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9月23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等媒體報導,對於象徵臺灣地區文職人員最高榮譽的「採玉大勳章」、「中山勳章」與「中正勳章」,島內「時代力量」與民進黨「立委」22日提案稱,此類勳章不應以人名為命名方式,主張改名,結果被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阻擋,將提案退回「立法院程序委員會」。
據報導,綠營方面所做的「勳章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的提案說明」中表示,採玉大勳章是以蔣介石之母王採玉女士命名、中山勳章命名由來為孫文、中正勳章命名由來為蔣介石,「如此榮譽,應不宜以特定個人作為命名」,並主張應以具臺灣意象的「玉山大勳章」、「黑潮勳章」為名。
但本案22日在「立法院院會」進行報告事項時,因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有異議,被退回「立院程序委員會」重新提出。
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李彥秀說,國民黨團拉下此案只是一種表態,這件事不要用個案、針對性方式處理。
自去年「520」上臺掌權以來,島內綠營人士頻頻將孫中山、蔣介石等彰顯中華文化印記的歷史人物、文化符號視為眼中釘。蔡英文當局「去蔣」、去孫、「去孔」、取消遙祭黃帝陵、降格鄭成功祭典、停辦抗戰80周年紀念展、廢除課綱微調、推動新歷史課綱、拆除臺北故宮獸首 等「去中國化」舉措一波接一波。
去年2月間,民進黨「立委」高志鵬竟公然宣稱,如今新臺幣鈔票、硬幣上仍有孫中山、蔣介石圖像,有些朋友說「看膩了」 ,年後將推動「修法」,改版新臺幣。此言一出引來島內網友痛罵:「我們也看膩你了,怎麼還不下臺滾蛋咧!」 綠營妄圖借錢幣進行意識形態明顯的政治操弄,遭到島內輿論、政學界一致抨擊,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近期,綠營借各種口實「去中」的動作非但不停息,蔡英文當局「去中國化」的「屠刀」,更疑似直接揮到了中國國民黨頭上!
臺媒日前報導,國民黨最近收到一份由蔡英文當局外事部門,即所謂的「外交部」 寄來的公文信函,信封上收件人一欄,原本是印著「中國國民黨」等字,結果卻十分突兀地,被人以修正帶把「中國」兩字塗抹掉 ,讓國民黨十分不滿。國民黨質疑此舉背後有高度政治意涵,並痛陳,就連臺當局所謂「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都還沒有要消滅國民黨,反而是臺外事部門先動手了。
臺當局所謂「外交部」寄來的公文信函,信封上收件人一欄,原本是印著「中國國民黨」等字,結果卻十分突兀地,被人以修正帶把「中國」兩字塗抹掉,讓國民黨十分不滿。(圖片取自臺媒)
對此,臺外事部門高層致電國民黨中央黨部表達「歉意」,聲稱此事純屬外事部門承辦人員「作業疏失」 ,並非為了「去中國化」,刻意要把「中國國民黨」的「中國」兩字去除。
但國民黨人士仍質疑,明明臺外事部門原本製作的印鑑,就是「中國國民黨」5個字,為何蓋到信封上後,又要把「中國」兩個字塗掉?這豈是「作業疏失」所能解釋? 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該部門的解釋無法讓人接受,難道外事部門承辦人員連政黨名稱的基本常識都沒有?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明賢指出,蔡英文當局外事部門塗銷「中國」兩字的作法,明顯具有「去中國化」的政治意涵 ,而且明顯有失禮儀,是對政黨的不尊重。
另據最新報導,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鍾小平,因不滿臺外事部門信函對中國國民黨實施「去中國化」,22日已至臺北地檢署按鈴控告外事部門負責人李大維涉偽造文書、毀損文書罪,並要求李大維出面道歉。
鍾小平質問,這樣的行為難道是要剪掉兩岸五千年的血脈跟文化嗎?要這樣傷害中華民族嗎? 他指出,蔡英文為了連任,想搞一場挑動兩岸意識形態的終極戰爭 ,因為她冰封了兩岸,內政處理也不好,於是想打意識形態的戰爭,割裂人民情感,達到勝選目的。「這樣的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一定要阻止這樣的歪風!"(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