀行信用卡的客戶,通過京東商城「北京消費扶貧直營旗艦店」或前往北京市消費扶貧雙創中心採購扶貧產品,可享受滿99元立減50元優惠。

北京銀行等政企單位開啟的一系列消費季活動掀起的熱潮,發放的百億元消費券激活的市場活力,是中國經濟自身蘊含無窮潛力的一個有力說明。

疫情之後,北京銀行堅定履行社會使命和責任,通過一系列金融政策和工具調整,為促進消費回暖反彈貢獻金融力量。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中,擴大內需成為戰略基點,北京銀行將牢牢把握住這個歷史機遇,同中國經濟一起乘風破浪,在複雜多變、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屹立在浪潮之巔。

相關焦點

  •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盛朝迅:把握好這個「基點」,就穩住了中國經濟...
    本期專家:盛朝迅,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簡稱「中宏院」)決策諮詢部戰略政策室主任中宏院盛朝迅:把握好這個「基點」,就穩住了中國經濟的基本盤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 國內大循環是什麼意思?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題:立足國內大循環、促進「雙循環」,中國謀劃新發展格局有何深意?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韓潔、劉開雄  近段時間,從企業家座談會到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國謀劃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引發廣泛關注。海內外媒體爭相報導,各路智庫機構紛紛解讀,同時也引起了投資者和消費者的熱議。
  • 觀察|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有內無外,也不是有外無內,二者是辯證統一關係,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打造新發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國內大循環這個「主體」,以我為主,同時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培育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 破題「十四五」,以國內大市場促進大循環
    「十四五」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迫切需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這既凸顯了擴大內需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也為我國應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指明了主攻方向和重要著力點。
  • 提高「兩個比重」 構建適應國內大循環居民住房制度
    筆者以為,面對我國居民住房的現狀,要切實提高全部住房中公共住房和租賃住房的比重,才能實現「房住不炒」,構建適應國內大循環的居民住房制度。 深圳住房新政待完善 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布住房新政,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
  • 熱解讀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提這個戰略基點
    熱解讀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提這個戰略基點 2020-12-21 15:45:42 來源:央視網 評論:0
  • 國內大循環什麼意思 國內大循環並不是 「閉門造車」
    專家們認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階段、新環境和新挑戰,圍繞我國經濟發展中長期目標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我國將更加重視國內產業價值鏈供應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要素市場開放基礎上繼續開放國內產品市場。
  • 國研中心研究員張立群:中國要把國內經濟大循環暢通起來 各國經濟...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段煉8月11日,在「蘭格鋼鐵網2019年度北京地區優質供應商50強頒獎大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對中國今年宏觀經濟形勢走勢和政策取向發表見解。
  • 楊偉民:雙循環是國內統一市場的大循環,不是地區的小循環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對我國未來經濟的戰略定位記者: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著眼於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構建新發展格局有什麼重要意義?
  • 「央視快評」努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總書記強調,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 如何理解「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
    近期,從企業家座談會到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國謀劃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引發廣泛關注。中央在此時提出「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有何深意?又該從哪裡下手開啟這場「循環之戰」?國內企業該如何應對?新發展格局將給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士,整理了核心要點,讓我們一起來理解一下這場由內而外的大循環。
  •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會議指出,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 談談熱詞「國內大循環」
    《國內大循環》賈根良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0月26日至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舉行,為未來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擘畫藍圖,也提出了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會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順應時代融入大局 放大國家戰略疊加效應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深刻把握國內外形勢發展的新變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新趨勢、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挑戰,著眼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
  • [光明日報]賈根良:談談熱詞「國內大循環」
    (《國內大循環》賈根良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0月26日至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舉行,為未來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擘畫藍圖,也提出了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但任何一種經濟發展戰略,都有其產生、發展和其內在矛盾充分展露的過程,正是這種內在矛盾導致了新發展思路的選擇。因此,就有必要分析原有戰略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存在的不足之處,研究和探索應對之道。「國內大循環」發展思路的選擇,當是相對於「國際大循環」而言。
  • 兩會國是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把握住政府工作報告精髓
    這一份特殊時期的特殊報告牢牢把握住「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大靈魂,為2020年砥礪前行堅定了立場,抓住了觀點,提供了方法。牢牢把握住「實事求是」這一觀點。 堅持實事求是才能正確認識世界,正確認識世界才能科學改造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才能有科學的方法論。
  • 廣西全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樞紐
    記者從會上獲悉,這次全會強調廣西將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樞紐,將區位優勢轉化為開放發展優勢,推動廣西經濟加快發展、轉型升級、全面提質。全會認為,進入新發展階段,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優勢更加凸顯,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在「十四五」期間,廣西將積極參與國內大循環、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發揮區位優勢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