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古鎮的石牆石路保持原色。 孫宏瑗 攝
中新網泰安6月29日電 (孫宏瑗)「汶水湯湯,行人彭彭……」先秦《載驅》中,汶水滔滔不絕,如今它依然奔流不息。依汶水而興的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以大汶口文化聞名,為保留自然生態、歷史文化、農業文明等,使歷史遺蹟、自然景觀、人文環境相統一,該地於2015年啟動了古鎮復興計劃。
29日,記者在大汶口古鎮看到,古時齊國魯國的分界線——大汶口古石橋兩旁綠草正盛,鴨子在碧水中暢遊,石牆石路保持原色,竹林野花相映而生,村民們正在自家門前乘涼,村子呈現出一派恬淡靜謐的田園之風。
圖為,大汶口古鎮的陶舍酒店。 孫宏瑗 攝
記者了解到,在復興計劃中,大汶口提出以農業為基礎,以文化旅遊為先導,以休閒體驗為核心,以網際網路技術為手段,統籌運作大汶口遺址公園、大汶河溼地公園、汶口古鎮等。其中,古鎮示範區為其一期工程,整體規劃涵蓋文藝生活區、鄉奢藝術酒店、歷史文化旅遊線、濱河景觀帶等,邀請中國、日本、美國、荷蘭、法國、西班牙等國的23位建築大師參與。
圖為,大汶口古石橋。 孫宏瑗 攝
「大汶口的文化是什麼?我們認為需要將其具象化,民風、建築、民眾生活等都是其文化載體。」汶口古鎮鄉奢藝術酒店總經理張會說,與諸多景點式古鎮不同,大汶口古鎮不是為塑造一個景點,而是為打造一種生活狀態,讓人們真正感受和融入當地生活,感受到中國鄉村的進步。「希望來到古鎮的人,不僅是為消費,而可對這一方土地產生眷戀,並為其做出一些貢獻,讓農村煥發新的生機。」
張會介紹說,大汶口村莊是合院式的建築群,同入住酒店的感受不同,遊客可與當地居民共同生活,感受人性化的溫暖。該鎮的住宿與農家院也有區別,整個村莊是一個系統,受統一管理,村民可自願選擇工作;其外部景觀、內在居住空間都由專業設計師打造;衛生、安全等基礎設施完備,可最大化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每個村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不需要標準化。我們遵循其內在規律,減少外在設定。」
圖為,汶口古鎮鄉奢藝術酒店。 孫宏瑗 攝
據了解,為使古鎮文化得以傳承,該地80%老建築被保留,20%的老建築實行了改建。該項目團隊還走訪古鎮居民,完成汶口古鎮口述史。鄉奢藝術酒店在建設之初,聘請高校師生對大汶口即將改造的區域進行院落普查,記錄村民的房屋歷史、家族演變、村落歷史、傳說等,形成37萬字的《院落志》。
圖為,大汶口古鎮的村民正在自家門前乘涼,村子呈現出一派恬淡靜謐的田園之風。 孫宏瑗 攝
為給古鎮注入新鮮文化血液,讓其以現代化的方式進行延續。該團隊還發掘民間手工藝者,讓其與藝術家、設計師進行創意對接。張會介紹說,「農民製作的手工藝品得以進一步提升,可變為精美藝術品。」
「我們認為,農業文化的發展需要外來文化的帶動、人才的回歸、社會的認可。」張會暢想說,未來的大汶口古鎮將舉辦藝術節、國際夏令營等文化活動,以特色旅遊、人文鄉村體驗等吸引國內外遊客到來,真正讓大汶口走向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