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陪孫中山避難 字斟句酌寫書感動孫中山

2020-12-16 騰訊網

[摘要]蔣介石在艦上陪伴了幾近絕望的孫中山40來天,還舞文弄墨、字斟句酌寫出了一本《孫大總統蒙難記》,給孫中山奉上一首不露痕跡的讚歌。孫中山自然大為感動,親筆給這本書撰寫序言。

《蔣介石的槍桿子——從黃埔軍校到黃埔系》封面 資料圖

本文摘自《蔣介石的槍桿子——從黃埔軍校到黃埔系》 作者:張雄文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9

蔣介石字斟句酌寫出《孫大總統蒙難記》 孫中山大為感動

孫中山與中共領導人一起研究赴蘇聯考察人選的時候,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對這件事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這個人是時年36歲、正值本命之年的蔣介石。

他的人生履歷倒也算豐富,留過東洋,畢業於日本振武學校,隨拜過把子的兄長陳其美在中國幾個省市東奔西走,經過不少人世間的艱難險阻與愛恨情仇。

對此時的蔣介石而言,人生的確「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在粵軍隊伍裡,他這個一口「鳥語」的浙江佬,還常常受到廣東將領們不約而同的排擠,無奈之下只得黯然離職而去,鬱郁滯居上海。

百無聊賴之際,他和張靜江、陳果夫、戴季陶等幾個堪為「刎頸之交」的老弟兄做起了上海交易所的投機生意,期望一夜暴富,過上出有車、食有魚的滋潤日子。

幸運之神總是在不經意間降臨。蔣介石的投機生意起色不大,富甲一方的陶朱公沒能做成,但一個改變他人生的機緣悄然來臨——陳炯明炮轟總統府,孫中山避難永豐艦。

他聞訊後,急忙日夜兼程趕到廣州,在艦上陪伴了幾近絕望的孫中山40來天,還舞文弄墨、字斟句酌寫出了一本《孫大總統蒙難記》,給孫中山奉上一首不露痕跡的讚歌。

「勁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孫中山自然大為感動,親筆給這本書撰寫序言,說「介石赴難來粵入艦,日侍餘側,而籌策多中,樂與餘及海軍將士共生死」。他從此給予蔣介石格外的信任,1923年2月還委任其為大元帥府大本營參謀長,令其隨時侍奉自己左右。

蔣介石執意想出訪蘇聯:不讓我去,我就自暴自棄

饒是如此,與胡漢民、汪精衛等已追隨孫中山多年的國民黨元老相比,蔣介石的地位也依然不算顯赫。

他對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興趣也不大,甚至不斷反對,但十月革命勝利後神秘的蘇聯,的確有些讓他敬慕與嚮往,他很想得到這個出訪蘇聯的機會。

7月13日,蔣介石給大元帥府的秘書長楊庶堪寫信,向孫中山毛遂自薦:「為今之計,舍允我赴歐外,則弟以為無一事是我中正所能辦者」,「如不允我赴俄,則弟只有消極獨善,以求自全。」

他的意思是,不讓我去,我就自暴自棄,不鞍前馬後給你賣命了。蔣介石就這樣明明白白給孫中山將了一軍。

但他竟能如願以償。

孫中山沒有計較這個不久前在永豐艦上同自己共過患難的年輕人,而且他考慮,身邊實在找不出軍事人才,蔣介石學過軍事,曾多次向自己表達過練兵的決心,能讓他去也正好合適。

蔣介石的請求很快被批准了,成為「孫逸仙博士代表團」中的一員,而且被委以全權代表的職責。

這個代表團由四個人組成:蔣介石(負責人)、張太雷(中共黨員,俄文翻譯)、沈定一(中共黨員)、王登雲(後為蔣介石的英文秘書),國共兩黨雙方正好各佔一半。

8月16日,蔣介石帶著孫中山熱切的期待,率領代表團啟程出發,一路顛簸辛苦,於9月2日抵達紅旗招展的莫斯科。

能作為孫中山的全權代表與友邦打交道到底不同,在兩個月零27天的訪問期間裡,蔣介石大開眼界。

蔣介石出訪蘇聯曾被勸說加入共產黨

除了蘇聯的主要創建者、最高領導人列寧因病沒有接見他外,其他許多蘇聯政府與共產國際聞名遐邇的重量級人物都熱情地接見了他。諸如: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裡寧、外交人民委員齊採林、共產國際遠東局書記胡定斯基、軍事人民委員與布爾什維克黨主要負責人之一託洛茨基、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季諾維也夫。

蔣介石很有些激動,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託洛茨基對他說:「除了不能用軍隊直接援助之外,其他武器與經濟等需要,都當盡力為之,積極援助。」

託洛茨基還告訴他:「一個以鮑羅廷和加倫將軍為首的軍事顧問團,很快就要到中國去,幫助孫逸仙先生進行革命。」

蔣介石應邀參加了全蘇蘇維埃代表大會和共產國際的會議,訪問了莫斯科、彼得格勒一些黨政軍機關,參觀了許多工廠、農莊、學校、軍隊、博物館。11月7日蘇聯國慶日這一天,他更是作為遠方的嘉賓,登上普通人難以企及的觀禮臺,觀看了莫斯科紅場威武雄壯的大閱兵。

蘇聯政府格外看重蔣介石這個全權代表的另一個舉措是「說項依劉」,曾到中國幫助籌建共產黨的維經斯基接見蔣介石時,打算勸說他加入共產黨,不過遭到他的婉言謝絕。

但訪問也不總是愉快的,期間有不小的波折。

孫中山勸蔣介石慎重行事:蘇聯是惟一的朋友

孫中山派出「孫逸仙博士代表團」,主要是聯絡軍校建設問題,但蔣介石因不滿蘇聯共產黨的一些做法,險些和他們鬧僵,曾一度提出終止訪問,不陪他們「玩」了。

若果真如此,不只蔣介石的個人命運將徹底改變,整個中國的近現代史也將完全改寫。

孫中山得知後,心下十分焦急,當即致電蔣介石予以制止:「蘇聯是惟一的朋友。」他勸說蔣介石慎重行事,抓緊時間考察軍校建設。

蔣介石終於冷靜下來。

他對孫中山交給自己聯絡軍校建設的主要任務,其實以他有限的人生閱歷也已很清楚:在中國,沒有一支自己的軍隊,什麼事情也幹不成。

因此,除了出席各種會議,蔣介石帶著孫中山的一再囑咐,十分關注蘇聯的建軍經驗。他考察了蘇聯各類軍事組織,重點是參觀軍事院校。

他對剛剛被蘇維埃革命軍事委員會授予紅旗勳章和「紅旗軍事學院」稱號的工農紅軍軍事學院(即後來著名的伏龍芝軍事學院),做了細緻的考察。

隨後,他還和代表團其他三個人一起,參觀了蘇聯紅軍步兵第144團、步兵第二學校、高級射擊學校、軍用化學學校、海軍學校、海軍機械學校等,還特意登門拜訪了蘇聯紅軍的教練總監。他一路取經,收穫不菲。

蘇聯紅軍的編制、組織、訓練、裝備等各方面的情況,蔣介石都有了較為清楚的了解。他印象最深的是,蘇聯紅軍裡設有各級共產黨組織,還有政治機關和政治委員。這是他所熟知的日本與中國軍隊中從未有過的奇特舉措。

為了完成孫中山的囑託,也為了早日在中國創建屬於國民黨的軍隊,蔣介石一再主動要求蘇聯政府派出一些軍官,到廣東幫助訓練部隊。他說:「希望革命軍事委員會派人到華南,仿照紅軍編制中國軍隊,派去的人愈多愈好」。

畢竟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事情,事關他國內政,蘇聯領導人似乎有所顧忌。他們起初考慮,把專門培養中國軍人的軍校全部設在蘇聯境內,國民黨則派出學生到這些軍校學習,他們負責無償培養。

蔣介石對這一結果很不滿意。

他很想得到聞名遐邇的蘇聯領袖列寧的接見

但不久情形便得以改觀,蘇聯領導人權衡中國學生來回的耗資和交通等現實問題後,同意了蔣介石的要求,決定也可以在中國境內建立軍校,由蘇方派出軍事顧問。

對孫中山和他的全權代表蔣介石而言,國民黨控制下的廣州,自然是創辦這所軍校的最合適地點。

接下來,蔣介石又提出蘇聯向即將開辦的軍校增派人員。11月13日,他與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斯克良斯基、總司令加米涅夫會談時,再次急切地提出了這一要求。

斯克良斯基這回很是爽快,說:「開始需要進行一次試驗。如果成立所設想的50人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麼革命軍事委員會不反對增加派出人員。」他還明確答覆除在蘇聯國內為中國人開辦軍校外,還可以考慮在廣州開辦軍校。

這一結果令蔣介石大為滿意了。

此前,他很想得到聞名遐邇的蘇聯領袖列寧接見,認為列寧生病不見只是一個委婉的藉口。列寧自然不會因為小小的蔣介石便突然康復如初,於是,他認為代表團受到了冷落,要求送自己去療養院休養兩周。

與蔣介石會見後的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齊採林哭笑不得,寫信給季諾維也夫,說蔣介石已「神經過敏到極點,他認為我們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裡」。

但蘇聯明確答應考慮派蘇聯軍人廣州開辦軍校後,蔣介石頓時喜形於色,十分興奮。他一走出斯克良斯基的辦公室,斯克良斯基便說:「不要張羅療養院、醫生等事了,因為他自我感覺好多了。」

不過,蔣介石儘管欣賞蘇聯的建軍經驗,卻對他們的政治制度不以為然。他甚至認為,「蘇聯的政治制度,乃是專制和恐怖的組織」。後來,孫中山批評了他的看法,說他「未免顧慮過甚」。

孫中山對蔣介石不滿:國事與家事輕重緩急不分

11月29日,蔣介石率領代表團結束了蘇聯的行程,半個月後返回上海。他的千裡滿載而歸,孫中山很是高興,安排手下幾員跟隨自己多年的心腹大將胡漢民、汪精衛、廖仲愷等人,鄭重其事地專程前往船上迎接。

然而,當孫中山急切盼望蔣介石前來當面匯報時,蔣介石卻不顧胡漢民等人的極力勸阻,「往會潔如」(蔣介石的妻子陳潔如)之後,又匆匆忙忙乘船趕回浙江溪口,為長眠地下的老母親祝賀60歲冥誕去了。

廣州翹首以望的孫中山得到的,僅僅是蔣介石在歸國途中匆匆寫就的《遊俄報告書》。

連國事與家事的輕重緩急都分不清楚,孫中山很有些不滿。他於12月30日致電蔣介石:「兄此行責任至重,望速來粵報告一切,並詳籌中俄合作辦法。」

廖仲愷、胡漢民、汪精衛等國民黨要員也連發了六封電報,不斷催促蔣介石趕赴廣州。廖仲愷還另外寫信給蔣介石,說他一再延期赴粵,「事近兒戲」。

但蔣介石依然忙著自己的事。

直到聽說蘇聯已經派鮑羅廷抵達廣州,開始準備改組國民黨和籌辦軍校後,深恐機會喪失,他才於1924年1月16日匆匆返回廣州。孫中山同中共和蘇聯三方共同籌劃的蘇聯之行,也才算功德圓滿。

這次異國之旅,成為蔣介石人生之路的一個關鍵轉折,帶給了他一個重要的平臺。他從一個並無顯著特色、無足輕重的國民黨二三流人物,開始有了自己獨特的分量與籌碼。

發達之後,回首人生如煙往事,他仍然難以忘懷,常常對人談起這次對北方異國的訪問,認為是自己一生中的「重要一環」。

相關焦點

  • 蔣介石是如何在廣東發跡並得到孫中山信任的?
    其實,他的發跡起家始於廣東,準確地說,離不開孫中山對他的「垂青」。本刊現發表《蔣介石在廣東發跡記》一文,讓廣大讀者了解蔣介石在大革命前後如何博取孫中山信任,竊取東徵、北伐和工農革命果實,一步一步爬上高位的。對於我們加深中共黨史研究,具有一定意義。 1906年蔣介石留學日本,結識陳其美,後經陳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認識孫中山,走上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道路。
  • 孫中山的革命聖人,蔣介石的革命導師
    1902年,張靜江任一等參贊,出使法國,1905年,張靜江赴法途中,結識了孫中山。張靜江非常欽佩孫中山推翻清朝的革命之舉,囑告孫中山,「甚欲為君之助,君如有需,請隨時電告,餘當悉力以應。」分別時,張靜江留給孫中山一封信,讓他到美國後,去找他開辦在紐約的通運公司,領取革命經費3萬元。孫中山當時將信將疑,到美國後叫黃興去辦理,果然如數領取了經費。孫中山大為驚奇,言稱遇到了革命「奇人」。
  • 孫中山小妾的地位究竟有多高?比宋慶齡還厲害,連蔣介石都巴結她
    孫中山作為革命的先行者,他的一生可證的有四位夫人。按孫氏家譜順序,先是元配盧慕貞側室陳粹芬之後才是妣宋慶齡。 原配盧慕貞17歲就和18歲的孫文在家長的安排下成親,後來為成全孫中山和他秘書宋慶齡毅然離婚。茹夫人陳粹芬則是陪同孫中山完成諸多起義的女子,她是我這篇文章要介紹的人。
  • 蔡英文當局扛"轉型正義"大旗欲先"收拾"孫中山蔣介石
    自稱「臺灣建國工程隊」的人士趁夜砍蔣介石頭像並拍照。(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4月10日訊 民進黨政當局高舉所謂「轉型正義」大旗,挾「立法院」多數從「修法」追黨產到「促轉條例法案」。臺灣《聯合報》發表文章指出,自從民進黨執政以來,最常被拿來開刀的,除了國民黨就是這兩位老人家,一位是孫中山,另一位是蔣介石。● 孫中山「陵園管理委員會」68年未運作 「綠委」喊廢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去年10月到南京中山陵謁陵,其他國民黨黨內天王,過去十餘年來也三不五時前往祭拜。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轄下就有一個孫中山「陵園管理委員會」。
  • 孫中山為什麼被稱作「孫大炮」?理想主義救不了中國!
    對於孫中山,我們一般對他的傳統評價比較高,稱他為中國革命的先行者,為推翻中國2000年的封建統治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教科書對他的評價也比較高,但很多人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孫中山曾經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對中國共產黨有過重要幫助。
  • 用人觀點存嚴重分歧 蔣介石如何取信孫中山(圖)
    孫中山和蔣介石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後中)軍事總教官何應欽(左)和訓練部主任王柏齡合影。    最早識破陳炯明陰謀     1921年12月10日,蔣介石、陳潔如、廖仲愷三人到達梧州,在大元帥府見到孫中山,商量要事。事實上,他們到達之時,孫中山正在草擬一份給陳炯明的電報,請其前來梧州出席緊急會議,並查詢供應物資及軍火何時可以運來。     第二天,陳炯明回電說:「由於數項重要會議,無法分身,可能時當即前來。」
  • 為黃埔校長之位蔣介石數次不講理耍無賴,孫中山哭笑不得只能答應
    而到底派誰去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孫中山本意是讓自己最信任的廖仲愷代表前往,但同樣因為工作實在過於繁忙,廖仲愷實在抽不開身,而第二人選,孫中山身邊革命理論最為精湛、最腳踏實地的行動家朱執信也在此前不幸遇難,一時之間竟然出現了無人可用的局面。而這個時候蔣介石看到了機會。
  • 民國學歷造假:孫中山「野雞大學」畢業,蔣介石謊稱軍校高材生
    1888年,孫中山(左二)在香港西醫書院讀書時與同窗合影   孫中山:「野雞大學」畢業,未獲博士學位  1879年,孫中山13歲就離開家鄉,隨兄長孫眉到檀香山教會學校就學。  由於香港西醫書院的畢業證書不為香港當局承認,因此孫中山畢業後無法獲得行醫執照,畢業即等於失業。為解決就業問題,孫中山到處奔走,拉關係求貴人走了不少後門,均無效果。於是只得改去澳門行醫。澳門行醫也要執照,孫中山也沒有申請下來,沒辦法,他只好無照行醫,結果又被澳門當局禁止。實在沒有辦法了,他又跑回國內,在廣州開辦「中西藥局」。
  • 他是日本人,卻幫過孫中山,罵過蔣介石,還為中國捐款10億,九一八後...
    1895年,25歲的他在香港經營照相館時與同樣27歲的,來香港籌備廣州起義的孫中山相識,二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那時候梅屋莊吉即表示:君若起兵,我願以財政相助。第一次見面就支援2萬餘枝槍械,這力度不可謂不大;然而,這才到哪兒,廣州起義失敗後,孫中山被清廷懸賞捉拿,孫中山化成苦力才逃過魔爪,路過香港時,梅屋莊吉立刻資助1300美元,除此之外,還將自己的照相館——梅屋寫真館無償提供給孫中山,做革命黨活動基地,還介紹孫中山與菲律賓、印度等地的革命者聯繫,為支持孫中山的革命可真是不遺餘力。
  • 蔣介石發跡前曾辭職13次 發跡後兼職50餘個(圖)
    在孫中山的安排下,蔣介石先後擔任過居正的參謀長,孫中山總統府參軍,陳炯明的作戰科主任,許崇智的參謀長,孫中山大元帥行營參謀長等職。  1918年3月,蔣介石任陳炯明的粵軍總司令部作戰科主任,1918年7月,蔣介石覺得前途不大,就向陳炯明提出辭職,陳炯明竭力挽留,向蔣介石表示「粵軍可百敗而不可無兄一人」。陳炯明沒看錯人,最後他果真敗於他甚為看重的蔣介石之手。
  • 孫中山東京行跡考
    據平山周回憶錄[3]載:「(當晚)從犬養的家中辭出之後,我們請孫文住在數寄屋橋脅(旁)的對鶴館內,在這館內姓名簿子上寫名字的時候,他要把他的真姓名守秘密,來寫一個假名字;於是我同曾根俊虎想了一會,才想到我們來的時候,路過有樂町中山侯爵家的前面,所以最好是將他改為中山,名樵。我們決定之後,就在旅館名簿上寫了中山樵。」
  • [辛亥百年]孫中山眼中的第一次國共合作
    站在著頗具歷史意味的時刻,回顧八十餘年前的第一次國共合作,遙想那時的偉人孫中山。一直以來給人的感覺是,孫中山對共產黨關愛有加,對鄧澤如等國民黨人士則毫不客氣。似乎,孫中山成了中共的門神,國共破裂違背背叛了孫中山的意願甚至成為如今的共識。  實際上呢?  孫中山聯共的關鍵在於聯俄。
  • 一位不該被歷史遺忘的「紅顏」 孫中山的革命伴侶陳粹芬
    由於家貧,父母早亡,未曾讀過書,因而有人說她不識字。1891年,26歲的孫中山在香港學醫(差一年畢業,孫科就在此年出世的)。19歲的陳粹芬在屯門基督教堂(美國紀慎會),由陳少白介紹與孫中山相識。初次相見,孫中山即向她表示要效法洪秀全、石達開推翻清朝。出身貧苦的陳粹芬深為孫中山的豪言壯語所感動,崇拜之情油然而生,也立志參加革命。
  • 楊天石:孫中山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梁啓超等支持段祺瑞政府參戰,孫中山等則反對段祺瑞政府參戰。德國政府積極找尋並支持反對參戰的力量。在俄國,支持主張退出大戰的列寧及其布爾什維克政黨;在中國,則支持反對段祺瑞政府參戰的孫中山及其領導下的革命黨人。德國駐華公使辛慈(Paul Von Hintze)在下旗回國前,曾以200萬元資助孫中山,孫中山命令時在上海的蔣介石秘密辦理,接受此款。
  • 《紐約客》上的孫中山:「民生主義」到底是不是抄自美國牙醫
    人到中年,他突然厭倦了革命的空談與陳詞濫調,重讀馬克思,耗時八個月,寫了一本《歷史的社會解讀》(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四百頁筆記仿佛是寫給舊情人的分手信,笨拙倒也足夠坦率,娓娓訴說自己為何要同過去信仰的主義恩斷義絕。1920年7月,莫裡斯自費印製了兩千冊。小書很不起眼,總共賣掉了零星幾本。
  • 中山路、中山公園…這些上海地標與孫中山究竟有何關係
    1927年3月12日,上海孫宅(即今日香山路7號的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門前橫牌樓上寫著「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宅內正中懸掛著孫中山的遺像。上午9時起,國民黨左派人士紛紛前往故居致祭。至11時,前來致奠者已達數百人,楊杏佛作為主席正式宣吿開會,先是向孫中山遺像再行三鞠躬禮,並默哀3分鐘;其後與會代表分別發表演說,直至12時散會。
  • 中國國父廣東人孫中山命理解析
    宋慶齡小女孩的時候孫中山還抱過她,結果1915年他們結婚了,當時孫中山50歲,宋慶齡22歲。為此事差點氣死好友宋嘉樹,同時導致宋慶齡與父親不認父女親情。 孫文則說「書」,全養毅對孫中山說,「這是很老實的說法,我以為您最喜歡的是看書,結果您卻把女人排在看書前面」。     孫中山的女人們:    一般而言,大家所熟知孫中山的女人分別是元配盧慕貞、宋慶齡及陳粹芬。孫中山在19歲與當時才18歲的盧慕貞結婚,後來產下3子。在24歲時,認識年僅18歲的革命的戀人陳粹芬,則成為側室。
  • 孫中山病逝後,孫科過得如何?蔣介石:扶不起的阿鬥
    孫中山病逝後,孫科過得如何?蔣介石:扶不起的阿鬥   文|布衣   孫中山在近代的影響力非常大,正是他最早在中國倡導革命,並且付諸行動,將清政府推翻,建立中華民國。他的思想影響了後來無數的革命者,蔣介石更是以他的繼承者自居,掌握國民政府幾十年時間。
  • 孫中山與臺灣
    此值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之際,探討孫中山的臺灣情、孫中山在臺灣的革命活動,及孫中山對臺灣的影響作用,不僅是對辛亥革命研究的拓展與深化,而且對當今海峽兩岸的統一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孫中山決定再興師討袁,在江西發動「二次革命」,但在袁世凱的鎮壓下,「二次革命」陷於失敗。身在上海的孫中山打算先去廣州,再赴香港,以圖再舉。1913年8月2日,孫中山偕胡漢民、戴季陶等自上海乘德籍輪船「約克號」啟程赴廣州。袁世凱得知孫中山赴粵,立即電告香港情報人員暗殺孫中山。在袁世凱的作用下,廣東政局驟變。當孫中山一行抵達福州馬尾時。
  • 孫中山紀念幣怎麼兌換 孫中山紀念幣多少錢
    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紀念幣價格:  8克圓形金質紀念幣為精製幣,含純金8克,直徑22毫米,面額100元,成色99.9%,最大發行量10000枚。  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紀念幣兌換須知:  一、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分別承擔孫中山先生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