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青草 | 點亮流動兒童夢想的青年社群
流動和留守,其實是一群孩子的兩種困境。當流動人口的孩子被留在老家上學,便是「留守兒童」;而有的孩子跟隨父母遷移到城市,或者在當地出生、卻沒有當地戶籍,便成為了「流動兒童」,他們又叫農民工子女、打工子弟、外來工子女以及隨遷子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統稱這兩類兒童為「受流動影響的兒童」。
-
成都地鐵「流動書包」啟動一周借出圖書上千冊
(原標題:成都地鐵「流動書包」啟動一周借出圖書上千冊) 「書香成都
-
...流動兒童教育保障|居住地就近就學 建立對流動兒童家長的幫扶機制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流動,並在近年來逐漸形成家庭化流動趨勢,「城市流動兒童」現象也因此成為廣受關注的問題。如何保障流動兒童接受教育,兩位全國人大代表給出建議。網友提問:我是一個農民工,妻子兒女都從老家來到了大城市,但孩子的教育一直讓我很頭疼。
-
進退兩難,流動兒童的教育尷尬
11月30日,《流動兒童藍皮書: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下稱藍皮書),圍繞流動兒童群體生存現狀、發展特徵、入學政策、升學政策等問題,呈現流動兒童教育現狀,提出流動兒童在流入地接受平等入學和升學權利的問題依然嚴峻,亟待用改革性和創造性思路加以解決。
-
成都地鐵全國首創「流動書包」上萬本書籍免費向市民借閱
本次活動是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主辦、成都傳媒集團和成都地鐵公司承辦、成都地鐵傳媒有限公司執行的全市公益性活動,以全國首創「流動書包」的模式,打造全民閱讀氛圍,建設書香成都。,20名身著活動統一T恤、背著「流動書包」的志願者,從地鐵天府廣場站出發,各自踏上1、2、3、4號線上的「書香列車」,向乘客送上免費借閱書籍。
-
40名愛心媽媽與德化留守流動兒童結對提前過「六一」
,可我們並不孤單,因為在我們身邊有溫馨呵護我們的老師,有真心幫助我們的愛心人士……」在德化縣蓋德鎮政府,留守流動兒童林欣怡的話說出了每個留守流動兒童的心聲。「六一」兒童節將至,以「我們和留守流動兒童在一起」為主題的關愛活動在德化縣蓋德鎮政府舉行。來自泉州市婦聯、泉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及德化縣各界的40名「愛心媽媽」與蓋德中心小學的40名留守流動兒童「結對子」,開展「愛心手牽手」活動,和孩子們一起提前過節。
-
流動兒童社會身份認同狀況研究
結果表明:流動兒童的「農村人」身份的認同感可能較為模糊,僅有18.9%的流動兒童認同「老家人」身份,11.2%的流動兒童不再認同「老家人」身份,69.9%的流動兒童社會身份認同處於不確定狀態。 [關鍵詞] 流動兒童;社會身份認同;工具 一、引言 截止到2008年,我國流動兒童數量已達1834萬人,佔流動人口比例的12.45%。在上海、北京、廣東等地區,流動兒童在當地兒童的比例已達30%左右。
-
「心陪伴」讓愛流動,和流動兒童一起體驗端午傳統文化
「心陪伴」讓愛流動,和流動兒童一起體驗端午傳統文化 2020-06-25 0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城市的未來|我在流動兒童生活館當館長
與兒童的交流多了,才發現社區裡原來有這麼多和我家孩子一樣的流動兒童,他們的性格、愛好、見識、家庭各不相同,原以為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是父母的寶貝,他們都在有愛的家庭氛圍下成長,而實事並非如此。當時官園兒童生活館周邊有好幾家批發市場,還有有名的車公莊早市。
-
離城不回鄉 流動又留守 再遷兒童路在何方?
這種新的流動形式,正在隨著新型城鎮化下中小城市相對寬鬆的落戶政策與面向農民工子女的教育產業的興起而得以發展。專家認為,再遷兒童這種教育新模式帶來了新的區域發展路徑的可能性。同時呼籲,流入地要提升對流動兒童的公共服務。對於家住北京的12歲女孩小雅來說,最熟悉的一趟火車是能開往家鄉安徽懷寧的K1071。每個月初休完月假,她都要乘坐該次列車,目的地卻並非故鄉,而是求學的地方——衡水。
-
流動兒童終於玩上樂高了,體驗高質量「玩中學」
流動兒童每天放學後也能玩上樂高了!日前,廣州市番禺區大龍街新橋村的流動兒童們收到了他們喜愛的禮物---數個「樂樂箱」。每個」樂樂箱」包括超過12套「六塊積木」、12塊底板以及可供15至20名兒童同時進行玩樂的各種樂高顆粒。
-
進退兩難,流動兒童的教育尷尬|留守兒童|教育|兒童|上海|韓嘉玲|...
11月30日,《流動兒童藍皮書: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下稱藍皮書),圍繞流動兒童群體生存現狀、發展特徵、入學政策、升學政策等問題,呈現流動兒童教育現狀,提出流動兒童在流入地接受平等入學和升學權利的問題依然嚴峻,亟待用改革性和創造性思路加以解決。
-
流動和留守兒童保護項目啟動
    (記者潘躍)日前,由國際計劃(中國)、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共同主辦的「促進青海、安徽兩省流動和留守兒童的社會保護項目」在京啟動。
-
面對數千萬流動兒童,公益組織能做什麼?
可能大家稍稍留意就會發現,每逢「六一」、中秋及春節等節假日,關於留守兒童的公益活動和媒體報導都會增多,但流動兒童這個群體很少被集中提及。然而,這兩個群體並不孤立,他們都是城鎮化快速發展和人口流動的結果,「留守」與「流動」之間也時常發生身份轉換。
-
多元文化教育視角下流動兒童生活滿意度的研究
為了提高流動兒童生活滿意度,應該鼓勵民間辦學,規範流動兒童的入學途徑;增強教師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踐能力,保證流動兒童的教育質量;建設民辦學校校園文化,為流動兒童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因為這些流動兒童升入初中後,學業壓力與小學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初中生因家庭社會等影響對學業的關注度也相對提高;另一方面,進入民辦學校的流動兒童總體成績較低,他們的學業狀況的確不能令其滿意,而且民辦教師素質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在訪談中,學生反映「因為小學基礎沒打好,初中很多內容都聽不懂,老師講得太快,根本聽不懂,成績越來越差」。
-
成都高新區三岔湖小學「流動少年宮」第三期開課:點亮孩子夢想
2020年9月9日,由成都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主辦,成都市青少年宮和成都高新區三岔湖小學承辦的三岔湖小學流動少年宮第三期開課啦 本期流動少年宮開設了繪畫、創意搭建、舞蹈、跆拳道、戲劇課程,每周三中午12:50-2:00準時授課。活動各項目均由成都市青少年宮專業教師授課,三岔湖小學各安排2名教師跟崗學習,變「輸血」為「造血」,儘快培養出屬於自己的專業的優秀師資。
-
蘇鳳傑:從教育戶籍多層面解決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問題(圖)
如何完善政策,創新制度,妥善解決好農民工子女的權利保護問題,是當前兒童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今天,在「受人口流動影響的兒童問題研討會」上,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蘇鳳傑指出,在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問題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存在。 據了解,農民工子女這一群體既包括流動兒童也包括留守兒童。
-
來自第二故鄉的愛|六橫鎮計生協會為流動兒童打造多彩「島上樂園」
近年來,隨著六橫鎮經濟發展,船舶業勞動力集聚,加上流動人口「家庭化」遷移趨勢增強,島上流動兒童明顯增多。由於流動兒童社會適應能力欠缺,社會認同感和歸屬感不足,加上父母忙於務工無暇照顧和陪伴子女,許多孩子又形成了異地「再留守」狀態。
-
FESCO攜手金羽翼流動美術館舉辦自閉症兒童繪畫作品展
在今年「國際殘疾人日」前夕,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FESCO)邀請金羽翼流動美術館來到FESCO總部服務大廳開啟為期三周的自閉症兒童繪畫作品展,向人們展示孩子們美好的內心世界和優秀的繪畫作品。在啟動儀式上,金羽翼的學員小朋友與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現場共同繪製了一幅長約8米的畫作《冰雪繪奇緣 相約冬帕運》。
-
流動兒童幼兒園學習環境評量工作順利完成
2020年11月17日至12月1日,匯智流動兒童早期教育項目組聯合四川師範大學技術支持團隊,運用《幼兒學習環境評量表》分別對郫都區、新都區、武侯區的9所流動兒童幼兒園進行測評,評量師資培訓、課程開發及幼兒園管理手冊對項目園的影響。本次評量範疇為3-5歲兒童提供的課程和環境:讀寫能力、數學、科學/環境、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