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病逝後,孫科過得如何?蔣介石:扶不起的阿鬥

2020-12-13 騰訊網

  孫中山病逝後,孫科過得如何?蔣介石:扶不起的阿鬥

  文|布衣

  孫中山在近代的影響力非常大,正是他最早在中國倡導革命,並且付諸行動,將清政府推翻,建立中華民國。他的思想影響了後來無數的革命者,蔣介石更是以他的繼承者自居,掌握國民政府幾十年時間。然而令人惋惜的是,1925年59歲的孫中山就病逝了,此後他建立起來的革命政府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孫中山病逝後,他的兒子孫科日子變得不那麼舒服了,孫科是孫中山的唯一兒子,而且從小就在國外長大,加上父親的名氣那麼大,都給他造成了脾氣不好的習慣。可是孫科到了蔣介石面前,所有的脾氣都會收住,不敢向老蔣發脾氣,甚至都很少發牢騷。

  孫科之所以如此「敬重」蔣介石,其實無非是父親病逝後,他大權旁落,蔣介石手握軍權,根本不把孫科放在眼裡,對孫科的照顧完全是是給孫中山面子。

  起初孫科是不甘心就這樣失敗,他還曾聯合國民黨元老人物,比如汪精衛和胡漢民等人,一起在廣州組建新的國民黨政府,因此與蔣介石對立。甚至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之後,立刻公開宣布反蔣,而且還親自發表文章,大肆唾罵蔣介石,語言甚為難聽,蔣介石對他厭惡至極,曾經在日記裡罵孫科「扶不起的阿鬥」。此外蔣介石還無奈地感慨,總理有如此優秀的人格,為何生出的兒子卻那麼不爭氣。

  孫科想要與蔣介石一爭高低,可是他完全不具備蔣介石的實力,首先軍隊上,黃埔軍校由蔣介石掌控,國軍將領也大多聽命與蔣介石;其次財政上,由宋子文掌控,宋子文則與蔣介石站在一條戰線上。孫科即無軍隊,又無財政,因此只能無奈地下臺。

  1949年蔣介石全面潰敗之際,孫科又聯合李宗仁等人,逼迫蔣介石下野,並寄希望與中 共和談,但最終也沒能實現。1952年孫科去了美國,由於平日做官相對清廉,在美國日子過得很緊張,後來應蔣介石邀請,返回臺灣,並於1973年病逝,享年82歲。

相關焦點

  • 孫中山逝世後,為何蔣介石能接管國民黨?只因這個人在起關鍵作用
    我們大家都熟悉蔣介石,在一些史料和影視劇中,他給我們的印象,似乎自然就是被孫中山任命為總理的唯一繼承人。事實上,如果每個人翻開史書仔細搜尋,不難發現蔣介石當初並沒有在國民黨中佔有什麼地位。在孫中山病逝時,他身邊的人,如按黨內地位、聲望、個人勢力來劃分,四位最大的人物,應該是汪精衛、胡漢民、廖仲愷、許崇智,而我們熟悉的蔣委員長,根本排不上號。蔣介石這個人,原本是一位同盟會領袖陳其美的小弟,曾經為陳其美親手刺殺光復會領袖陶成章,從個人角度來說,孫中山不喜歡蔣介石的處事方式,所以一直不受孫中山信任。
  • 蔣介石是如何在廣東發跡並得到孫中山信任的?
    其實,他的發跡起家始於廣東,準確地說,離不開孫中山對他的「垂青」。本刊現發表《蔣介石在廣東發跡記》一文,讓廣大讀者了解蔣介石在大革命前後如何博取孫中山信任,竊取東徵、北伐和工農革命果實,一步一步爬上高位的。對於我們加深中共黨史研究,具有一定意義。 1906年蔣介石留學日本,結識陳其美,後經陳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認識孫中山,走上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道路。
  • 孫中山的革命聖人,蔣介石的革命導師
    分別時,張靜江留給孫中山一封信,讓他到美國後,去找他開辦在紐約的通運公司,領取革命經費3萬元。孫中山當時將信將疑,到美國後叫黃興去辦理,果然如數領取了經費。孫中山大為驚奇,言稱遇到了革命「奇人」。孫中山曾言:「自同盟會成立之後,始有向外籌資之舉,當時出資最勇而名者,張靜江也,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萬元,盡以助餉。」中華民國成立後,財政經濟形勢舉步維艱,張靜江等人帶頭捐贈巨款。張靜江為革命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孫中山稱其為「革命聖人」,並手書「丹心俠骨」四字相贈。
  • 孫中山去世後肝臟被盜?曾被大漢奸褚民誼藏起以留後路
    孫中山奉安大典(李衝翻拍)孫中山肝臟下落之謎孫中山先生病逝後,為便於遺體保存,內臟被取出,並將肝臟留存。長久以來,孫中山肝臟的去向一直是個謎,各地報紙、檔案類節目以及歷史研究者都進行過相關研究,有的說被焚化了,有的說隨孫中山的遺體埋葬在中山陵;還有人說,國民黨到臺灣時,被孫中山之子孫科帶到了臺灣。眾說紛紜,無一定論。揚子晚報記者近日在查閱了南京市檔案館上千卷民國檔案資料後,又赴中山陵孫中山紀念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查閱原始檔案,以期解開孫中山先生病逝後其肝臟的去向之謎。
  • 他是國父之子,才華橫溢,卻被稱作「扶不起的阿鬥」!
    孫中山一生奔走於革命鞠躬盡瘁,他臨終時遺留下的私產,除了衣物書籍外,只有一幢南美華僑贈送給他的上海住宅。1925年孫中山先生,因患肝癌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59歲臨終前。孫中山先生給家人留下的遺囑:「餘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餘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餘志。此囑!孫文」。
  • 黃埔建軍,孫中山堅持認為「如果不叫蔣介石當校長,寧可不辦」
    蔣介石在蘇聯盤桓數月,一方面讚嘆蘇聯紅軍「上下親愛出於自然」,「俄國武器之研究及進步,可與歐美各國相競」,一方面又因「西北軍事計劃」的夭折,心中悶悶不樂,回國後深居奉化老家不出。權衡再三,孫中山打算先在廣州成立「國民軍軍官學校」,此舉得到了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蘇聯駐廣州政府全權代表鮑羅廷支持。
  • 民國學歷造假:孫中山「野雞大學」畢業,蔣介石謊稱軍校高材生
    由於香港西醫書院的畢業證書不為香港當局承認,因此孫中山畢業後無法獲得行醫執照,畢業即等於失業。為解決就業問題,孫中山到處奔走,拉關係求貴人走了不少後門,均無效果。於是只得改去澳門行醫。澳門行醫也要執照,孫中山也沒有申請下來,沒辦法,他只好無照行醫,結果又被澳門當局禁止。實在沒有辦法了,他又跑回國內,在廣州開辦「中西藥局」。
  • 孫中山和蔣介石,當你妹夫是一種什麼體驗?孔祥熙乃民國第一連襟
    孔祥熙在9歲時患上腮腺炎,接受中醫治療後無效,轉而求救於西藥很快痊癒,孔家人頓時覺得西藥可信,第二年10歲的孔祥熙就進了基督教公理會館辦的華美小學,畢業後1894年考入直隸通州的潞河書院,學習期間受洗加入了基督教。
  • 孫中山奉安大典始末
    當時孫中山親率臨時政府文武官員謁孝陵,祭奠朱元璋,並發表了祭文,稱朱元璋為「我高皇帝」。據史料記載,4月1日這天,孫中山起身很早。起床後,孫中山碰到人就說,從今天起,我就是自由公民了。吃了早飯後,孫中山吩咐衛士去備幾匹馬來,說今天要到東郊去打獵。孫中山在國民黨元老、曾任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的胡漢民等人的陪同下出朝陽門,直奔明孝陵而去。
  • 他是日本人,卻幫過孫中山,罵過蔣介石,還為中國捐款10億,九一八後...
    一孫中山譽之為「慈母」,蔣介石眼裡的「嚴師」,卻為中國革命獻出生命的日本著名財閥梅屋莊吉。梅屋莊吉1868年出生於日本長崎,商人世家,自幼遊歷中國、印度、菲律賓、馬來、新加坡等地,見多識廣,對中國尤其有極深的感情。
  • 蔣介石的五個兄弟姐妹,大哥是「阿鬥」小妹文盲,他和誰關係最好
    老照片配圖後又娶嵊縣葛竹村人寡婦王採玉為妻,而蔣介石便是這個第任夫人所生,其母親此前曾嫁過他人,而後為夫守寡,而後再嫁給老蔣的親生父親。大哥貪汙老蔣的大哥瑞生,是著名的扶不起來的阿鬥,他比老蔣大12歲,一生都碌碌無為,全部靠著老蔣的面子才能在國民政府中任職,本來老蔣想培養大哥當自己的助力,結果發現不僅不能幫助自己,自己反而要經常給他擦屁股善後,十分頭疼!
  • 蔣介石陪孫中山避難 字斟句酌寫書感動孫中山
    蔣介石的投機生意起色不大,富甲一方的陶朱公沒能做成,但一個改變他人生的機緣悄然來臨——陳炯明炮轟總統府,孫中山避難永豐艦。他聞訊後,急忙日夜兼程趕到廣州,在艦上陪伴了幾近絕望的孫中山40來天,還舞文弄墨、字斟句酌寫出了一本《孫大總統蒙難記》,給孫中山奉上一首不露痕跡的讚歌。「勁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 蔣介石的12個結拜兄弟是誰?結局如何
    從此不問政事遠離蔣介石,1936年鬱鬱寡歡病逝於上海。 張靜江 張靜江比蔣介石大10歲,陳其美死後,張靜江成為蔣的引路人。張靜江是江浙富豪,是孫中山革命的資助人,在同盟會中很有實力。1916年張靜江、蔣介石、許崇智三人結為兄弟。 張靜江倚老賣老,逐漸引起蔣介石不滿。1930年蔣介石派人讓他辭去浙江省主席職務,張靜江懟回去要罷免便罷免不會辭職! 後來張靜江會見蔣介石遭到擋駕,見到蔣介石直接罵道說:你現在架子這樣大了,我從前去見總理也沒有等過這麼長久!被蔣介石冷落的張靜江,抗戰勝利後移居美國,1950年在巴黎病逝。
  • 為黃埔校長之位蔣介石數次不講理耍無賴,孫中山哭笑不得只能答應
    而到底派誰去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孫中山本意是讓自己最信任的廖仲愷代表前往,但同樣因為工作實在過於繁忙,廖仲愷實在抽不開身,而第二人選,孫中山身邊革命理論最為精湛、最腳踏實地的行動家朱執信也在此前不幸遇難,一時之間竟然出現了無人可用的局面。而這個時候蔣介石看到了機會。
  • 他是孫中山的「右手」,袁世凱誇他是實幹家,不死蔣介石難以掌權
    這個人在歷史上也很有名氣,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在辛亥革命初期有兩個人對孫中山來說非常重要,相當於他的左右手,一位就是陳其美,另一個就是他,另外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跟孫中山並稱,就連民國第一梟雄袁世凱也把他跟孫中山做了對比,說他是實幹家,如果不死的話,很有可能繼承總理衣缽,那麼蔣介石就沒有機會了
  • 蔣介石是如何度過生命中最後的歲月的?
    只是蔣介石身體實在很差,發燒與肺積水等問題時好時壞,肺與腎均出現發炎,已無法接見外賓。1975年1月1日,蔣經國前往官邸向蔣介石拜年,當時蔣介石仍在睡眠中,連蔣經國都稱他「病情頗重」,之後高燒不退,到1月中旬體溫才下降,蔣經國甚至一天探病三次。
  • 孫中山後人在臺灣:在國父紀念館前擺攤
    蔣介石不但沒有通知在香港的孫科去臺灣,還一再阻撓他赴臺。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臺北復任 「總統」。此後,社會上又風傳孫科將赴臺灣出任「副總統」。但很快,臺灣的報紙就出現了大量攻擊孫科的報導,有關方面 對他來臺更是竭力防範。孫科意欲申請赴美國,但臺灣當局又以種種理由不給他發放護照,無奈只得留在香港。直到這年秋天 ,孫科才得以攜夫人陳淑英經印度、希臘赴法國居住。
  • 蔣介石八大拜把子兄弟都有誰?
    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在結識孫中山先生後便開始對孫中山先生給予經濟上的支持,孫中山先生稱他為「革命聖人」。後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其主持建設委員會工作,蔣介石稱他為「革命導師」。在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張靜江為主席團成員,並當選中央執行委員 。在孫中山逝世後召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又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蔣介石在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上推舉張靜江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
  • 臺中山大學討論拆除孫中山蔣介石銅像
    位於高雄市西子灣的中山大學,其前身是國立廣東大學,孫中山先生於1924年,將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公立法科大學、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等三校合併改組而成。 1925年孫中山病逝,1926年國立廣東大學正式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以紀念中山先生。
  • 老蔣當選總統後,三位副總統分別都是誰?他們的結局如何?
    蔣介石一生有很多的職位和頭銜,比如委員長,校長,蔣總司令等等。到了1948年,蔣介石又成了民國的總統。有總統,自然也有副總統。蔣介石毫無爭議當選總統後,有關副總統的競選非常激烈。蔣介石當選總統後,三位副總統分別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