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春日報-長春新聞網
24日,新學期第一天,全市84萬中小學生在學校精心策劃的開學第一課中燃起激情,結識五穀中傳承節約美德,火星探索之旅中種下航天夢,挑戰極限中修心塑體……多種形式的開學第一課,帶領學生們在新的起點上翻開新學期「百科全書」。
粒粒皆辛苦 這一課跟糧食做朋友
8點,上課鈴聲響起,北安教育集團北安校區三年二班的同學們整齊地坐在教室,在老師的介紹下結識五穀新朋友。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稚嫩的朗讀聲中,開始了「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節約糧食養成教育。「同學們,哪些行為會浪費糧食?」「把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扔掉。」「在飯店吃飯時點很多東西卻吃不完。」「把飯粒掉在桌上和地上都是浪費。」師生之間的互動,讓「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觀念深入同學們心中。
北安校區校長趙秉華介紹,除了節約糧食主題,學校設計的開學第一課還滲透了垃圾分類、愛校教育、養成教育和安全教育等方面內容。隨後,學校還將繼續開展「光碟行動」,節水、節電、節糧教育,讓傳統美德滲透到校園每一個角落。
火星很「火」 這一課去探索星辰
「同學們,迄今為止,人類共發射了40餘顆火星探測器,雖然成功率還不到一半,但是對火星的探索卻從未停止,中國也開啟了探『火』徵程,並將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24日,在朝陽區安民小學的交互空間,科技輔導員林玉軍聲情並茂地為同學們開啟了開學第一課。
一雙雙充滿求知慾望的眼睛緊盯屏幕,觀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盛況,同學們激動地歡呼鼓掌,為「胖五」驕傲,為祖國自豪。「說起航天技術大家會覺得離我們很遙遠,其實,我們的生活中就有許多航天技術的應用,像數位相機、GPS等。」從林玉軍的講解中,同學們了解了火箭發射升空的原理,同時對探索星辰大海充滿好奇。
「老師,『天問一號』去火星要飛多久」「火星是跟地球環境最為相似的星球嗎」……課堂上,同學們踴躍提問,在一次火星探險之旅中,將徵服宇宙的夢想種在心底。
林玉軍表示,航天科普在我市剛剛起步,之所以在開學第一課帶學生們探索航天領域,是為了激發他們對相關學科的學習熱情,帶著解密的好奇心關注甚至參與到航天事業中。
內修心外塑行 這一課從挑戰極限開始
市第87中學初一學子們邁進校園的一刻,就接受了一項挑戰任務——以軍訓的形式參與「內修心 外塑行」拓訓課程,這也是為學生們特別設計的開學第一課。身穿迷彩服的初一學生們在教室中顯得有些興奮,隔著窗戶看著外面的連綿細雨,想像著接下來的挑戰。
「不同於普通的軍訓,拓訓課程包括軍事訓練、團訓活動、養成教育講座、學法指導講座等內容,讓孩子們在磨練意志、強健體魄的同時修養身心。」說起針對初一新生的拓訓課程,校長張蘇侃侃而談,學校設計的一系列挑戰主要圍繞「內修心外塑行」展開,內修心是通過多種講座讓學生們增強愛國、愛校意識,增強團隊意識,使學生們具有家國情懷,外塑行是通過軍事訓練培養學生成為文明得體、溫文爾雅的學子,充分體現了學校校訓「內外兼修 知行合一」。
除此之外,其他年級還開展了參觀校園、有聲德育課等不同形式的開學第一課。張蘇表示,希望孩子們以開學第一課為起點,積極融入到學校的「潤文化」之中,以「潤」的方式培養學生們的家國情懷,讓學生們在「潤」的氛圍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