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區合作辦學闖新路,嘉定學生共享名校資源

2020-09-12 上海嘉定


義務教育質量事關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近年來,嘉定區不斷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加大本土優質教育資源品牌輻射與影響力,努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確保教育資源優質均衡。


今年9月1日剛剛啟用的武寧路實驗小學是嘉定區第二所跨區域合作的公辦小學。學校與普陀區武寧路小學在辦學理念共識、課程共創、師資共建等方面,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充分發揮優勢互補、品牌增值的協同效應。



9月11日上午,在學校創新實驗室內,青年教師楊順超正在指導孩子用一張A4紙製作一輛自行車模型,學生們全神貫注,很快就學會了製作要領。楊順超介紹,學校非常注重對孩子科學意識的培養,每一門課程的設置都會和武寧路小學的老師提前進行交流,向他們請教如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何借力提升、做強內功?武寧路實驗小學副校長夏偉彬告訴記者,在教學內容方面,學校將依託普陀區武寧路小學「開心、開放、開創」的辦學理念、豐富的課程體系、優質的人才隊伍、科學的管理經驗,以「自主參與、自主選擇、自主探究、自主評價」的方式培養學生。目前,學校共有1至3年級19個班級、近750名學生。



就在9月10日學校舉辦的教師節活動上,學校20多名管理者、班主任、青年教師等分別和武寧路小學資深教師籤訂了「青藍帶教」協議,將實現一對一的專業輔導,更好地幫助學校提升教學水平。此外,武寧路小學還分享了優質社會資源及合作平臺,武寧路實驗小學將引進哈哈炫動衛視《全能腦力王·天工開物》系列課程,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思維,鍛鍊學生團隊協作力。



近年來,嘉定教育部門在做好「普及」「普惠」的基礎上,努力形成內涵發展「強磁場」,構建品質教育「生態圈」。目前,全區共成立6個教育集團、4個學區,學區化集團化辦學覆蓋全區100%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撰稿:俞超

攝像:王軼凡(見習)

編輯:王安琪、武利榮

相關焦點

  • 湖師大與平江合作辦學,共享師大附中優質資源
    本報長沙訊 湖南師大附中是家長和學子們心中期待的名校,市州學子如何共享名校資源?3 月 20 日,湖南師大附屬頤華學校(以下簡稱頤華學校)首任校長聘任暨合作辦學座談會在嶽陽平江縣舉行。湖南師大附中黨委副書記彭榮宏將走馬上任該校首任校長,頤華學校也將共享湖南師大附中師資、教學等各方面資源。
  • 溫州中學與龍港中學籤約合作辦學,打造一流浙南名校!
    11月20日下午,溫州中學與龍港中學合作辦學籤約儀式在龍港中學舉行,這標誌著龍港市與溫州市教育局的戰略合作邁入實質性階段,將推動龍港市教育事業迎來新的歷史性飛躍。溫州市教育局局長鄭建海,龍港市領導鄭建忠、何宗靜、黃賢滿、陳瑞燕等參加籤約儀式。
  • 名校就在家門口!嘉定2所優質公辦學校即將開工!小學+初中,共54班!
    誰都希望自家孩子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最好學校離家近不用東奔西跑。好消息來了!名校就在你家門口,恭喜這批嘉定人,你們圓夢了!最新消息!名校合作!覆蓋多個學齡段「同濟大學」作為全國聞名的高等學府,是許多學子心中的夢想。自嘉定校區落戶以來,同濟與嘉定在合作辦學上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
  • 虹口建成十大辦學聯盟 課程資源「共建共享」輻射廣
    虹口區教育局表示,該區將通過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的實踐研究,樹立公共治理的理念,創新辦學體制和管理機制,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區域教育體系。在此基礎上,該區不斷整合學校資源和社區資源,加強學區和集團內校際間教育資源的共享、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教育教學的科學研究,縮小校際差距。
  • 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長沙天心區兩校同日揭牌合作辦學再升級
    紅網時刻長沙5月9日訊(記者 黃時中 通訊員 唐敏 徐拓)5月9日上午,長沙市天心區雅禮融城學校、長郡外國語第一附屬小學揭牌,標誌著天心區在優化資源配置、完善學校布局、辦好特色學校、打造教育品牌、高水平推進基礎教育整體高位均衡發展又有了實質性突破,優質教育資源繼續「擴張升級」。
  • 塑造「新名牌」:名校集團化辦學中的成員校發展路向
    二、名校集團化辦學的成員校「新名牌」發展:服務、形象與關係操作如前所述,名校集團成員校「新名牌」形塑的路向已然明晰,不同品牌元素重組中需要全面統籌與重點把握的尺度也已重申,但是如何在操作層面把「新名牌」要素意涵轉化為具體的服務載體、符號形象、行為關係,實現「新名牌」各要素之於教育消費者的利益獲取與價值實現,仍需進一步探究。
  • 和南師附小結盟七所小學分享名校資源
    作為玄武區熱門名校,南師附小首次跨區輻射優質教育資源,除了本區學校,將雨花臺區小行小學、棲霞區青秀城小學、六合區龍池中心小學也納入聯盟。今後,南師附小輻射教育資源採取辦分校、託管校、共建校、拉手校等多種形式,助力提升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  通訊員 張薇  現代快報記者 黃豔  聯盟內各校合作模式不同。
  • 名校資源共享!新崇川小學成立4個"共同體"辦學
    1、崇川區小學教育集團發展共同體成立為了加速推進新崇川的教育融合,實現區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在原崇川小學集團化辦學的基礎上,建立小學集團發展共同體。崇川區小學學校發展共同體辦學組建安排方案總體要求:遵循「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增進合作、協同共進」的原則,探索「共建、共研、共享、共贏」的發展途徑,完善合作機制,加強工作聯動,促進深度融合,推進兩區合併後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現共同發展、共同提高,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方案還提出圍繞目標任務、工作職能及具體要求,每年對學校發展共同體的教研工作進行考評。
  • 上海16區教育資源分布重新洗牌!徐匯楊浦名校湧現,嘉定青浦強勢崛起!
    近幾年,每年都有不少新學校開辦,擁有不錯的背景,狼多肉少的格局正在悄悄改變!掃碼回復「浦東」查詢2021浦東區幼小初資源盤點提到松江,大家都能想到大學城,松江擁有中國首座由多所高校組成的大學園區,這也成就了松江教育獨有的特色!多年以來,松江積極與高校加強合作,充分吸取大學優質教育資源和品牌優勢,目前已形成10餘所合作辦學學校。
  • 閩南師範大學與海外名校合作辦學
    閩南師範大學與海外名校合作辦學 2018-03-29 18:36:  「今年是該合作項目啟動並開始招生的第一年,取得高中畢業資格和本科畢業資格的學生即可報考。」王建紅說,漳州以前沒有這個項目,現在我們有這個資源了,國際化的教育和通道就應該打開了。「這是一個新的開始,這個項目能夠為學生多提供一個走向國際的窗口。」
  • 青大附中與31中合作辦學 將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在此次的優質中小學跨區域合作辦學中,青島大學附屬中學與青島三十一中學合作,青島第三十一中學將加掛青大附中李滄分校的牌子。記者了解到,此次跨區域合作,青島31中將分享青大附中先進的辦學思想、優質的師資隊伍等優質教育資源,通過合理規劃,儘快提升分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做到合作共贏,滿足家長對優質教育的渴望。9月2日,記者專訪了青大附中校長張鳳瑛。
  • 從保定十七中的「合作辦學」看教育資源整合
    7 月 11 日上午,百年名校保定市第十七中學與新建的蓮池區第一實驗中學籤約組建教育集團,開展全方位的聯盟共建合作。據悉,雙方合作暫定 5 年,合作期間,實現全方位的教育教學資源共享,逐步形成一體化的管理模式。
  • 格致中學奉賢校區2014年開學 招生對象50%是當地學生
    東方網11月2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為了讓孩子讀上名校,一些家住奉賢的學生及家長,舉家在中心城區租房,甚至遷戶口到親戚家。這一幕今後將被改變。   昨天,上海格致中學奉賢校區正式開工建設。作為上海中心城區優質教育資源輻射郊區的又一個項目,該學校將在2014年9月正式開學,招生對象一半為奉賢當地學生。
  • 優勢互補 資源共享 責任共擔|聚亨路小學教育集團集團化辦學初顯成效
    近期,市聚亨路小學教育集團對去年的工作進行總結回望。隨著去年新都路小學、希文小學的啟用,加上敬賢路小學,該教育集團四個校區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責任共擔,集團化辦學初顯成效。 2020年,聚亨路小學教育集團的重點工作包括紅色黨建,凝心聚力;抗擊疫情,體現擔當;校區建設,繪就藍圖;立德樹人,向新而行;創新管理,彰顯魅力;內研外訓,成人達己;質量立校,鑄就品質;班本課程,全員參與;集團聯動,助推均衡;家校共育,攜手同行等十個方面。
  • 資陽「城鄉學校一體化辦學」新路獲肯定
    王瑰曙一行詳細了解了蕎麥園小學的辦學模式。蕎麥園小學位於長春鎮,由於歷史原因,學校只剩5名學生,即將閒置。2019年,為均衡城鄉教育資源,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資陽區教育局將學校提質改造,採用集團化辦學模式,將蕎麥園小學與益陽市人民路小學一體化辦學,運用人民路小學管理模式,與人民路小學共享優質師資,短短一年,學校新增教學班級3個,在校學生111人。
  • 西鹹新區秦漢新城與名校合作辦學 滿足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
    為了實現高標準硬體設施與高水平教育管理的有機融合,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優質學校,新城按照省、市、新區關於「名校+」工作的相關要求,分別與西安市第一中學、西安市新城區後宰門小學實行合作辦學,著力把兩所名校的品牌資源、師資優勢和管理理念注入秦漢新城,實現學校之間多維度合作與深層次融合,為秦漢新城教育事業實現新的更大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 福州探索集團化辦學推動基礎教育資源共享
    新華社福州6月9日電(記者鄧倩倩)9日上午,福州外國語學校、城門中學兩所百年中學老校「牽手」,籤署合作辦學協議。在此基礎上,由福州外國語學校牽頭成立教育集團,囊括9家成員校,覆蓋從小學到高中全學段教育。自2018年起,福州市探索城區義務教育「小片區」管理模式,發展學校聯盟、集團化辦學。
  • 異地聯合辦學 人大附中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10年來,人大附中成為一塊優質學校發揮輻射作用的實驗田,為我國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共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積累了有益經驗。異地聯合辦學「幫是為了最終的不幫」北京西部偏遠山區,坐落著一所普通中學延慶縣永寧中學。永寧地區的老百姓說,我們做夢也想不到,能讓全國名牌中學辦到我們身邊!
  • 被名校託管,上海菜場小學逆襲的1條康莊大道
    但學校的「上升難」問題,這兩年卻找到了一個切實有效的方法——名校託管。在名校的託管下,一般學校將與名校共享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課程設置。新辦的公辦文來將由民辦文來全權託管,共享學校的教育資源並同步教育管理方法,學校教育質量得到保障。學校還將是九年一貫制的,預計將成為七寶中學的又一生源供給重地。
  • 金澤:用槓桿撬動名校資源打破擇校熱
    原標題:金澤:用槓桿撬動名校資源打破擇校熱  記者日前獲悉,北京市16幅區縣教育的新版圖已經呈現在市民面前。為推進優質均衡,力促教育公平,北京市級部署帶動各區縣因地制宜、謀劃布局,整合開發本區域優質教育資源圈,著力「兩個槓桿」,撬動「兩個突破」,即以優質教育資源的重組和整合為槓桿,撬動公平與均衡問題的突破,從根本上緩解擇校矛盾,實現教育公平從機會均衡向實際獲得的均衡邁出實質性步伐;以考試評價改革特別是中高考改革為槓桿,撬動素質教育與減負問題的突破,形成以優質、均衡、公平為特徵的「北京新教育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