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北大學子弒母案後,青島又一女生弒母!看看教育專家怎麼說

2020-12-10 大象和小羊

北大學子弒母案才過去沒多久,聽起來都還讓人心有餘悸呢,這邊又來了一個翻版的。據報導,在山東青島,有所名校高中一年級15歲女生也把她母親殺了,非常令人震驚!不過回頭看看他們兩個人真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說他們都是單親家庭,都是從小到大跟著媽媽相依為命,缺少父愛。而他們的母親,都很優秀,都很好強,都給了他們很大的壓力。

而他們的作案手法同樣有太多的相似。據報導,北大學子弒母案,犯罪嫌疑人吳謝宇是趁著他母親低頭穿鞋的時候,用啞鈴把他母親砸死,然後用塑料薄膜裹了起來。而這個15歲高一女生,據聞是說給她母親做按摩,然後從背後用繩索把母親勒死,然後把屍體裝進了行李箱中!

而兩個案件,都是早有預謀。吳謝宇提前網購了作案工具,包括護士服、手術刀等。這個女生聽說還在學校的時候就已經計劃殺死她母親。雖然還沒有被證實,只是說死者的孩子有最大的嫌疑,但是從犯案之後,他們有條不紊地處理現場,那種鎮定自若就可以窺見一斑。

有人把這歸咎為孩子的叛逆期,說孩子念中學的時期是最叛逆的。但是吳謝宇已經念大學了,還是叛逆期嗎?而且,叛逆期的表現,應該是跟父母對著幹,頂嘴、不聽話、不服管教而已。比如父母打罵的時候,孩子打回頭,這可以理解成叛逆,但是孩子主動打父母,這算叛逆嗎?謀殺父母,還算是叛逆嗎?明顯不是。

有人把責任都推給了母親,說是母親太過好強,希望孩子能有大出息,無形中施加的壓力太大了,讓孩子無法承受導致。甚至還有網友說起了自己的親身經歷,說她小的時候,父母給她的壓力讓她感覺到絕望和無助,差點讓她崩潰。所以她做母親後,從來不會讓孩子覺得孤獨無助。

我曾經把這歸咎為感恩教育的缺失。把孩子撫養長大成人,這是一項非常艱辛的工作,更不用說單親母親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的帶孩子,還要工作賺錢養家餬口,那份辛酸,孩子應該更能切身體會,應該更加珍惜疼愛母親才對。就像我們說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會更孝順,更懂得體貼母親。

為什麼故事中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反而恩將仇報,處心積慮的要謀殺自己的母親呢?這就是問題的所在了。我們很多父母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只要管好自己的學習就可以了,其它所有事情都不讓碰。所以很多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父母的艱辛,如何懂得感恩嘛?

還有,家裡的事情分得太清楚了,他只要管學習就好了,其它事情是不應該、也是不能管。而學習一旦不好了,自然就是自己的責任了。這樣的結果是什麼呢?孩子跟父母就有點形同陌路,孩子不但不懂得體貼父母,還有可能因為學業的壓力太大,而埋怨甚至記恨父母了。

所以,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工作中來,讓孩子幫忙幹活,讓他懂得生活的不易,也讓他學會生存本領技能。就像《想要的生活》裡的黃磊老師一樣,有一手好廚藝,多才多藝,才是讓人羨慕的。而另一方面,孩子的學習也要互相幫助。進步退步也不是他一個人的事,多點理解和包容,才能化解他的壓力,順利度過難關。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把原因歸咎到家庭教育上,說是父教的缺失導致了家庭教育的失敗。因為缺失父教,孩子們失去了規範、榜樣和自律,注意力會轉向外界,通過不當方式去獲得關注並解決需要。負面情緒如果無法發洩,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以攻擊的方式爆發了。

「父教」這個詞,其實我是不接受的,因為一個家庭裡,不是說有父親,就有「父教」的。直接一點來說,就是專家說的這個「父教」,不一定是由父親來完成的。但是她的觀點,給了我一點啟發,那就是她們從小到大都是母女倆相依為命,家庭裡缺少了父親,缺少了一個傾訴的對象,缺少了一個溝通的渠道。一旦母子倆鬧矛盾,沒有父親讓孩子撒嬌,沒有丈夫給妻子安慰,都是一個人扛著,一個人憋著,無論是母親還是孩子,時間久了,都容易出問題的。

知名律師劉昌松強調的是溝通的方式方法,則跟我這個思路有點吻合。他說,15歲正是青春叛逆期,儘量給孩子獨立空間,要充分聽取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的想法。做孩子的父母,更做孩子的朋友,這樣才能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才能幫孩子化解壓力,幫孩子解決問題。

尤其是母女相依為命的,如果母親不能做孩子的朋友,那孩子的心裡話能跟誰說呢?就算孩子懂事,自己憋著,自己排解,也是很苦很累的,不是嗎?大人也一樣,把孩子當朋友,當成依靠,才能找到力量,沒那麼孤獨。不然怎麼叫「相依為命」呢?

【說明:圖片與文章內容無關,請不要對號入座。如有侵權,煩請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今天,「北大學子弒母案」開庭審理!
    今天,「北大學子弒母案」開庭審理!據福州法院網公開的開庭公告顯示,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定於2020年12月24日上午9時整在該院第二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吳謝宇故意殺人罪一案。
  • 弒母案件層出不窮,如何找回丟失的孝道?
    (一)層出不窮的弒母案近期北大學子弒母案持續發酵,社會各級紛紛探究其作案心理,有人說原因是缺少父愛,有人說他是完全的利己主義,也有人說失去信仰和底線。回顧案件,2015年7月,北大學子吳謝宇在家中弒母。為了防止屍體腐敗氣味散發,將活性炭使用塑料布纏綁在屍體上,隨後以出國留學騙取親友欠款144萬,購買十餘張身份證逃逸。
  • 北大學子弒母案:從一個學神到「惡魔」,路上究竟經歷了什麼?
    導語:北大學子弒母案:從一個學神到「惡魔」,路上究竟經歷了什麼?最近的新聞可以說是被北大學子弒母案被霸屏了,都說虎毒不食子,相反的孩子也是如此,一個母親含辛茹苦的將自己拉扯大,不管做出什麼事情,都應該不至於向自己的母親伸出魔爪吧?
  • 北大學子弒母案:讓人窒息且必須警醒的青春物語
    網友的集中關注點,依然在:如何看待高智商罪案北大學子弒母?有網友慨嘆:一個高智商的天才和一個超智慧的魔鬼只差一念之間。針對吳謝宇被抓時身上有30多張網購來的身份證,有很多網友提出:假身份證的源頭真的要好好抓一抓。數據來源:紅網輿情中心吳謝宇是誰?
  • 「北大學生涉嫌弒母案」:「學神」與惡的距離
    全文2621字,閱讀約需5分鐘 ▲3分鐘梳理北大學子弒母案:嫌犯逃亡的1380天。3年前轟動一時的「北大學子弒母案」,或許就呈現了這樣的二元結構。該案最新消息是:嫌疑人吳謝宇被抓了。據新京報報導,吳謝宇於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身上帶了30多張身份證,而三年多來,他都在國內活動。
  • 「北大學子弒母案」開庭未宣判 律師:親屬諒解書將成「保命符」
    12月24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備受關注的「弒母案」被告人吳謝宇故意殺人、詐騙、買賣身份證件案。「北大學子弒母案」嫌疑人逃亡三年最終落網據媒體公開報導以及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消息,2016年2月14日,警方發現受害人謝天琴被人殺害於福州市晉安區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
  • 北大學子弒母案:別讓道聽途說的東西,抹去了一位母親的遺憾
    全民「福爾摩斯」探案4月21日,「北大學子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在重慶機場被警方抓獲,隨即移交福建警方。據相關報導透露,吳謝宇在被捕後,警方對其進行了約8個小時初步審訊。前女友的猜測餘季告訴記者,她和吳謝宇是同齡人,也曾在北京讀書,她和吳謝宇交往多年,三年前看到吳謝宇弒母的新聞以後,還曾找到吳謝宇向他確認是否是真的?之後二人交往一段時間後分手。
  • 北大學子弒母原因不清,網友推測3條原因,條條都有可能
    導語:北大學子弒母原因不清,網友推測3條原因,條條都有可能北大學子吳同學不知道在什麼樣的環境下,什麼樣的情緒下中對自己的母親痛下殺手,將母親殺害之後將屍體放入活性炭中,防臭,之後又以母親的名義向親朋好友借了144萬,
  • 青島15歲高一女孩弒母,只因父母管教太嚴,壓力大
    案件回顧2020年5月23日,山東青島發生了一件聳人聽聞的案件,一位15歲的高一女生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女孩的母親是一位律師,早年前已經和丈夫離婚,自己獨自撫養女孩。女孩在青島某重點高中上高一,學習成績優異。
  • 北大吳謝宇弒母案擇期宣判!吳謝宇為什麼弒母吳謝宇殺母謝天琴原因...
    一個從少年時代就被稱為「宇神」的男孩,一個優秀的北大高材生,一個極少談及家庭甚至「願意用自己的20斤肉換取母親增壽10年」的「孝子」……他為何最終選擇親手殺害至親,並心思縝密地四處躲避?  12月24日,吳謝宇"弒母案"正式開庭審理。昔日令人豔羨的北大學生吳謝宇長達1380天的逃亡人生,最終被定格在了2019年4月20日。
  • 北大弒母案:深度解析高智商罪犯心理,天才的崩潰都是悄無聲息的
    導語:北大弒母案:解析高智商罪犯的犯罪心理,天才的崩潰都是悄無聲息的最近最受關注無外乎就是北大弒母案了,時隔三年吳謝宇終於落網。大部分網友對於這個案件表現出空前的熱忱,因為吳謝宇的弒母動機以及逃亡之路實在是太引人深思了。
  • 「北大學子弒母案」的悲劇:孩子為何下毒手?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弒母」的消息大家一定不陌生,前些年大名鼎鼎的北大學生弒母案,就是其中的典型。只是,大家在感慨這麼優秀的孩子,卻連基本做人的道理都不懂的時候,是不是更應該關注,究竟是什麼原因才造成這樣的結局?而怎樣才能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
  • 「北大學子弒母一案」今日開庭審理,案發後曾偽造母親辭職信
    那就是在2020年12月24號這天北大學子弒母一案開庭審理,據了解是在今天早晨9點多,第二法院公開宣判了被告人吳謝宇故意殺人一案,說到這裡大家那就是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案件的詳情吧!之後吳謝宇就帶著自己借來錢輾轉各地,為了避開警方的調查就這樣不停的轉換自己的身份,因為早在高中時間就曾經因為告白女生失敗,所以對於愛情吳謝宇也是有一定的嚮往的,在逃避警方逮捕的過程中吳謝宇一直都在不停的嫖娼,找尋愛情的美好。
  • 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被抓的背後究竟是教育的缺失還是道德的淪喪?
    作者丨貝樂機器人4月25日深夜,福州市公安局傳出消息,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已經被抓獲。這個消息猶如刺破暗夜的流星,驚醒了這個春夜裡無數正欲入眠的人。僅僅一個多小時後,這個話題就登陸微博熱搜榜第一,一直居高不下。據了解,吳謝宇於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
  • 從命理看天才少年北大學子為何弒母?
    近日,北大學子吳某涉嫌弒母流亡三年後落網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今天通過命理八字給大家分析:天才少年北大學子為何弒母
  • 北大吳謝宇案新進展,歸案後自述心路歷程,弒母原因依舊成謎
    文|冷絲欄目|絲說教育萬象北大高材生吳謝宇弒母一案,目前依舊是網絡上熱點新聞,各類小道消息也充斥著大小媒體,尤其是一些自媒體。「冷絲說人文教育」之所以再次提起吳謝宇,並非是為了蹭熱度,而是希望梳理主流媒體的權威報導,讓公眾了解案情的真實情況,同時,和所有網友一樣,冷絲也很關心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關注吳謝宇案?從中到底應該吸取什麼樣的教訓。
  • 北大弒母案背後,被壓抑的天性!
    北大弒母案嫌疑人被抓一時引起廣大議論,人們在指責此子的同時不免多了一份對教育的思考。天性,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性格。大多數人都有天性,在天性得不到釋放時,往往會產生意料之外的後果。小孩子的天性是什麼?就是世俗對大眾制定的一系列規矩。超過了法律對人的最低要求,包含了很多道德層面的極高約束,甚至違反了人類的本性。說白了,道德綁架極其嚴重!比如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忍常人不能忍;對性的禁忌。一般人是做不到這些的。當一個人成熟後,荷爾蒙發酵,性衝動如何抑制?遇到所有的問題,有幾個能站在別人的立場去看待問題?
  • 鹽城高三學子「弒殺」陪讀媽媽,一個月兩起「弒母」,引人深思
    首先我們希望兇殺另有其人,而非這位高三學子。但種種跡象已經把犯罪苗頭指向這位高三學子,不得不讓眾人往最壞的方向去想。就在前不久,也就是11月中旬南京「高三學子廝母案」。一個月兩起「弒母」事件,不得不引起廣大網友深思。
  • 李玫瑾談北大吳謝宇弒母案:先教孩子腳踏實地,再教孩子出人頭地
    吳謝宇弒母真實動機是為出國籌錢 12月24日,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在福州中院開庭,檢方指控吳謝宇涉嫌犯故意殺人罪、詐騙罪、買賣身份證件罪。 在法庭上,吳謝宇對檢方指控供認不諱。
  • 北大吳謝宇弒母一案,為什麼有網友求留他一命?
    最近一段時間,北大學生吳謝宇弒母一案炒的可是沸沸揚揚,這個案件雖然還沒有被審理,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吳謝宇到底是為了什麼把自己的母親殺了,但是很多人看來,吳謝宇殺了自己的母親在道德上這是大逆不道,在法律上這是屬於故意殺人罪。所以吳謝宇不被判死刑,從法律或者是道德上都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