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攸縣文化館體驗皮影戲

2021-01-08 瀟湘晨報

12月23日,株洲日報社校園記者俱樂部組織攸縣近50名校園記者來到攸縣文化館,體驗攸縣「非遺」文化之旅。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校園記者們先後參觀了館內檟山皮影、探燈等展區,觀看了檟山皮影的傳承人表演的皮影戲。在這裡,同學們了解了攸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起源、種類和攸縣人民群眾世代傳承的生產生活方式,仿佛置身於民俗文化的海洋,收穫了滿滿的知識。

此次非遺館之行,校園記者不僅領略了攸縣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的獨特性,切身體會到家鄉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是激起了對家鄉非遺文化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興趣、對「非遺」保護與傳承的責任擔當。 (記者 顏家萍)

【來源:株洲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河北唐山市豐潤區文化館:「非遺」皮影伴暑假
    暑假期間,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文化館免費開設皮影戲暑期小課堂,邀請皮影戲藝人為小朋友介紹皮影戲知識,並教他們製作皮影、表演皮影戲,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8月14日,皮影戲藝人在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文化館為小朋友們表演皮影戲
  • 廣東省文化館新館全面對外開放
    原標題:廣東省文化館新館全面對外開放   南方日報訊 (記者/楊逸通訊員/刁定宏)15日上午,廣東省文化館新館「開放日」啟動儀式在該館廣場舉行。適逢廣東省文化館建館六十年之際,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經過省館幾代人的努力,順利搬遷至廣州大道中1229號的新館。
  • 賞皮影,感受非遺魅力——鳳凰茶城皮影戲活動圓滿落幕
    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皮影戲早已被電視、電影等更多的娛樂方式所代替,人們對它的印象也只是留存在兒時的記憶裡。5月27日下午,由中共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文明辦,鄭州市文廣新局主辦,鄭州市文化館、鳳凰臺街道辦事處、鄭州鳳凰茶城、鄭州創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鄭州文化志願服務中心承辦的「聽爺爺講故事」----非遺保護援助計劃公益項目《皮影戲》活動歡樂開場。
  • 小小皮影戲 傳承大夢想
    「人都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小夥長得真帥,我不管他是不是楊宗保,硬把他拉上山和姑娘拜個天地就是了……」隨著一串敲鑼打鼓聲,一出《楊宗保招親》正在黑龍江省望奎縣文化館皮影戲排練間裡上演。「叮咣、叮咣」,73歲的皮影戲老藝人宋官榮用雙手十指控制著另一個皮影人物楊宗保順勢來到白幕上,一幕幽默風趣的皮影唱腔對話由此展開。   望奎縣文化館副館長孫福軍說:「望奎素有『皮影之鄉』美譽,18世紀末即有河北樂亭皮影藝人來望奎落腳演唱。望奎皮影在本地皮影的基礎上,大膽吸收河北『樂亭影』腔調,形成黑龍江『兩合水』皮影的韻致風格。
  • 清代影偶是怎樣的 海寧皮影戲影偶展講述「光影故事」
    海寧皮影戲國家級傳承人徐二男攜孫女現場表演皮影戲,引來陣陣喝彩;521件皮影戲影偶作品大放光彩,叫人目不暇接……前天,「浙江好腔調·嘉禾擷萃——2017嘉興傳統戲劇展演暨『光影故事』海寧市文化館總分館皮影展」在海寧市文化館開幕。這場展覽以空前體量重磅展現了海寧皮影戲這一人類非遺的別樣魅力,吸引了眾多觀眾。
  • 武漢:體驗非遺皮影戲 豐富少兒寒假時光
    1月16日上午,這位小女生,高興地參與了觀賞皮影戲後的實踐表演,體驗了非遺歷史文化藝術的魅力。1月16日上午,這位小男生,參與了觀賞皮影戲後的實踐表演,體驗了非遺歷史文化藝術的魅力後,喜笑顏開。1月16日上午,來自孝感皮影戲藝術團的非遺傳人婁建軍(右)、徒弟劉進文,在演完《龜兔賽跑》《狡猾的狐狸》等傳統皮影戲後,請現場30餘名少兒觀眾,先後有序上臺,參與了觀賞皮影戲後的實踐表演,體驗了非遺歷史文化藝術的魅力。
  • 演藝資訊|百姓大舞臺推出濟南皮影戲專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6月12日晚,由山東省文化館、齊魯晚報聯合主辦的「相約消費季 百姓大舞臺」推出濟南皮影戲專場。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李娟、李興時現場演繹了《彩虹色的花》《新編武松打虎》《南郭先生與狼》《辛棄疾奪印》《西遊記之孫悟空大戰五毒精》等濟南皮影戲的精彩節目。「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說的就是皮影戲。藝人躲在幕布後,靠著手中的竹竿和皮影人,藉助燈光剪影,演繹千軍萬馬的故事。
  • 非遺概覽之桐柏「皮影戲」
    桐柏皮影戲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項目編號為V-91,項目保護單位為桐柏縣文化館。桐柏皮影戲屬豫南皮影戲的西路派,是目前河南省尚存的最古老、最原始的皮影戲。據《桐柏縣誌》載:「桐柏皮影盛於民國初,達60多班…桐柏皮影戲被稱為中國皮影戲四大流派之一,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桐柏皮影戲是集繪畫、雕刻、音樂、演唱為一體的綜合性民間傳統藝術。桐柏皮影戲製作工藝嚴謹考究,選料多用小黃牛皮或驢皮,工序井然,雕刻線條粗獷,造型敦實樸拙,一般影人高一尺三寸,人體比例協調勻稱,威武高大,著色大紅大綠,十分豔麗。
  • 海寧皮影戲走親到餘姚
    餘姚新聞網(姚界客戶端記者 楊峻達)燈光亮起,樂聲鏗鏘,白色幕布上,兩隻分毫畢現的公雞形象正你來我往,打得不可開交,活靈活現、精彩紛呈的皮影戲表演贏得了在場學生們的陣陣掌聲。演出結束後,海寧皮影藝術團帶領著現場百餘位學生「零距離」感受了皮影戲演出的全過程。一張獸皮、一根絲線、一盞明燈,便撐起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形象,手指舞動間,幕布上的形象同樣隨之蹁躚,分外有趣。與學生們日常接觸的電視、電影風格迥異的傳統皮影戲,極大地激起了學生們的興趣。此次活動也是我市皮影戲進校園的初次實踐。
  • 演藝資訊|雙手對舞百萬兵,濟南皮影戲專場周五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6月12日(周五)19:30,由山東省文化館、齊魯晚報聯合主辦的「相約消費季 百姓大舞臺」將推出濟南皮影戲專場。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將現場演繹《彩虹色的花》《新編武松打虎》《南郭先生與狼》《辛棄疾奪印》《西遊記之孫悟空大戰五毒精》等濟南皮影戲的精彩節目。「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說的就是皮影戲。藝人躲在幕布後,靠著手中的竹竿和皮影人,藉助燈光剪影,演繹千軍萬馬的故事。
  • 河間皮影戲:兩手對舞百萬兵
    這,就是河間皮影戲。在河間市皮影劇團的小劇場,正在排練的幾位演員,熟練地操縱著影人——「鮑叔牙」和「管仲」,表演著新編皮影戲《千古豐碑》中的一折。兩位歷史人物在馬上槍來箭往、激戰正酣……唱腔粗獷 獨具特色皮影戲俗稱燈影戲,是中國最古老的戲劇形式之一。
  • 弘揚傳統文化 兒童通過皮影戲《完璧歸趙》學歷史
    皮影戲《完璧歸趙》。王明月 攝  長城網邯鄲8月18日訊(記者 王自娟 通訊員 王明月)為提升幼兒素質化教育,鼓勵幼兒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8月17日,邯鄲市博物館皮影戲劇社到邯鄲市永年區安琪兒富苑幼兒園演出皮影戲《完璧歸趙》。
  • 我市舉辦「我眼中的皮影戲」兒童繪畫公益體驗活動
    東營網訊 2月22日上午,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成功舉辦「我眼中的皮影戲」兒童繪畫公益體驗活動,來自全市各小學的20餘名少年兒童參加體驗。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始於戰國,興於漢朝,盛於宋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2011年更是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為了讓東營的青少年兒童了解並喜愛上皮影戲這一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特舉辦「我眼中的皮影戲」兒童繪畫公益體驗活動,讓孩子們通過手中的畫筆,在老師的指導下,畫出自己心中皮影戲的樣子。
  • 通渭原生態皮影戲《西遊記》在蘭州演出
    人民網蘭州10月24日電(杜昱欣)23日,一部由通渭縣襄南鄉孫金牛皮影班社用甘肅民間原生態的演繹方式呈現皮影戲---《西遊記》在蘭州金城第一戲樓精彩演出。 通渭皮影戲是隴中皮影戲的主要代表,其獨特的唱腔被稱之為「影子腔」。有論者稱,通渭影子腔為甘肅影子腔的眾流之源。2014年12月,通渭影子腔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 數字文化館是什麼?平湖市民有體驗
    數字文化館有何特別之處?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記者走進我省首家數字文化館——平湖市數字文化館,略窺一斑。周日,家住平湖市梅蘭苑小區的沈先生帶著12歲的兒子來到平湖市文化館。他們並非去劇院觀看演出,而是直奔館內底樓的數字文化館,進行各種數字文化互動體驗。
  • 攸縣「網約護士」初體驗,優質服務送上門
    如今攸縣人民醫院架起一座便捷「橋梁」,它將用最快的速度、最溫情的服務,讓最遠的距離變得觸手可及。為積極響應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方案》,開展網際網路從群眾需求入手,一切為了群眾健康服務。近日,該院「網際網路+護理服務」項目正式啟動。
  • 神仙樹社區開展非遺皮影戲體驗公益活動
    1月14日,神仙樹社區攜手5A級社會組織玉成志願服務與研究中心(玉成書院)開展了第二屆非遺文化傳承月之「重溫國粹文化 非遺皮影戲體驗」公益活動。本次活動旨在提升社區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神仙樹社區黨委書記向明煜和30餘名轄區青少年及其家長參加了本次活動。
  • 房縣皮影戲傳奇
    從此,皮影戲就傳開了。皮影戲傳到房縣,已是明朝末年。清兵大舉入關,全國各地兵荒馬亂,又趕上朱元璋的家鄉鬧災荒,就有皮影戲班逃難來到千裡之外的房縣。房縣素稱忠孝禮義之邦,看到外地逃荒的,紛紛伸出援手,請皮影戲班演出。自此,皮影戲在房縣紮下根來。皮影藝人邊操作,邊演唱。
  • 河南皮影戲列入「非遺」,就在信陽這個小縣城裡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說起皮影戲,可能大多數人都只知道陝西皮影戲,其實我國皮影戲有四大流派,分別位於河南、山西、陝西、唐山,各派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 攸縣火車南站「攸縣-長沙」往返列車時刻表新鮮出爐
    原標題:攸縣火車南站「攸縣-長沙」往返列車時刻表新鮮出爐   紅網攸縣站7月3日訊(分站記者 羅瓊)長沙-茶陵的2367/8次列車自2015年7月1日起停運,此後,想從攸縣坐火車去長沙或者從長沙到攸縣的市民朋友需要到攸縣火車南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