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
6月12日(周五)19:30,由山東省文化館、齊魯晚報聯合主辦的「相約消費季 百姓大舞臺」將推出濟南皮影戲專場。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將現場演繹《彩虹色的花》《新編武松打虎》《南郭先生與狼》《辛棄疾奪印》《西遊記之孫悟空大戰五毒精》等濟南皮影戲的精彩節目。
「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說的就是皮影戲。藝人躲在幕布後,靠著手中的竹竿和皮影人,藉助燈光剪影,演繹千軍萬馬的故事。
濟南皮影戲是山東皮影戲的一個分支,主要流布於山東省境內,同時也在河北、河南、安徽等地流傳。山東皮影戲至少已有五百年的歷史,清末藝人張盛旺專門從事皮影戲演出,當時稱為「蘭州皮影」。其徒李克鰲傳承技藝後,於1915年將皮影自鄒縣帶入濟南,後經李福增、李興堂、李興時等人的繼承和發展,逐漸形成了地域特色鮮明的濟南皮影戲。2008年,濟南皮影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濟南皮影戲表演聲情並茂,由一人負責操作和說唱,一人負責伴奏。演唱初期採用和尚勸善念經的唱腔,後又在此基礎上吸收五音戲、西河大鼓、山東琴書等戲曲音樂,形成了清新流暢的曲調。濟南皮影戲表演形式和藝術風格影響廣遠,具有獨特的藝術史和地域文化研究價值。
第三代傳承人李興時,1982年表演《西遊記十集》皮影戲,在中央電視臺轉播。比大家耳熟能詳的1986年版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整整早了4年。此次「相約消費季 百姓大舞臺」演出中,81歲高齡的李興時將親自為大家表演原汁原味的《西遊記》片段。
「相約消費季 百姓大舞臺」系列活動啟於2016年9月,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山東省文化館、齊魯晚報主辦,多年來形式多樣、主題豐富、亮點頻出,已成為全省知名的文化惠民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