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4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14日刊文稱,最近該文作者在整理抗戰中英文史料,看到蔣介石多年來被西方人冠上的英文頭銜Generalissimo(大元帥),臺當局也接受此英文稱謂,甚至在做國際宣傳時,也主動使用。作者認為這非常不恰當,這種情況反映當局缺乏政治自覺。
文章摘編如下:
弗朗哥錯誤模擬蔣介石
蔣介石並不是一直被冠上Generalissimo,這裡放一張1943年全世界銷量最大的《倫敦新聞畫刊》對開羅會議的報導,刊出蔣介石的素描肖像(見附圖)。這場高峰會對英國至關重要,該畫刊對蔣的正式頭銜用的是Marshal(元帥),英國刊物當時也用General(將軍),但同時間的美國媒體和官方單位已經用Generalissimo來稱呼蔣了。Marshal和General都是既有的英文名詞,相當中性。Generalissimo本來是西班牙文,用多了也趨於中性,可是一開始卻有特定意涵的。
輔大西班牙籍的知名教授雷孟篤先生表示,在西班牙近代史中,只有弗朗哥使用Generalissimo頭銜,在西語中加上isimo是表示「非常、極為」的意思,Generalissimo直接翻譯就是「非常大將軍」。今天西班牙人如果提到Generalissimo,指的一定是弗朗哥。而且,在二戰史中,只有弗朗哥和蔣介石被賦予這個頭銜。
雷孟篤教授說,今天西班牙主流學界寫到弗朗哥時,已經不用Generalissimo,而是使用中性的General。問題是,為何早年弗朗哥的大元帥頭銜被冠到蔣介石的身上?顯然是政治模擬。西方學者早年即曾做這種比較,於是,用此西語的頭銜來稱呼蔣介石,媒體也這麼用,最後連官方都這麼用。或許,用久了成了習慣,於是連臺當局也跟著用,包括外事部門、新聞機構和其他單位,一直到今天。
蔣介石和弗朗哥能畫上等號嗎?西班牙始終保留君主立憲制,弗朗哥是軍事強人,推翻共和政府,與納粹暗通款曲,戰後建立了強權政府,壓制政治異己,成功發展工商業。在西方學術界中,弗朗哥在政治上是負面的,他的頭銜卻被冠於蔣介石。
然而,中國國情卻不同於西班牙,滿清被推翻後,帝制瓦解,軍閥混戰。蔣介石是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抗戰時期,軍事大於一切,蔣介石的權力提升,此乃歷史使然。
臺當局不應接受
稱謂上的政治自覺,就是拒絕別人強加於我的稱呼,而決定自己的認同名詞,也就是說,被稱謂的當事人的感受和認定是最重要的,而非他者的主觀意向。因此,不管西方人基於任何原因,使用Generalissimo為蔣介石的頭銜,臺當局絕對不應該接受,過去接受,只是時代的無奈和無知,今天堅守立場,保持政治自覺和尊嚴,可以使用Marshal或General,但絕對不是Generalissimo。(徐宗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