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非博會上,百年濟南皮影戲講述時代新生活

2020-12-19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

在10月23日至27日在濟南國際時尚創意中心舉辦的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山東省15個非遺項目參展,其中濟南市有5項分別是:魯繡、多福硯、濟南皮影戲、賈家窪村傀儡戲、泥塑兔子王。在展覽會現場,不管是憨態可掬的兔子王,還是惹人哈哈大笑的皮影戲,或者是精緻秀美的魯繡都吸引參觀者駐足,近距離體驗泉城文化的魅力。

「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這句話是對皮影戲藝人的稱讚。一方純白的幕布後面,皮影戲人又演又唱,配以鏗鏘的民間曲調和接地氣的大眾故事,總能引來陣陣喝彩聲。

濟南皮影戲的代表「李家皮影」已有100多年歷史,歷經五代傳承人。

第二代傳承人李福增、李福祥曾經在北京懷仁堂為國家領導人演出過《西遊記》片段。

第三代傳承人李興時曾和叔叔一起創作以抗美援朝為內容的皮影戲,被八一電影製片廠收入《中國文藝界支持抗美援朝》紀錄片,在朝鮮放映,讓濟南皮影第一次走向全國,走出國門;李興時還製作了10集皮影戲《西遊記》,被文化部選中作為特殊外事禮物與東南亞進行文化交流。李興時於2009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如今,濟南皮影戲已發展至第五代傳承人,在「80後」年輕人李娟的努力下,皮影藝術已走進校園,走入劇場,深得普通大眾的喜愛。

李娟發現,在非遺各種項目中,皮影戲有畫、有聲、有影,學習快,操作簡單靈活,可以在「玩」中接受皮影文化、普及傳承這門藝術。大學讀兒童教育類專業、為了傳承皮影而放棄幼教工作的李娟,慢慢找到濟南皮影傳承的第一塊敲門磚:走進校園。

李娟開始潛心準備課程、道具,編寫了教材《話說濟南皮影》,為孩子設計符合他們年齡的作品和教授方式。隨著學校對非遺認識的不斷提高,邀請李娟授課的小學,從一所變兩所,最終濟南皮影走進多所小學,成為特色課程,在校園裡生根發芽。

為了讓孩子愛上皮影戲,李娟在內容和形式上,做了各種緊跟時代的探索。她讓皮影形象、布景、燈光、舞臺造型更具現代感,喜洋洋、小黃人、小豬佩奇、哆啦A夢等孩子熱愛的動畫角色也走進傳統皮影戲中,演繹著與孩子生活息息相關的故事。

在小劇場等各種場合的演出中,李娟創編的皮影劇也很受歡迎。她的皮影戲更加活潑、流行,在內容創作上,也可以有更多嘗試,比如爆笑劇《南郭先生和狼》《仙鶴與烏龜》《豬八戒背兩個媳婦》等,就頗受歡迎。

本屆非遺博覽會上,李娟帶來了她這半年最新創作的作品,比如講述抗疫故事的《隔空擁抱》,講述章丘雙水泉村脫貧攻堅故事的《老樹新井》等。

李娟說,濟南周邊有的村莊之前是靠天吃飯,靠山泉水往下流才能有水吃,趕上大旱的時就沒有水了,幾年前村裡的第一書記用各種方式給村裡打了井,家家戶戶都安上了水龍頭。在創作10多分鐘時長的《老樹新井》時,李娟跑到村裡採訪村民等,把吃上了自來水的故事用皮影戲呈現出來。

《隔空擁抱》聚焦於疫情醫護人員,用質樸感人的劇情真實還原了一對平凡母女的深情對白,以承載百餘年歷史、獨具泉城地域文化特色的皮影戲表演方式來見證那一席席最有力量的宣言和那一份份家國一體的情懷。

在採訪李娟過程中可以發現,作為百年濟南皮影的年輕傳承人,她對皮影戲創作、活態傳承、非遺的生活化、創意衍生品等各方面都有很獨到的想法和思考。「我最想讓皮影深入到百姓生活中,深入到孩子的生活中,讓大家在家裡就可以動手製作、表演皮影,讓皮影成為孩子童年中最重要的記憶。我相信他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還會告訴他的下一代,皮影有多好。」

相關焦點

  • 非遺博覽會的濟南元素:皮影戲、魯繡、泥塑等5項非遺項目亮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實習生 魏楚夢10月24日,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進入了第二天。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濟南皮影戲、泥塑兔子王、賈家窪村傀儡戲等5個非遺項目參加了本屆博覽會線下展覽。
  • 太平鼓舞動盛會、皮筏子講述傳奇……甘肅非遺亮相第六屆中國非遺...
    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近日在山東濟南開幕,甘肅8項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在省文旅廳的精心組織下參加了展示展演。 8項非遺齊亮相 線上線下美名揚 本屆非博會由文化和旅遊部、山東省政府主辦,以「全面小康,非遺同行」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
  • 來印象濟南感受皮影戲的光影魅力
    、木工匠心、古董……下周末,這些特色活動就可在印象濟南·泉世界蜜蜂河畔市集中看到了。19日,本報記者還特意幫您提前打探了一下,就是光看皮影戲,您來這一趟也絕對值了。除了能和國家級傳承人一起互動表演,還能看到100多件150多年歷史的皮影手工老物件,而且是首次在濟南展出喲。袖珍人和國家級傳承人現場表演教你製作  此次將來到印象濟南·泉世界帶大家感受皮影戲這一光影藝術魅力的是一個有些特別的團隊——中國龍在天袖珍人皮影藝術團。
  • 演藝資訊|百姓大舞臺推出濟南皮影戲專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6月12日晚,由山東省文化館、齊魯晚報聯合主辦的「相約消費季 百姓大舞臺」推出濟南皮影戲專場。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李娟、李興時現場演繹了《彩虹色的花》《新編武松打虎》《南郭先生與狼》《辛棄疾奪印》《西遊記之孫悟空大戰五毒精》等濟南皮影戲的精彩節目。「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說的就是皮影戲。藝人躲在幕布後,靠著手中的竹竿和皮影人,藉助燈光剪影,演繹千軍萬馬的故事。
  • 演藝資訊|雙手對舞百萬兵,濟南皮影戲專場周五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6月12日(周五)19:30,由山東省文化館、齊魯晚報聯合主辦的「相約消費季 百姓大舞臺」將推出濟南皮影戲專場。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將現場演繹《彩虹色的花》《新編武松打虎》《南郭先生與狼》《辛棄疾奪印》《西遊記之孫悟空大戰五毒精》等濟南皮影戲的精彩節目。「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說的就是皮影戲。藝人躲在幕布後,靠著手中的竹竿和皮影人,藉助燈光剪影,演繹千軍萬馬的故事。
  • 第六屆中國微商博覽會8月將至 叮鐺食品積極助陣
    【科技訊】6月9日消息,2017年8月9——11日,第六屆中國微商博覽會將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辦。展會由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濟南日報以及沸點天下集團共同主辦。本屆展會將在上屆展會規模之上進行重新整 【科技訊】6月9日消息,2017年8月9——11日,第六屆中國微商博覽會將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辦。展會由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濟南日報以及沸點天下集團共同主辦。本屆展會將在上屆展會規模之上進行重新整合,以嶄新、蓬勃的面貌迎接八方賓客。
  • 皮影戲《西遊記 獅駝嶺》 周末將在寶貝劇場上演
    8月18日、19日,「第二屆中國兒童戲劇節·濟南第四屆親子劇節」在位於經五路223號的寶貝劇場,舉行了第六部劇目的演出——青島市話劇院為觀眾帶來世界著名童話劇《小飛俠》。由共青團山東省委聯合本報舉辦的「花YOUNG年華歡樂送」青少年公益文化行動,邀請貧困家庭的孩子,來到寶貝劇場觀看演出,不少孩子第一次零距離接觸舞臺,高興興奮,現場熱鬧非凡。
  • 河間皮影戲:兩手對舞百萬兵
    皮影戲選用上等驢皮,經過刮、磨、洗、刻、著色等20多道工序手工雕刻而成。其藝術創意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的手法與風格。「在河間流傳的眾多藝術形式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河間皮影戲已歷經數百年的傳承。由於過去老藝人們學習主要靠口授心記,並無文字和劇本,因此,至今在河間民間只保留有少量演出劇本,顯得彌足珍貴。」
  • 周末濟南的圖書館有這些活動
    原標題:周末濟南的圖書館有這些活動少兒館山東省少兒圖書館1、8月6日(周六)9:30,智慧父母課堂第8期《如何陪伴孩子成長》;10:00,智慧父母課堂第7期《如何讓孩子學習「真」英語》,地點:二樓活動室,適合3—6歲孩子家長(不帶孩子);14:30,智慧父母課堂第9期《如何提升孩子專注力》2、8月7日(周日)9:30—11:00,少兒京劇藝術公益課堂第三期第二次課
  • 河南百年皮影戲老藝人:含淚談傳承之困
    【解說】河南長垣縣呂氏五彩皮影戲第七代傳承人呂心哲老人,每逢回憶起自己近百年的皮影時光,便老淚縱橫。如今,已98歲高齡的老人最擔憂是皮影戲的傳承。  【解說】據呂氏族譜記載,長垣呂氏五彩皮影技藝可追溯至清朝初年,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呂心哲生於1915年,系長垣縣五彩皮影戲第七代傳人。
  • 《指尖上的夢幻》紀錄片:網遊如何傳承皮影戲
    現在,《夢幻西遊》攜手《舌尖上的中國》主創團隊打造的紀錄片《指尖上的夢幻》正式推出,與每一位觀眾一起,回憶這段西遊文化的傳承之路,感受傳承者的匠心所在。「皮影戲其實和遊戲很像」今日,國民遊戲品牌《夢幻西遊》紀錄片:《指尖上的夢幻》正式上線。
  • 用皮影講述運河故事
    開幕式上,通州大運河皮影團上演了一出郭守敬疏浚大運河、鎮壓龍王第六子「贔屓」(又稱「霸下」)的故事。該劇巧妙融合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充分發揮皮影戲水火煙霧聲光特效的優勢,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北京東派皮影戲形式將大運河故事搬上舞臺。展覽現場還匯集了大運河沿岸以及周邊9省的特色皮影藝術品。
  • 清代影偶是怎樣的 海寧皮影戲影偶展講述「光影故事」
    海寧皮影戲國家級傳承人徐二男攜孫女現場表演皮影戲,引來陣陣喝彩;521件皮影戲影偶作品大放光彩,叫人目不暇接……前天,「浙江好腔調·嘉禾擷萃——2017嘉興傳統戲劇展演暨『光影故事』海寧市文化館總分館皮影展」在海寧市文化館開幕。這場展覽以空前體量重磅展現了海寧皮影戲這一人類非遺的別樣魅力,吸引了眾多觀眾。
  • 峇里皮影戲的生命力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皮影戲國家之一,今天峇里皮影戲依然保持著濃厚的宗教儀式功能,我起初是為尋找傳統而來,探尋這種源自祖先崇拜的古老藝術在峇里的生存現狀,卻意外發現這個小小島嶼承載著一個大世界。源源不斷奔赴這裡的人,不僅僅是遊客。百年來,全世界的學者和藝術家來到這裡,他們學術思考在此,藝術融合在此,不僅帶來了自己的藝術,也帶走峇里的藝術進行再創造。
  • 河湟刺繡、陝北窯洞、蘭州羊皮筏子……都被「搬」來濟南啦
    時報10月19日訊 第六屆中國非遺博覽會10月23日-27日將在濟南國際時尚創意中心舉辦,作為本屆非遺博覽會的特色板塊之一,今年特別設立了黃河流域振興傳統工藝展。
  • 傳承非遺文化 友誼小學舉辦皮影戲進校園活動
    11月15日,濟南市友誼小學迎來了歷下區非遺——濟南皮影戲進校園活動。濟南市皮影戲文藝團的演員們為學校一至六年級全體學生進行了三場生動活潑,富有藝術文化價值的皮影表演。
  • 「百年上海設計展」,以設計講述城市歷史和時代審美
    也可以從社會學的角度梳理出不同時代的文化、經濟、技術、政治與市民生活。在展覽開幕儀式上,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表示,「近百年來,上海作為中國近現代設計最重要的發源地,孕育了具有典型中國都市文化特徵的現代設計樣式。今天,上海作為世界設計之都,在全球化不斷推進的時代潮流中,『上海設計』又以先鋒者的姿態成為中國設計文化不可或缺的主力軍,引領著中國當代設計的發展。
  • 大運河皮影藝術館揭牌 用皮影講述運河故事
    原標題:大運河皮影藝術館揭牌 用皮影講述運河故事  「霸下,你若是老老實實做一隻鎮水的神獸,護佑大運河水運暢通,商賈貿易興隆,我便饒你不死。」「父王單單把我派到這苦海幽州,通州張家灣,窮山僻壤的地方,龍生九子王天下,偏偏虧待我霸下!」
  • 兒童皮影戲《曹衝稱象》趣味詮釋傳統藝術
    八喜·第四屆「春苗行動」北京市優秀少兒題材劇目展演的劇目之一的原創體驗式兒童皮影戲《曹衝稱象》於27日在海澱區圓明園皇家皮影戲苑歡樂上演通過精彩的演出,孩子們見識到了皮影戲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同時也學習到了善良、和諧與友愛的重要意義。    兒童皮影戲《曹衝稱象》根據三國故事改編,講述了曹衝機智地稱出大象的體重,挫敗了妄圖殺害大象的貪官,最終大象母子在曹衝的幫助下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故事。表演期間,現場氣氛熱烈,不時還有精彩的互動,臺下的孩子們在一陣陣歡笑聲中看完了演出,也學到不少知識。
  • 一家電影博物館這樣評價我國的皮影戲: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電影
    近期看了《一個人的皮影戲》 影片,講述的是偏遠小山村中,唯一皮影戲藝人馬千裡,本想借著申報非物質遺產的契機,復興皮影戲,最終失敗。凸顯出當前民間藝術,遭遇了邊緣化的處境,也折射出傳統文化的困境。文化是藝術的淵源與內容,而藝術是文化的重要內涵與組成部分,兩者的發展是統一的。那麼,皮影戲這一民間藝術是由什麼時候發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