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總部瘦身:大生產職能部門遷滬 老將張海接手

2020-12-22 網易新聞

時代周報記者:劉婷

萬科總部約三分之一的員工,即將遷往上海辦公。

12月15日,萬科集團(000002.HK)發布內部通知稱,基於事業合伙人機制落地的要求,配合總部從「地產總部」向「集團總部」轉變,加強區域事業集團(BG)間一盤棋、地產開發業務和物業業務一盤棋的建設,將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下簡稱「公會」)打造成為五區域BG開發業務的專業化協同總部。經集團經營管理團隊研究決定,公會遷址上海辦公。

近年來,萬科持續進行組織重建,精簡總部。公會遷址上海,是自2019年下半年成立三大中心之後,萬科總部進行的第二次重大調整。

15日,萬科方面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此次公會遷址上海,是加強五個區域間合作、開發與物業一盤棋建設工作推進過程中的落地舉措之一。

萬科五大區首中,入職萬科時間最早、地產開發經驗最足的張海被賦予重任。時代周報記者獲悉,公會會長由萬科集團合伙人張海擔任,副會長由萬科集團合伙人王蘊擔任。

同日,上海中原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不排除萬科未來會在上海設立地產總部的可能。

「上海各方面資源都非常豐富,立足上海對房地產板塊的業務提升助力極大。」盧文曦表示。

精簡總部

2019年,萬科成立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由原總部相關職能成員和區域相關成員共同組成,以提升地產開發產品的研究和建設能力。

具體到工作範圍,公會包括工程、採購、成本、設計等地產化職能。在萬科2019年年會上,張海表示,從集團總部剝離單一地產化職能後,公會將奔著更加聚焦的目標集結——「築底線、建標準、轉落實、促協同」。

「這一大膽的改革,直接打通了萬科總部與一線的炮火支援力量。以往手遞送的彈藥,如今改為空地一體作戰、雷射制導牽引,的確是『共同目標集結』。」張海表示。

組織重建是萬科近三年的工作重點,總部架構亦在不斷精簡。

2018年,萬科提出戰略檢討、業務梳理、組織重建、人事匹配的經營管理提升主線。這一工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減脂、增肌、活血」,是把組織、流程當中冗餘的結構、環節去除掉,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資源。

2018年9月,萬科撤銷萬科總部全部部門設置,成立事業發展中心、管理中心、支持中心等三大中心。新的決策體系取代原本部門負責人管理的形式,共分為四個層級:集團合伙人、中心合伙人、執行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通過組織重構,萬科總部架構精簡,走向扁平化管理。

如今,萬科組織重建走過減脂階段,進入增肌活血時刻。「增肌」指通過有挑戰性的實踐,走出舒適區,提升個人、鍛鍊隊伍、增強力量。「活血」則指打破原有職能、崗位對人的局限,打通與社會人才資源的連接。成立公會並遷至上海,被視為增肌活血的重要標誌。

在組織重建過程中,萬科總部配置持續精簡。

去年2月至今,萬科已發布超過30條管理層人事變動;人員方面,據時代周報記者多方了解,2019年萬科總部共有約150人,截至2020年12月,萬科總部人數為90人。

或將有新一輪人員洗牌

公會會長張海被稱為萬科五大區首中最懂地產開發的人,其1992年7月至1995年3月任機械工業部第四設計研究院建築師。

張海之外的四大區首,則多帶有金融標籤。

萬科官方資料顯示,南方區域區首孫嘉為哈佛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學碩士;中西部區域區首李嵬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北方區域區首劉肖則為哈佛商學院碩士。

值得注意的是,張海也是萬科五大區首中在萬科時間最長的。

1995年,張海加入萬科。25年來,張海歷任萬科集團規劃設計部總經理、成都萬科總經理、廣州萬科總經理等職位,現為上海區域首席合伙人。

公會副會長的選任,則讓退居幕後的王蘊再度走向臺前。

根據萬科官網信息,王蘊學士學位為工讀結構工程專業,碩士則為工讀土木工程專業。曾於2011年任建築研究中心總經理,2015年任建築研究與工程採購中心總經理、集團副總裁。王蘊最近一次公開亮相,是在2017年10月,以萬科副總裁的身份出席雄安萬科建築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時代周報了解到,公會前身,正是王蘊曾掌舵的萬科總部建築研究中心。此前,萬科總部建築研究中心主要負責住宅產業化研究、客戶生活行為研究、室內建材部品的使用功能開發等。

本次公會遷至上海,或帶來新一輪人員洗牌。

12月16日,一名接近萬科的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原有團隊成員會出於家庭和事業等因素綜合考慮是否搬去上海,目前轉移仍在進行時,尚不確定是否會全員過去。「但可以肯定的是,開發職能具有極強的地產屬性,搬去上海後,原團隊成員的優勢減弱,公會需要注入更熟悉上海市場的新鮮血液。」

今年,公會首次通過萬科「新動力計劃」招聘。萬科官方招聘渠道顯示,公會招聘的職位包括健康材料部研究博士後、景觀專業博士後、智慧建築/智慧家居博士後等。

為什麼是上海?

萬科在對內宣布公會遷址時表示,考慮上海作為國際領先城市和國內最大經濟中心的優勢,便於藉助長三角匯聚更多頭部人才、連結更多外部資源,助力五區域BG業務打贏和冠軍組織建設。

在萬科五大區域中,萬科上海區域表現亮眼。2017-2019年,萬科上海區域銷售額從亞軍衝至冠軍,實現了1500億到2000億的跨越,在集團的比重持續上升。

近年來,萬科對區首的考核指標中利潤權重持續加大,上海區域在權益淨利潤的表現上也十分出色。2017—2019年間,上海區域的權益淨利潤分別為95.71億元、155.17億元和163.64億元;2018年,上海區域的權益淨利潤佔比高達41.24%。

今年10月,在上海區域媒體交流會上,鬱亮表示:「上海區域做得非常優秀、潛力很大,張海追求不要太完美。」

對於萬科將總部部分職能部門遷至上海的原因,盧文曦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上海是科技高地、人才高地和資本高地,比較優勢聚集。企業把重要的板塊遷至上海,可以佔領更多優勢。

盧文曦還表示,萬科把某些部門集中到上海,可以做到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上海是港口城市,採購成本相對較低,萬科把採購在內的職能部門遷至上海或是出於綜合考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萬科總部「去地產化」 大生產職能部門遷往上海
    萬科總部再次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12月15日,自媒體消息稱,萬科集團總部部分職能將從深圳遷往上海,萬科集團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了這一消息。萬科本次遷往上海的職能包括設計、招採、成本、工程,這部分職能被歸在「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之中。消息指出,萬科本次從深圳去往上海的人數大約在30人左右,萬科的總部人數將再創新低。
  • 萬科總部將剝離大生產職能,相關人員搬至上海
    具體來說,包括設計、招採、成本、工程,就是大生產部門,萬科成立了一個叫「研究與開發專業工會」,把這些職能放在裡面。以後這些部門將轉移到上海辦公,至於還算不算總部的人暫未明確,如果不算總部的人了,那就算是「剝離」大生產職能。
  • 萬科總部進一步精簡,部分生產職能由深圳遷到上海
    據自媒體「濤哥雜談」爆料,萬科集團總部設計、招採、成本、工程等「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內的部分職能將被遷往上海。萬科方面向時代財經確認了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被遷往上海這一消息。其表示,這些動作是為了服務於總部從「地產總部」轉向「集團總部」戰略的實現,公司的組織重建工作近年來一直在持續深化之中。
  • 萬科深圳總部僅剩150人!房企「輕」總部已成趨勢
    萬科(000002.SZ/02202.HK)或將成為頭部房企中總部最「小」的。有消息稱,萬科集團總部部分職能將從深圳遷往上海。這部分職能包括設計、招採、成本、工程,在萬科內部被統一歸類在一個叫「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的部門中。
  • 萬科集團總部再減員,大生產職能遷往上海
    萬科集團總部正變得越來越「輕」。 12月15日,有消息稱,萬科集團總部部分職能將從深圳遷往上海。這部分職能包括設計、招採、成本、工程,在萬科內部被統一歸類在一個叫「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的部門中。據界面新聞了解,該消息屬實。
  • 萬科集團總部再減員大生產職能遷往上海
    萬科集團總部正變得越來越「輕」。12月15日,有消息稱,萬科集團總部部分職能將從深圳遷往上海。這部分職能包括設計、招採、成本、工程,在萬科內部被統一歸類在一個叫「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的部門中。萬科方面對界面新聞表示,早在一年前萬科集團就已成立了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由原總部相關職能成員和區域相關成員共同組成,主要是為了配合總部從「地產總部」轉向「集團總部」,加強五個區域間一盤棋、地產開發業務與物業業務一盤棋的建設。此次將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遷至上海,是上述工作推進過程中的落地舉措之一。
  • 萬科加入「滬飄」
    最近,萬科正式加入遷址大軍。雖然只是將局部職能遷出深圳總部,但這波操作還是留給業內很大的想像空間。據藍莓君了解,萬科研究與開發專業工會成立於一年前,主要職能是配合總部從「地產總部」轉向「集團總部」,加強五個區域間一盤棋、地產開發業務與物業業務一盤棋的建設。此次搬遷,可被視作萬科這一思路的落地舉措之一。萬科的戰略轉型最早可追溯至2014年。彼時,其將「三好住宅供應商」的定位變更為「城市配套服務商」。
  • 萬科大生產部門搬到上海辦公 佔總部約三分之一的員工
    樂居財經訊 嚴明會 12月15日,萬科集團(000002.HK)發布內部通知稱,基於事業合伙人機制落地的要求,配合總部從「地產總部」向「集團總部」轉變,加強區域事業集團(BG)間一盤棋、地產開發業務和物業業務一盤棋的建設,將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下簡稱「公會
  • 被萬科「疏解」到上海的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是幹什麼的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博 萬科集團總部一個30人的部門從深圳遷往上海,讓此前未曾公開的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浮出水面。外界好奇,這是一個什麼部門,為什麼要遷往上海?萬科在回應中提到,這個公會由萬科原總部相關職能成員和區域相關成員共同組成,以提升地產開發產品的研究和建設能力。據經濟觀察網了解,在萬科內部,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被定義為一個平臺,專門承接從集團總部剝離出來的工程、採購、成本、設計等職能部門,總人數大約30人。
  • 排排坐分果果:萬科高管權力重構拉開大幕
    隨著萬科集團總部部門調整的開始,醞釀已久的萬科集團高管權力架構的重新分野也即將拉開序幕。這場即將開始的權力重構,將波及到超過半數的高級副總裁、副總裁。 隨著萬科集團總部部門調整的開始,醞釀已久的萬科集團高管權力架構的重新分野也即將拉開序幕。這場即將開始的權力重構,將波及到超過半數的高級副總裁、副總裁。
  • 中糧總部人心惶惶:部門減一半 60%人員將調整
    視頻:中糧公布國資投資公司改革方案,時長約2分13秒 中糧總部資本管理艱難轉型 部門減少近一半60%人員面臨調整 據了解,中糧將啟動「瘦身」改革,將總部職能部門從13個壓縮到7個,人員從610人調整至240人之內
  • 正略集團董事長趙民:從華為萬科海爾聯想,看央企「總部去機關化」
    趙民圍繞著職能、機構和崗位這三個改革的抓手,從正略集團28年積累的企業管理諮詢經驗和經歷出發,為各中央企業的「總部機關化」問題專項整改工作提出了相應建議。趙民表示,中國企業管理變革「總部去機關化」,需結合各自企業的實際情況,但企業管理變革,尊重管理規律,從運營型到財務型,都有值得借鑑的優秀企業案例。
  • 軍委機關由「四總部」改為15個職能部門
    (原標題:軍委機關由「四總部」改為15個職能部門)
  • 寶潔再爆「瘦身」傳聞 廣州總部多個部門裁員
    寶潔再爆「瘦身」傳聞 廣州總部多個部門裁員來源:聯商網2014-02-26 09:00  寶潔再爆「瘦身」傳聞。  近日有消息稱,寶潔廣州總部多個部門正在裁員,寶潔公司的相關人士回復《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依照公司規定,對所謂「裁員」的市場傳聞不予置評,但也表示,「持續不斷地提高組織生產效率一直是寶潔很重要的成功要素之一」。  值的關注的是,此前寶潔大中華區總裁施文聖曾表示,全球裁員計劃是寶潔全球生產效率方案的一部分。
  • 實行職能統一的大部門體制需重新整合部門職能
    還有的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將主要監管職能放在了工商局內。  執法權力轉移和人員分流的同時,藥監系統內質疑「削弱獨立監管、助長地方保護」的聲音也不絕於耳。  根據2009年《食品安全法》確立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食品生產環節歸口於質量監督部門,食品流通環節歸口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餐飲服務環節歸口於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然後由衛生行政部門綜合協調。
  • 「熱帶雨林」體系擴張:上海萬科發布首個城市中心舊改項目
    去年6月,上海萬科宣布與國藥中生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就上海延安西路1262號地塊整體租賃開發項目達成籤約,上海萬科將租賃這塊工業園區20年,將其打造成集文化創意、餐飲娛樂、辦公為一體的生活空間。
  • 《公主新娘》有望翻拍 電視圈傳奇老將接手項目
    《公主新娘》有望翻拍 電視圈傳奇老將接手項目 時間:2019.09.1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一文讀懂:萬科二十年組織架構變遷史!
    然而,鬱亮的上臺、合伙人時代的到來,還是打破了看似完美的萬科構架。2018年9月,萬科 對內宣布調整總部組織架構,撤銷萬科總部全部部門設置,另成立三大中心,分別是:事業發展中心、管理中心、支持中心。
  • 幼兒園進入辦公樓 萬科開創「零步教育」 新模式
    (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兼上海區域本部執行長張海代表萬科上臺籤約)在籤約儀式上, 既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與上海市商委籤訂合作關係後, 萬科與伊頓國際教育集團亦作為三組企業代表之一上臺籤約。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兼上海區域本部執行長張海出席此次籤約儀式,並完成萬科與伊頓的正式籤約。
  • 碧桂園萬科陽光城等巨頭紛紛重構組織,未來誰更容易升職加薪?
    在很多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單條職能線作戰能力強,但系統的作戰能力不高;又或者由於流程繁瑣,決策總是卡在某個審批環節上,整體效率上不去。房企提升組織運作效率,首先要對組織架構動刀,砍掉一些沒必要的細枝末節。